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勾兑酒(仿白酒)和纯粮固态酒全方位科学比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说酒事·酒事头条,现在的很多消费者一吐糟这酒不好,就说某某酒是酒精加水勾兑的,不是纯酿酿造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白酒认知。小编我作为酒行业的“资深”编辑,这次必须站出来为“酒精勾兑”进行辟谣,给消费者讲解白酒的酿造之道。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所有的消费者,您喝到的任何成品白酒,都是勾兑过的。不要大惊小怪,所谓“勾兑”,只是白酒酿造生产中“必须的”、“不可或缺的”工艺流程之一。凡是采用纯粮固态发酵工艺酿造的白酒,无论何种香型,从酒甑(俗称蒸锅)中蒸馏出的是原酒(也叫基酒),酒精含量一般在70度—85度之间。这种原酒或基酒,是无法直接饮用的。为了把它调制成口感适合、度数适合的成品酒,唯一的做法就是“降度”。那么,从70度以上的原酒,降到我们日常所见的52度、46度、39度等等成品酒,这个过程就叫“勾兑”。
在学术上来看,勾兑只是一项很无辜的酿酒技术,但是以前曾有一些无良厂商,采用酒精勾兑白酒,而让大家产生了认知错误。勾兑其实是白酒酿造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工艺,就是将同一类型具有不同香味的酒按特定比例兑在一起,达到对酒体进行补充、平衡和谐调的作用,让产品形成和保持独特风格特征。当前白酒按生产工艺分为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和固液结合法白酒,其中液态法白酒就是以谷物、薯类、糖蜜等为主要原料,经液态法发酵蒸馏而得的食用酒精为酒基,再经串香、勾兑而成的白酒;固液结合法白酒分为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即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先在固态条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态半液态下发酵,而后蒸馏制成的白酒,另外一类与新工艺白酒接近,将固态法白酒(不少于10%)与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适当比例进行勾兑而成的白酒。
再次说明,这三种白酒生产方法均符合国家规定!一些消费者常常提到的勾兑白酒都不是好酒,这就是一种错误的酒文化舆论所引导的。所以在此我要提倡广大消费者树立正确科学的白酒认知观,正确看待白酒的“勾兑”。
经常有专家说:“酒精勾兑酒科学、安全、经济。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说,酒精酒最安全。粮食酒危害最大。“、“新工艺白酒是酿酒行业的科技进步。”我们今天就全方位的把“酒精勾兑酒(仿白酒)”和”纯粮固态酒”做个全面的对比。
中国目前白酒市场上,至少有60%至70%的白酒属于非纯粮酿造的酒精勾兑酒。”喝酒直接等于喝水加酒精,白酒已经变样!连一些著名品牌也如此。但粮食酿制工期长、成本高,酒企纷纷选择新工艺勾兑白酒。而新工艺勾兑抑或多为酒企牟利方式。本报特派记者从山西、四川、贵州几个白酒大省,全面了解纯粮酿制酒与勾兑酒的差别。酒企采用新工艺勾兑酒,其实就是一种涉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也许,下一步我们该毫不留情地撕下那些富可敌国的著名品牌的伪装面纱。
白酒属于蒸馏酒,是通过谷物和含糖量高的作物通过固态发酵酿制而成的。按照香型来说,白酒分为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酱香型、兼香型以及凤香型、特香型、芝麻香型和豉香型等九种。
“白酒现在的成本更多地体现在包装和品牌的附加值上面。如果从酿造方面考虑,度数越高,所需要的原酒(即原浆)就越多,添加的其他成分就越少,所需要的原料—粮食耗费也越大,所以成本会比其他的相对高一些。”
上述销售总监给记者算笔账,“现在的白酒成本都是由原酒费用、酿造费用、储存费用、运输费用、包装费用、广告费用、国家对生产商收的固定加工制造费用、销售费用、人工费用等组成,还有一些如中间渠道的加价,如经销商、分销商、零售商的加价等等,所以到消费者手里价格应该是比出厂价高出了许多。”
他说具体的生产成本只有公司的高层掌握,而低档酒基本不赚钱,高档酒赚得多些,刨除各项成本一瓶酒厂家能赚到的大约也只有售价的20%。“低档酒纯粹只是为了占有市场,市场占有率高了,消费者才能记住你卖的酒的品牌,才有可能去买你的高档酒,这样才能让你赚到钱。所以很多的厂家就不停想各种办法去节约成本以此来提高利润。”
他透露,在白酒的酿造工艺里面有一个工艺叫做“掐头去尾”,就是说酿造出来的原酒,刚开始和最后面的都是品质比较差的,只有最中间原酒品质是最好的。一般来说,“头”和“尾”会勾兑成低档酒,而中间的会做高档酒原酒。
一、什么是白酒?
白酒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
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
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
而严格意义上讲,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兑而成的配制酒则不能算做是白酒。
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是中华民族传统食品产业的代表,为确保采用纯粹的粮食(不是人的口粮)为原料、用曲经固态糖化、固态发酵、固态蒸馏后贮存、勾兑生产出的中国传统优质白酒的特定品质。
二、新工艺白酒是怎么回事?
按照GB/-2008《白酒工业术语》,白酒可分为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3种。
固态法白酒不允许添加食品添加剂和食用酒精,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允许使用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
纯粮固态发酵白酒采用的是完全传统的酿酒工艺,以粮食为原料,经粉碎后加入小麦和麸皮制作的曲药作为糖化剂,在泥池或陶缸中自然发酵一定的时间,经高温蒸馏后得到的白酒。
固液勾兑工艺,指使用一定比例固态优质白酒与稀释的食用酒精勾兑而成,或再加香精进行勾兑成型。用化学香精己酸乙酯等香料调香,香味在口中停留时间不长,呈“浮香”,缺乏“窖香”“糟香”固态酒风味。
所谓的酒精勾兑酒,是指用食用酒精加上一定的水和调味酒勾兑出来的白酒,这种新工艺白酒主要以甘蔗和甜菜渣、木薯、番薯、马铃薯、玉米等制造出酒精为基础酒,加入增香调味物质模拟传统粮食白酒口感,经调配而成的液态白酒。从专业称呼上业内称之为“新工艺白酒”。
因为是模拟传统粮食白酒口感,最准确的应该叫“仿白酒”。
酒的原料是粮食,一般3-5斤粮食才能产出1斤白酒。1949年解放以后粮食一直紧张,国家提出用食用酒精替代纯粮固态酒(酒精可以不用粮食生产),以节约粮食的消耗、降低成本。
在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后,周总理给当时的轻工业部提出了一个要求,即要少耗粮,但又得让百姓喝上酒。于是,研究人员就研制出了酒精勾兑酒(仿白酒),也称为新工艺白酒。
实际上,“新工艺白酒”的诞生经过了两道槛——如何将酒精改制为白酒;如何让酒精改制的白酒,拥有传统工艺酿制出来的白酒香味。
据了解,1956年,轻工部食品发酵研究所熊子书先生就接受了轻工部的任务,开始研究“饮料酒精兑制白酒”,利用老法生产的丢仍糟串香,使酒精带有人们习惯的“糟香味”;又用固态法生产的白酒加入稀释酒精,试验结果表明,加入7%的优质白酒,就能具有我国白酒的固有风味。为了给“新工艺酒”增香,当时采用了一种“三精一水”的酿制办法,即用酒精、香精、糖精加水稀释配成白酒。但这种酒“香气”并不好闻,市场上的接受程度并不高,因此,此法生产的白酒很快夭折。
1966年,熊子书再次接受试验课题,研究串香法白酒,最终用10%的固态发酵香醅,和90%液态发酵的酒精串香。串香就是把酒精放在锅底,香醅架在其上,通过加热,让酒精蒸汽穿过香醅。这样生产的白酒就有固态酒的香味成分。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食用酒精的纯度和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以食用酒精为基本原料进行勾兑白酒的技术日益成熟,许多白酒企业纷纷大力发展食用酒精勾兑白酒产品的研发与推广。
轻工部食品发酵研究所熊子书先生
三、什么是好白酒?
白酒,简单来说,是谷物发酵+蒸馏后的液体,本质上仍然属于是一种饮料,好喝才是王道。酒是唯一可以通过肠胃影响人的神经系统的饮料,可以带来松弛、从容、洒脱、自在、舒畅的感觉,好酒必然好喝。
1、纯粮。纯纯粮固态酒才好喝,不过即便是粮食,也有差别。
2、固态。传统的固态发酵之法,在发酵过程中不使用水,和液态发酵相比,酒香醇正的多。
3、古法。时至今日,单凭仪器仍无法确定酒中的所有物质成分。老祖宗传下来的工艺,不能随便高科技、现代化。
4、窖藏。通过窖藏,酒内的杂质挥发,更加柔绵、香醇,这一过程俗称“老熟”,对窖藏环境、温度、容器都有很高的要求。
四、酒精勾兑酒(仿白酒)与纯粮固态酒酿造原料的差别
1、纯粮固态酒多为高粱、小麦、大米、玉米等纯粮作物
2、酒精勾兑酒(仿白酒)原料主要是用甘蔗和甜菜渣、薯干(木薯、番薯、马铃薯)、玉米等制造出酒精,然后将酒精和酒糟混蒸,吸入发酵白酒的香气和滋味(串香),再加入香精、香料、稳定剂,模拟传统粮食白酒的口感。
“酒精勾兑白酒,大家都知道,但不能明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这个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早在去年业内就踢爆,“中国目前的白酒市场上,至少有60%至70%的白酒属于非纯粮酿造的酒精勾兑酒。”
粮食酿酒,源远流长。传统白酒工艺是固态发酵,以粮谷为原料,加入满布微生物的曲块,糖化、发酵、蒸馏、陈放、勾调,没有添加任何非自身发酵产生的物质。
然而,到上世纪60年代,为了节约粮食,缩短工期,扩大产量,白酒新工艺应运而生。用食用酒精为主料,或直接加水和香精,或用固态发酵的酒液勾调,或用酒糟串蒸而成的白酒,由于工艺简单,节约成本,且能大量广泛生产。
“新工艺白酒口感不丰满,香气、陈味比较淡薄。”广东省酒业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廖劲松说,“传统白酒香味成分很复杂,有的还检测不出是何种物质,不能定性和定量,新工艺无法完全模拟。”
勾兑之殇
五、酒精勾兑酒(仿白酒)与纯粮固态酒生产工具、生产工艺的差别
固态法白酒的生产非常复杂,仅酿造白酒就需要甑锅、锅炉、窖池、摊凉机、粮食粉碎机、大曲粉碎机等,勾调设备、化验设备和罐装罐装设备。
白酒酿制工艺复杂、配粮讲究,而且周期较长,相对成本较高,如果一个酒厂要在短时间提高产量的话,那是很难的,比如国内的一些知名品牌酒,有的虽然经过百年发展,其产量不过年4万吨左右。
固态法白酒生产工艺复杂
液态法白酒则略去了发酵过程,进入勾调阶段液态法生产工艺
(1)酒精。
②酒精的选用。
②酒精的处理。
酒精处理的方法:加入0.1%~0.2%的粉末酒类专用活性炭搅拌均匀,静置数日,待澄清后过滤即可使用。其成本低,操作简单,口感好。
(2)加浆水。液态法白酒的加浆用水必须使用纯净水或对其进行软化处理。
(3)食品添加剂。
(4)酒头、酒尾。固态发酵生产的酒头、酒尾是液态法白酒最好的增香调味剂。
新工艺白酒的酒精勾兑技术几乎谈不上有什么科技含量。
传统工艺的制曲过程需要控制曲房的湿度、温度,发酵过程也必须监控。
大多数先进的企业已经用电脑操作,实现了自动化。
新工艺白酒酒精勾兑工艺,不需要发酵,自然也不用制曲,只是按已知的配方勾兑进各种使产品有不同风味的化工原料就可以了。
负责任的,勾兑好以后,取样检测是否符合卫生指标、质量标准,顶多有一台色谱仪也就够了。
不负责的,几口大缸、人工搅匀也就是了,根本谈不上什么高科技。
至于自动化,加几台酒泵,连在一起,节省人力就行了。
六、酒精勾兑酒(仿白酒)与纯粮固态酒口感、酒后身体感觉
酒精勾兑酒(仿白酒)香味物质很少,其量比关系也很简单,致使新工艺白酒的香气、滋味、口感和风格,远远无法达到传统纯粮固态发酵产品的水平。口感浮躁,闻香不正,后味寡淡。
酒精勾兑酒(仿白酒)酒,香气会很猛,香味刺鼻,久闻会发现香气异常,喝少了没味道,经不起咂摸。
入口干辣,没有其他滋味。喝多了,口干舌燥,味道也不好。,喝的时候龇牙咧嘴,令人难受;酒后轻则口干舌燥,重则呕吐、胃里翻江倒海。
第二天醒来不仅头痛欲裂,嘴里还有股淡淡的坏甘蔗、坏红薯味道,很难闻。
纯粮固态酒香气舒适,香气纯正、优雅,无邪杂味,身心愉悦,不刺激。
新酒有较明显的粮食味,陈酒有悠悠的糟香味,好酒有明显的果香味。
纯粮固态酒入口,能够明显体会到酸甜苦辣涩多种滋味,口感醇厚,有独特的粮食发酵的香味。酒体顺喉而下,犹如一条火线,瞬间激活五脏六腑,非常舒坦。
喝时舒畅,酒后酣畅。喝到微醺,神清气爽,即便喝多了,第二天醒来,也不头疼,嘴里还会存有淡淡的粮食香。
七、酒精勾兑酒(仿白酒)与纯粮固态酒生产成本
酒精勾兑酒(仿白酒)的优势在于“成本优势”和“缩短储存时间”。
对于勾兑酒而言,一吨优质的酒精不过5000元~6000元,如果稀释成40度左右的白酒,一吨酒精就成为2吨白酒,等于4000瓶,每瓶成本不过1.5元,加上勾兑费用、灌装费用也不过1.8元左右,另外加包装、瓶子也不过7元-8元。
纯粮固态酒以大曲坤沙酱香酒的价格构成为例:
按一斤酒成本算如下:
1)2×3.30=6.60 (小红粱)
(2)2×1.70=3.40 (曲药)
(3) 1×1.20=1.20 (人工工资)
(4) 1×0.20=0.20 (管理工资)
(5) 1×0.30=0.30 (大煤)
(6) 1×0.20=0.20 (水电)
(7) 1×0.10=0.10 (工具磨损)
注:不包括其它辅助器具的费用。
按一甑成本计算
(一甑子装1500斤红粱酿七次取酒可产750斤白酒)
(1)1500×3.30=4950 (小红粱)
(2)1500×1.70=2550 (曲药)
(3)750×1.20=900 (人工工资)
(4) 750×0.20=150 (管理工资)
(5)750×0.30=225 (大煤)
(6) 750×0.20=150 (水电)
(7) 750×0.10=75 (工具磨损)
注: (1)一个甑子需要经8次发酵,取七次酒,才算完成一个生产周期。
(2)此750斤白酒是按一个生产周期的标准值来计算。
刚酿出来的的白酒(简称:基酒)市场价最低以18元/斤来出售,每年按5~7元的价格上浮。
如: (18元的初价+5年份×6元的上浮价=48元)既就是五年后白酒价格.这只是按标准的低值来计算。
但在实际中是根据基酒的年份及品质来定的价位。
像三年的可以卖到40~50元/斤;五年的可以卖80~100元/斤。
八、酒精勾兑酒(仿白酒)与纯粮固态酒对人体的影响
俗话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科学研究也证明了白酒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中国传统纯粮固态发酵白酒中,具有抗癌症、抗病毒和抗炎症等活性功效的脂肽类地衣素、萜烯类化合物,以及白酒特征风味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吡嗪类化合物含量。
中国传统白酒是采用多菌种固态发酵制曲、多种微生物固态发酵酿造和固态蒸馏工艺,白酒中含有1000多种微量成分,但这些成分只占总量的2%-3%。
传统白酒能够刺激胃液与唾液分泌,起到健胃作用。
传统白酒能促进血液循坏,防止动脉硬化。
传统白酒能消除疲劳和紧张,通过酒精对大脑和中枢神经的作用,起到消除疲劳,松弛神经的功效。
酒精勾兑白酒是用香料、酒精、水或有原酒调味调制搭配而成的。
水、酒精分子、香料物质分子结合不太紧密,是一种集合状态。
功效和传统性白酒相差较大,有的饮后对胃不适、有时头痛。
酒精勾兑酒(仿白酒),为了模拟传统粮食酿造白酒的风味和口感,常见的酒精勾兑酒(仿白酒)添加剂至少十四五种,多的要加七八十种。
酒精对人体的影响是明确的,人类对不明确的东西最恐惧。
所以最关键是酒精勾兑白酒需要至少十四五种香精香料,添加剂,他们对人体的危害是未知的。有人辩解说这些添加剂都是国家允许的,合法的。
是的,今天是合法的,可是明天还是合法吗?
有多少添加剂以前是是合法的,今天发现对人体有危害了!
例如:具有甜味的糖替代品——糖精、阿斯巴甜等于人造甜味剂。
1879年被合成的糖精,无疑是人造甜味剂的鼻祖。糖精甜度极高,是蔗糖的300~5 00倍。但没过30年,糖精是否有害的争论便开始了。
1960年,一项研究表明大量食用糖精会导致膀胱癌的发生,随后不同研究也表明糖精可能是一种导致动物癌症的物质。1977年,加拿大禁止了糖精的使用。
上世纪60年代,雀巢公司开发了固体“牛奶”,被命名为“咖啡伴侣”。一小包咖啡伴侣便能替代一杯牛奶,人们戏称其为“奶精”。后来,人们发现半固体的油类生产出的咖啡伴侣,稳定性更高、口感也更好,而某些植物油经部分氢化后,其理化性质便能满足此要求。
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氢化油含有高浓度的反式不饱和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有专家说:传统白酒的杂质含量高,不如新型白酒低,因此酒精勾兑白酒更益于人体健康。新型白酒不但酸、酯低,可使人神经麻醉的醛、杂醇类含量更低。
传统白酒中确实有1000多种其他物质,但其总量仅有1%~2%。这些其他物质比例最大的是各种醇、酸、酯、醛类物质。酸类物质绝大多数是乙酸(又名醋酸)、己酸、乳酸,它们没有一样可以对人体构成伤害。
相反的,没有这些有机酸的天然比例搭配,白酒的酒精刺激性就非常强。因此酸类物质低并非100%的是好事。
就算是采用酒精勾兑生产,还是要不可避免地按照比例调入这些酸。只不过勾兑的酸类物质是化工产品,它们的安全性才没有任何可以保障的手段。
至于酯类物质,在酒精勾兑过程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没有己酸乙酯就不会有浓香型白酒,没有乙酸乙酯和大量的乳酸乙酯就不可能构成清香型白酒的风格。
通过加入化工生产的成分,使白酒形成的口味、风格,是远远不能与传统工艺发酵过程中,窖池内自然形成的各种成分带给产品的风味相比的。
白酒产品中真正危害人体的“罪魁”是甲醇和铅。在传统工艺中,只有异常发酵,才可能产生过量的甲醇。而微量甲醇的存在,但依照国家严格的卫生指标限制进行生产,数百年来,传统蒸馏白酒存在的微量甲醇从未使人中毒。
纯粮固态酒尚含高级醇、脂肪酸、醛、酯类物质和少量挥发酸、不挥发酸。
如高粱酒中含甲酸、乙酸、丁酸、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戎酯、丁酸戎酯,少量的丙醇、丁醇、戎醇等。
由于纯粮固态发酵工艺所遵循的是自然发酵、自然培甜、自然老熟的酿造规律,加之曲药、老窖中微生物的作用,酒体中除了乙醇外,还蕴含了丰富的己酸乙酯等营养成分。酸是白酒中的重要呈味物质,它与其他香味物质共同构成白酒所特有的芳香。
纯粮固态优质白酒的酸超过普通液态白酒的两倍。酯也是固态发酵白酒的香味物质。优质白酒的酯类含量都比较高,比液态白酒高出一倍以上,所以优质白酒香味浓郁。而液态发酵白酒的香味只能靠添加人工合成的香味物质来解决。
如果将酒精与酒相比较就如同将纯净水与矿泉水相比较。前者成分单一,后者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各种矿物质。液态发酵的酒,成分非常单一,只含乙醇。
乙醇的含热量非常高,是人体所必需的。但是液态发酵酒没有任何营养成分。
若是用薯类酿造的,酒质就更次一等,成本和价格相对也较低。从工艺的角度分析,纯粮白酒的成本要比新工艺白酒高出许多。
传统白酒就像是中药里面的各种成分有君臣佐使,有协同拮抗作用,比如中药有黄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提取的西药黄连素用于治疗腹泻。作用很不相同。
白酒里有1000多种其他物质,互相之间的作用还是未知的,不能简单的认为就是酒精的作用。
九、关于酒精勾兑酒节约粮食
有专家们提出,采用酒精勾兑白酒的最大理由是节约粮食。
这个观点是计划经济年代的遗留物。但看得见的是,随着白酒行业采用酒精勾兑生产的比重迅速增加,东北高粱的价格直线下跌。因为高粱这种农产品,就现在的生活水平看,除作为酿酒原料外,别的用处相比之下就小得多了。能够将高粱进行深加工,从而获得最大附加值的最大途径就是按照传统工艺酿造白酒。
真不知道,当白酒全部采用新型工艺生产后,农民们辛勤劳作种出的高粱做何用途。
酒精勾兑酒节约粮食,消费者买你的酒并不是买酒精勾兑的酒,而是悠久浓厚的文化色彩和神秘的传统工艺。
如果某个酒厂认为酒精勾兑是一种进步,那就在包装和广告上取消诸如传统工艺、佳酿等广告词,而改为酒精勾兑字样,有哪个酒厂敢这样做。
既然节约粮食成为酒精勾兑酒(仿白酒)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理由。既然如此,这些酒企为什么不大肆宣传。
十、关于外国名酒都是液态法
有专家说,英国威士忌、法国白兰地、俄罗斯的伏特加、日本的烧酒,无一不是采用液态法,都发展成世界名酒。
那让我们看看简单这些酒是怎么做的?不要用打着科学的幌子唬人!
威士忌酿造工艺
1、发芽
2、磨碎
3、发酵
4、蒸馏
5、陈年
因为没有香气蒸馏过后的新酒必须要经过橡木桶的陈酿来,吸收植物的天然香气,并产生出漂亮的琥珀色,同时亦可逐渐降低其高浓度酒精的强烈刺激感。6
6、混配就是勾兑
7、装瓶
白兰地酿造工艺
第一步、白兰地原料酒酿造:白兰地原料酒常采用自流汁发酵。
第二步、白兰地发酵:
第三步、白兰地蒸馏:
第四步、白兰地勾兑调配:
第五步、白兰地陈酿:白兰地都需要在橡木桶里经过多年的自然陈酿,橡木桶中的单宁、色素等物质溶入酒中。
日本烧酒
诸多不同类型的烧酒中,最主流的芋烧(其实是红薯烧),都有股怪异的微甜味,给人的感觉是,红薯中的甜味并没有很好地与酒精味结合在一起——尤其在低端烧酒中,这种怪异的感觉更明显。离开了日本,市场评价便一般了。
看看那个酒是用酒精加香精、香料、稳定剂、加凉水配出来的?
十一、两种截然不同的“勾兑”
1、酒和酒勾兑,白酒酿造工艺中因酿造过程中发酵和窖藏的时间不同,使得酒的香型和度数有所差别,但当酒出售时,为了使酒的口味和质量保持一致,就需要用调味基酒来加以调味,这个过程叫做勾兑。
从作用和原理上讲,白酒中占主要成分的是醇类物质,以及酸、酯、醛、酮、酚等微量成分。而正是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决定着产品的风格和质量。
如果酒中微量成分失调,则明显影响酒的特色。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即使用同样的原料,同样的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质量上的差异和波动还是很大的。
必须通过勾兑来平衡它,以保证出厂的产品具有一致性。
一般来说,要先确定标准酒样,根据名酒的独特风格定好标准样,然后以标准样为基准来勾兑,使每一批出厂的酒都尽量接近标准样。
其次要调兑好基础酒。基础酒的要求是香气大体一致,味道纯正干净,色、香、味基本合乎要求,但还存在某种缺欠,如香味短,回味不长,味淡或微带燥辣等。把坛与坛之间香和味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酒掺和在一起,就是基础酒。
当然这种初步“掺和”出的酒的香气成分和味的成分还不可能达到良好的平衡,因此还要调兑调味酒使其进一步达到接近完美。
2、酒精勾兑酒,酿酒传统工艺白酒的生产必须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在工艺过程、卫生安全方面,对制曲、发酵、蒸馏、储藏、勾兑、灌装等全过程的工艺控制都有严格的规定。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找到了使酒产生香气差异的不同物质,并研制出了人工香料,于是就有人把人工香料、食用酒精和水按比例"勾兑"出"酒"来,这就是新工艺白酒。
酒精勾兑酒行话讲叫"三精一水",酒精+香精+糖精+水。
在勾兑过程中,芳香性物质都可以通过香精来调节,所以口味也差不多,口感也可以加如粘稠剂来调节,所以酒好喝不等于是好酒。
十二、传统工艺白酒也并非都是好酒
传统工艺白酒的生产必须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在工艺过程、卫生安全方面,对制曲、发酵、蒸馏、储藏、勾兑、灌装等全过程的工艺控制都有严格的规定。
当然不能绝对说传统工艺白酒就一定好。
传统工艺也分为很多种情况,比如酱香型酒基酒生产周期长达1年,共有1-7个烤酒轮次,可概括为2次投料、9次蒸馏、8次发酵、7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1年的时间。
而一些小烧酒也是传统工艺酿造的,自己家院子里挖上一个小窖池,十多天后酒就酿成了。所以,也不必一听到是传统工艺白酒就盲目推崇,我国“纯粮固态发酵”法生产的高档高质量白酒只占该方法生产的白酒产量的30%左右,因此,传统工艺白酒决不都代表的是高质量。
一般不好的小烧酒,缺少技术、设备落后的一般发酵酒口感差,卫生指标成分不好,饮后会出现视力下降、头痛(上头)等不适反应。
我们平常喝白酒是否有这种感觉呢,才喝了一点点就感觉头痛,头晕,嗓子干辣,烧心等等,感觉此等酒就一个字形容“烈”。如果有这种情况那么消费者就要当心了,此等酒多是由酒精勾兑的劣质白酒。
那么我们如何来判断我们所购买的白酒是否是酒精勾兑的呢? 优质白酒是用粮食酿造的,所以遇到碱性物质会起化学反应,虽然这个方法比较麻烦,但是检验的真实率确实百分百。
我们需要碱性物质,最好是需要用到氢氧化钠,也就是大家平常说的烧碱。把要检测的白酒以一两一 克烧碱的比例放入放入试管中,也可以用我们平常家中的可以加热的杯子,然后放入热水中加热十分钟, 就行了。
如果是粮食酿造的白酒, 试管内的白酒会变成黄色,
如果是由酒精勾兑的劣质白酒完全不会变色。
因为劣质的白酒是工业酒精加香料甜味剂勾兑的,遇到烧碱不会起化学反应。
我们不能因为传统工艺白酒有缺点就成为凉水加酒精勾兑酒的理由,我们首先应该是传统工艺白酒,然后才是质量的高低,我国的”四大名酒“、”八大名酒“不都是传统工艺白酒吗?
十三、如何鉴别"酒精勾兑酒(仿白酒)
一:取一滴白酒放在手心里,然后合掌使两手心接触用力摩擦几下,如酒生热后发出的气味清香有粮香味、酒香味、糟香味,则为真正纯粮酒;如果是食用酒精勾兑的,不仅闻起来冲鼻子,不好闻,而且味道很短,过一会没有味了。
二:将酒倒入酒杯中然后把酒倒出,闻空杯香而呛的是酒精勾兑酒,十分钟左右再闻酒杯无酒香味是酒精勾兑酒。有粮香味、酒香味、糟香味的是纯粮酿造酒。
三、自身体验法:真正的传统粮食酿造酒香而不呛,微苦而不涩。粮香、酒香、糟香明显、入口饱满,从舌尖到舌根,满口甘甜,回味很好、存留时间很长,喝后不口干、不头疼,醉酒之后苏醒较快,不会刺激大脑,最关键的是人醉酒之后处于酒醉心明白的状态,第二天不难受、不乏力。食用酒精勾兑的酒喝起来比较刺喉,喝过之后对大脑刺激很厉害,故而酒精勾兑的白酒喝醉以后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舒醒。
四、倒一点酒在酒杯或小碗里,点燃。如果是纯粮固态酒,燃烧后剩余的裸体酒是浑浊的,闻着有粮食发酵后的香味,喝着酸酸甜甜。这是因为纯粮固
态酒里面除了燃烧掉的醇,还有脂、酸、醛、酮等多种微量成分,它们会使剩余的裸体酒变浑浊,使味道变酸甜。
如果是酒精勾兑酒(仿白酒)酒,燃烧后剩余的裸体酒依然清澈,但闻到的是骚臭、刺鼻的酒精勾兑酒(仿白酒)物品的气味,根本无法下咽。
其他类似:
真正的传统固态法酿造的粮食酒应该香而不呛、微苦而不涩。粮香、酒香、糟香明显、与酒精勾兑的酒有 明显的区别。
空杯法: 将酒 倒入酒杯中然后把酒倒出香而呛的是酒精勾兑酒,十分钟左右再闻酒杯无酒香味 是酒精勾兑酒。有粮香味、酒香味、糟香味的是酿造酒,香气保留时间越久越浓酿造酒的含量就越高。
手搓法:将酒少许滴于掌心,合掌搓后再闻两掌,辨别方法同上。
另外,酒精勾兑的酒加入自来水不失光,纯高粱酿造的酒则出现失光、浑浊的现象。
纯高粱酿造的酒有通 经络、御风寒、行药势的作用。是炮制药酒的基础酒。
用纯粮酿造的白酒都是健康酒!
无奈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的道德品质背道而驰,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营利润,很多奸商无视产品对消费者的伤害,直接用酒精勾兑成白酒上市销售,让无数人的健康止 于饮酒。 更有甚者还用工业酒精来勾兑白酒, 结果害死了无数无辜生命的同时, 自己也赔上了小命。 诚然, 政府用行政手段给了群众一个很好的交代,但是,失去的生命岂能重来?而在不伤害性命只伤害健康的食 用酒精勾兑的白酒,政府却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这让无数奸商有了打法律擦边球的机会,也让无数酒 友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与挑战。 幸好, 白酒专家们用自己的专业解决了真假白酒的辨别问题,
他们结合多年的研究经验和品酒只是,
创造了看、闻、搓、喝的四大辨别技术,简单实用、通俗易懂,下面就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看:纯粮酿造的白酒看上去水晶透明,晃动时能明显的看到挂杯现象;酒精勾兑的白酒都呈浑 浊状态,有的甚至有轻微的偏色,而且不会挂杯。
闻:纯粮酿造的白酒闻起来香气清纯而饱满,酒精勾兑的白酒闻起来则是很冲鼻子。
搓:纯粮酿造的白酒放在手上搓过以后,会完全侵入手里面,闻起来很香,且留存时间比较长;过几分种闻酒精挥发后,手上会有粮食的香味。酒 精勾兑的白酒则相反,不仅闻起来冲鼻子,而且留存时间很断,很快就没有味道了或有一股酸臭味。
喝:纯粮酿造的白酒入口饱满,从舌尖到舌根,满口甘甜,回味很好、存留时间很长,不会刺激大 脑,因此醉酒之后苏醒较快,最关键的是人醉酒之后处于酒醉心明白的状态;酒精勾兑的白酒喝起来比较 刮嗓子,喝过之后对大脑刺激很厉害,故而酒精勾兑的白酒喝醉以后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舒醒,并且醉酒之 人是酒醉心麻木的状态。
当然了,再好的酒,喝多了也对身体无益,所以在这里也奉劝大家:少喝酒、喝好酒,不要贪图一 时痛快,更不要贪图便宜,否则将得不偿失。
诚翌堂·雅酌 广交天下酒友,传播老酒文化。
交流与品鉴各种老酒与珍藏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