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口臭、口干?怕是5种病找上门,中医:喝水没用,得调理
45岁的老刘,最喜欢肥肉就着酒吃,每天吃少一顿都觉得浑身不自在,但最近他老觉得嘴里发苦,吃什么都不香了。
开始老刘以为是上火,喝了杯凉茶就不理了,可后来一段时间,每当老刘吃完饭,总觉得腹部隐隐作痛,偶尔还反酸,食欲变得越来越差。最严重的一次是刚吃完饭就恶心呕吐,腹部还从平时的胀痛变成绞痛,忍不下去的他最终去医院做了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老刘胆红素、碱性磷酸酶、降钙素等指标偏高,超声检查胆囊壁增厚,是胆囊有炎症的表现,又得知他长期口苦,还爱喝酒吃肉,医生判定他为慢性胆囊炎合并急性腹膜炎,需要好好休息治疗。
老刘听了医生的话悔不当初,要是知道口苦的风险这么大,他早来医院了。
一提到口苦,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上火。但实际上,口苦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是身体健康亮起的红灯。
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嘴里发苦最有可能是口腔本身出了问题。
一方面可能是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如饮食辛辣油腻、长期吸烟酗酒等。特别是酒精与尼古丁,长期摄入容易刺激味蕾与神经,引发口苦。
另一方面则与牙龈炎、牙周炎、牙龈出血、牙结石等疾病有关,口腔内存在细菌就容易引发炎症,让嘴巴泛苦。
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胃病均可能引起胃酸反流,导致口苦症状。
而胃病本身会削弱肠胃功能,食物消化过慢就易积累在肠胃里,加重反酸口苦。
胆汁是体内一种苦味物质,正常情况下它只在肝肠部位循环,外周血中含量极微。但若患有肝胆疾病,排泄能力就可能异常,当胆汁酸大量溢出到血液,并随血液循环到口腔,造成口腔唾液胆汁酸含量升高,便会让嘴巴发苦。
此外,由乙肝、肝硬化等基础病引起的肝损害或胆囊慢性炎症,也可能导致胆汁反流而出现口苦。
除了肝胆,肾脏也与人体代谢息息相关。当患上肾炎、肾结石、尿毒症等肾病时,肾脏往往已经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不能正常调节体内的水和电解质平衡,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废物堆积,出现口干口苦症状。
一些慢性疾病也常表现为口苦,要注意辨别:
糖尿病患者吃得多喝得多,肠胃负担过重,消化不良会使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导致口苦。若糖尿病常并发牙龈炎等口腔病,也可能加重口苦程度。
高血压、高血脂也可能引发口苦,这是因为舌部血液循环不畅,唾液分泌成分改变,影响了正常味觉感受。
中医里,脾主运化,莫名其妙嘴里发甜,可能是脾热“惹的祸”。
脾热又有虚、实之分:虚热者在口甜之外,还会感到疲劳乏力、不想吃饭;实热者则会口干舌燥、总想喝水,并且大便干结、小便发黄。
而在西医上,嘴巴发甜多与消化功能紊乱有关。当消化酶分泌异常,特别是消化不良、胰腺炎、口腔感染致使唾液淀粉酶含量增加时,可能喝白开水都觉得甜。
嘴里发酸则多与积食、肝胃郁热有关。一般来说,饮食消化不良,胃酸分泌过多甚至反流,就会出现口酸症状,常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
明代医书《医学正传》云:“肾热则口咸”,即肾脏阴虚火旺,水分流失,口腔便会感觉到咸味。
现代医学也证实口咸与肾病相关,慢性肾炎等肾病,可能使唾液中钠、钾、镁、钙含量异常升高,让嘴巴发咸。
口淡,指味觉减退、尝不出食物滋味,常见于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初期或消退期。而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偶尔也会因味觉神经障碍导致口淡。
此外,口淡还与营养不良相关,特别是B族维生素、锌、蛋白质摄入不足,都易使味蕾敏感度下降,让人尝不出味来。
保证口腔清洁,可以减少许多疾病与异味。因此不仅要刷得干净,还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口腔用品。
嘴里有异味的人群,可以选择含氟牙膏,清洁力度更高;其中口腔炎症多发者,可选用温和抗菌消炎的牙膏,如含茶树油、金银花、菊花的牙膏。
刷牙时采用改良版Bass刷牙法:
将牙刷呈45°角对准牙齿、牙龈交接处,并轻压刷毛,使之呈圆弧形;
定位后,牙刷在2-3颗牙附近打圈刷牙,包括水平颤动和上下拂刷,刷10次左右,牙齿内面、外面和咬合面都要刷到。保证刷牙全程3分钟左右。
平时还可使用牙线、冲牙器清除食物残渣,偶尔用漱口水、口香糖清新口气。
口腔五味杂陈,大多是脏腑失调导致。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强调:“食能袪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所以摆脱口腔异味,还得靠饮食调理。
口苦者,应少吃辛辣、油腻食物,防止刺激黏膜、肝火过旺。平时适量喝枸杞菊花茶、小柴胡汤、鲜竹笋瘦肉汤,以达到疏肝气、去心火、清胃热的效果;还可多吃菠菜,以滋阴平肝。
口甜者,脾脏实热可多喝豆腐白菜汤、苋菜汤;虚热则多喝莲子糖水、莲子煲水鸭汤。
口酸者,可喝决明子海带汤、生鱼片枸杞汤,去肝火。脾虚不足的,则可多吃党参煲乌鸡、鲫鱼糯米粥,健脾暖胃。
口咸者,要分阴虚阳虚,阴虚多吃淮山炖鸡、海参糯米粥,以滋阴补肾;阳虚多吃枸杞栗子炖羊肉、鹿角胶生姜大米粥,以温肾补阳。
口淡者,多吃瘦肉、鸡肉、猪肝等食物,其中富含蛋白质和铁,能预防贫血和营养不良。同时应多吃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山楂等,补充维生素,促进食欲。
适当的穴位按摩,能够舒经活络,平衡阴阳,对治疗口腔异味有较好的效果。
口苦者:可一边吐气,一边轻按足临泣穴2-3分钟,缓解肝胆郁结。
口甜者:用指尖点按迎香穴50次,调节口腔和嗅觉系统。
口酸者:由轻到重按揉5分钟太冲穴,疏肝理气,促进消化。
口咸者:顺时针轻揉涌泉穴3-5分钟,以滋阴潜阳、充足肾精。
口淡者:用指腹揉按内关穴2-3分钟,调理脾胃。
口腔异味看似是个小毛病,实际上暗藏玄机,你是否饱受口腔异味的困扰,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分享你的经验或疑惑吧~
参考资料:
[1]. 冯岸云. 口苦是病吗?[J]. 人人健康, 2022, (27):31,45.
[2]. 皮雪敏. 解决口腔异味有妙招[J]. 健康指南:中老年, 2022, (4):54-55.
[3]. 张昕,武国忠.晨起口苦?日常多按足临泣[J].家庭科学,2022,(12):10.
[4]. 成扬. 恼人的“口苦”[J]. 大众医学, 2021, (3):76.
[5]. 邹丽华, 朱可可. 口中有味,或脏腑失调[J]. 家庭医药, 2019, (6):33.
[6]. 吴萍. 嘴里不同口味,可能得了什么病?[J].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8,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