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杀手“梅毒”,医生:“梅毒”危害大,一文讲清楚
梅毒是螺旋菌所引起的传染疾病。此病多半由性交得来,感染后的潜伏期到症状出现平均约21天。
梅毒是梅毒状的菌,其长度约5~10m。螺旋菌对冷热、干燥、消毒水很敏感,故不易在培养剂内培养出来。只靠暗视抹片显微镜下来找螺旋菌,它的体积很小,很容易经身体黏液部分及破皮处进入体内。
感染后,菌很快经过淋巴系统及血管途径,传递到各器官。通常器官被侵犯后,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出现。感染后造成阻塞性内动脉炎和周边动脉炎,逐渐形成局部性无痛硬块称为原发性下暗,如不控制将会造成溃疡。
梅毒的病情可分为四期
(一)原发性梅毒
原发性梅毒,也称为下暗,平均在感染后21天出现。下暗部肿大却不痛,并可见火腿到螺旋菌,此时的感染力很强。溃疡常有好几个,主要侵犯到性器官,也可在舌喉,乳房或肛门处发现。由于临床上无痛的病灶,而常被患者忽略了它的严重性。
(二)续发性梅毒
梅毒的第二期称为续发性梅毒。此期症状在感染后约6~8个星期未经治疗者身上出现,在手掌、脚底见到斑点状的红疹。淋巴腺肿大而不痛,发烧,头发脱落常有秃头现象,眼红膜炎、肝炎、脑炎、关节痛、感冒似的头痛等症状。
(三)潜伏期
梅毒的潜伏期,就是病菌继续在体内,却不会造成临床症状,这种静止的情况可以保持10~20年。梅毒血清反应呈阳性,脊椎液检查螺旋菌为阴性反应。病患因第一、二期未经治疗或治疗不恰当,才进入第三期。第一、二期至少要超过4年以上才能诊断为第三期。皮肤看不见有任何病灶,但血液及器官组织已遭破坏,这时是有感染力的。
(四)末期
梅毒的末期,就是病菌已破坏了患者的粘膜、骨膜、心脏血管系统,使患者走入落日西沉的地步了。
梅毒的治疗
治疗梅毒是采用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效果是很理想的。当然梅毒菌也有不同种类的,有的产生抗药性。只要继续治疗一定可以彻底地断根。但血液中造成的菌指数却不一定能消失。
治疗梅毒时,常引起发高烧,肌肉疼痛,心悸和晕眩,这种反应蛮严重的,称为贾力向西墨反应,可能因突然破坏大量梅毒菌所导致。这种反应常在治疗后24个小时出现,症状出现后24个小时又自动消失。这情况应住院治疗观察。是否影响胎儿或不良的后果就不清楚了。
如有早产,胎盘过大,不能解释原因的死胎或水胎等,都应作追踪梅毒血清反应。梅毒孕妇患者,生下的新生儿,必定要作梅毒血清试验和萤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来决定梅毒存在与否和是否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