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中考考生注意!2019年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时间敲定,这里有满分攻略!

日期: 2025-04-06 13:06:09|浏览: 26|编号: 9063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晋城中考考生注意!2019年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时间敲定,这里有满分攻略

考前一定要看!

这份满分攻略是

市教育局

组织化学和物理学科的教师

就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和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

需要注意的事项

以及每一个实验中

最重要的步骤和

最易忽略的步骤

进行了整理

各位考生赶紧来取哦!

化学实验操作

满分攻略

化学实验考试中

使用的仪器较多

操作规范也比较严格

一不注意就可能失分

对于实验操作中仪器的

取用、存放及洗涤

都该正确了解

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

完整和高分哦

配制100克5%的氯化钠溶液

1.用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应注意:

先调平、再放纸,镊子取砝码、左物右码;

2.量取蒸馏水时注意:

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手持量筒并倾斜、瓶口紧挨量筒口);

滴加(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于量筒正上方,超过95mL时,不能将胶头滴管伸进量筒内吸取,可以倒出少量再滴加);

读数(量筒放平、平视);

3.多余的药品放在指定容器内,不能放回原瓶;

4.注意标签的正确书写。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用胶头滴管润湿滤纸,用玻璃棒挤压赶走气泡;

2.烧杯紧靠玻璃棒倾倒液体(方向正确);

3.先固后液,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检查装置气密性时注意:

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试管,并看到气泡,无气泡可更换试管;

2.装药品时注意:

先放固体,再倒液体,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3.取石灰石不能用药匙。

氯化钠溶液的蒸发结晶

1.量取蒸馏水时注意倾倒、滴加、读数;

2.先点燃酒精灯,根据外焰调节好铁圈的高度再放蒸发皿,不放石棉网;

3.加热到有晶体析出时熄灭酒精灯;

4.蒸发结晶时必须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组装

1.组装仪器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2.组装时从下往上,从左到右,根据酒精灯调节试管高度;

3.注意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探究

1.量取蒸馏水时注意:

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手持量筒并倾斜、瓶口紧挨量筒口);

滴加(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于量筒正上方,超过25mL时,不能将胶头滴管伸进量筒内吸取,可以倒出少量再滴加);

读数(量筒放平、平视)。

2.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向上倾斜约45度,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3.正确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预热、外焰加热。

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打磨金属可用手拿;

2.放入药品时先放固体再倒液体,取金属时用镊子,不能用手拿;

3.回收铁钉和铜丝。

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溶液

1.注意倾倒液体的方法和正确使用胶头滴管;

2.玻璃棒每使用一次都要洗净擦干。每次取完液体都要盖好瓶塞;

3.要求填写名称,书写化学式不得分。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1.本实验能正确写出实验步骤中的现象、结论、化学方程式就可得6分;

2.注意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和倾倒液体的要点。

探究盐酸中哪种粒子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1.注意倾倒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2.石蕊溶液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

3.能正确填写现象和结论即可得5分。

探究久置干燥剂(CaO)的成分

1.注意固体的正确取用和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方法;

2.注意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要垂直悬空于试管正上方;

3.能正确填写现象和结论即可得6分。

稀盐酸除铁锈

1.铁钉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拿;

2.注意向试管内放固体和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方法;

3.正确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预热、倾斜、外焰加热;

4.回收除锈的铁钉。

物理实验操作

满分攻略

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1.首先检查桌上的仪器是否齐全和完整,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指零,如不指零则需请监考教师进行调零。

2.断开开关,合理摆放仪器位置,按电路图顺序连接电路,试触检查。

3.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注意量程选择0—0.6A即可,要让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面要垂直,不要求估读,指针稳定后再读数(如果指针摆动不定,一定是电路中有接触不好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检查电路中各处连接情况,确保各处接触良好,以减小实验误差)。

4.把导线接到接线柱上,并且拧实拧好,使接触良好,不要出现虚接的情况。

5.改接电路时记得要先断开开关。

6.最后断开开关,拆除导线,再将各元件物归原位。

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

1.首先检查桌上的仪器是否齐全和完整,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指零,如不指零则需请监考教师进行调零。

2.断开开关,合理摆放仪器位置,按电路图顺序连接电路,试触检查。

3.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注意量程选择0—3V即可,要让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面要垂直,不要求估读,指针稳定后再读数(如果指针摆动不定,一定是电路中有接触不好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检查电路中各处连接情况,确保各处接触良好,以减小实验误差)。

4.把导线接到接线柱上,并且拧实拧好,使接触良好,不要出现虚接的情况。

5.改接电路时记得要先断开开关。

6.最后断开开关,拆除导线,再将各元件物归原位。

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首先检查桌上的仪器是否齐全和完整,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指零,如不指零则需请监考教师进行调零。

2.断开开关,合理摆放仪器位置,按电路图顺序连接电路,试触检查。

3.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注意量程选择0—0.6A;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注意量程选择0—3V;要让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面要垂直,不要求估读,指针稳定后再读数(如果指针摆动不定,一定是电路中有接触不好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检查电路中各处连接情况,确保各处接触良好,以减小实验误差)。

4.滑动变阻器接法要正确,闭合开关前要把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移动滑片时一般应左手扶住支架,右手指捏住滑片手柄慢慢移动,同时眼睛观察电压表指针。

5.把导线接到接线柱上,并且拧实拧好,使接触良好,不要出现虚接的情况。

6.改接电路时记得要先断开开关。

7.最后断开开关,拆除导线,再将各元件物归原位。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1.首先检查桌上的仪器是否齐全和完整,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指零,如不指零则需请监考教师进行调零。

2.断开开关,合理摆放仪器位置,按电路图顺序连接电路,试触检查。

3.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注意量程选择0—0.6A,要让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面要垂直,不要求估读,指针稳定后再读数(如果指针摆动不定,一定是电路中有接触不好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检查电路中各处连接情况,确保各处接触良好,以减小实验误差)。

4.滑动变阻器接法要正确,闭合开关前要把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移动滑片时一般应左手扶住支架,右手指捏住滑片手柄慢慢移动,同时眼睛观察电流表指针。

5.把导线接到接线柱上,并且拧实拧好,使接触良好,不要出现虚接的情况。

6.最后断开开关,拆除导线,再将各元件物归原位。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平面镜位置线最好在A4纸较长边一侧3厘米以上,然后画出法线,作光路图要规范,注意法线要用虚线而且要标垂足,在两线交点处标出入射点O。

2.在纸上任意画三条射向入射点O的线标上箭头作为入射光线,三条入射光线最好分别对应与法线夹角为30°左右、45°左右、60°左右,这样方便操作,结论也更具有普遍性,对应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要做对应标记。

3.要使用直角三角板检查镜面是否与纸面垂直,发现不垂直需要调节支架或者平面镜。

4.旋转激光笔使得白纸上的光路尽可能细些,要在白纸上反射光路上用笔点一点,和入射点利用两点一线画出反射光线并标上箭头。

5.要正确使用量角器,尽量从量角器的零度开始量起。

6.记录数据时要带角度单位。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要使用直角三角板检查玻璃板是否与纸面垂直,发现不垂直需要调节支架或者玻璃板。

2.要注意判断玻璃板的哪一面是镀膜表面,主要是要用镀膜表面来反射成像。

3.注意玻璃板后的蜡烛不点燃。

4.从玻璃板前观察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是否和前面点燃蜡烛的像重合时要多换几个角度观察,以找到准确的像的位置。

5.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时,单位是cm,要求精确到1mm,要估读到1mm的下一位。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凸透镜要放在蜡烛和光屏中间,实验时最好把蜡烛固定在光具座左侧零刻度处不动,然后移动凸透镜和光屏。

2.注意在成像范围内左右缓慢移动光屏2—3次,找到最清晰的像的位置。

3.凸透镜成实像,对应的像距和物距要符合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的规律。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动作要稳、准,不要碰坏玻璃仪器、撒了热水、碰倒酒精灯。

2.读温度计示数时要迅速准确,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要有这个动作。

3.熟悉停表的使用方法,读数时要快,并且不能卡停表,也就是说读取温度计示数时,停表要继续连续计时。

4.画坐标图像时,要先描点再连线,温度上升过程中的几个点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需要舍去一些点,画成一条直线,不必将这些点都画在这条直线上,也就是将误差较大的点除去。

5.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要用灯帽盖灭盖两次。

测量盐水的密度

1.注意天平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动作要轻,不用手直接移游码、拿砝码, 要用镊子操作。

2.再次测量时,游码要归零,看指针位置重新调平衡。

3.测量前要估测物体的质量,根据估测值用镊子由大到小向右盘中夹取砝码;调节游码时左手保护横梁,右手用镊子轻轻拨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4.注意量筒的使用方法,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要有弯腰低头的读数动作,切不可将量筒拿起来读数。

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1.检查弹簧测力计能否正常使用,指针是否指零,要有检查动作。

2.注意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以及分度值。

3.注意在操作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要保持竖直而且拉杆、弹簧不要和外壳摩擦,等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注意数据记录表格中质量的单位是kg,注意在横、纵坐标上要自己标上对应的数值;注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过原点。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将木块垫在长木板下形成斜面,将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作为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标志。

2.斜面倾角要适当(约15°左右,小车刚好能滑下即可),太陡小车滑到底端所用时间太短不利于测量时间。

3.正确使用停表,首先要回零,在放小车的同时开始计时,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操作要熟练、准确,可以多练习几次。

4.一定要让小车的车头对准标记的A点,并记录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这段路程所对应的时间。

5.记录路程的单位是m,时间的单位是s,最后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即可。

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1.在烧杯中加水要适量,既不能太满防止物块浸入时溢出来,也不能太少要保证物块能浸没。

2.检查弹簧测力计能否正常使用,指针是否指零,要轻轻拉动几下挂钩,要有检查动作。

3.注意在操作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要保持竖直而且拉杆、弹簧不要和外壳摩擦,等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应使物块慢慢浸入水中,切记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5.如发现数据不对,一定要重做一次,切记不可捏造数据。

注意事项

进入考场后按座位坐好,平息情绪;

老师发卷后,先浏览实验试题内容,然后对照考题检查实验器材,心中默想操作过程;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注意仪器使用规则,轻拿轻放,向老师询问时要有礼貌、轻声,不大声喧哗;

实验操作完毕后要整理好器材,物归原位,清理桌面,待老师同意后方可退场。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