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报告艾滋病病例数较去年减少!关于艾滋,你要知道……
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
你恐惧这种病,但或许从未真正了解它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消息,2019年1至10月,全市共新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病人1715例,较去年同期减少4.9%。其中感染者1089例,同比上升0.1%,艾滋病人626例,同比下降12.4%。我市艾滋病疫情快速增长势头得到初步遏制,稳步进入平台期,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了解,在上述新发病例中,深圳户籍人口仅占17.8%,首次检出年龄平均34.6岁,男性占91.0%。按传播途径分析,经性传播占97.0%(同性传播56.5%,异性传播40.5%),经注射吸毒传播占1.6%,经母婴传播为0,经输血/血制品传播连续6年零报告。截至2019年10月31日,全市报告现存活病例共13599例(不含港澳台、外籍人员)。
全市目前已建成各级艾滋病检测网点、自愿咨询检测点192家,覆盖全市所有街区。今年1至10月,全市共实施HIV抗体筛查186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2.1%)。截至10月底,全市治疗覆盖率达到91.0%,病人治疗成功率达到99.0%,均远远超过了国家“十三五”行动计划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90%的目标。随着大量病例被检出并接受优质治疗服务,其传播HIV的可能性大大下降,配合高危人群有效干预,再加上预防知识的广泛普及等各项措施,是我市近年艾滋病疫情减缓甚至下降的主要原因。
据悉,今年以来,深圳新报告病例中非户籍人口占82.2%,病例来自几乎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以及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给深圳各项防艾措施的落实增加了很大难度。
我市继2016-2018连续3年学生病例数有所下降之后,今年学生疫情趋于稳定,1-10月新发学生病例数(15例),均经性途径传播(13例同性传播,2例异性传播),年龄为17-24岁,以男性为主,其中11例为高校学生。
下一步,深圳将全力推进第四轮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和检测动员,深入校园、企业、社区,让更多的人掌握艾滋病预防控制知识并了解自身感染情况;重点关注青年学生、企业流动人口,加强防艾科普教育,实施“防线前移”;建设区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点分担治疗压力,方便患者就近就医。
在深圳,
这里可以检测HIV抗体:
疾控机构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
(也叫VCT点)
这里的整个咨询、检测和服务过程
是完全自愿、保密和免费的
你恐惧艾滋病但或许从未真正了解它
……
这是一种令许多人闻之色变的疾病,至今仍然没有被医学完全攻克:危害大、死亡率高、会传染,目前不能根治,尚无有效疫苗,性接触、血液、母婴等渠道可传播……是的,这就是艾滋病。
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国家疾控中心在洛杉矶发现一种奇怪的病,患者全身免疫系统几近崩溃,还会感染其他各种奇怪的疾病,更可怕的是,所有的医疗手段都无济于事,治愈率为零!
这种病被美国疾控部门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即艾滋病,在医疗不发达的年代,一旦被感染,就相当于被宣判了“死刑”,即便现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
在我国,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95.8万,整体疫情持续处于低流行水平,但疫情分布不平衡,近年来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输血传播基本阻断,母婴传播也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艾滋病
许多人害怕它、恐惧它
但或许从未真正了解它
一起来了解艾滋病的八个真相!
握手、游泳、一同进餐会被感染艾滋病毒吗?
艾滋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身体其他一些常见的体液,比如眼泪、口水、汗液等,不含艾滋病毒或含量极小,所以,日常生活接触,不会造成艾滋病毒的传播。
举个例子,艾滋病毒携带者的口水中,HIV病毒含量极小,要使唾液中的病毒达到致感染量,至少要一次吞下20毫升以上唾液,所以,和艾滋病人一起正常用餐不会有危险,与艾滋病人一起正常地共事、运动,也不会感染艾滋病毒。
蚊虫叮咬会造成艾滋病毒传播吗?
答案是:不会!真正造成艾滋病毒传播的,是带有艾滋病毒遗传基因的白细胞,但蚊虫叮咬时,很难吸到感染的白细胞,因此从生物学上就决定了蚊虫叮咬不能传播,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发现,因蚊子叮咬而感染艾滋病毒的报道,相关研究也没有发现过证据。
感染艾滋病毒后,多久能检查出来?
该去哪里检查?
一个人感染艾滋病毒以后,不是马上就能查出来,一般来说,窗口期大概有1—3个月,现如今,各个医院基本都能做艾滋病的初步检测,疾控中心也有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检测结果只限于承担检测工作的医院人员知晓,不必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
感染了艾滋病毒到底还能活多久?
当一个人被诊断感染了艾滋病毒以后可能会感觉天塌下来了我是不是被判死刑了?还能活多久?目前,艾滋病虽然不能根治但科学家已研发了多种抗病药物,这些药物疗效不断提高,治疗艾滋病也更加方便。
一个人感染艾滋病毒后能活多久,这首先取决于诊断为艾滋病时,已经感染多少年,如果不能及时诊断、治疗,那就无法活到期望寿命,其次,需要坚持吃药,坚持用药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只有保持耐心,坚持下去,才能取得和疾病斗争的主动权。
担心感染艾滋毒,
如何在黄金72小时内自救?
如果进行了危险行为,最好是在24小时以内采取措施,超过3天就没有作用了,这和病毒进入身体的感染过程有关,病毒虽然进入人体,只要它不感染细胞,不把它的遗传基因,嵌入到人体白细胞的遗传基因里,感染就不成功,就不会致病。
这就是说,从病毒进入身体到感染成功,还有一段时间,暴露后预防,就是要抢在病毒把它的遗传基因嵌入白细胞之前,这样就能起到预防效果,如果超过3天,病毒的感染已经完成,再用药已经没有效果了。
艾滋病毒携带者一般有哪些症状?
在许多人印象里,艾滋病毒携带者,总是一副令人害怕的狼狈相,全身瘦弱,体表溃烂,痛苦而迅速地走向死亡,但实际上,艾滋病毒携带者,很长一个阶段没有症状。
艾滋病患者感染病毒后,一般会经历急性期、潜伏期和发病期,急性期会出现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而在潜伏期,艾滋病毒携带者和正常人无异,只是体液内会携带病毒,潜伏时间一般在7-10年左右,到了发病期,艾滋病携带者,才真正发展成艾滋病患者
现代医疗手段中的鸡尾酒疗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延缓病程进展,当然,前提是尽早、规范治疗。
是不是有些人特别容易被感染艾滋病毒?
艾滋病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种族,所有人普遍易感,不存在易感人群的说法,但每个人的感染风险是不一样的,风险的高低取决于生活方式,根据接触到艾滋病毒的机会来说,性行为比较乱的人,是感染艾滋病毒的高危险人群。
为什么艾滋病毒肆虐这么多年,
至今没有研制出有效疫苗?
艾滋病病毒很狡猾,它每完成一个复制周期,会有3%到5%的氨基酸结构发生变化,相当于制造出了新病毒,当这些变异的病毒再感染细胞时,身体才会产生新的抗体,也就是说,我们身体的免疫功能,总是滞后于病毒的变异,这就导致研制艾滋病疫苗特别困难,目前,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正积极试验,争取早日研发出能投放市场的疫苗。
未知会让人们对艾滋病充满恐惧
由此又可能对患者产生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