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港台街拍,半个世纪前的流行,引领时尚的年轻女子
【尖沙咀街拍】六十年代以前,老一辈港台人的内心归属于传统的中国文化、生活方式。他们穿皮鞋、高跟鞋,长衫、旗袍;男油头、女烫发非常普遍。六十年代以后,他们的后代受西方基因影响,仿效欧、美、日服饰,引领时尚风潮。
【尖沙咀街拍】六、七十年代,受披头士、温拿乐队等流行文化的影响,花衬衫、喇叭裤、披头士发型等在年轻人中流行。此时的港台电影明星们已经非常时髦了,引领着时尚风潮。那时的穿搭形式及流行元素开始多元,在今日看来仍然很美。
【尖沙咀半岛酒店门前】半岛酒店位置在梳士巴利道,二十年代末开业,是香岛最悠久的豪华酒店。最早期的梳士巴利道一段建于1887年;后随着九广铁路(尖沙咀段)填海工程落成。建成初期,该路称为疏利士巴利道;七十年代,改为现名。
【尖沙咀半岛酒店门前】历史上,尖沙咀(尖沙嘴)曾被称为尖沙头、香埗头。此地在明朝年间,已形成运送东莞香木之聚落。新安县志记载,清朝嘉庆年间此地有尖沙头村。十九世纪初期,大批的外国商船(含鸦片船)在尖沙咀附近停泊。
【尖沙咀街拍】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九龙半岛(包括尖沙咀)被割让与英国。此后,尖沙咀地区成为外国人的住宅区,逐渐繁荣。1915年,尖沙咀火车站完工;此地成为交通枢纽。尖沙咀有海港城、新世界中心、太阳广场等商场。
【台北五分埔服装市场】五分埔街区隶属于台北市松山区,是非常有名的服装饰品街区。五十年代末期,为安置水灾中家园被毁的居民,政府在此地建造了简单的矮屋民居。六十年代,从事成衣加工的外地人,纷纷租赁当地房屋,生产、批发服装。
【台南大南门】大南门为旧时府城城门遗迹,周边有书院、孔庙、碑林等文教设施。清朝时期,台湾府(全台首府)设于台南。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在此开始殖民统治。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台南市成为省辖市(后改直辖市)。
【花莲太鲁阁公园】秀林乡位置在花莲县的北部,是全台面积最大之乡镇;乡境多属于太鲁阁公园范围,当地居民多为太鲁阁族原住民。1937年年底,日本人开始在此地修建次高太鲁阁公园;八十年代中期,公园自然景观修缮重建。
【高雄凤山区街拍】明朝永历十八年(1664年),今高雄地区为万年州辖地;后划入凤山县。日据时期,凤山逐渐都市化;此地的街景多元交融。七十年代,凤山镇改市,经济高速发展。《港台时尚街拍,1972年。摄影:尼克·德沃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