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29秒,在世界中心呼唤爱
波兹曼
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批评家
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娱乐至死》
这些天,无数个陆家嘴的格子间,一段“陆家嘴29秒”的视频被偷偷疯传。周末的饭局上,不论男女,看不到视频的,也会找邻座问链接。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微信号纷纷以此为题材进行炒作。素来高逼格的陆家嘴褪下华丽丽的外衣,以如此香艳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还是第一次。
一个明媚的下午,号称“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陆家嘴四季酒店里,从高区房间巨大的落地玻璃看出去,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比肩而立,近在咫尺,而房间里正上演着一幕后进式的真人秀。
这样的场景,视频里持续了29秒。
那位肚腩微凸的男子,似乎无比享受眼中的繁华和身下的美色,却又感慨春宵短暂,不知何日再来,于是用手机进行了拍摄。也许是因为这位男子向他人炫耀猎艳史,也许是因为没有安全存储,这段私人记忆竟然流出,引发一场集体偷窥,视频中女子的身份也被人肉搜索出来。
视频中的两个人,逢场作戏的可能极大,透过手机的镜头语言,男人赏玩女人的嫌疑逃脱不了。当然,对他人的私生活,可以不作迂腐的道德评价。不过,这段29秒的视频所引发的全民狂欢,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
对于多数人来说,大都从限制级电影或色情片中观看春宫戏,不过人物身份均为角色扮演,场景多为虚设,有些历史题材虽然营造了历史感,但离普通人的生活太过遥远,真实性和在场感非常有限,通常的关注点就是尺度大小。对于有过观看经验的人来说,陆家嘴29秒的尺度只是小儿科罢了。那么再找个真实场景,不难想象,在中国大大小小酒店的各式房间里,经常发生五花八门的啪啪啪,陆家嘴29秒中的场景实在不足为奇。但是,尽管如此有限的尺度,这29秒还是在互联网上被爆炒。所以,关键不在于尺度。
陆家嘴的酒店似乎有些不一样,这里地处魔都中心,消费门槛高,以视频中的四季酒店为例,普通房间日均费用数千元,几乎可以推断视频中的人物非富即贵。29秒的镜头呈现出足够丰富的信息,场景和人物身份显现无遗,加之以第一视角拍摄,有着很强的真实性和在场感。
在普通人的心中,富贵阶层的私生活向来比较神秘,甚至无法企及,借助宽松的社会化媒体,陆家嘴29秒给了一个窥视的窗口,帮我们完成一次骄奢淫逸的想象性体验。而对于神经紧绷、端坐于陆家嘴格子间的白领金领乃至高管们,在数据表和曲线图堆砌而成的枯燥场景中偶然瞥见这样一段视频,从身边最熟悉的摩天大厦里观看如此香艳的风景,绝对是一次不大不小的震惊。而震惊的同时,“不看A股看A片”的段子开始流传,波诡云谲的金融市场极大地消耗着各路精英的心神,这突如其来的29秒帮我们完成了一场勾起无限遐想的宣泄。
唯一的指责在于,传播淫秽内容。不少源链接都已删除,但围观已经形成。我们在围观中狂欢,甚至垂涎三尺,却鲜有反思。
所谓“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不是不可能,但在陆家嘴的29秒里,绝不可能,如果可能,恐怕连记录都不会发生,就算记录也不会外传。毫无疑问,呼唤真爱只是一个美丽的借口,陆家嘴29秒不过是一次娱乐,视频的拍摄者、转发者、观看者共同制造了一起娱乐事件。看与被看的区别,仅在于间接体验还是直接体验。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娱乐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波兹曼所在的时代,或者波兹曼所描述的时代,是由国家机器或商业资本操控的大众媒体完成娱乐化的过程,我们在娱乐中逐渐丧失独立思考和自主安排的能力。移动互联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借助自媒体的工具,我们不再只是被大众媒体娱乐的对象,而是成为娱乐的制造者。我们完全认同娱乐的趣味和功效,主动地参与生产和传播,在时间的碎片里消费一个又一个29秒,不求隽永的深刻,只求刹那间的快感。
我们很少考虑为29秒所付出的代价,试想一下,那位身处舆论风波的女子和她的家人,知道这样的视频被围观,会作何想?那些身处世界边缘,在温饱中辛苦过活、在房贷中节衣缩食的人们,看到这样的视频,会作何想? 还有那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看到作为父辈的成年人争相观看这样的视频,又会作何想?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身处世界中心殚精竭虑追求财富的人们,心中的热爱到底是什么?
这是猫头鹰公社的第26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
题图来自网络。
欢迎小伙伴们来稿!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