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细菌怕不怕?噬菌体了解下

日期: 2025-05-23 21:02:45 |浏览: 5|编号: 9790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超级细菌怕不怕?噬菌体了解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2017年发表了一篇噬菌体治疗超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文章,之后又开展了针对肺炎克雷伯菌的噬菌体研究。但后续受制于多种原因进展缓慢。”胡付品说。朱同玉表示,噬菌体不像抗生素具有“广谱性”,一种噬菌体只能治疗一种细菌,因此研发新的噬菌体需要大量投入,筛选和准备好足够的噬菌体,才能满足临床需求。“我们到目前为止投入了1000万元,都是中心自己出的,资金压力非常大。”“目前国内对噬菌体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还处于‘小打小闹’阶段,缺乏重大项目和领军人物的支持。”韦中呼吁,国家对该领域加强重视,推动相关研究计划立项,用项目带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此外,危宏平指出,噬菌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无法享受知识产权专利保护,制约了将其作为药物进一步发展的积极性。“现代生物药物开发周期长、投入巨大,对于专利保护的依赖性很高,需要破解这一矛盾。”专家建议,考虑到噬菌体是一类微生物,有别于其他药物,监管机构需要建立不同的标准、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安全性评估。“欧洲和美国噬菌体治疗发展较早,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监管政策,刺激了一大批研发公司积极投入噬菌体产品的研发。”危宏平介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分别在2015年和2019年允许开展噬菌体体表治疗和静脉注射治疗,并考虑将噬菌体药物纳入类似疫苗的监管方式,也就是说,企业可以自行修改噬菌体而无需另行申报。除常规监管途径外,FDA也已多次给予噬菌体药物用于紧急情况下临床使用的绿色审批通道。欧洲药物管理局(EMA)则认为现有任何药品的监管路径均不适用于噬菌体疗法,需要为噬菌体疗法在监管上给予更多自由空间。噬菌体裂解酶药物化有望成突破口当前全球细菌耐药形势严峻。朱同玉告诉半月谈记者,目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已经建立了噬菌体菌株库,这些噬菌体可以治疗95%以上的超级耐药菌。“我们对86%以上的噬菌体进行了电镜分析,对15%的噬菌体进行了基因测序,今后将对噬菌体进行改良,使其抗菌谱更宽,更容易杀死细菌。”受访专家认为,噬菌体的特异性决定了其技术上很难制成标准化产品,需要不断根据病人感染的细菌种类进行调整,药物化发展面临到底是发展标准化产品还是个性化治疗产品的问题。“标准化产品就像抗生素,可以覆盖更广泛的人群,还能够利用规模效应降低药价,实现商业上的成功;而个性化治疗由于经济性、时效性等因素,往往只能用于危急情况下,从患者覆盖面和商业回报性的角度来说劣势明显。”危宏平说。专家建议,可以一次性对一个噬菌体菌株库进行认证,然后准许无须额外审批,直接从该库制备新的噬菌体药物用于治疗。危宏平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急需药物的耐药细菌清单,武汉病毒所正在尝试建立噬菌体库,并搭建了我国第一个公开的噬菌体网上信息库。根据现有监管路径来看,发展噬菌体裂解酶是目前容易出产品的发展方向。“裂解酶主要在噬菌体感染细菌的末期裂解宿主菌,是实现杀菌的关键环节。”危宏平认为,其有望成为噬菌体一种极有价值的应用形式。来源:《半月谈》2020年第7期半月谈记者:陈席元 谭元斌 仇逸|编辑:苏娅责编:张婉祎 秦黛新(实习生)校对:尤立(实习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