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研究简史:五大谣言不可信,72小时内可阻断!

日期: 2025-04-27 06:01:38|浏览: 1|编号: 9474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艾滋病研究简史:五大谣言不可信,72小时内可阻断!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

在不少人眼里,艾滋病患者就好像毒蛇猛兽,不敢与他们接触,害怕被他们传染。正是因为不了解,才会造成这样的恐惧,在这里首先要告诉大家,日常生活的接触,比如共用餐具水杯、毛巾被褥、马桶脸盆、办公用品、桌椅板凳等等,都不会传播艾滋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种: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从1980年到现在,科学家是如何发现艾滋病毒,又是如何进行研究的,一起来回顾下:

1980年以前

人们普遍认为,艾滋病毒起源于1920年前后的刚果民主共和国金沙萨,当时艾滋病毒将黑猩猩的物种传播给人类。直到1980年代,我们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感染了艾滋病毒或发展为艾滋病。艾滋病毒是未知的,传播没有伴随明显的体征或症状。

尽管在1970年之前记录了零星的艾滋病病例,但现有数据表明,当前的流行是在1970年代中期至后期开始的。到1980年,艾滋病毒可能已经传播到五大洲(北美,南美,欧洲,非洲和澳大利亚)。在此期间,可能已经有100,000至300,000人被感染。

1981

1981年在美国纽约和旧金山地区的医生发现在同性恋群体中爆发卡波氏肉瘤和肺囊虫病引起的肺炎,美国疾控中心报道了这种奇怪的病症,将其命名为GRID,污蔑同性恋群体是这种致命疾病的携带传播者。然而,疫情的发展证实这种病也能感染异性恋者、瘾君子和血友病患者。

1983

短短两年时间,艾滋病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至少35个国家发现类似病例。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首次从艾滋病患者体液中分离出了一种逆转录病毒,并怀疑其与艾滋病的爆发传播有密切关系。其后不久,美国政府也宣布美国科学家Dr. Gallo也分离出了可能是艾滋病致病病毒的HTLV-III。后经研究证实,来自法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分离的是同一种病毒,并统一命名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human virus).。

1984

1984年,代号为" Zero,"的加拿大航空的空乘人员死于艾滋病并发症,由于其曾与最早的几位HIV受害者有过性接触,因此被错误的认定是将艾滋病病毒传入美国的人,而此时,北美地区已经发现超过8000名感染者,其中3500人因此丧生。

1985

美国专利局授权了第一个用于HIV检测的专利,这种检测试剂盒很快被FDA批准用于HIV携带者筛查。巴斯德研究所经过诉讼获得了该试剂盒50%权利。同年,HIV感染者著名影星洛克·赫德森(Rock ,1925年11月17日—1985年10月2日)去世引起了公众对于艾滋病毒的极大关注,14岁的印第安纳州男孩Ryan White因为感染HIV病毒被禁止进入中学学习。

1987

1987年第一个艾滋病治疗药物 (AZT)在美国获批。美国政府在从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发现以来6年的时间,一直选择无视艾滋病的危害,美国总统 才第一次在公众演讲中提及艾滋病"AIDS"。而此时,全世界范围内HIV感染者已经到了100,000 到 150,000人。

1990

1990年Ryan White在于HIV歧视斗争5年后最终离世,也是在这一年,美国国会批准了瑞安·怀特健保法案,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艾滋病研究,并未HIV携带者提供治疗。这一年,全球艾滋病携带人群已经疯狂增长到超过100万人。

1992

美国FDA批准了第一个治疗艾滋病联合用药方案AZT+Hivid。迄今仍然广泛使用的 ()于同年获批。

1993

1993年在英国进行的一期临床实验证实单用AZD并不能缓解HIV的发病进程,基于此,有研究开始质疑HIV与艾滋病相关的,并发起了“质疑艾滋病运动”。

1996

1996年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疗法有用于治疗艾滋病,临床研究证实其能将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恢复到正常人水平。这种疗法命名为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

1997

1997年艾滋病临床实验证实孕期或者产后服用AZT能够阻断HIV的母婴垂直传播,同年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获批,美国艾滋病死亡率大幅下降35%。

1998

1998年第一个HIV( HIV )疫苗在美国开始临床实验。

2000

2000年南非总统Thabo Mbeki在国际艾滋病年会上宣称一种病毒不可能导致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把否认艾滋病运动推向了高潮。而此时,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2000万人死于艾滋病,其中1700万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

2004

2004年HAART出现耐药,新药获批用于克服多药耐药。此后不久南非总统Thabo Mbeki下台,南非政府批准了国内第一个艾滋病治疗药物。

2009

科学家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宣布成功破解HIV病毒的编码基因组,为研究者开发更灵敏的检测手段和更有效的药物提供了关键证据,基于此开发了第一个整合酶抑制剂 ,目前作为艾滋病的一线治疗方案广泛使用。

2010

临床研究证实,艾滋病治疗药物 可以用来预防被HIV感染,目前这种疗法被用来预防高危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

2013

北美艾滋病联合会报告一例从20岁开始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患者一直活到70岁。再一次确认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临床疗效。

2014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三个90目标:即9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通过检测知道自己的感染状况,90%已经诊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90%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病毒得到抑制。

2015

由于印第安纳州州长迈克·彭斯(Mike Pence)的毒品政策下阿片类药物广泛流行,印第安纳州经历了自1990年代以来最大的HIV爆发。结果,在印第安纳州奥斯汀镇及其周边地区,数周之内就报告了200多例病例(人口4,295)。

2016

在2015年末发布《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战略时机》(START)研究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等建议在诊断时开始治疗HIV。与延迟治疗相反,新策略已被证明可以将严重疾病的风险降低53%。

2017

如今已经流行了36年,该流行病每年继续夺走100万人的生命,2017年又增加了180万人的新感染。目前,全世界估计有367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其中2090万人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自大流行开始以来,总共有超过76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导致3500万人死亡。

2018

世界艾滋病日以“了解您的身份”为主题庆祝成立30周年。

艾滋病5大谣言,不要信!

谣言1:同性恋容易得艾滋

同性恋指的是人们的“性取向”,而真正容易传染艾滋病的是“行为”,比如男男性行为人群。如果两人仅是同性且互相喜欢,并不发生实质性行为,那其实并不会传染艾滋病。

通过男男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人群数目,近年上升速度是最快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这种性行为方式多采取肛交,这比阴道性交更易造成粘膜出血,直肠的生理结构也更利于病毒侵入。而且,同性恋人群中艾滋病毒阳性率比一般人群高,如果肛交对象、肛交行为次数都较多,风险就更高。

谣言2:食物上滴血会传播艾滋

很早以前就有过新疆大盘鸡上滴血传播艾滋的传闻,但事实上艾滋病病毒在体外(体表也属于体外)十分脆弱,并且无法繁殖,所以无法使人感染。加上食物还要经过烹饪,吃下去再经过人体的胃酸,病毒早就被杀死了,所以一般来说吃烤串、烤肉、大盘鸡等,都不用担心艾滋病传染的问题。

谣言3:感染了HIV病毒就意味着患艾滋病?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 CD4细胞的病毒,而这种免疫细胞能够帮助人体对抗疾病。如果正确治疗,能携带 HIV 病毒长达几十年,而不发展成艾滋病。 实际上,艾滋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是携带 HIV 并且已经有由于免疫系统功能缺失所引起的机会性感染,或是 CD4 细胞计数低于 200个/ul。

谣言4:得了艾滋病就意味着活不久了

对于艾滋病治疗,目前还是以鸡尾酒疗法为主,就是像鸡尾酒一样,将不同的药物调和在一起治疗的方法,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抑制艾滋病毒复制,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研究表明,只要我们控制病毒复制,患者的免疫功能就得以保存,不被继续破坏,免疫功能恢复到一定程度,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率就会大大下降,甚至不发生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患者就可以长期生存。所以有不少人感染 HIV 或是患艾滋病之后,经过正规治疗,还可以生活很多年,基本上不影响预期寿命。

谣言5:献血会传染艾滋

90年代的时候中国确实存在卖血浆造成的艾滋病传播,主要因为当时共用一些采血的医疗器械造成。而现在,献血使用的采血针、血袋等医疗器械都是一次性的,所以不存在献血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但是我们不建议高危人群献血,包括发生过男男同性性行为的人、吸毒者、性关系混乱者。因为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初期,是存在‘窗口期’的,就是在刚刚感染的时候,现有的技术手段检测不出血中的 HIV 抗体或病毒核酸。由于窗口期的客观存在,输血造成的 HIV 感染仍然不能完全避免,所以输血却还是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