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尾酒”疗法可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白血病
“鸡尾酒”疗法可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白血病
根据最近一项由赖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做出的研究结果,多种靶向线粒体的药物联合使用可能成为对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最佳武器。 文章作者,来自莱斯大学的生物学家 和博士后研究员 发现,针对线粒体的抗癌药物与糖酵解抑制剂联合使用时,能够对白血病癌细胞产生不错的杀伤效果,同时却能很大程度上保持健康细胞不受影响。 相关结果发表在《Cell Death 》杂志上。该研究可能会为个性化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方法。(图片来源:) 说:“我们首先发现了癌症类型与它们对特定种类的化学疗法(线粒体靶向药物)的敏感性之间的潜在联系。” “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包括来自九种不同癌症类型的60个细胞系,表明白血病细胞对线粒体损伤特别敏感。” 研究人员将细胞系暴露于多种已知的线粒体靶向药物。他们发现低剂量的mitoc......阅读全文
白血病抑制因子的简介
白血病抑制因子,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但其最重要的应用是维持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白血病是造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失去正常的控制而形成的。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能够促进白血病细胞分化,同时又能抑制其增殖的细胞因子或药物,用于治疗白血病。
白血病药物研究获突破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日前在治疗白血病药物研究方面获得突破。据介绍,Bcr-Abl小分子抑制剂伊马替尼已在临床治疗慢粒性白血病等疾病方面获得巨大成功。但由Bcr-Abl突变诱发的临床耐药已成为重要问题。二代药物尼洛替尼和达沙替尼仅能克服部分基因突变引起的耐药,而对Bcr-AblT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影响血液及骨髓的恶性肿瘤,它的特点是产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在骨髓内聚集,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并且能够通过血液在全身扩散,导致病人出现贫血、容易出血、感染及器官浸润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因仍未明确,但认为费城染色体与该病密切相关,大约有90至95%的病人出现
浆细胞白血病检测实验
实验步骤血象:大多数病例有中度贫血,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型,也可以是低色素型,白细胞总数多升高,可达(10-90)×109/L,血片内可见大量浆细胞,大于20%或绝对值大于、等于2×109/L,包括原始和幼稚浆细胞,形态异常,血小板数减少,血沉明显增快。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内各阶段
浆细胞白血病实验诊断
1.血象 大多数病例有中度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少数是低色素型。白细胞总数多升高,可达(10~90)×109/L,包括原始和幼稚浆细胞,形态异常。血小板计数多减少。2.骨髓象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各阶段异常浆细胞明显增生,包括原浆细胞、幼浆细胞、小型浆细胞和网状细胞样浆细胞。
儿童白血病常见临床症状
一般来说,发生白血病的孩子都会出现发热、贫血、出血和浸润(肝、脾、淋巴结、腮腺、睾丸等肿大)四大特征;部分患儿则以骨关节疼痛为首发表现。发热时本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病儿抵抗能力差,极易发生感染,常见口腔、呼吸道、肠道等部位;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全身乏力;出血的机会为50%,常见皮肤粘膜、鼻腔等部位
小孩白血病有哪些症状
小儿白血病的早期症状是孩子变懒、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等。此后才发生进行性面色苍白、骨和关节疼痛、不规则发热、衰弱、皮肤和牙龈出血等;最后才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继发反复感染,全身衰竭、消瘦。所以当孩子有以下症状应尽早就医,认真检查———(1)孩子出现高烧,因为白血病源于骨髓,当骨髓中的细胞突变成
类白血病反应的检查
1、血象两个较大系列报道血红蛋白平均值分别为116g/L、124g/L,白细胞平均值分别22.7×109/L、28.0×109/L,血小板计数平均值分别为274×109/L、275×109/L。类白血病反应患者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白细胞计数一般鶒在(50~100)×109/L。在结核病
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
尽管类白反应的血液学改变多种多样,大多数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对有淋巴结肿大、脾大、发热或出血的患者与白血病的区别较困难,有些病例只有在尸解时才能确诊。
浆细胞白血病检测实验
血象:大多数病例有中度贫血,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型,也可以是低色素型,白细胞总数多升高,可达(10-90)×109/L,血片内可见大量浆细胞,大于20%或绝对值大于、等于2×109/L,包括原始和幼稚浆细胞,形态异常,血小板数减少,血沉明显增快。实验步骤血象:大多数病例有中度贫血,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型
白血病抑制因子的简介
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1.LIF的产生已在活化的T细胞、单核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肝成纤维细胞、骨髓基质细胞、胚胎干细胞、胸腺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中发现有LIF的表达。2.LIF的分子结构和基因 人和小鼠LIF基因分别定位于第22号
微小残留白血病的诊断
近年来对于白血病的治疗已有了很大的突破,积极的化疗,放疗,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等联合治疗手段,可使半数以上患者生存延长,少数还不能得到临床痊愈。但是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临床病情达到完全缓解后体内仍可有微量的白血病细胞残留,一般为108~109或更少,凭借血片或骨髓片细胞形态学方法无法检测到.这种急性
白血病细胞浸润的检查
A、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B、神经系统:主要病变为出血和白血病浸润。C、骨与关节:骨与关节疼痛是白血病的重要症状之一,ALL多见。D、皮肤;可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皮肤损害二种,前者表现为斑丘疹、脓疱、肿块、结节、红皮病、剥脱性皮炎等,多见于成人单核细胞白血病,后者则多表现为皮肤瘀斑、
浆细胞白血病实验诊断
1.血象 大多数病例有中度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少数是低色素型。白细胞总数多升高,可达(10~90)×109/L,包括原始和幼稚浆细胞,形态异常。血小板计数多减少。2.骨髓象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各阶段异常浆细胞明显增生,包括原浆细胞、幼浆细胞、小型浆细胞和网状细胞样浆细胞。浆细胞成
治疗白血病的廉价药物
最近,由 和进行的小鼠和人类血细胞研究结果表明:一类常见且便宜的药物可用于抵消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的治疗耐受性。相关结果发表在《EMBO 》杂志上。研究人员现在将启动一项临床研究,以测试患
抵抗白血病的新武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 和同事证实一种叫做的药物能够抑制由癌症蛋白BCR-ABL导致的白血病小鼠模型的病情。 由于这种药物还能够诱导从白血病患者获得的细胞系的死亡,因此研究人员推测有可能成为治疗CML-BC(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
急性白血病实验诊断进展
急性白血病(Acute )的诊断在一般临床实验室主要以形态学(,M)为主。由于80年代认识到白血病发病过程中的基因和表型变化对各类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出了白血病MIC分型。近两年急性白血病分子特征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1,3],尤其是对染色体
慢粒白血病的概述
小儿时期的慢性白血病,起病隐袭,早期症状轻,有贫血、低热、盗汗、消瘦等。明显的脾肿大为本病的特征。外周血白细胞增高程度为各种白血病之首,多为中幼粒细胞以下之细胞,血小板早期不减少甚至增多。骨髓增生活跃,中幼粒及晚幼粒细胞比例增高,巨核细胞少见,可有不同程度的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
类白血病反应的病因
类白血病反应的发生常与各种感染、中毒、恶性肿瘤变态反应性疾病甚至急性失血、溶血性贫血、组织损伤等有关。 1、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常见病原体有细菌、螺旋体、原虫、病毒等。感染引起的类白血病反应,分为以下几类:(1)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常见于肺炎、脑膜炎、白喉、结核病(主要为粟粒性结核、
甲醛白菜可致白血病?
流言:近日,有媒体曝出河北、山东等地蔬菜批发市场中贩卖的白菜喷洒了甲醛溶液,将其作为白菜防腐的特殊保鲜剂。而早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甲醛列为一级致癌物,并发报告称甲醛超标可能诱发白血病。因此,甲醛白菜会导致白血病的消息在朋友圈不胫而走,大为流传。真相:甲醛确实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在白菜上喷洒甲
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
FAB/免疫分型核型分子生物学标志MIC建议名称AML-M1t(9;22)(q34;q11)BCR-ABL(RNA)M1/t(9;22)inv(3)(q21;q26)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分类
[一]形态学分型在法、美、英(FAB)合作组分型基础上,1988年天津白血病分类、分型讨论会建议试行以下分型法;(一)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可分为7个亚型;1、M1即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骨髓中原始粒细胞≥90%(非幼红系细胞)。2、M2即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破解白血病的“上海方案”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陈赛娟在恶性肿瘤方面,白血病目前的发病率男性和女性分别占到第七和第九位,死亡率大约分别位居第六和第八位。年龄方面,白血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尤其是儿童白血病,即民间常说的“血癌”,并非是某“一种”疾病,而是指“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
白血病NAP积分是什么
NAP即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其他细胞均呈阴性反应.阳性反应为在胞质中出现灰色到棕黑色颗粒,反应强度分为5级,即-,+,2+,3+,4+.反应结果以阳性反应细胞的百分率和积分值来表示.血涂片经染色反应后,在油镜下,连续观察100个成熟中性粒细胞,记录其阳性反应细胞所占的百分率即
TCF3基因的结构特点和作用
该基因编码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e蛋白(Ⅰ类)家族的一个成员。e蛋白以异二聚体或同二聚体的形式与靶基因上的调节e-box序列结合,从而激活转录,并被dna结合抑制剂(iv类)螺旋环螺旋蛋白的异二聚体抑制。e蛋白在淋巴细胞生成中起关键作用,其编码蛋白是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发育所必需的。该基因缺失或编码蛋
流式细胞仪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仪是一项集激光技术、电子物理技术、光电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细胞荧光化学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为一体的新型高科技仪器。概括来讲,流式细胞术就是对于处在快速直线流动中的细胞或生物颗粒进行多参数的快速的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技术。从开始设想到第一台仪器的问世,科技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随着各相关技术
治疗费城染色体阴性白血病III期临床成功
美国生物技术巨头安进(Amgen)近日公布了BiTE免疫疗法()一项III期TOWER研究的数据。该研究在费城染色体阴性(Ph-)复发性或难治性前体B喜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成人患者中开展,调查了相对于标准护理(SOC,4种)的疗效
酯酶染色
酯酶是分解各种酯类的水解酶,根据机制的不同,分为非特异性酯酶和特异性酯酶,非特异性酯酶易水解像和之类具有短链的酯类,特异性酯酶易水解像 AS‐D 之类的具有长链的酯类。单核‐巨噬细胞类为非特异性酯酶反应染色,中性粒细胞类
糖原染色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正常值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系统的原、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粒细胞系统的原粒细胞、原单核细胞和大多数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自早幼粒阶段以后的粒细胞和幼单核细胞可呈弱阳性反应。临床意义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组织恶性增生性疾病、红白血病、戈谢病的原始细胞呈强阳性反应或阳性反应;缺铁性贫血
概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视力障碍,抽搐,昏迷,偏瘫及脑膜刺激症状。脑脊液检查可有颅压升高,蛋白质和白细胞数增多,糖和氯化物减低,可发现白血病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可发生在急性白血病的任何时期,但多数发生在缓解期。由于多种化疗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