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治疗新方法!一次性注射即可治疗HIV感染
今天是2022年6月19日本月疾病预防纪念日:全国爱眼日(6月6日)
*关注 一天健报不错过医疗行业重要事件
研究揭示新冠患者神经系统长期影响
德国科学家通过小鼠实验发现,感染新冠病毒后,大脑内神经细胞的蛋白结构会发生类似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病症的变异蛋白堆积。该研究可解释长期新冠患者所出现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障碍。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医学领域综合性期刊《电子生物医学》上。(科技日报)
健康码被滥用,全国人大代表:健康码应该收归国家统一管理
6月13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表示,多名前往郑州沟通村镇银行「取款难」的储户被赋红码。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向健康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各地健康码不统一、不互认,信息也不联通,已经出现了一些健康码被滥用的现象。从长远来看,健康码应该收归国家统一管理,而从短期来看,最重要的是弱化健康码的管理职能。(健康时报)
艾滋病治疗有了新方法!一次性注射即可治疗HIV感染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日前发布消息说,该校学者领衔的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艾滋病治疗新思路。
若发展成熟,未来有望通过一次性药物注射治疗艾滋病。
据团队介绍,这种疗法主要通过基因编辑改造B细胞,B细胞负责产生针对包括细菌和病毒在内的多种物质的抗体。经改造后,B细胞能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艾滋病病毒的中和抗体,从而将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清除。
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工具对实验动物体内的B细胞进行改造,将编码抗体基因准确引入B细胞基因组中的目标位点。所有接受这一疗法的动物都产生反应,其血液中产生大量的目标抗体。进一步的体外检测显示,这些抗体能有效对艾滋病病毒产生中和作用。
研究主导者之一阿迪·巴泽尔介绍说:「当经过改造的B细胞遇到艾滋病病毒时,病毒会刺激B细胞进一步分裂,所以我们利用艾滋病的致病原因来战胜艾滋病。而且如果病毒发生变化,B细胞也会发生相应改变以战胜病毒。」(新华社)
上海疫情大样本数据分析:进一步揭示奥密克戎危害性
近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市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应急响应重点实验室,与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共同合作,完成了一项多中心的临床随访研究,描述并分析了上海此次疫情中,无不稳定性基础疾病的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者的临床特征、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其进展为肺炎或重症的危险因素。
恭喜你读完第195期一天健报晚安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