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美容普法系列(1-6)
(一)你了解医疗美容吗?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医疗美容,因为医疗美容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
比如,强脉冲光等无创手段可以提亮肤色,射频等手段可以紧致肌肤,注射肉毒毒素等可以除皱、改善轮廓……
但是我们选择进行医疗美容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什么是医疗美容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达到美化改善人们的容貌、体形的目的。
医疗美容与一般的医疗行为的区别:通常的医疗行为是面向身体上患有疾病、需要医疗介入的病人,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病理性和必要性,例如切除皮肤恶性肿瘤、使用抗组胺药物等;而医疗美容的对象则是对自己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有“美化”需求的健康人,具有较强的非病理性、可选择性和营利性。
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的区别:医疗美容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属于将医疗技术运用到美容中。生活美容多是通过化妆品中的氨基酸、A醇、玻色因等化学物质,来改善皮肤状态、延缓衰老。
医疗美容分类
皮肤美容类,如光子嫩肤、热玛吉、灌肤、祛斑、美白等。
整容整形类,如垫鼻梁或下巴、削骨磨皮、牙齿矫正、割双眼皮等。
美体美容类,包括隆胸、吸脂、永久脱毛、除皱紧肤等。
正规医疗美容单位
医疗美容机构是需要经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或备案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诊所备案证》、有明确的医疗美容诊疗服务范围、符合医疗机构标准、有执业资格且具有一定工作年限的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的医疗专业机构,与生活美容机构具有天壤之别。
当前医疗美容行业常见的消费陷阱
虚假宣传
据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实际从业医师数量为38343名,而2018年卫健委统计年鉴显示整形外科专科医院医师(含助理)数量仅3680名,二者数据差距巨大。一些不法医疗美容机构虚假宣传国内大型医院整容专家、海外整形专家坐诊,实则只是借用他们的名号来招揽消费者,还有的杜撰出一些子虚乌有“在业内具有领先水平、知名医师亲自手术”的名头来营造其机构专业正规的假象。实际上大多手术项目都是由没有资质的护士来进行操作的,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模糊定价违规收费
医疗美容服务价格项目繁多,同一服务项目在不同医疗美容机构价格高低不一,随意加价现象严重,导致服务价格变动幅度大,价格虚高成为医疗美容行业常态。医疗美容从业人员资质信息、医疗美容服务项目和服务价格的公示情况是消费者在接受医疗美容服务前最想了解的,但部分医疗美容机构不按规定公示或仅提供模糊价格,如公示价格区间而不公示固定价格,严重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还有些医疗美容机构要求强制办卡,要求充值金额下限和使用时间(如一年内用完否则过期作废),通过这些手段违规谋取钱财。
风险警示不足
医疗美容机构场所内经常悬挂各种医疗美容治疗前后对比图,夸大手术效果,只字不提手术风险,导致消费者只追求手术效果而忽视医疗手术风险。
制造容颜“焦虑”
部分美容机构通过虚假广告、编造用户评价等形式夸大医疗美容效果,欺骗、误导消费者。还有的通过“整容要趁早”等不良价值观的医疗美容广告,传导输出网红、明星类的单一审美观,推崇过度人工塑造的“标准美人”,给普通人制造容貌焦虑,实现过度营销。通过营造不正常的审美观,吸引消费者前往消费。
免费体验诱导消费
一些美容机构以免费体验为由招揽客户,诱导消费者购买其产品和服务。消费者以为自己遇到了“馅饼”,殊不知已经掉入了商家的“陷阱”,并且常常因无法证实商家存在强制消费行为或欺诈行为,只能吃“哑巴亏”。
医疗美容消费需理性,医疗美容消费事关自身生命健康,应慎重选择,认真做好各项攻略:
1选择正规机构
消费者可以通过卫生部门的官方网站,查验医疗美容机构相关经营证件是否合规、有效,了解医生是否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等相关信息。
此外,可以通过药监部门的官方网站,判断药物、器械等产品生产渠道是否正规,是否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查认证等。同时,要选择机构执业范围内的医疗美容诊疗项目。
2仔细审查合同
仔细阅读相关条款是否合理,除了检查医疗机构和操作医师是否具有相关资质以外,还应检查麻醉、场所消毒、药械使用等各项目的标准和收费明细,确保自身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如果对上述事项未尽到审慎审查,纠纷发生后消费者可能在责任分配上处于不利地位。
3全面了解风险
在医疗美容前,消费者应当对所做项目的信息和内容充分掌握,与主诊医师充分沟通,知悉该项目的风险性与禁忌症。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客观、理性地做出选择,不要因一味求美而忽视风险隐患,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盲目的期待。
4留存消费凭证,及时有效维权
消费者在医疗美容消费过程中,保留好相关诊疗记录以及发票存根等相关证据。如果遇到权益受损问题,必要时可以申请医疗鉴定。
争议发生后及时与医疗美容经营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申请消费者协会或者其他专业调解组织调解,也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此外,还可以通过申请仲裁或到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医疗美容≠生活美容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优越
追求外在美及抗衰老的
消费需求越来越强烈
但是选择变美的前提是安全
而选择正规医美机构和医生是保障
你能分清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吗?
它们具体是指什么?
在接受服务前您一定要认清“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的区别
切不可混淆
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
01.定义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达到美化改善人们的容貌、体形的目的。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比如注射丰胸、隆鼻、割双眼皮、抽脂、植发、水光针注射、肉毒素注射、激光脱毛、热提拉项目等。“医疗美容机构”是指以开展医疗美容诊疗业务为主的医疗机构,它本质上是医疗机构。医疗美容机构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诊所备案凭证》及医疗美容科许可后,使用有资质的卫生技术人员方可开展执业活动。
《美容美发业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
美容是指运用手法技术、器械设备并借助化妆、美容护肤等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人体表面无创伤性、非侵入性的皮肤清洁、皮肤保养、化妆修饰等服务的经营性行为。
“生活美容”是指运用化妆品、保健品和非医疗器械等非医疗性手段,对人体所进行的皮肤、毛发的护理、按摩等带有保养或者保健型的非侵入性的美容护理。如面膜、泡澡、皮肤护理、修眉、化妆、按摩等。一般大家所说的美容院指的就是生活美容院,只要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就可以开展生活美容服务。
02.机构资质
医疗美容机构
需要经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诊所备案凭证》、有明确的医疗美容诊疗服务范围、符合医疗机构标准。
生活美容机构
只需要具取得营业执照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
03.从业人员资格
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
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执业医师注册机关注册;
(二)具有从事相关临床学科工作经历。其中,负责实施美容外科项目的应具有6年以上从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关专业临床工作经历;负责实施美容牙科项目的应具有5年以上从事美容牙科或口腔科专业临床工作经历;负责实施美容中医科和美容皮肤科项目的应分别具有3年以上从事中医专业和皮肤病专业临床工作经历;
(三)经过医疗美容专业培训或进修并合格,或已从事医疗美容临床工作1年以上。不具备上述规定的主诊医师条件的执业医师,可在主诊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医疗美容临床技术服务工作。
从事医疗美容护理工作的人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护士资格,并经护士注册机关注册;
(二)具有二年以上护理工作经历;
(三)经过医疗美容护理专业培训或进修并合格,或已从事医疗美容临床护理工作6个月以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定并办理执业注册手续的人员不得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服务。
从事美容美发服务的美容师、美发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只有健康证明。
当下非常受欢迎的热玛吉、超声刀等,这类抗衰类仪器属于医疗科技美容范畴(医疗器械类);另外如玻尿酸,肉毒素等针剂注射也属于医疗美容范畴,即使是正规的执业医生也不允许在生活美容机构进行操作治疗。
作为一个普通人,很难界定两者之间的区别,盲目地到美容院解决自己的医学美容问题。个别美容院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混淆了两者之间的概念,违规介入医学美容,由于从业人员缺乏起码的医学知识,屡屡发生医疗事故,给求美者造成的不该发生的毁容事件。
这其中有美容院的问题,也有求美者自己认知的问题。所以,加强行业自律、行业监管自然是必要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的认识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生活美容机构在“三无”情况下(无专业的医务人员、无抢救设备和药品、无符合条件的无菌手术室),擅自拓展隆胸、隆鼻、抽脂、手术除皱、打美容针等医疗美容项目,并在宣传上也“换日偷天”,致使不少消费者上当受骗甚至身体受到严重创伤。
所以大家在选择美容项目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合法的医疗美容机构,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希望小仙女们在爱美的同时一定要擦亮眼睛规避风险保护好自己!
(三)注意!做医疗美容之前需要干什么?
身处“颜值时代”,大众对医疗美容的需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因医疗美容致使当事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何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在实施治疗前,必须向消费者本人或亲属书面告知项目名称、治疗目的、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医疗风险、收费标准和注意事项等,并取得就医者本人或监护人的签字同意,签订合同以及“医疗美容治疗知情同意书”,开展医美手术的,说明手术名称、术中或术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签订“医疗美容手术同意书”,手术中需要麻醉的,应签署“麻醉同意书”;使用高价值的药品、植入物等风险程度较高的药品、医疗器械,应告知消费者药品或耗材的名称、价格、知情选择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签署“高值药品、耗材知情同意书”。未成年人进行医美服务消费,还需近亲属明确同意。
正规渠道进口的美容用品都应有中文标识(划重点:没有中文的一律是假药),上面明确标有厂家信息、使用量、禁忌症等。在中国境内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产品及相关药品均应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查认证,消费者可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
希望各位消费者若想要进行医疗美容,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在接受医疗美容服务时一定要看清机构和人员资质,索要病历资料,特别是治疗记录、知情同意书、植入性医疗器械条形码、收费发票等,以便给后续治疗的医生提供参考以及出现医疗事故争议时提供证据。
(四)遭遇医疗美容事故,该如何维权?
身处“颜值时代”,大众对医疗美容的需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因医疗美容致使当事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遭遇医疗美容事故时,当事人应当如何维权?
如何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发生医疗美容事故,该如何维权?
确定责任主体
实践中,如果医疗美容机构登记为公司,且已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其可以作为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并且其设立的分公司、分支机构领取营业执照后也可以作为被告;
如果生活美容机构已取得《工商营业执照》, 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的,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可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者为被告。有字号的,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字号为被告,并应当注明该字号经营者的基本信息”。若生活美容机构只是挂了个牌子,尚未取得任何资格,不属于独立的民事主体,则应以经营者(自然人)作为索赔主体。
厘清维权路径
大部分医疗美容事故案件存在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与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两种请求权的竞合,受害者有权选择侵权责任之诉或者违约责任之诉,而不同的诉讼主张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一方面,当事人可主张医疗机构承担侵权责任,立案案由为“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当事人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要求赔偿。
另一方面,当事人可主张医疗机构承担违约责任,此时立案案由为“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当事人可主张要求医疗机构承担违约金等损失。
上述请求只能择一选择,请求权基础的不同会影响到后续案件的诉讼主张是否能得到实现,甚至如果因为当事人不明确请求权基础而导致案件无法处理的,法院可以裁定驳回。如在2018年,王某为了消除法令纹,于天津某医院做拉皮手术,但是术后并未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并且造成其他人身损害,王某以“医疗服务合同纠纷”诉至法院,并主张人身损害赔偿,最终法院对于王某此项主张不予支持。
明确诉讼时效
如果以“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主张侵权责任,诉讼时效为3年;
如根据“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主张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诉讼时效为3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时起算。
消费者如何避免该类悲剧重演?
谨慎选择医疗美容机构
尤其要注重审查医疗机构的资质,查看医生是否有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等等,区分医疗美容机构和生活美容机构的异同,不要贪图便宜、贪图便利就去选择一些无资质的小作坊或者小诊所。
签订专门服务合同
在决定进行医疗美容服务之后,应与机构签订专门的服务合同,通常机构提供的都是格式化合同,此时要重点关注其中涉及各自权利义务、医疗美容项目范围及其效果、术后风险、质量保证、违约责任等等条款,不懂的地方一定要求对方进行释明;与主治医生保持良好有效沟通,了解整个服务的操作流程,术后注意事项等等。
索取并保留相关证据
向医疗机构索取并完整保留病例、诊疗记录、发票、手术流程单等相关的票证,以便在日后发生纠纷时作为维权的依据。
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一旦发生医疗美容事故后,如无法通过协商调解和平解决,一定要敢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最终需要走上诉讼途径时,受害者既可以根据与医疗机构签订的合同主张违约责任,又可以基于服务给自己造成的人身损害主张侵权责任,甚至可以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惩罚性责任。
(五)医疗美容冷知识
最近几年
大家越来越注重“面子工程”
医美成了新的护肤潮流
干细胞抗衰老真的靠谱吗?
玻尿酸是不是可以随便找个地方打?
哪些医美项目其实是“智商税”?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01干细胞抗衰老真的靠谱吗?
目前干细胞疗法还没被批准用于日常医疗中,更不可能批准用于美容项目。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针对干细胞广告监管发布相关提示,可以明确的是,目前市面上宣称的干细胞回输美容、抗衰老等,都只是噱头,甚至是违法行为。
02做抽脂手术,是不是抽得越多越好?
抽脂手术学名叫做“脂肪抽吸术”,按吸脂量的不同分属不同级别,抽吸量越多,手术难度越高,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也就越大,如伤口感染、麻醉意外、出血、血管栓塞、皮下积液、过度抽脂导致的代谢紊乱等。因此,脂肪抽吸量并非越多越好,应根据受术者的自身情况而定,想瘦的小伙伴一定要“见好就收”。
03纹眉、纹唇是否属于医疗美容?
这需要看纹眉、纹唇等行为是否符合医美的定义,是否有对人体进行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操作。需要注意的是,纹眉和纹身虽然类似,但纹身不纳入医疗美容项目管理。纹眉和纹唇如果不是由专业的医师进行,存在一定感染风险,消费者需要谨慎。
04M22光子嫩肤真的有效吗?可以持续做吗?
M22对皮肤保养有效果的前提,是选择正规的机构、专业的医生、合规的仪器。M22做完一个疗程后需要留有一段时间进行恢复,因此不能盲目使用,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人治疗方案。
05怎么看待少女针、童颜针?
少女针、童颜针、天使针等产品可刺激自身胶原蛋白再生,对改善肤质具有良好效果,因此在医美市场上倍受追捧,但这些产品上市时间不长、价格高、假冒产品较多,消费者需擦亮双眼。另外需注意的是,这三类产品不要同时混用,要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挑选适合自身的。
06市面上玻尿酸品牌这么多,应该怎么选?
目前国内获批的玻尿酸品类有50多种,消费者挑选玻尿酸时,可根据不同部位、不同适应症进行挑选,如鼻子、嘴唇、下巴等,都有分别对应的产品。此外,还需要考虑玻尿酸的分子量,例如大分子玻尿酸质地硬,适合五官塑形;中分子玻尿酸质地略软适合软组织填充等。
07买耳钉时店家免费帮忙打耳洞,属于医疗美容吗?
根据《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规定,穿耳孔术属于美容外科一级项目,需要在有医疗资质的机构开展。耳洞是个伤口,所采用的工具以及操作环境卫生均需经过严格消毒,否则很容易出现伤口感染、化脓,甚至可能会感染传染病。
08家用的美容仪会有效果吗?
会有一定效果,但成效不高。与医疗级别美容仪器相比,家用美容仪的安全性更受关注,相同技术原理之下,家用美容仪的功率、功能等都会相对弱一些。
09抗衰项目什么时候开始做比较好?
无需过度关注抗衰,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年轻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0网红“暴瘦针”怎么样?
经相关部门检测,“暴瘦针”非法添加“司美格鲁肽”成分,而司美格鲁肽是一种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糖尿病。但与其他降糖药物不同的是,司美格鲁肽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就是还能延缓胃排空,通过抑制食欲来减少进食量,从而能够减轻体重,因此被很多不良商家违规添加到所谓的“暴瘦针”内。但滥用司美格鲁肽则有可能导致嗜睡、恶心、呕吐甚至肝损伤和诱发甲状腺C细胞癌。把注射司美格鲁肽当作一种减肥方法并不值得追捧!对于减肥,我们要首先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天进行科学合理的膳食摄入,坚持有氧运动。“管住嘴,迈开腿”同样可以达到不错的减肥效果。同时,我们也不应盲目减肥,不要被身材焦虑和容貌焦虑的浪潮裹挟。
(六)“微整形”消费预警——医疗美容常用药品和器械大曝光!
以往,卫监小编曾教给大家很多鉴别真假医疗美容机构的小妙招,今天,咱们对医疗美容中常用药品和器械进行一下了解,看看如何鉴别医疗美容常用药品和器械中的真假“李逵”。
首先,我们先了解医疗美容常用药品和器械大体有哪些?
注射美容
肉毒素:目前经国家批准只有四种(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 :衡力、保妥适BOTOX、吉适、乐提葆;
玻尿酸:(进口)瑞蓝2号、依婉、艾莉薇、乔亚登、(国产)润百颜、海薇、舒颜、逸美EME、宝尼达、爱芙莱、法思丽、欣菲聆、肤美登
麻醉药品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乳膏、罗哌卡因注射液(耐乐品)
其他药品
肾上腺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5%碳酸氢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氟比洛芬(凯纷)、注射用蛇毒血凝酶(巴曲亭)、地塞米松注射液、氨甲环酸片(妥塞敏)
大型器械
麻醉机 、呼吸机、电刀 、双极电凝、手术显微镜、手术放大镜、多种激光医疗器械、塑美极、抽脂机、离心机、内窥镜
手术器械
微量注射器、眼科剪、眼科镊、显微器械、睑板、角膜保护器、双球拉钩,单齿拉钩、骨膜剥离子、导引器(隆鼻)、各种吸脂针、脂肪转移器、内窥镜器械、乳房剥离子、毛发移植用器械
一次性器械
注射器、各种注射器针头(28G、30G等)、各种缝针缝线(2-0/3-0/4-0/5-0/6-0/7-0/8-0可吸收不可吸收缝线强生、泰克等)、植入物、硅胶(隆鼻、隆颏、隆胸等)、膨体等、各种扩张器、现在还有很多线
下面,
让卫监蜀黍来给大家具体介绍
几种常见的医疗美容常用器械和药品!
一、医疗美容常用器械
玻尿酸注射用设备(水光针)
医用激光治疗仪
脉冲染料激光仪
光子治疗仪(注意:IPL标志)
MSQ-强脉冲光治疗仪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硅橡胶外科整形植入物—隆鼻
硅凝胶乳房植入物—隆胸
二、医疗美容常用注射剂
注射美容是非手术整形美容的一种,是利用注射的方法将生物材料或人工合成生物兼容性材料注射入真皮层或皮下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达到减少皮肤皱褶或塑型的一大类整形手术的方法。
填充剂注射塑形(透明质酸):隆鼻、隆颏、隆颞、丰唇、填充苹果肌、矫正鼻唇沟皱纹等。肉毒素注射:去除鱼尾纹、额纹、川字纹、瘦脸、瘦小腿等。
什么是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钠为从鸡冠中提取的物质,也可通过乳酸球菌发酵制得,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或粉末。
医疗美容使用的透明质酸多为交联的透明质酸。是在透明质酸内加入交联剂生产而成。每个厂家的制作工艺和交联剂不同使得每种产品有自己的特性。
目前国内常见的透明质酸品牌有哪些?
(点击查看大图哦)
瑞蓝—产地瑞典
国内用的最久的进口玻尿酸
(有防伪标识,刮开涂层查询真伪哦!)
真货
常见的水货和假货
伊婉—韩国LG生产
国内最便宜的进口玻尿酸
真货有防伪标识
常见的水货和假货
海薇
产地中国上海
鉴别真假小技巧:
1、海薇真货封口处成半圆形,假货无半圆封口。
2、海薇真货外包装呈渐变色,假货外包装无渐变色。
乔雅登极致
产地中国上海
鉴别真假小技巧:
1、乔雅登极致真货有防伪标志,撕开后“无效”字样留在盒底,假货则没有。
2、乔雅登极致真货只有0.8ml一种规格。
常见的水货和假货
现在市面上透明质酸的所谓水货和假货混杂,所谓的水货其实多为假货为主。假货的生产主要用廉价的非交联透明质酸,或者“骨粉”(羟基磷灰石),甚至是用奥美定制作而成。假货灭菌不完全,易引发感染。有些材料无法吸收,易引起肉芽肿等症状。
A型肉毒毒素
经过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产品注册批准的A型肉毒毒素:
1、【保妥适】—美国艾尔建公司生产,只有两种规格 100U/50U。
2、【衡力】—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只有两种规格 100U/ 50U。
3、英国Ipsen 公司生产的进口产品(商品名:吉适 ),2020年批准上市:
4、韩国Huge,Inc.公司生产的进口产品:(乐提葆),2020年批准上市:
真品
以保妥适为例:
透明保护盖& 紫色盖;
顶部有“®”和“100U”字样;
生产批号体现在紫色盖侧面;
镭射标“”字样的镭射标体现在标签上。
假A型肉毒毒素常见特征
以保妥适为例:
1、产品包装粗糙
2、产品标示和信息不全
3、细长的瓶子
4、非紫色的瓶盖
5、瓶内是白色块状物及粉末
6、非正常规格(150 U)
三、医疗美容常用麻醉药品
卫监部门再次提醒,如果消费者发现所在机构非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或是已经遭受非法微整形的伤害,可拨打12345进行举报。
(拒绝危整形,从你我做起)
来自:卫监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