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调制一杯美丽的鸡尾酒
调制一杯美丽的鸡尾酒
一、开发背景
本次活动是在前期学生们学习完“沉与浮”单元后开展的拓展性活动。本次活动的材料采用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用盐,取材容易,操作简单又蕴含着科学知识,非常适合在五六年级开展。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学生知识背景与认知发展为依据,以学生能亲历的探究活动为基础,充分挖掘和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史的教育功能,突出探究在科技发展历程中的意义和价值,强调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发挥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珍爱生命进而热爱科学的态度。
三、设计思路
直接揭题→初步尝试,体验失败→再次尝试,体验成功→整理和讨论
四、条件分析
取材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任何学校开展。
五、活动形式
科学探究课
六、教学策略和方法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分享交流。
教法:通过讲授和演示,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密度。
2、使学生理解什么是淡盐水、浓盐水。
3、学会简单的配色原理。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调制一杯鸡尾酒。
2、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通过思考、交流、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八、活动准备
量杯、食盐、2g盐勺、烧杯、电子称,清水、抹布每组若干。
九、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
1、出示鸡尾酒
师: 鸡尾酒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和果汁、香料等混合而成,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非常漂亮。想不想动手调制一杯像鸡尾酒一样美丽的液体?
2、揭题《调制一杯美丽的鸡尾酒》。
(二)、初步尝试,体验失败
1、师:学习过《沉和浮》单元之后,我们知道马铃薯在清水中是( ),在浓盐水中是( )。
2、师:为什么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浮?在清水中沉?板书:同体积,轻在上,重在下。
3、师:如果是两杯同体积的盐水,浓度不同,一杯我们叫它淡盐水,一杯叫浓盐水,谁会轻一些?如果倒一起,谁浮在上面?颜色都接近透明,你怎么知道在上面的就是你所说的( )?老师给你提供点颜料,对你会不会有帮助?
4、师演示直接将浓盐水和清水混合在一起。
5、提供材料:浓盐水、清水、胶头滴管、色素(生任选两种)、搅拌棒、抹布、量杯,小组交流实验步骤。
6、尝试实验
7、作品展示,交流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三)、再次尝试,体验成功
1、师:刚刚我们调制的是双色鸡尾酒,你能利用食盐和水,调制一杯四色鸡尾酒吗?通过刚刚的实验,
2、提供材料: 食盐、2g盐勺、清水、胶头滴管、色素、搅拌棒、抹布、量杯
3、温馨提示:①100ml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②为了让分层更明显,应选用对比色。
4、思考并设计实验步骤,用“图+文”形式简要记录并与你的组员交流。
5、调制一杯四色鸡尾酒
6、作品展示,小组评比
(四)、整理和讨论
师:从这两个实验中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调制一杯美丽的鸡尾酒》
同体积,轻在上,重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