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身体96%的水,数十年后复活,地表最强生物“长寿”的秘密揭开
红棕色的水熊虫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变成蓝色。图片来源:SUMA ET AL., (2020)
地表最强生物水熊虫有一种特殊的生存状态,它能通过将身体水分降到3%后,进入休眠状态,并由此来跨越时间,当环境条件变好时,能复活并继续生存。而这背后的秘密最近也得以揭开。
撰文|
审校|二七
18世纪70年代的某一天,意大利生物学家 在采集自排水沟的沉积物中加入了一些水。在显微镜下,他看到一堆死气沉沉的“谷物”变成了会游泳的小动物。这种动物体长只有0.5毫米左右,移动十分缓慢。因为好奇,他便开始对其进行观察。几年后,在撰写的《动物和蔬菜物理手册》( di e )一书中,他将其命名为“缓步动物”()。
无独有偶,在发现缓步动物的数年前,德国动物学家 Goeze已经发现了一种类似的动物,考虑到它的外形有点类似于北极熊或灰熊,且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便将其命名为“小水熊虫”( är)。
水熊虫扫描电镜图像(图片来源: E, U, Hotz- A, MA, S, et al. (2012))
和Goeze身处不同的国家,发现的却都是缓步动物(也称为水熊虫),这是因为水熊虫能在全球各地的各种栖息地中生存。为了适应各种环境,它们演化出了大量的属和种,目前已发现了1000多种水熊虫,形成一个缓步动物门。它们外形很相似,头部发育良好,身体由四个融合的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一对短而粗壮的四肢,而末端通常有数个锋利的爪子。
生存环境不好就“躺平”
开始研究缓步动物后,就大致弄清楚了它们的生存策略:生存环境一旦变得恶劣,例如缺水,它们就会萎缩变成“桶状”,体内的水分从85%左右降到3%(失去体内96.4%的水分),身体会缩小到正常大小的1/3。它们会停止移动、呼吸等几乎任何活动,新陈代谢速率变得只有原来的1%。就这样待上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后,只要再一次遇水,十多分钟后,它们又能重新变得活力满满,就像重生了一般。
不得不说,这种战胜时间的生存技能十分罕见。如今,科学家发现这种情况只存在于少部分无脊椎动物中,除了缓步动物外,蛭形轮虫、线虫也可以在任何发育阶段进入脱水状态——也称为低温休眠()。
挪威奥斯陆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James 认为,由于缓步动物拥有的能力,人们可能会误解它可以活上几百年,而水熊虫的活跃寿命可能只有几周,只不过它们从生到死的时间间隔很漫长,而大部分时间都在休眠中度过。水熊虫会通过一种坚不可摧的“躺平”策略,来应对环境的各种威胁:进入低温休眠后,可以在真空中待上8天,抵抗极端温度(例如在−272℃待上几天)、极端干燥、高速运动和太空辐射等等。
抗氧化、X射线的超能力
感叹于水熊虫神奇的能力,一些科学家曾经猜测它们可能是一种“弗兰肯斯坦”生物——细菌和动物的基因混合体。但在2017年,日本东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在一项发表于Plos 的研究中揭示,水熊虫的DNA看上去十分正常。
水熊虫 的DNA中基因来源占比(图片来源于论文)
从基因上看,研究者并没有找到它们在极端环境下存活的特别技巧。但依然有一些基因证据(主要是可以控制生物形体发育的Hox基因)指出,水熊虫和线虫的亲缘关系最近。两者还有其他的相似特征,例如都能进行低温休眠。
文章的作者之一 对水熊虫具有浓厚的兴趣,已经对其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研究,而最吸引他的莫过于水熊虫脱水后具有多种超能力,且还能从这种假死状态下再次恢复活力。如果能弄清楚这背后的原因,有朝一日或能帮助人类实现太空旅行。
水熊虫中耐受力非常强的 (图片a),缺水后的状态(图片b)(图片来源于论文)
他的研究团队关注的是水熊虫中耐受力非常强的 。在分别发表于2016年和2019年的两项研究中,他们在这种水熊虫体内找到了一种特有的蛋白质Dsup,这是一种损伤抑制蛋白。研究者发现,它一方面能包裹水熊虫的DNA,防止其被X射线损伤,另一方面能在其染色体周围形成云状结构,抑制大量自由基给DNA造成的损伤。他们还尝试让人类细胞表达这种蛋白质,结果发现它也能保护细胞中的DNA。
破解低温休眠的秘密
今年9月,他们在一篇发表于Plos 的研究中,揭示了水熊虫能通过低温休眠跨越时间,延长生命的秘诀。遭遇脱水时,生物体内的细胞会收缩、变形,由此产生的机械应力会破坏细胞的完整性和功能。一些研究发现,许多生物会利用海藻糖或胚胎晚期丰富蛋白(LEA蛋白)来应对脱水的危险。其中,海藻糖能替代细胞内的水,形成类似玻璃的固体状态,在不伤害细胞中各种成分的情况下保存它们。
等人研究了水熊虫 ,发现这种水熊虫中也存在海藻糖和LEA蛋白,但含量较少。由此看来,水熊虫还有独特的物质来避免因严重脱水而遭受的损伤。通过对水熊虫体内的蛋白质进行多重筛选,他们发现了一种类似LEA蛋白的热融性蛋白——细胞质丰富热融性蛋白(CAHS)。这类蛋白质并非存在于所有的缓步动物中,而是只存在于其中的一纲()中。在他们研究的水熊虫体内,主要存在3种CAHS蛋白,分别是、CAHS3和CAHS8。
热融性蛋白CAHS3在20%的TFE溶液(三氟乙醇)中浸泡后,会在被迫脱水的刺激下形成丝状结构。图片来源于论文
CAHS蛋白和LEA蛋白对应的DNA序列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具有相同的性质,都具有热融性,有水是无序状态,但缺水时却可以变为螺旋状。在缺水休眠的水熊虫体内,CAHS会充当细胞的骨架,其形成的致密丝状物会变成凝胶状(每毫升含有4毫克的CAHS)。
热融性蛋白CAHS3能形成保水性很高的胶状结构,右图为其在空气中经历11分钟后的状态(图片来源于论文)
这种凝胶具有高度保留水的能力,能避免水熊中剩余的水分蒸发,且能保护其细胞体内的各种酶,维持水熊虫体内的细胞在缺水状态下具有机械稳定性。而正是这种蛋白质的特殊性(可能还有其他的蛋白质),保证了水熊虫在休眠数十年甚至一个世纪后,仍能存活。在一些实验中,研究者还发现这类蛋白质还能提高细胞状微液滴的机械强度,在昆虫细胞中,也能增加细胞的抗变形能力。
虽然,CAHS蛋白只存在于一类水熊虫中,但研究人员认为应该一些类似的蛋白质可能存在于耐脱水的生物中,比如沉睡摇蚊( )和一种盐水虾等。文章的通讯作者说,“缓步动物的一切都很迷人,一些物种可以在极端的环境中生存,这促使我们探索从未见过的机制和生物结构。对于生物学家来说,这个领域是一座金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至少和的经历告诉我们正是如此。
参考链接:
论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