可怕的“19岁现象”:大学录取通知和艾滋病确诊单一起来

日期: 2025-07-08 16:03:03|浏览: 6|编号: 9923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可怕的“19岁现象”:大学录取通知和艾滋病确诊单一起来

高考结束,学生们都开始放飞自我。

作为预防医学科班出身的妈妈,我忍不住想给快乐自由的孩子们,泼泼冷水。

前几天,我在四川疾控的同学给我发来信息,让我多关注大学生艾滋病的问题。

现实情况是,高校艾滋病的风险正在逐年增高。

每年高考后,都会出现可怕的“19岁现象”。

东莞疾控公众号发布的一个真实故事:

他,高三应届毕业生,在得知成绩远超理想高校分数线后,意气风发。

为了庆祝,也为了刺激及猎奇,他选择了一个从来没有涉足的场所----酒吧。

在那里,他遇到了一名年轻的陌生女子,交谈中,觉得对方很懂他,犹如人生知己。他们发生了高危性行为。

当被告知HIV检测阳性,咨询室中的他早已红了眼眶,因为上周家里收到了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普通人对艾滋病的预防意识可能远远不够。

这其中,最危险的是:大学生。

01

— Dr小鱼 —

一些令人担忧的现状和数字

中国目前艾滋病感染者总数,非常惊人。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含港澳台)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例。

135.5万这个数字非常庞大,且还在增长。

2024年报告的艾滋病传播途径中,异性性传播74636例(73.4%);同性性传播25615例(25.2%);注射毒品传播160例(0.2%);母婴传播93例(0.1%);性接触加注射毒品传播44例(0.04%);传播途径不详1078例(1.1%)。

异性性传播成为主要途径,这就意味着普通人患病的概率增加了很多。

02

— Dr小鱼 —

大学生是新的高危人群

根据2024年发布的《中国青年生殖健康蓝皮书》及相关疾控数据。

2023年全国报告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3010例,占当年新报告病例的2.7%。

2020-2023年青年学生病例

青年艾滋病感染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低龄化趋势:

最小感染者不足13岁,15-17岁病例每年超400例。

2、男性占绝对多数(男女比34.4:1),女性病例多通过医院检查发现

3、高风险行为:

86.8%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交友

71.7%与社会人士发生性行为

66.0%存在多性伴侣(≥2个)

11.3%曾使用新型毒品。

4、防控难点:

性教育不足:约50%大学生接受过性教育,但内容保守,缺乏HIV/STD(艾滋病/性传播疾病)预防知识。

检测滞后:女性病例发现较晚,部分感染者选择退学或隐瞒病情。

社交软件风险:男男同性社交应用用户中50%为18-25岁青年,加剧无保护性行为。

03

— Dr小鱼 —

高考后的暑假风险高

深圳疾控的调查显示,在深圳市2022年1-10月报告的22例学生艾滋病病例中,有10人为19岁左右;大部分学生(7人)首次高危性行为发生在高二到大一。

深圳自2017年起,在校学生新报病数连续多年稳定在每年17-18例,占新报病总数的1%左右。

2022年近半数(10例)学生病例报病年龄为19周岁左右,至少6人确认为大一新生。

“19岁现象”值得关注。

04

— Dr小鱼 —

大学生要警惕社会人士恋爱

2024年《中国青年生殖健康蓝皮书》调查显示,青少年艾滋病高危行为中,71.7%与社会人士发生性行为。

这让我突然想起,几年前的一起恶意传播艾滋病的新闻。

当时,网上流传一个视频,一位赤裸的女孩裹着被单,蹲在墙角对着拍摄者怒吼,“你真的有艾滋吗?”

男子笑着回答着:“真的啊,骗你干嘛!”

后来曝光的情况是,恶意传播艾滋病不算罕见事件,有些艾滋病毒携带者,心理扭曲,充满仇恨,为报复社会而恶意传播艾滋病。

一个人渣HIV感染者在社交平台炫耀自己光辉“战绩”。

发生性关系之后,给女生寄去一个盒子,里面是一套寿衣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欢迎加入艾滋俱乐部!

社会上的坏人远比我们想象得多,这件事一定要告诉孩子。

05

— Dr小鱼 —

艾滋病,有后悔药!

看到上面的事件,相信大家都会感到很害怕,也一定会问这个问题:

如果我是视频中的那个女孩,该怎么办?

事情已经发生, 可能已经感染艾滋病了,是不是就没救了?

不是!

记住:现在已经有艾滋病紧急阻断药,可以在暴露后阻止艾滋病病毒在体内蔓延。

但必须第一时间采取措施。

原理是:通过提高血液中药物浓度,在HIV病毒颗粒进入人体细胞及复制以前将其杀灭,从一开始就将HIV扼杀在摇篮里。

但是,要成功阻断艾滋病病毒在体内扎根,最重要的是时间!时间!时间!

1、服药时间

在暴露后两小时内服用,效果最好。

24小时服药的成功率接近100%

最迟72 小时内开始服用,才能达到阻断效果。

超过72小时,要去咨询专科医生。

一定要记住,服用阻断药,越快,越早,效果越好!

2、服药疗程

艾滋病阻断药,不是吃一颗药。

这里所说的“药物”不是一种药物,而是一套治疗方案。这种药实际上就是艾滋病鸡尾酒疗法。

需要服用28天。

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到扎根产生足够多的病毒抗体,需要四周左右。

所以必须足程、按时服用28天,才能起到阻断效果。

3、高危行为后,不能侥幸

高危行为包括:

1、与艾滋病患者或疑似患者发生没有安全措施的性行为

2、开放的伤口或黏膜组织接触到艾滋病患者的血液;

3、被有艾滋病患者血液的针具刺伤等。

曾有一名25岁的女孩,交往过一个外籍男友,之后因为发烧高热、淋巴结肿大到医院检查,发现自己确诊了艾滋,这才悔恨起来。

她说,没有安全措施的行为就那一次,当时也矛盾挣扎过。上网查询了阻断药的一些知识,也想着去医院开一点但后来都放弃了。想着,“没有安全措施的就那一次,没事的。”

结果,还是感染了。抱憾终身……

只要存在艾滋病高危行为,就要去医院咨询专科医生,尽快服用阻断药。

在哪里可以买到艾滋病阻断药?

一般可以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大医院的感染科咨询购买阻断药。

06

— Dr小鱼 —

预防艾滋病,最好的方法什么?

家长们不要再对孩子们说“洁身自好”了,而要直面真实的世界。

预防艾滋病,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安全套+避免所有的高危性行为。

多年前,有一个故事,讲美国的父母在女孩15岁以后,每次出门都会提醒她带上避孕套。

我还记得当时听到这则故事时,我和我的同学们有多么震惊。

然而如今,我们这代人做了父母,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我们也要勇敢地真诚地告诉孩子关于性的秘密,性的危险,并在他们可能开始恋爱的时候告诉他们:记得使用安全套!

这篇文章,送给所有为人父母的朋友们。

如果你不好意思当面给孩子讲,请把这篇文章转给孩子看。

如此性命攸关的知识比多刷几道数学题重要太多太多了。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健康平安长大,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