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厦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绿化取得重大举措。
【闽南网】
打开窗户看绿植,出去看风景。美丽的园林绿化极大提升了城市面貌和市民的绿色通达意识。图为杏林湾风光。 (记者王火艳航拍拍摄)
升级改造后的南湖公园景观更加美丽。 (记者王燮云摄)
市民和游客外出赏花,领略绿色生态之美。 (记者 黄绍毅 摄)
钟伦公园油菜花盛开,市民在花丛中留下幸福的笑容。 (记者王燮云摄)
色彩鲜艳、品质优良、价格实惠的时令花卉植物为道路增添不少色彩。 (记者王燮云摄)
位于鹭江路的绿色雕塑“琴音芦波”与对岸的琴岛遥相呼应。画中有岛,岛中有画,展现了厦门独有的特色。 (记者林明红摄)
五缘湾湿地公园迷宫般,绿意盎然,仿佛铺上了绿色的地毯。 (记者王火艳航拍)
一城春暖花开半城花开,千亩浪涛从海中涌来。作为一座美丽的生态花园城市,三月的厦门自然“不负春光”:放眼望去,绿色在城市深处蔓延,美丽在沃野生长,从文增路的花溪到大坪山郊野公园,从从植物园到园博会,从筼筜湖到钟仑公园,山樱花、桃花、梅花盛开。油菜花、九重葛、罂粟花盛开。不少市民携家人外出踏青、赏花、拍照。绿树红花倒映在公园里。笑容满面,洋溢着幸福感和获得感。
今天是我国第40个植树节。在这样一个充满绿色活力的日子里,回顾过去一年来厦门的绿化工作,不难发现,坚持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贯穿始终的核心价值观。价值的主线。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园林局及相关单位全面推进城乡绿化工作,圆满完成园林绿化改造升级任务。城市绿化美化水平显着提高。 2017年,该市完成了新建和修缮工程。城市园林绿地面积696公顷,完成年度任务的155%。
一年的计划从春天开始。今年,厦门绿化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政府,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总体目标,以创建美丽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建立完善的工作信用体系为保障,加大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力度。城市的和农村民生基础设施,积极开展第二轮园林绿化整治,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扩大建闸建设成果,确保厦门城市绿化带您走好工作迈上新台阶。
今年绿化又一大动作
今年,厦门市力争实现造林总任务47350亩(其中造林18550亩,抚育28800亩)。全市计划完成城市园林绿地新增提升400公顷(其中新建公园绿地100公顷)。完成绿道建设40公里,完成植树造林80万工日,全省2018年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提出,每个区要建设或升级至少1个城市公园、1个绿化景观道路、立体绿化5个以上、城市老城区森林5个以上、街道小型绿地5个以上的要求,要坚决创新、努力,并狠抓落实。
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完善机构,市、区两级要建立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机构并制定工作方案。各区相关部门对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结合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工作,包括完善园林绿化综合管理、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加强建设管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升级市政设施等。 ,推动节能减排。在绩效方面,找出薄弱环节并予以弥补。
加快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绿化建设。大力推进节约型、生态型、功能型绿地建设,均衡园林绿地分布,使城市绿地体系更加完善。力争2018年实现绿地率3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7平方米。 2020年,绿地率达到3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1平方米。市水利局牵头指导,岛外各区人民政府负责加强流域绿化建设;市交通局牵头,重点抓好“二环八辐射”高速公路等重要景观道路绿化建设;市地铁办牵头,高水平做好地铁沿线绿化修复工作;继续对未绿化的人行天桥、立交桥等桥梁进行立体绿化着色,推进五彩三角梅等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着色水平;打造岛上高品质“八山三河”缓步道、沿线林业改造和景观提升。
持续打造高颜值生态园林城市。巩固岛内“三线四区”重要节点色彩化效果,确保城市重要广场和节点位置色彩化常态化。在环东海区、马銮湾等地区选择部分道路进行试点,一开工就推进绿化。建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城市公园,积极推进各级综合公园、专业公园、社区公园等各类公园建设,构建数量达标、分布均衡、功能齐全、品质优良的公园体系并充分利用街角区域,在街道小绿地建设社区公园、小型游乐园,增加人们的获得感。加快编制全市绿地建设导则,积极推进绿地制度修订,指导各区完善和细化辖区内绿化规划、导则并组织实施。继续完善城市绿化精细化管理,继续保持城市绿化高颜值。
开展第二轮园林绿化整治。按照弥补民生短板、改善民生的要求,在总结借鉴第一轮园林绿化整治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外立面和市政道路整治,思路是在梳理问题、适当减量,打造简洁、明亮、大气的道路景观的原则基础上,实施第二轮园林绿化整治提升工作,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生态化。宜居性。
推进森林改造和科学造林。一是要对山体进行森林改造。结合当前厦门森林和林相特点,改造应针叶、阔叶、简约、多彩、纯林、多元化,坚持循序渐进、有序建设的原则。森林结构合理、生态功能齐全的森林生态系统。二是要结合厦门市森林生态修复情况,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厦门市国土绿化和森林质量提升工作的通知》精神,科学开展造林绿化工作。 2018年”(下府办[2017]233号)空间,继续开展“三必创”工作,确保各类古迹及时更新。厦门市2018年绿化工作将继续重点做好“三带一区”重点生态区位(滨海防护林骨干林带、生物防火林带、森林生态景观带、和重点生态区位),加大森林抚育力度,进一步优化林分结构,增强森林生态功能。
开展义务植树和古树名木保护。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大力弘扬植树护绿爱绿新文明风尚,动员全民参与植树绿化。新形势下,要不断丰富和拓展义务植树形式,规范森林绿地认领活动。市绿化管理中心对全市古树名木保护进行指导和检查,开展古树名木保护技术培训,对散落在单位庭院的古树名木进行双随机检查。各区在完成古树名木普查和名录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区政府名义予以公告,并于同时开展后续古树名木资源普查。
做好“国家森林城市”评审工作。 2013年,厦门市在全省率先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今年,国家林业局将对厦门等部分城市组织开展“国家森林城市”评审工作。目前,我局已开展相关准备工作,力争评审工作取得好成绩。
本周还有很多活动等着你
今天是我国第40个植树节,今年也是全国义务植树运动发起37周年。市、区两级四组领导、政府领导、驻厦门部队官兵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义务植树工作。此外,各区及相关部门还将在3月12日至18日义务植树宣传周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下是部分活动:
(一)思明区:区绿化中心将在金榜公园开展“3.12”植树节爱心绿化志愿者宣传咨询活动。现场发放绿化宣传资料和绿色小盆栽,并邀请园艺专家为市民解答家庭问题。与花卉栽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和垂直绿化有关的问题。
(二)湖里区:3月份,区绿化办在仙岳公园举办义务植树推广活动,各街道办事处组织开展人口密集区绿化推广活动。
(三)海沧区:拟邀请100名左右市民代表参加3月13日大坪山公园香彩建设,计划种植微笑、白兰、米兰、红车、和红叶石南花。
(四)集美区:3月12日,组织干部群众在关口镇东辉村山口寺农场种植香樟、凤凰木、红酸枝、高山榕等绿化树种4600株。
(五)同安区:在义务植树月期间开展多次义务植树活动。
(六)翔安区:从已建成绿地中选择合适地块,满足社会团体和群众参与义务植树(或劳动)的要求。
(七)市绿化管理中心:3月12日9:30至12:00,在白鹭洲公园音乐喷泉广场,结合市民绿化活动节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包括园艺咨询活动、有奖测验和主题论文。 、照片采集、寻找最美乡村等活动。
(八)植物园:3月12日,以“美化环境,珍爱绿色”为主题的绿色空间认领活动在植物园举行。
(九)园博会:3月12日9:00至11:00,在园博会广场开展现场咨询和科普活动。
更加绿色
重新种植 50,000 棵新树
抚平伤口,增添绿意
如今,台风“莫兰蒂”登陆厦门已过去近一年半的时间。如果把绿化比作城市的衣服,那么来势汹汹的“柳桉”曾经让这座城市显得破烂不堪。而如今,又一春风吹来,厦门已然穿上了崭新的、令人瞩目的衣裳。 《绿衬衫》。这背后,厦门的速度和力量,与灾后绿化恢复重建密不可分。
2017年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一年。为了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这项工作,让绿树有最好的生长机会,厦门市园林绿化部门在2017年初甚至春节期间全力以赴,开展了大规模的复绿作业。这期间我还在不停地加班。
湖滨东路南湖公园段改造是灾后恢复的一个缩影。台风“莫兰蒂”几乎让这条路上的树木减半。参赛单位对街边原有的榕树进行了整修,将在台风中受损严重的天竺桂移植到花园中进行修复,并换上了造型优美、遮荫的树。采用遮光性好、抗风性强的香樟进行着色增亮处理。经过一年多的“治愈”,湖滨东路南湖公园段如今郁郁葱葱,几乎看不到台风的创伤。
据统计,2017年,厦门市园林绿化部门完成了“三线四区”范围内的重要工程和重要道路、重要节点、重要门户、重要居室等86个重要项目绿化修复提升,完成了园林绿化改造完善道路35条。工作。重新种植或新种植了约250个品种的5万棵树木和约500个品种的15万棵灌木。改善后的园林景观整体景观宏大,城市绿地植物群落丰富多样,城市环境更加优美。
更加辉煌
着色面积近20万平方米
绿色雕花柱带来惊喜
今年春节期间,鹭江路上的“沁音绿波”绿雕成为热门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来自陕西的张女士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绿色雕塑,兴奋地不停拍照。这组绿色雕塑占地227平方米,高5.75米,直径19米。它由5万多株小叶红草、绿草和2万多株鸡冠花等植物组成。白鹭是厦门的象征。绿色雕塑用旋律讲述白鹭岛的传说,用鹭语传递厦门的气质。以框景形式展示,与对岸的琴岛遥相呼应。画中有岛,岛中有画,画的是厦门。独特的特色呈现出一派祥和、宁静的景象。
除了绿雕,2017年厦门的绿化工作还给市民带来了许多“惊喜”。人民大会堂南侧绿地、湖滨中路路口等重要道路绿化带上都布置了球根花卉和造型。湖滨南路、鹭江路和平码头、夏河路连板转马池,主要种植长春花、锦紫苏等,经过精心维护并且定期更换花草,时至今日,这些球根花卉和款式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为道路景观增添不少色彩。
钢筋混凝土建成的立交桥给人一种生硬的感觉。穿上“花衣”后,就变成了“空中飞舞的丝带”,增添了一种灵动的美感。 2017年,湖滨西路人行天桥等37座桥梁进行了彩化绿化改造,绿植花卉与桥体融为一体,不仅改善了景观效果,也让市民的交通体验更加美好,整个城市的绿化效果更加层次化、立体化。
2017年,厦门市园林绿化部门共绿化沿线重要节点近20万平方米,完成37座桥梁31.4公里,种植和储备草花770万余株、三角梅、花卉7万余株。灌木21万株,大型绿雕4组,球根花卉227个,款式41个,重点区域设置绿地毯3600平方米,14处新增花箱、吊花、花盆约800个,和大的九重葛形状。有景观近百处。
更宜居
新增公园绿地189公顷
绿色休闲场所越来越多
如今,“去公园散步”已成为不少厦门市民的普遍生活方式。家门口公园的数量和质量对市民的幸福指数影响很大。经过这一年的努力,厦门不仅公园多了,公园也更美了。
筼筜湖畔原有一个废弃多年的建筑基坑。基坑内有一滩积水,卫生条件极差。厦门市有关部门在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后,将这片宝贵的土地改造成供市民休闲锻炼的开放式海滨公园。现在,池塘里的水清澈了,岸边的树绿了,花园里的花儿开了,园林绿化部门在花园里增加了石凳、小广场等设施。环境改善后,吸引了成群的白鹭,这个小公园就被命名为“齐鲁花园”。一边是白鹭飞翔,一边是市民休闲健身,齐鲁园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
从一座杂草丛生、结构简陋的天然山体,转变为生态野趣、青翠欲滴的山地公园。湖里区去年修缮一新的雪岭山公园、虎头山公园也给周边居民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感觉。雪灵山公园位于金商路以西、金湖路以南、香菱路以北。改造后,公园增设了环山登山步道,将原有的消防通道拓宽升级为沥青路面,并增设了照明设施。此外,还增加了供市民休息的亭台楼阁、花园等景观。
数据显示,2017年,厦门新增公园绿地189公顷,改造升级194公顷。大坪山、天马山、西山等郊野公园建设持续推进,新建雪灵山公园、虎头山公园、齐鲁花园、雪桥公园。国云溪线形公园、综合公园、专业公园、社区公园等五个园区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厦门市还建设了天马山绿道、海翔大道绿道、新阳大道慢行系统、同安西江慢行系统、翔安中心区环形慢行系统等,已完成新建、改建、改造60.62公里。并扩建了绿道。为市民提供更多绿色休闲场所。
更安全
完成造林40870亩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森林是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厦门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高度重视森林保护和绿化工作,切实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今年2月初,国家林业局发布2018年第2号公告,解除厦门市思明区松材线虫疫区。这是厦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取得的可喜成果。加之此前国家林业局2015年解除湖里区松材线虫疫区的限制,2016年厦门市实现了全岛无松材线虫疫区的目标。 2001年,厦门首次发现岛内松材线虫病。松树死亡13万余株,病害严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拨付专项资金,组建专业队伍进行防控。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松树死死率由2002年的万分482.202棵下降到2010年的万分0.0074棵,松材线虫病在岛上的蔓延得到有效遏制。
厦门市还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 2017年,全市“三必建”造林面积9770.42亩,其中:更新林地采伐面积5823.43亩,占征林地补充造林面积3946.99亩。全市造林绿化完成面积40870亩,占31650亩任务的129.13%,其中:造林绿化面积22246亩(重点生态区林分恢复20352亩,150亩)生物防火林带造林面积1744亩,其他人工林带造林面积1744亩植树造林)。耕地18,624英亩。
2017年,全市累计完成义务植树日81.9万天,种植树木278.3万棵。 2017年3月16日,全市四班组领导、市政府机关干部、驻厦门部队官兵、海沧区干部群众、青年志愿者参加海沧马銮湾义务植树工作区内种植栾树、紫荆树。共有榕树等1800多棵,为马銮湾增添了新的绿意。各区积极组织全区干部群众参与义务植树工作。义务植树月期间,开展公民绿化活动节等多种形式的爱绿、植绿、护绿宣传活动,增强了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更具创新性
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创新行业监管模式
2017年3月,国务院修订《城市绿化条例》,取消园林绿化施工企业资质要求,迈出了“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一步。园林绿化行业。为加强对园林绿化行业和园林绿化施工企业的有效监管,厦门市园林局立即开始研究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园林绿化行业健康发展。
2017年6月、8月,市园林局印发了《厦门市园林绿化绿化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和《厦门市园林绿化绿化施工企业信用评价操作规则》,建立了创办园林绿化、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信用评价系统平台。 2017年8月15日,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信用信息网上申请正式上线。为保证信息审核的公正、公正,市园林局采纳了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的建议,委托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对企业报送的信息进行全面审核,采取一次性容错机制,让企业在信息审核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性整改。在信用信息申报和审核过程中,针对部分企业提出的问题,发布了三期问答汇总。在信用评价过程中,还广泛引入社会监督。
为综合评价园林绿化改造提升工作效果,市园林局组织专家对改造提升工程景观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企业信用评价的参考。
2018年1月8日,《2017年度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信用评价部分结果》正式公布。 550家企业获得信用评级,其中A级50家、BB+级101家、BB-级346家、C级53家。姓名。除了将信用评价结果作为项目招投标的参考外,各监管机构还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实行差异化监管。业内人士认为,建立园林绿化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对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园林绿化行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厦门日报记者 吴海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