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基因编辑技术”有望成功治愈艾滋病

日期: 2025-05-10 23:03:59|浏览: 4|编号: 9637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美研究“基因编辑技术”有望成功治愈艾滋病

美研究“基因编辑技术”有望成功治愈艾滋病

近日,美国最新研究显示,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变艾滋病患者的DNA序列,可以让该患者有效抵抗艾滋病毒的侵害,这意味着“基因编辑技术”有望成功治愈艾滋病。 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变艾滋病患者的DNA序列,就可以让该患者有效抵抗艾滋病毒的侵害。目前,该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已被证明切实可行,但实际操作是否同样可行,这还需通过长期的实验来进一步确认。 艾滋病患者蒂莫西·雷·布朗( Ray Brown)在经过骨髓移植后被成功治愈,但毕竟骨髓的捐赠者少之又少。然而,正常人体内都有艾滋病毒的天然抗体,这其中又有一部分人携有两个一模一样的CCR5(细胞内β趋化因子的受体)变异基因,而CCR5变异基因则是有效的艾滋病治愈武器。所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员表示,只要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变艾滋病患者体内的DNA序列,导入一个CCR5变异基因,就能让该患者产生艾滋病毒抗体。然而,只有1%的欧洲人携有C......阅读全文

美国男子成世界首例被确认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治疗白血病同时治好艾滋病治愈方式难以复制本报讯世界首例确认为艾滋病治愈患者蒂莫西·布朗24日说,那些声称他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报道是错误的,并表示治愈艾滋病的感觉“好极了”。布朗先前同时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他在德国柏林接受治疗,被称为“柏林病人”。经过骨髓移植后,原本几乎

第二例艾滋患者“被治愈”:基因疗法是未来方向?

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证明,通过基因剪刀改造HIV感染者体内的T细胞的治疗方式,是一个可以探索的治愈艾滋病的有效方法。据报道,伦敦大学学院研究团队在西雅图公布全球第二例艾滋病潜在治愈案例。一位英国艾滋病患者在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3年后,病情得到了控制,或将成为继“柏林病人”之后全球第二例被“治愈

突变-让白眉猴远离艾滋病

生活在非洲的一种体型中等的猴子即便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IV)也不会得艾滋病。这种白枕白眉猴是一种旧世界猴,是SIV的天然宿主。SIV是一种可影响数十种非洲灵长目的逆转录病毒,而且被认为已跨越了种间屏障而进入人体,并最终成为了艾滋病病毒(HIV)的亚型之一。但即使SIV感染了白枕白眉猴且循环病毒

法国科学家揭艾滋感染自愈秘密:有望孕育新疗法

北京时间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的科学家发现了促使两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一人在30年前感染——神奇自愈的基因机制。正是由于这种基因机制,两名男子从未出现艾滋病症状。科学家称因为遗传密码发生变化,艾滋病病毒一直无法在他们的免疫细胞内复制。这种变化似乎与一种被称之为

艾滋病毒新疗法:有望在三年内实现临床试验

近日,美国科学家已经借助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艾滋病治疗研究的巨大进步。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天普大学( in )的这个研究团队经过数年的研究,已经借助他们创造的新技术从人类细胞中“剪掉”了艾滋病毒。这项成功的实验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但

厉害了!新型CART疗法可抑制HIV感染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FDA批准了第一个针对癌症的基因疗法——CAR-T疗法。近日,科学家们报告说,同样的基因工程细胞技术在实验室动物中显示出抑制HIV感染的能力,甚至有可能根除HIV。虽然这项研究样本很小,只在两只平顶猴以及实验室培养的细胞上测试了基因工程“CAR”细胞的作用,但是,研究结果

艾滋病人滴血传播艾滋是典型造谣

最近,有人通过网络和短信传播一条信息,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故意将自己的血滴到饭店的食物中,有人已被感染。对此,卫生部11月16日发表声明,这是一起典型的造谣事件,“滴血”传播艾滋病系谣言。卫生部指出,科学证据表明,艾滋病传播有3种途径,即经血液途径、性途径和母婴途径。艾滋病病毒

数字PCR助力艾滋病疗法的开发

Bio-Rad公司于去年底推出了QX100微滴式数字PCR系统,市场反应不错。最近, 公司的研究人员利用此系统产生了高度精确且重复的数据,离HIV功能疗法的开发又近了一步。让我们听听 资深科学家Gary Lee的评价。“QX

营养补充剂或可助于抗艾滋病

一项在非洲开展的新研究表明,共同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硒,或许可以帮助处于艾滋病病毒感染早期、但没有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降低免疫功能下降的风险,延缓他们的病情发展。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上报告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没有表现出症状前,会普遍出现微量营

非洲防艾滋病尝试“本地化”

记者从5月26日举行的非盟首脑会议上了解到,非洲国家去年在资金筹措、服务提供等方面努力“本地化”,防治艾滋病取得阶段性成果。当天,10多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和部分国际组织负责人参加了在非盟总部举行的防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评估会议。评估显示,2012年部分非洲国家创新防艾滋病资金筹集

封面:艾滋病毒研究重要成果

由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第一次描述了HIV病毒衣壳的400万原子结构。这一研究成果被选为封面文章,发表在5月30日的《自然》()杂志上,有可能为对抗这一经常发生改变,且极难攻克的病毒开辟出新的途径。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结构生物学副教授张培军(

南非治疗艾滋病新方法见效

比勒陀利亚消息:南非8日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三联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因为在艾滋病治疗中通过固定剂量药物复方治疗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一新疗法的推广受到南非国家艾滋病委员会、南非民主护理组织等的欢迎。南非卫生部长莫措阿莱迪表示,之前也有南非患者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但每天需服下3粒

云南将完善艾滋病监测检测体系

记者25日从云南省第二轮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2011年工作会上获悉,去年,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在全省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11年,项目将以咨询检测为基础,完善艾滋病监测检测和关怀服务体系,做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综合管理、抗病毒治疗与关怀救助等工作。云南省防艾委副主任、省卫生厅

艾滋病研究重要成果:找出休眠病毒

格莱斯通研究院的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能精确追踪感染了艾滋病毒的细胞周期的新方法,令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机制中这最令人费解的一步。在刊登于Lab on a Chip杂志上的论文中,格拉德斯通研究院研究员Leor 公布了这一种设备,利用这一设备,可以精

曾毅院士:远离艾滋病重在预防

曾毅即将到来的12月1日,是又一个世界艾滋病日。当前,艾滋病已演变成一个非常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每年死亡人数高达几百万。在同艾滋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预防感染一直是重中之重。“艾滋病的预防关键在自己,把握得好就不会被感染。病毒的传播也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加以控制。关

老药新用,艾滋病治疗新突破

来自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JQ1可以重新激活潜伏的HIV,并有效抑制炎症,显示出根除潜伏HIV感染,对抗炎症疾病的光明前景。研究论文发表在12月的《 of 》杂志上。艾滋病(AIDS) 是由人类免

PNAS展示艾滋病毒成熟的关键

IMIM( del Mar )和 Fabra大学的生物信息学家使用分子模拟技术揭示了HIV病毒成熟的关键步骤,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新生惰性病毒发展成为传染性病毒的过程,这对于病毒复制来说至关重要。该研究发表在最近一

熊猴或成研究艾滋病模型

昨天,“第一届灵长类动物模型学术论坛”在昆明云安会都举行。据论坛介绍,非人灵长类动物是目前公认较理想的艾滋病模型动物,作为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黑猩猩可以感染HIV-1病毒并出现人艾滋病样症状。然而,黑猩猩是高度濒危物种,而且体型巨大,不易于繁殖和豢养,费用昂贵,难以作为艾滋病

新方法可使艾滋病病毒“休眠”

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研究所最新宣布,该所科学家发现一种使艾滋病病毒“休眠”的方法,有望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简便的艾滋病疗法。昆士兰医学研究所分子病毒学实验室副教授戴维·阿里什等研究人员在《人类基因疗法》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通过修改艾滋病病毒成长中所需的一种蛋白,使病毒处于休眠状态,不能继续复制

数字PCR助力艾滋病疗法的开发

Bio-Rad公司于去年底推出了QX100微滴式数字PCR系统,市场反应不错。最近, 公司的研究人员利用此系统产生了高度精确且重复的数据,离HIV功能疗法的开发又近了一步。让我们听听 资深科学家Gary Le

:新型艾滋病预防药物问世

美国《科学》杂志发布研究报告显示,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注射药物,试验证明在猴子身上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毒。据报道,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研究人员以12只猴子为试验对象,其中6只猴子每隔四周被注射这种新型药物,另外6只猴子被注入安慰剂。在这之后的11周里,所有猴子每周有2次暴露于会感染艾滋病毒的

医学:击中艾滋病毒易变靶标

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学家们在一项研究中发现,HIV病毒表面蛋白上的一个位点向人类免疫系统呈送了多样的靶标,而用一种疫苗或其他的治疗来瞄准这一位点理论上可以中和几乎所有的HIV病毒株,这一研究发现将有可能影响未来的HIV疫苗及抗体疗法设计。研究论文发表在5月15日的《科学转化医学》

Cell:设计蛋白质-抵御艾滋病

10年前,一些研究人员着手研究一种有着根本上区别的疫苗研发策略:如何“哄骗”免疫系统制造一类罕见而强大的广泛中和抗体(bNAb),其能消灭几乎每一个艾滋病病毒的变种。如今,3个不同的小组已朝着这个目标迈出了至关重要的步伐。艾滋病病毒之所以能战胜候选疫苗以及人体自身防线,是因为它变异得非常快,从而

抗艾滋病天然产物研究取得进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virus, HIV)感染所致艾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以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AART) 为代表的艾滋病药物治疗已取得巨大进步。然而,除了存在难治愈、严重副作用等问题外,还有约30%的患者由于治疗无应答、

天然抗艾滋病能力之谜被破解

一些人具有天然的抗艾滋病能力,虽然被感染却从不发病。一项最新研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体内一种免疫细胞具有与众不同的“受训”经历。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发治疗艾滋病的新药。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5日报道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发现了天然抗艾滋病者体内免疫细胞T细胞的与

美国公布抗击艾滋病新战略

奥巴马政府7月13日公布了美国新的抗击艾滋病国家战略,目标是通过推动更广泛的医疗检测手段、教育和药物预防,在今后5年内将美国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降低25%。2003年,布什政府曾宣布了一项着眼于全球抗击艾滋病努力的5年计划。奥巴马当天还表示,这一新战略不仅仅是抗击艾滋病,还要消除

梅毒艾滋病联合防控谋取双赢

历时1年半,历经反复论证修改,《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6月9日正式印发。该《规划》确定的梅毒防控目标是,5年有效遏制发病激增,10年逆转疫情上升趋势。其支持策略是将梅毒与艾滋病防控资源整合,两病实施同一防控战略,全面加大防控力度。这一《规划》的出台基于怎样

《细胞》:利用RNA干扰抵御艾滋病毒

这种策略可能被开发成对人类的临床应用美国科学家近日开发出了一种利用抗体将短链RNA()直接送至免疫细胞的方法,并通过RNA干扰极大地帮助抑制HIV病毒对小鼠的感染。相关论文8月7日在线发表于《细胞》(Cell)杂志上。进行此次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医学院的Priti Kumar和同事。

回到艾滋病研究的基本问题

疫苗研究的重点正在转向引发T细胞的免疫应答近年来艾滋病研究处境不佳,许多疫苗和杀微生物剂的试验失败。如今科学家说在未来10-15年出现疫苗的可能性不大。在《自然·医学》的一篇访谈中,25位艾滋病研究人员呼吁转而采取“回到基本问题”的方式,去弄清这种病毒的生物学性质。疫

《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发布

预计中国至2007年底艾滋病病人约70万,新发感染者5万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11月29日联合举行《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以下简称“报告”)专题新闻发布会。卫生部部长陈竺、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代表马和励(Kh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