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官员:亚太地区艾滋病疫情正处十字路口

日期: 2025-08-05 04:01:16 |浏览: 3|编号: 9988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联合国官员:亚太地区艾滋病疫情正处十字路口

联合国官员:亚太地区艾滋病疫情正处十字路口

根据来自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一份最新报告,尽管亚太地区在艾滋病防控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包括艾滋病新发感染自2001年以来减少了20%,以及获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人数自2006年以来翻了3倍。 但对处于感染艾滋病更高风险的关键人群的关注不足,以及国内和国际资金援助的不足都对成果构成威胁。 在2011年亚太地区国际艾滋病大会(ICAAP)上发表的题为《亚太地区的艾滋病疫情:实现零》的报告指出,要实现普及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的这一目标,该地区内大多数国家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艾滋病防治工作必须得到足够的资源,并且集中地投入在关键人群上,才可让今天的投资能在未来得到成倍的回报。要实现在亚太地区零艾滋病新发感染,需要以科学和现有最佳实证为基础的国家级应对。 目前,亚太地区的艾滋病新发感染仍然集中出现在重点人群中:从事性交易者、注射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以及跨性别者。 ......阅读全文

艾滋病毒的培养方法

常用方法为共培养法,即用正常人外周血液分离单个核细胞,加PHA刺激并培养后,加入病人单个核细胞诊断及艾滋病的研究中。  将病人自身外周或骨髓中淋巴细胞经PHA刺激48~72小时作体外培养(培养液中加IL2)1~2周后,病毒增殖可释放至细胞外,并使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最后细胞破溃死亡。亦可用传代

艾滋病抗体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目前应用的ELISA法有8种之多。它们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超过99%。  颗粒凝集法  PA为快速、简便的一种筛选方法。如属阳性,应经WB证实。PA不需任何特殊仪器,其结果用肉眼可判别。全过程仅需5分钟。缺点有假阳性,且价格昂贵。

:艾滋病病毒也挑剔

近日,著名国际期刊在线发表了意大利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类型1(HIV-1)倾向于整合在靠近宿主细胞核核孔的核膜区域,选择在这部分区域进行活跃转录的基因进行整合。这项研究或为阻断HIV-1病毒的宿主基因组整合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

-聚焦全球艾滋病大会

第20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于7月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1.4万名HIV领域的工作者与决策者、HIV携带者及其其他人士参与这次会议。  在此次会议召开之前,艾滋病医学领域遭遇了两次重大的挫折。首先是来自美国的消息称,一度被认为“功能性治愈”的一名来自密西西比州的3岁女童在停止药物两年多

欧洲艾滋病疫情加剧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发出警告称,自有记录以来,欧洲被诊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于2016年达到了最高水平,显示该地区的疫情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WHO与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的一份联合报告指出,2016年欧洲53个国家共有16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80%的患者分布在东欧

浅谈血液安全和艾滋病

事实与数字  世界人口的8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但发展中国家的输血量仅占世界的20%.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容易通过输血传播.事实上,接受HIV感染者的血液后感染HIV的机会超过90%.每年通过输血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但在一些国家血液安全没有保证,受血者感染HIV的风险正在上升

艾滋病毒的现状介绍

在世界范围内导致了近1200万人的死亡,超过3000万人受到感染。  1986年7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公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会议决定,将艾滋病病毒改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Virus),简称HIV。  在2004年,全球估计有3590

溯源穷人间的“艾滋病”

跟大多数人一样,习惯于起床后浏览新闻的美国贝勒医学院热带病学学院的院长彼得・豪泰兹被眼前的报道吓了一跳――“新型艾滋病”来袭!全球1000万人感染!  仿佛在一夜间,这种叫做“新型艾滋病”的疾患成为悬在人类健康之上的一把尖刀,决定着全人类的存亡。人们突然发现,有种病“跟艾滋病有很多相似之处”

艾滋病抗体的检查方法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检测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方法,一般要经过两个步骤:首先做初筛试验,如果为阳性,再做确认试验,确认试验阳性才可诊断为艾滋病病毒感染。  常用的方法有:  1病原检测  病原检测主要指用病毒分离培养、电镜形态观察、病

艾滋病毒的形态特征

形态结构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直径约120纳米,大致呈球形。病毒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并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与gp41;gp41是跨膜蛋白,gp120位于表面,并与gp41通过非共价作用结合。向内是由蛋白p17形成的球形基质(),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锥形衣壳(

hpv病毒是艾滋病吗?

1、艾滋病是由于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HIV所引起的,HIV是一种对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极大损害的病毒,它通过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内重要的淋巴细胞,使患者的免疫功能逐渐丧失,从而使患者极易感染其他各类重大疾病,并有可能是患者体内产生恶性肿瘤,致死率是极高的。而且HIV病毒的潜伏期一般都在8年左右,潜伏期较

艾滋病的病理变化

艾滋病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的疾病。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病变、多系统机会性感染(包括原虫、病毒、细菌和真菌)和恶性肿瘤(包括卡波氏肉瘤、恶性淋巴瘤和子宫颈癌)构成了艾滋病复杂的临床病理变化。    (一)免疫系统病理变化    1.HIV相关性淋巴结病    HIV相关性淋巴结病大致可以分

传统艾滋病治疗存在误区科学家发现新的艾滋病治疗方法

来自动物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暂时阻断一种称为I型干扰素的蛋白质,可以在因慢性感染的病毒导致艾滋病的患者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时,恢复免疫功能和加速病毒抑制。  在HIV感染期间,I型干扰素能驱动机体的免疫破坏,这方面还是首次研究,Scott 说。Scott 血液/肿瘤科

2012艾滋病疫情报告:全球艾滋病感染率下降50%

在12月1日世界滋病日即将到来之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号在日内瓦发布了《2012艾滋病疫情报告》。报告显示,全球在艾滋病防治方面采取空前力度的应对行动已产生了积极效果,在25个中低收入国家中,新的艾滋病毒感染人数的增速减少了50%以上,另外,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死亡率也连续五年出现下降。

艾滋病新突破: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移除动物体内艾滋病

在全世界范围内,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感染艾滋病毒。然而科学家和医学专家们还未能找到一种能够治疗艾滋病的永久性方法,研究人员也只是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他们设法消除小鼠体内的HIV-1感染。  根据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数据显示,全世界有超过3,600万人是HIV阳性,大约有120万人感染了这种病

美成功合成能清除艾滋病病毒化合物-有望根治艾滋病

《科技日报》2008年5月5日报道 艾滋病病毒一旦潜伏进免疫系统的T细胞中,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也无法根除,这也是艾滋病无法根治的最大障碍。美国科学家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了可根治艾滋病的两种化合物和DPP,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5月2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人类目前掌握的最有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全球艾滋病最新情况报告

2018年全球疫情  估计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790万(3270万-4400万)人  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2330万(2050万-2430万)人  新感染艾滋病病毒170万(140万-230万)人  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77万(57万-110万)人  2019年7月16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

-马航108名艾滋病专家殉难或影响国际艾滋病研究进展

综合媒体报道,联合国艾滋病规画署()16日发表的全球报告指出,10年来全球艾滋病毒(HIV)新增感染病例和相关死亡人数骤减三分之一,艾滋病疫情可能在2030年获得控制。并乐观认为,总有一天能够在“每个地区、每个国家”终结艾滋病。  第20届国际艾滋病大会预订20

近6年艾滋病未复发,第七位艾滋病“治愈”者出现

据《自然》报道,全球第七位艾滋病“治愈”者可能出现了。在近日于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25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研究人员报道了一位60岁的德国男子,在接受干细胞移植后的近6年的随访中,未再检测出艾滋病病毒(HIV)。该男子是第二个移植了对病毒没有抗性的干细胞的人。而第一位则是众所周知的“柏林病人”——全球第

近6年艾滋病未复发,第七位艾滋病“治愈”者出现

据《自然》报道,全球第七位艾滋病“治愈”者可能出现了。在近日于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25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研究人员报道了一位60岁的德国男子,在接受干细胞移植后的近6年的随访中,未再检测出艾滋病病毒(HIV)。  该男子是第二个移植了对病毒没有抗性的干细胞的人。而第一位则是众所周知的“柏林病人”—

女性容易被艾滋病毒感染,因特殊菌群能吃掉艾滋病药物

一项新研究显示,阴道中存在某种混合细菌的女性,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可能更大,因为这些细菌“吃掉”了预防病毒感染的药物。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科学公共图书馆—病原体》。 口服接触前预防药物(PrEP)在预防男男性行为者感染艾滋病病毒方面的有效性为90%。但是,无论口服还是经阴道使用,这类药物对女

梅特勒托利多赞助2011亚太测量(质量、力和扭矩)论坛

2011年9月19-22日,第10届亚太测量(质量、力和扭矩)论坛在西安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泰国、中国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近60位计量测试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就近两年来在各自国家进行的有关质量、力值和扭矩方面的量值传递和测量技术的研

澳大利亚研究报告:亚太地区可能爆发世纪大天灾

澳大利亚媒体报道,因为人口日益增加及气候变化的缘故,亚太区国家可能会发生夺走百万条人命的世纪大天灾,其中以印尼、菲律宾和中国发生特大天灾的风险最大。《悉尼先驱晨报》引述一份科学研究报告报道,未来将发生的地震和海啸等天灾,将因为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而变得影响深远。澳大利亚科学家分析了本区域发生地

20位中国学者上榜!亚太科创“后浪”榜出炉

10月28日,由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管委会指导,主办的世界科技青年论坛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全球-亚太区榜单正式发布。 20位中国青年学者榜上有名。入选者中年龄最小的仅28岁。 自1999年开始,《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在世界范围内寻找3

20位中国学者上榜!亚太科创“后浪”榜出炉

10月28日,由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管委会指导,主办的世界科技青年论坛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全球-亚太区榜单正式发布。 20位中国青年学者榜上有名。入选者中年龄最小的仅28岁。 自1999年开始,《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在世界范围内寻找3

中国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签署月球科研站合作声明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