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用药知识简介
鸡尾酒疗法的由来和定义
鸡尾酒疗法之父,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教授在研究时发现,单一药物治疗可很快产生抗药性,应该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的不同环节,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药物,如抗病毒蛋白酶药物、抗病毒逆转录药物等,即通过联合用药提高治疗效果。“鸡尾酒”疗法就这样诞生了。[详细]
何大一教授在1996年提出的鸡尾酒疗法,全称应该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现在艾滋病治疗最通用和有效的方法。通过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用可以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使被破坏的机体免疫功能部分甚至全部恢复,从而延缓病程进展。[详细]
鸡尾酒疗法的优势和局限
由于使用了多种药物,避免了病毒对单一药物迅速产生抗药性而影响疗效,鸡尾酒疗法能够较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并能修复部分被破坏的人体免疫功能,进而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有统计数据表明,自1995年开展应用以来,鸡尾酒疗法使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降低到20%。[详细]
鸡尾酒疗法对早期艾滋病病人相当有效,但对中晚期患者的帮助不大,因为这些病人的免疫系统已被艾滋病毒不可逆性地破坏了;此外医疗花费也很高,非一般人所能承受。而且如果停止服药,即使还剩下0.001%的病毒,病毒也会卷土重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