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喝酒,就一定躲不过SHOT!

日期: 2025-04-06 18:03:25 |浏览: 5|编号: 9073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只要你喝酒,就一定躲不过SHOT!

↓ 文末彩蛋预警 ↓

7月21日小支老师将在罗曼湖酒厂为大家带来酒厂深度探访的现场直播,别忘了点击【预约】加入我们,一起云游苏格兰~

S H O T

n. (电影中的)镜头;开枪(或炮);照片;射击;发射;注射;击球;铅球;枪(或炮)声;尝试;优秀(或不高明等的)射手,枪手,炮手;弹丸;一席话,一击;铅沙弹;少量饮料

adj. 毁坏;筋疲力尽;杂色的;破烂不堪;闪色的

v. 射击;开(枪或其他武器);射杀;发射;射伤

如果你在字典中搜索“Shot”,就会出现大致上面的文字。

而在酒的世界里,这个词自有其含义。这次我就想要跟你分享这个让很多人又爱又怕的酒饮类型——Shot。

Shot是一种计量单位,也是一种酒的类型。

在酒的世界里,存在着很多计量单位,比如毫升ml,盎司oz,份part,当然也有shot。

Shot指的是一种特定的小杯,容量大致为30ml。

所以你会在很多欧美影视剧中看到,有时候人们在点酒的时候会说要“ shot”的情况。

但更多情况下,Shot被认为是一种酒的类型,也就是这种Shot杯(子弹杯)中装着的饮品。

关于Shot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

第一种就是:Shot源于19世纪的美国,当时牛仔们热衷于烈酒,但经常掏不出太多钱去买酒,于是“以物换物”的情况就出现了,牛仔们的左轮手枪中,刚好一颗子弹就价值12美分,这也正是一杯威士忌的价格,所以子弹换酒的情况就成了日常,慢慢的人们也就将一小杯威士忌称为一个“Shot”了。

但后来据一些学者考证,这个事情并不成立,因为在那个年代的子弹价格其实跟一杯酒的价格相差巨大,烈酒的成本大概会是一颗子弹的10倍。

第二种说法是:古英语中Shot作为一种计数单位存在。在语言学家内森-贝利( )1721 年编著的《世界英语词典》中, "shot"指的是 "如果客人要喝价值 1 先令以上的酒,主人就会给他一个用于计量的酒壶,称之为‘shot’"。

第三种说法是:化学家和玻璃技术专家弗里德里希·奥托·肖特( Otto )在1880年代开设了一家玻璃厂,在那里他帮助开发了用于科学工作的更坚韧的玻璃,随后成为了被广泛使用的玻璃杯。当这种玻璃杯到达美国时,人们将简化为了“shot”。

Shot其实还有更多起源说,但看起来都更胡说八道。不论如何,shot作为一种混合饮料,真正流行起来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情,接下来我们就来捋捋shot最原本的喝法。

Shot的喝法区别与大部分鸡尾酒慢慢享受的过程,它的存在就是让人一口干掉,不仅是活跃气氛,更是可以瞬间让人兴奋起来。

最常见的Shot当然是让人又爱又怕的龙舌兰+青柠角+一小撮盐的组合,也有龙舌兰+橙片+肉豆蔻粉的组合,不论怎样去组合,这些搭配的目的都是减弱酒中苦涩的口感,并且让味蕾感受到多重的刺激。

有趣的是这种龙舌兰shot的喝法并不源自龙舌兰的原产国墨西哥,据考证它也是从美墨边境流行起来的。龙舌兰shot的流行原因非常简单,为了一饮而尽而存在的饮品,就是要让人快速感到刺激感。

鸡尾酒作家和历史学家大卫·旺德里奇(David )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理论:“(70和80年代被滥用的)毒品使得鸡尾酒看起来有点温顺,所以鸡尾酒不得不通过变得猎奇和花哨来适应这一变化。”酒类公司开始大量生产甜蜜的噱头鸡尾酒,其中包括果汁、乳制品和疯狂的名字。那是一个真正的过度时代。

因此除了纯饮类的shot之外,shot的另一种主旋律就是一种近乎“病态”的甜。整个60年代末、70年代和80年代被认为是鸡尾酒的“黑暗年代”,各种利口酒大行其道,而shot这些喝过之后甚至来不及咂摸滋味的东西,自然就成了利口酒的终点。

在它们中有许多夸张的名字,但在国内最著名的应该就是这个着火的“甜奶酒”了。

B-52轰炸机

这款鸡尾酒采用了君度橙酒、百利甜酒与甘露咖啡利口酒,三种偏向甜美的利口酒组合,喝起来就像是一杯橙子味的拿铁咖啡,所以也让更多人容易接受,喝起来虽然没有很强的刺激感,但也要小心它隐藏在其中的度数,毕竟君度可是有40°的烈性利口酒。

这款酒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来源于B-52轰炸机,因为这种轰炸机配备有燃烧弹,所以在鸡尾酒呈现中大多都会将其点燃,来营造出火焰燃烧的感觉。

神风特攻队

同样跟战争有关的鸡尾酒还有一杯叫做神风特攻队,也是我最喜欢的鸡尾酒之一。

虽然在日本,这款鸡尾酒多以Rock杯的形式呈现,但在很多欧美国家,神风也会被以Shot的形式呈现出来。

神风的组成是伏特加、君度橙酒与青柠汁,当它在Shot的呈现中也会在杯口涂上盐边来增加刺激感,毕竟这种鸡尾酒的名字就是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特攻队的自杀式攻击小组。

有人认为,它的刺激让人联想起日本军中的神风特工队;亦有说法称它诞生在美军占领日本时日本横滨须贺地区的美国军队内部酒吧里。而鸡尾酒历史学家戴维·旺德里奇则认为:神风敢死队的Shot最早于1976年出现,可能源自于“ 射手 ”鸡尾酒。(Bevvy,n.d.)。

一词也指代“不要命的人或行为”。由此你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这杯酒绝对不是一杯“友善的酒”。但清新的味道与后续带来的杀口感,也算是与甜美奶味的B-52形成了极强的反差感。

尼格拉斯卡

尼格拉斯卡是一款小众鸡尾酒,据说这款鸡尾酒的名字取自一个俄罗斯男子的名字,但这杯酒诞生于德国的汉堡,在日本,你会在各大酒吧的酒单上看到它的名字。

尽管尼格拉斯卡就是一个Shot的干邑白兰地,杯口放了一片柠檬和一些糖,但它的确是一款鸡尾酒。与龙舌兰的传统喝法刚好相反,尼格拉斯卡在喝之前要先将糖和柠檬放入嘴中咀嚼一番,最好是等待酸与甜在口腔中相对于温和的时候,再将酒一饮而尽。

就像是再口腔中完成了这杯酒的调和。

爱尔兰Shot

在威士忌五大国家的爱尔兰中,他们拥有两款经典的Shot鸡尾酒:三叶草与爱尔兰旗帜Irish Flag ,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关于爱尔兰威士忌还有一种很有趣的Shot喝法。

它的饮用方式跟尼格拉斯卡很像,那就是先倒好一个Shot的爱尔兰威士忌,再将小号的腌黄瓜放进另一个Shot杯中,并且注入一半的腌黄瓜汁,再将它们一起喝下。

Shot鸡尾酒的流行与利口酒公司的推动密切相关,比如迪凯堡的桃子利口酒就是在1984年才首次推出,而营销人员就靠推广它与橙汁做成的shot——Fuzzy Navel将一款新酒卖成美国第九畅销酒,第一年上架就超过12万瓶。这是自禁酒令以来销售最快的新酒类产品。《纽约时报》评论:“它甜美而简单,不像威士忌或干红葡萄酒,人们不必花时间去习惯。“

Fuzzy Navel的成功给调酒师发出了信号——给饮料起一个愚蠢的、性感的名字是一个主要卖点。1986 年被调酒师杂志评为“年度饮料”叫做Silk ,此后替代它获得这一奖项的酒是 ,Slow Screw和 Slut。它们的配方无一例外都是利口酒+果汁的简单搭配。事实上,当年美国饮酒文化中流行的成人礼——即达到21岁喝法饮酒年龄时举办的派对——为这类带有恶作剧式的鸡尾酒提供了土壤,喝下那些带火的shot也是不少人勇气的证明。

新千年以后,鸡尾酒这件事又逐渐变得“严肃”,于是这些带奶油和果汁的shot逐渐遭到淘汰,甚至这样的酒也少有酒吧写上酒单了。不过,少了恶俗趣味的shot倒是依旧保留着那份一饮而尽的爽快,成为酒吧团队间,或者调酒师与客人间交流的工具。除了龙舌兰shot之外,我在吧台上也喝到过很好的威士忌作为纯饮shot,无酒精的可乐shot,当然也少不了把正经鸡尾酒,比如和做成shot。目前很多现代酒吧也会自备shot形式的 drink,其本质也是一杯风味颇具亮点的鸡尾酒。

不管是什么样的Shot,在我的认知中,每次有活动或者老友相聚的时候,总是少不了一杯又一杯的Shot,它对于我而言,是一种友情的表达,在一声声碰杯的祝福中,较高的酒精瞬间点燃全身,顺着喉咙淌下,这种刺激感会让人快速进入“喝酒的状态”。

Shot这种东西可以猛烈也可以温柔,可以复杂也可以简单,不需要懂酒,不需要去品评,而是让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愉快的氛围,毕竟喝酒本就应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呀。

作者简介

Vigny Wang

喝酒,不蹦迪,不要橄榄。

往期回顾

享威

新锐创意酒类文化媒体

北京威士忌节+主办方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