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县城的古弄堂
平湖老县城的弄
——陆起荣
近年在网上常见到本地网友在聊平湖的老弄堂。这也勾起了我的共鸣,引起了我对旧时城里的一些弄堂往事的回忆,我们平湖是江南水乡,城内河多、浜多,弄堂多。弄堂大多数很狭小,弯弯曲曲的。县城是我的出生地,特别是对旧城改造前的平湖县城内弄堂记忆犹深,所以才用文字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留一点文字资料供同好们作回忆吧。
经查阅1993年版《平湖县志》得知:明代城内5条主街即:大街、小街、大南门街、小南门街、仓街,其余街弄46条。清代:主街悉旧,共有街弄101条。相传当时城内有弄 “七十二条半”之说,半条志载不明。
根据清代志书“七十二条半”弄的说法,民间大致认同这种说法,但是也无肯定的结论众说不一。根据我查阅旧县志等地方文献,加上年轻看到的回忆,因为当年旧城还未改造,基本保持旧时的街弄格局。下面为我整理的县城老弄堂的资料。
根据清彭润章修纂《平湖县志》,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以下简称《彭志》。查阅卷三,建制上,城池,街道的内容后作一点粗浅分析。
按照《彭志》所记,加上我见的弄堂,时间界限为旧城改造前的“文革”以前老弄堂名称,建国后新建的弄名不涉及。
本文将旧县城弄堂分为三个部分,一、旧志所载城内弄堂名称;二、旧志未载城内弄堂名称;三、旧志未载城墙外弄名。
一、城墙之内,按《彭志》记载,以五条街道分列。
(一)大街:1、学宫弄。即儒学弄,并通学后街,县学东侧。2、陈牲弄。后人演化为成双弄。弄内原有平师附小。3、城隍弄。按府《柳志》云,旧名陈何弄,弄东城隍庙,通水洞街(埭)。4、阴阳弄。通县后街,(底),1939年日本侵略军为通军车,填平甘河街北段,穿过小街、大街折除阴阳弄到杨家桥(县后底东口),建成简易马路名称:铃芬路,抗战胜利后更名为:建国路。5、酱园弄。因老鼎丰酱园设此,早先通县后底,后来被平湖酿造厂阻断。6、混堂弄。(北)酱园弄西面一点,北通香弄。7、香弄。通香弄浜底,向东有一分支小弄,转南,原少年宫,出口在解放西路114号。8、苏家弄。在永安局西,今塞。我未见过。9、居家弄。在关帝庙西,一名西陈牲弄,今塞。按此现应为关帝庙弄,在关帝庙西侧,弄较短向北不通。10、方弄。今名仓弄,通仓街。即通老平湖中学。仓桥以北曾名:北大街。11、曹家弄。马家廊下,在西太平桥西堍,今扬子廊下。12、莫家弄。未见过。13、冯家弄。传说明代名人冯汝弼家曾住此弄,故名。
(二)老城大街北之后面部分,水洞埭东口起往西:14、方家弄,此弄应为现计家弄。南逾河又有一小街曰,学后街又名火弄,15、火弄。16、北弄。在游桥北,水洞埭起到北城脚。17、杨家弄。在原杨家桥北,故名。18、贺家弄,今呼坟弄。现称文弄。19、马弄。县后底老人民医院东侧。20、严家弄、东通杨家弄,西面到老人民医院后门口。21、分金弄。老人民医院河西,通仓浜街。22、臭弄。原过家浜底。(另外横街东口通后街的一小段也叫臭弄)。23、糖坊弄。今名如意馆弄。在仓弄内。24、董家弄。通县后街,未见过。25、仓浜弄。西之南达佑圣宫后,东之南达过家浜街。此弄应为仓西弄。
(三)旧城内小街南面部分,26、桑园弄。通环城东路,汤家浜,弄内有鲁公古墓,古代曾种植桑树,故名。27、胡家弄。增祥里西面弄堂。28、观音堂弄。一名储家弄,今徐家弄。29、大弄。通观音堂弄。30、锯齿弄。旧志名摸奶弄,通大堰头,甚幽折。今名钩子弄。31、长弄。在望云桥东,今塞。未见过。32、官弄。通刘家汇。33、计家弄。遂而多曲。似应为九曲弄。34、南弄。《程志》作米棚弄。35、王家弄。一作黄街,通小南门街。现为黄家弄。36、丫髻弄。通韩家埭,现为安吉弄。
(四)小街南面到南城墙,大南门街附近。37、混堂弄。(南)东通唐基桥《王志》作唐溪。38、司后弄。现称书院弄。39、南司弄。未见过。40、新开弄。南混堂弄戈宅东边通书院弄。41、锯子弄。南混堂弄施宅与钱宅之间的弄,通书院弄。42、司弄、施弄,现莫氏庄园后门外,通观音堂街。43、南坛弄,西至荷花池,现称南台弄。44、北坛弄,西通朝东埭,现称北台弄。45、杨椐弄,莫氏庄园西侧通人民路,现称杨居弄。46、新街弄,南河头通观音堂街。现与北面大弄统称为大弄。
(五)永凝桥河西,小南门街附近到西南城角。47、西弄。应为南西弄。48、井甏弄,据传宋设当湖酒库。现称酒甏弄。49、三官堂弄,弄内原有三官堂,原第二幼儿园设此,往西通青阳地。50、碗沙弄,曾称茶叶弄,现称碗爿弄。51、九曲弄,似现称十字弄,西至杨家桥。52、绽子弄,在西杨家桥西。53、赵家弄,未见过。54、倪家弄,未见过。
二、弄在城内,但旧志未载弄名。
(六)弄在城内,但《彭志》未载的弄。55、眉毛弄,城隍弄内东石街北后石街中段通面坊踏渡和游桥头,弄窄仅一人能通过。56、肉店弄,原金平旅馆旁,人民路建国路口北侧附近。57、金家弄,三登桥西面往南通人民路的弄。58、西杨家弄,仓弄内的分支弄,与如意馆弄相对。59、杨子弄,杨子廊下北面通施家坟的小弄。60、汤干弄,大街原白马卫生分诊所西隔壁小弄。
三、城墙外弄名,旧志未载。
(一)东门外:61、庙弄,原显忠庙东侧。62、扎蒸弄。在后街,旧时开有扎蒸店故名。63、方家弄,在后街,东冯家弄北。64、东冯家弄,西起庙街东至后街。与西门冯家弄区别故加东字。65、雀干弄,穿过后街通原东河滩。66、面坊弄,在东林寺街西端,弄内旧时开有面坊,北通前安吉浜。67、财神弄,南起东城河滩,北到吕公路,旧时弄口有财神堂故名。68、织布厂弄,东城河滩财神弄西,弄内原有织布厂故名。69、范家弄,东城河滩吕公路西端东侧。70、渡船弄,南廊下客运轮船码头候船室南侧。71、篾索弄,三元桥廊下南面一小弄。72、圣阳弄。北起白地,南至南廊下廊下,内有二分支通南廊下、外城脚下,过去旧称纯阳弄。
(二)西门外:73、牛贺弄、南起西门外大街,往北后东折通西孟家桥廊下。74、花街弄,西门外大街徐婆桥东侧往北,到牛场头(早废)转环城西路。75、西门外徐婆桥西堍北侧线店弄。76、西门外茧厂西侧谢家弄。(横街东口通后街的臭弄未计入总数内。)计入则是七十七条弄堂了。
以上资料根据地方志书及本人见闻实录,其目的是要留下一点乡土记忆。如有错误或不当之处恳请识者指正。
参考文献:
1.《平湖县志》(光绪十二年版)
2.《平湖县志》(1993年版)
3.《平湖地名志》(一)(二)
4.《城关镇志》
5.民国二十一年《平湖通览》、平湖城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