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尾酒疗法使艾滋病患者寿命延长13.8年
美国和加拿大科研人员7月25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鸡尾酒疗法”能显著延长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寿命。 有关调查结果发表在新一期英国《柳叶刀》杂志上。科研人员的调查发现,自“鸡尾酒疗法”1996年引入治疗以来,随着这一疗法在世界各国不断推广和改进,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的预期寿命已经平均延长了13.8年。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生存率的提高也使得艾滋病的死亡率大幅下降近40%。 科研人员分析十几项艾滋病调查项目数据后得出了上述结论。这些调查共涉及欧洲和北美4.3万多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 “鸡尾酒疗法”采取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用药。但科研人员也发现,对于那些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很晚才开始接受“鸡尾酒疗法”治疗的人来说,寿命延长效果远低于整体水平。他们为此呼吁各国政府应更加重视艾滋病病毒的筛检工作,进一步推广和改进“鸡尾酒疗法”,使更多患者及早接受治疗。......阅读全文
鸡尾酒疗法使艾滋病患者寿命延长13.8年
美国和加拿大科研人员7月25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鸡尾酒疗法”能显著延长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寿命。有关调查结果发表在新一期英国《柳叶刀》杂志上。科研人员的调查发现,自“鸡尾酒疗法”1996年引入治疗以来,随着这一疗法在世界各国不断推广和改进,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的预期寿命已经
美研究鸡尾酒疗法可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风险
美国研究人员26日公布的研究成果显示,常用于治疗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还可以显著降低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风险。 华盛顿大学、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非洲7国的3381对异性伴侣进行了研究,每对伴侣中只有一
专家称未来十年都难有艾滋疫苗
接受本报越洋专访透露新疫苗正在试验“鸡尾酒疗法”费用已降到每人每年300到500美元1981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实验室的迈克尔・哥特利博士向世界报告了第一例艾滋病病毒。而仅仅过了三个月,当时年仅30岁的何大一也发现了这一病毒。何大一始创的“鸡尾酒疗法”,使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降
“治疗即预防”策略降低艾滋病感染率
加拿大研究人员27日在美国《PLoS综合》上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对艾滋病防控实行“治疗即预防”策略后,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逐渐下降,相关研究人员呼吁将这一策略推广到全国。“治疗即预防”策略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艾滋病卓越中心”提出的,该中心是加拿大最大的艾滋病研究、
新发现解释艾滋病“免疫学无应答”发生机制
为什么经过长期正规“鸡尾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中,仍有少数患者的病情得不到理想控制,免疫功能无法重建?北京协和医院李太生等经过五年多时间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能否重建,主要取决于CD4+T细胞群中胸腺新生亚群的数量,这一发现解释了艾滋病“免疫学无应答”的
“干了”这碗运动“鸡尾酒”
鸡尾酒,这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或饮料、果汁、汽水混合而成的饮品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近日,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和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就为大众“调配”出了最佳运动“鸡尾酒”配方,其中只要包含大量的轻度体育活动,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从运动中获得健康益处。相关研究发表于《英国运动医学杂志》。“几十年来
艾滋病专家何大一:倾尽余生,为信念而战
作为首创“鸡尾酒疗法”、被《时代》杂志称为“打败艾滋病的人”,何大一更希望大家关注到,艾滋病并没有因为“鸡尾酒疗法”的发明而攻克。但即使艾滋病可能根本没有办法治愈,他还是选择将自己的余生全部奉献给这项研究。近日,由凤凰卫视联合海内外十余家知名华文媒体和机构评选
武大牵头艾滋病基因治疗研究 探索艾滋病功能性治愈
5月1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艾滋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基于自体造血干/祖细胞遗传改造的艾滋病基因治疗”在武汉大学启动。牵头开展艾滋病基因治疗研究,艾滋病人有望获治愈。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郑春白、处长吴月朗,湖北省卫生计生委科教处处长林俊杰,武汉大学副校长舒红兵,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
动物会产生“鸡尾酒”模式毒素
已知有一些生物,譬如植物,会用化学毒素保护自己。但英国考文垂大学研究人员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发表论文称,有毒动物还会产生靶向其猎物的毒素,而其整个毒液变成了一种“鸡尾酒”模式,混合了自己的毒素与针对猎物而产生的毒素。团队随即调查了这类有毒动物的混合型毒素成分是否固定,或者会否根据不同环
艾滋病正在变成慢性病 坚持治疗可活到平均寿命
吴尊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原标题:为什么说艾滋病正在变成一种慢性病 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进一步解读了《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的新特点。报告披露,截至2011年9月底,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为7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