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类药物为什么会越吃越胖?

日期: 2025-04-25 05:01:02 |浏览: 5|编号: 9449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精神类药物为什么会越吃越胖?

吃药vs发胖

自从我得了病,吃药后,逐渐变成了一个‘胖子’。

刚吃药的那几天,仿佛脑部被一个锤子从后方重击,一天到晚只觉昏昏欲睡,除去进食,一天能够睡着20小时......

每日三餐饿得不行,无论吃多少,总觉得*,就像是着了魔一般地暴饮暴食。在状态最差的时候,我只能蜷缩在床上一动不能动。有时候各种不好的情绪袭来,整个人就沉沦在里面了。

后面发生了最恐怖的事:一个月内,我变胖了25斤!——身体脂肪囤积,脸也明显水肿。现在情绪非常糟糕,不知道要不要停药。医生,你说我该怎么办?相信大部分患者和这位来信的朋友一样,有类似的经历。本期文章将为你解答以下疑惑:

哪些精神类药物容易让人变胖?

一些患者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会出现发胖现象,这是怎么回事?

有人说,这是因为抗精神病药物是一种激素,或药品里面含有激素。这种说法对吗?

我们该如何缓解药物导致的发胖?如何减肥成功?

一、哪些药物容易使人发胖?

凡对中枢神经有高度亲和力,能改善患者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药物都属于精神类药物。很多患者,服用精神类药物之后很明显的变化就是体重增加。因为医生发现很多心理疾病患者,都有过“拒绝饮食、茶饭不思、过度消瘦”的症状。因此在药物研发的过程中,都会考虑到“怎么调节患者饮食”的这个问题。

导致发胖最常见的药物有:

1、抗抑郁药:米氮平、阿密曲替林、氯丙臻

2、情绪稳定药:锂盐、丙戊酸

3、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氮平、佐替平、喹硫平

一般来说,情绪稳定药和抗精神病药会容易使患者变胖,而且变胖的程度更严重,抗抑郁药要更好一些。但很多时候,医生会用抗精神病药来增强抗抑郁药的效力。

其中,最容易导致体重增加的精神类药物有:奥氮平>利培酮>米氮平>氨磺必利>喹硫平>丙戊酸钠>甲哌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比如,服用奥氮平的患者,有可能在10周内会增重4-5公斤。

精神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和药理治疗作用都不同于激素,那为什么服用精神类药物会让人发胖?

二、为什么会使人发胖?

其实,精神疾病患者体重增加在临床上属于普遍现象。引起精神患者发胖的原因,要从五个方面来谈:

1、影响食欲调节中枢

大多数精神类药物会刺激大脑,引起食欲亢进,破坏正常的饱腹感,使患者食欲增加,进而体重上涨。

2、引发自主神经副作用

比如口干,会促使患者倾向于摄取更多的水分,配合其对于食欲中枢的影响。患者往往以各种碳酸或者高卡路里的含糖饮料解渴,导致热量摄入过多。

3、具有强烈的镇静作用

患者在药物作用下活动减少,精力疲乏,精神萎靡,贪睡,所以容易发胖。

4、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

某些精神类药物会干扰新陈代谢,使身体更倾向于从脂类中而非碳水化合物中摄取能量。通俗点讲,就是会改变饮食习惯,使患者倾向于摄入高油高脂等高热量食物。饮食结构不合理,自然容易发胖。

5、长期服用损害肾脏

大部分精神类药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内水分的排出,从而使部分患者出现水肿的反应。

既然精神类药物会让人变胖,而且有的药物会导致迅速的增重,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三、吃了发胖怎么办?

那么针对精神类药物导致的增重,我们具体有怎样的解决方法呢?

1、不定期复诊,找医生换药/减药

1)服用其他药物,以减轻精神类药物带来的体重增加,如二甲双胍(降血糖药)、奥利司他(阻止脂肪吸收)。

2)把服用的精神类药物从传统的口服片改成口溶片,这样的改变一般可以达到7%以上的体重减重。

在服药的过程中,一定要不定期的去医院复诊,医生会根据症状及时减药/换药,直至停药。大多数“精神类药物引发的肥胖”在医生建议停药后,配合健康的生活习惯,会逐渐消失。至于抑郁症患者,则幸运多了——大部分抗抑郁药不存在引发肥胖的副作用,可以在复诊的时候,找医生换药。

2、心理咨询/团体治疗

让患者接受团体治疗,学习关于饮食、运动、体重的课程,监控自己的体重变化,通过生活习惯的调整来达到减重,也可以达到平均2公斤的减重。

3、利用其他医学手段介入

1)使用药物来降低我们的肠胃吸收功能,降低我们的食欲(比如服用治疗多动症的药物),

2)用手术方式来降低我们消化系统的吸收功能,包括缩胃手术、切胃手术、胃肠改道手术等等。

这些方法可以说是最轻松容易的,但是问题也很多:

1)治疗结果因人而异、参差不齐,而且长期下来体重一样会慢慢回升;

2)治疗有很多副作用,手术会有感染风险和后遗症;

3)如果本身就已经有暴饮暴食的饮食问题,那么医疗介入的效果一般很差。

除了利用医疗手段,我们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达到减肥的目的?

四、日常调节方式

我们的身体,每天都是会不断的摄入和消耗能量。所谓的减肥,本质就是制造热量差:减肥=摄入热量-消耗热量=吃下食物的热量-(基础代谢热量+运动消耗热量+…)。热量摄入包括食物和饮料(包括酒精),热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运动,还有消化......

让自己吃的,少于自己消耗的,身体自然就会减肥啦,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1、饮食

所以应该怎样吃?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食物可以分为四大类:

1)碳水化合物:比如米饭、面粉、马铃薯等

2、蛋白质:比如鸡蛋、肉、奶、豆类的植物蛋白质

3、脂肪:包括植物类脂肪、动物类脂肪、各类油炸食品等

4、蔬菜和水果:包括植物叶、茎、花苔、茄果、鲜豆

下面我来解释几个原则:

1)不要刻意地去限制某一个食物群。打个比方,如果你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没有人是可以长期坚持下去的,很有可能引发暴饮暴食。

2)保持定时进餐,不要长时间的断食、不进食。一样的原因,你会造成血糖过低或过高,也会诱发暴饮暴食。

3)尽量限制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选择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和粗粮。

4)保持较高的蛋白质摄入,这样不容易饿。

5)早上起来半小时内服用早餐,早餐要均衡,份量要足够。

6)适当的摄入零食,控制零食的种类和卡路里数,完全杜绝零食容易导致暴饮暴食。

7)戒酒戒饮料戒奶茶戒咖啡,如果你喝纯咖啡那没有关系。

8)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正餐保持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少吃多餐。

2、运动

减肥运动,无氧为主,有氧为辅。

事实上无论是哪种运动,只是供能体系不一样,实际上都是在消耗能量。

有氧运动:跑步,游泳,团操,跳绳

无氧运动:器械,自重徒手训练,小工具等

需要注意:大基数的患者,不适合做跳跃性高强度运动。比如:开合跳,波比跳,高抬腿,深蹲跳之类的,千万不要练伤了自己。

动前做好热身,可以是在操场慢跑,拉拉伸,身体微微出汗发热在进行训练更好~

与医疗手段相比,日常调节方式副作用小,长期效果更棒。但是时间起来需要更多的主观努力,失败率较高。

在临床上,不少患者担心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较大,而不愿长时间吃药,再加上家属出于对患者的关心,在家里随意给患者减药,甚至停药,使疾病复发。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肥胖等代谢障碍的不良反应。而且,患者病情复发后所产生的危害往往比药物对机体的不良影响要大得多。因此,患者要根据医嘱按时服药,切勿自行停药或减量,也不要病急乱投医,以免加重病情。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