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光瓶酒领袖大会:警惕“高端小周期”,守望酒业底盘
7月7日,2018第二届全国光瓶酒领袖大会正式立项,同步启动冠军产品、创意新品、明星小酒网络评比
8月28日,组委会正式披露第二届全国光瓶酒领袖大会活动细节和构成,将通过精品展、高端峰会和颁奖盛典,集中检阅2018光瓶酒新势。
这期间恰逢上市企业中报相继公布阶段,行业呈现出高端增势迅猛的典型特征,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组委会依然坚持推行光瓶酒大会?
01
白酒增速分化,低端再受质疑
在已经发布中报的企业中,今世缘、金徽、伊力特、酒鬼、口子窖、舍得、五粮液、水井坊等,高端呈现两位数增长,多数企业高端增速超过30%,以数据印证了2018年中国酒业进入次高端以上发展的周期特征。
恰恰相反,除一线名酒、伊力特和顺鑫(牛栏山)以外,金徽、今世缘、舍得、椰岛等企业低端下滑明显,也同样超过两位数。
从数据得出结论,中国白酒在2018年的增速呈现明显分化,一高一低出现高增低降(或持平)的态势,新一轮高端周期的到来,对于光瓶酒为主的低端酒又该何去何从?
对此,第二届全国光瓶酒领袖大会总顾问、北京卓鹏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田卓鹏和卓鹏战略光瓶酒事业部给出直观的分析:正确认识一高一低的企业战略定位,守望白酒行业的底盘和腰部,而这也恰恰是光瓶酒大会创办之初的初衷,即守望人民大众的本质消费需求。
02
从历史看,“一低”加强抗风险能力
田卓鹏认为,近年来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一方面发力高端和次高端,另一方面也不遗余力打造系列酒,坚持做强底盘和腰部,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实际上,企业应该从倒金字塔和橄榄型,向正金字塔转变。”
回顾上个周期,也就是2012年底-2016年初的行业调整期,哪些企业比较稳,哪些企业形成了大波大浪?
前者以区域名酒,以及牛栏山,古井贡,泸州老窖为代表。而舍得、水井坊、酒鬼不幸成为了波动大的代表,基本处于L型下滑,核心原因是因为这一类企业只有高端大单品,缺少底部产品,直接导致缺少核心市场,再培育将充满困难和挑战。而泸州老窖、古井、牛栏山的产品基本是一高一低,牛栏山高有10亿规模的百年牛栏山,低有30至40亿的牛栏山陈酿。
而红星、老村长、小村外等企业,老窖二曲、西凤375、小郎酒,横空出世的五粮液歪嘴等产品在调整期甚至逆势上扬,赢得了不错的市场。
03
警惕高端的小周期,守望消费本质需求
在今年新食品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届千商赋能大会活动中,田卓鹏曾大胆预言新一轮高端将呈现小周期,即3年左右出现瓶颈,他认为,随着新中产的崛起,新商务运动的兴起,这轮酒业增长是由名酒和高端酒带动,当水井坊近50亿,牛栏山近百亿,古井贡过百亿,汾酒过百亿,老窖过200亿,茅台、五粮液过千亿,那么名酒的增长带动会到一个瓶颈期,此时小周期将结束。
同时,今年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出口必将受限,一路高升的酒业股市,在近期也出现了动荡,茅台、汾酒等都出现过下滑,对于高端持续靠内需拉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04
高线光瓶升温,以品质代替低端盒酒
田卓鹏认为,在低端酒市场,有一个“38定论”,即30元至80元的低端盒酒占据了中国白酒超2000亿的市场,但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形象、品质的需求升级,盒酒的升级、迭代也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50元左右的高线光瓶酒、20元至30元的轻高端小酒却已经实现了近5年的连续增长,并将超过千亿市场,如江小白、小郎酒升级版、牛栏山的倍儿牛、全兴秋兴、红星古酿、梁大侠、沱小酒,以及新近上市的花间一壶酒、五粮液火爆小酒,不断扩大在行业的声量和地位。
这一轮高线光瓶升温,呈现出典型的品质、文化、创意的新特征,这也将符合新的消费需求。
正是由于这些特征,正好构成了第二届全国光瓶酒领袖大会的全部看点,以升级品质的光瓶替代低端盒酒或将成为新一轮“一低”绕不开的战略思考,而这,对于企业和经销商而言,都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