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小酒的“奶酪”?丨观察

日期: 2025-04-05 11:02:10 |浏览: 1|编号: 9010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谁动了小酒的“奶酪”?丨观察

8月6日—8日,500+大咖邀您来中酒展听论坛、找商机、拓人脉,识别上方图片二维码加微信,提前报名,免99元门票!

光瓶酒与小酒“开战”,谁的生命力更强?

文丨酒业家团队(ID:)

光瓶酒与小酒这对植根于大众消费市场的细分白酒品类,一直以来都在相互渗透,呈拉锯状态。

近两年来,光瓶酒凭借一系列升级动作,成为 白酒 行业热门赛道 , 其 增速 与 酱酒相比也不遑多让。 数据显示,当前光瓶酒的市场规模直逼千亿,且正以 20%左右的平均增速持续扩容,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高线光瓶酒打开价格天花板, 白酒 入门价格持续上移,个性化光瓶酒层出不穷,光瓶酒赛道的细分程度也上升至新高度。 而与高线光瓶酒井喷式增长的趋势相比,小瓶酒近年来的发展显得有些黯然失色。

近期,酒业家通过调研发现,受疫情影响,各地小酒市场均有不同程度的 “缩水” 现象。 而根据权威人士的预测,小酒市场正面临整体萎缩的趋势。 那么, 与 光瓶酒蓬勃向 上 的 发展趋势相比 , 已见颓势的小酒,谁在低端市场的生命力更强? 未来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呢?

“这两年,我已经不做小瓶酒了,小酒现在卖不动了。 光瓶酒现在都喝大瓶的。 ”

张君成是成都都江堰一名酒商。 作为成都 第 三圈层 市场 ,都江堰一直是成都光瓶酒消费的热门区域。 张君成告诉酒业家,疫情为小瓶酒销售划出了一道分水岭: “小瓶酒在我们这里曾经非常畅销,但是疫情之后就急转直下了,这两年消费开始恢复以后,其他品类有比较明显的恢复,但是小酒没有。 所以我也不做小酒了。 ”

在河北市场,这种现象也十分突出。 在保定经销商方毅看来,现阶段不仅渠道对小酒的热情不高,甚至小酒库存已经成为部分经销商眼中 “烫手的山芋”: “前几年很火的一个小酒品牌,实际在市场上已经到处被人抛货了。 我认识的人里,不只一个同行在低价处理他们的产品。 ”

方毅表示,在保定的渠道商内也有经销商选择不再做小酒了,有的人只做本地市场比较 “坚挺”的品牌 。 对于市场的变化,他感慨道: “有时候也觉得挺意外,以前在市场上那么厉害的品牌,谁能想到过了几年就是这种情况。 ”

作为小酒的主要 “门户”,餐饮终端将小酒的遇冷体现得更加直观。 酒业家在成都、泸州、等地餐饮店走访了解后发现,多数餐饮终端都减少了小酒的陈列面积和品牌数量。

在成都一家大众消费的火锅店中,前台的酒柜里只有五粮液歪嘴和小郎酒两种小酒,店主张秀丽告诉酒业家: “以前我们可能有6-7种小酒。 疫情对餐饮的冲击太大,就更别提酒水了,吃饭的人都少了,我们自然是用不了那么多酒了。 中高端的盒装酒我们留了几种,光瓶酒我们留了几种,小瓶的(酒)现在是 自点 率最低的,所以只留了 2种。 ”

事实上,在疫情到来之前,小酒赛道一度显示出蒸蒸日上的势头。 公开数据显示, 2020年小酒市场空前繁荣,行业预估小规格白酒市场容量约200亿,当时就有业内人士预测,小酒还将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甚至提出未来3~5年,小瓶白酒市场容量可达到500亿元甚至1000亿元的规模。

不论当时的预估是否准确,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小酒当下的规模显然没有 达到行业的预期 。 独特咨询创始人王伟设向酒业家表示,小酒规模距离 200亿显然还差得很远 。 “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头部小酒如劲酒、小郎酒、五粮液歪嘴、江小白等品牌,合计规模约在100亿左右。 整体规模可想而知。 ”

为何小酒风光不再? 酒业家采访到的多位行业专家认为,疫情之下餐饮 终端 大幅遇冷, 部分消费场景的缺失, 是小酒市场缩水的最主要原因。

今年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 的 4月全国CPI数据显示 : 1-4月,全国餐饮收入13262亿元,下降5.1%。 其中4月下滑最明显,全国餐饮收入 仅 2609亿元,同比下降22.7% 。

作为小酒消费的最重要场景,餐饮面临的冲击也同样波及 到 了小酒 市场 。 “餐饮生意惨淡,小酒萎缩是必然的。 ”安徽甲天下酒业销售公司董事长李怀杰表示。

除了消费场景 的 部分缺失 ,小酒主要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 的 改变, 也 使小酒市场 发生了 “连锁反应”。 营销专家贾福春认为: “小酒的消费者以年轻人居多,但是现阶段经济环境下,年轻消费群体普遍消费能力有所下降 。 有数据显示,现在年轻人失业率高达到 20%左右,小酒市场份额的下降 , 还受收入 ( 下滑的 ) 影响。 ”

从市场端来看, 一 方 面小酒 品类的 增长陷入瓶颈, 而 另一面 则是 大瓶光瓶酒仍在野蛮生长。 近年来,光瓶酒作为白酒消费的 “塔基”,即使在疫情影响下的行业调整期,也呈现出量价齐升的好势头,迎来一轮 产品 升级 浪 潮。

有研报显示, 2022年中国光瓶酒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146亿元。 种种迹象显示,小酒与大瓶光瓶酒已进入一轮“此消彼长”的 新 周期。

随着品质 与 价格 双双 “走高”, 光瓶酒 内部的大、小就也 开始 了 “内卷”, 这使得 小酒的性价比劣势日益凸显 。 相比 500毫升的常规光瓶酒,小酒饮用场景 的 局限 性 更 强。 王伟设表示: “现在 ( 消费者 ) 选择大瓶 酒 的明显更多,小瓶酒一般是聚餐时人手一瓶的配置 。 但是 , 现在 2个人以上吃饭就不会选择 再 小瓶酒,只要把酒换算成每毫升的价格,消费者很容易就算清楚这笔账,对比 出 哪个更划算。 ”

同时,同单位量(以 500ml为例)来换算,通常比4瓶125ml的小酒的总价,比1瓶500ml的高线光瓶酒的单价还高出许多。 不要小看这个换算所带来的影响,它对消费的选择几乎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十分看重性价比的中低端消费者而言,这个“简单的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此外,也有观点认为,小酒的缩水,是企业的 “自然选择”。 近年来,小酒背后的企业们纷纷战略转型,推出高线光瓶或其他个性化产品。 例如,郎酒近年来推出的顺品郎,与小郎酒 形成了 互补的光瓶战略组合; 劲酒推出的毛铺,已经成为其继小酒之后的另一个大单品; 江小白则在近几年聚焦差异化赛道,打造出了梅见这一低度酒龙头品牌,并在 2021年实现了超10亿销售额……

对此,李怀杰告诉酒业家: “小酒市场萎缩的现象 , 可以先不 用 看市场, ( 得 ) 先看企业 。 很多企业的战略在转型,战略主要往中高端以上走,对于小酒的组织建设 就 会弱化 。 因此,小酒市场的萎缩,一定程度上是企业战略转型 所 带来的必然结果。 ”

虽然小酒赛道整体发展受多方因素掣肘,但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 。 “小酒逆境” , 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优势品牌 , 有望进一步逆势抢占 更多的 市场份额 。 而小酒品牌 的 集中度 , 或将借此进一步提高。

以成都市场为例,已有 16年沉淀的小郎酒,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小瓶酒细分市场的龙头 。 有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小郎酒在成都市场市场占有率已高达 60%,且市场份额仍在稳步提升中。 另外,五粮液歪嘴酒全国营销中心策划部经理秦雪刚曾公开表示,歪嘴酒自上市以来,在成都市场发展迅猛 。 2021年,在受疫情影响情况下,歪嘴小酒仍保持 了 40%的增长率。

一位酒商向酒业家表示,这是因为小郎酒和歪嘴都具有不可复制的品牌优势 。 “歪嘴是五粮液的产品,小郎酒有‘大品牌’、‘浓酱兼香’两大核心优势,这两款产品在渠道和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很高 。 因此 , 即使现在餐饮 行 业不景气,它们的 ‘上桌率’依然很高。 此外,这两款产品在四川市场 ( 已经 ) 成熟、基础牢固。 甚至,他们是众多餐饮店和渠道商对小酒产品 ‘精简’之后的最优选。 ”

此外,在小酒领域,劲酒是一个绝对不可忽略的样本。 相关数据显示, 2018和2019年,劲酒销售额一度达到130亿元 。 即使是在疫情时代, 2021年劲酒销量依然超过百亿。

王伟设分析认为,劲酒的业绩稳定,除了其经典小酒产品有稳固的市场基础之外,近年来毛铺对业绩的带动也不容忽视 。 “我判断 , 劲酒的业绩中小酒占 7成,毛铺占了3成 。 实际上 , 按小酒整体趋势来看,劲酒的小酒也有所收缩,不过目前劲酒在小酒赛道还是遥遥领先的,其他小酒距离 50亿这个门槛 , 都还有一定距离。 ”

王伟设认为,小酒 在 规模 上的 下一次跃升 , 还需等待更合适的时机 。 在此之前,大瓶依然会长期占据光瓶酒的主流 。

“在光瓶酒领域,我觉得还是‘大瓶治天下’ 。 接下来 , 行业将会进一步整合淘汰 。 虽然光瓶酒这两年增长趋势不错,但是小瓶酒却 在走 ‘下坡路’。 小酒要想增长,可能在未来消费文化更加多元的时候,各种特色小酒都有场景化的精准定位,都有独特卖点的时候, 才 会迎来新一轮机遇 。 ”

对于仍在小酒赛道奔跑的品牌而言,王伟设则建议,做牢根据地市场,建立差异化优势,做 “小池塘里的大 鱼”或许是一条明智的道路 。

“区域企业甚至中小企业,做‘小池塘里的大鱼’比做‘大海里的小鱼’要舒服得多 。 不要盲目追赶大品牌,应该赶紧找到自己的定位,把 ‘家门口’的根据地市场好好做 ; 其次 , 要 找准细分市场,定位好产品卖点。 打好差异化和地域化这两张牌,建立不可取代的 ( 品牌 ) 优势,就可以在小酒赛道 找的 一片 ( 属于自己的 ) 生存空间。 ” 王伟设认为。

与500+酒业大咖面对面,现场万余款优质产品放心选择。抓住酒业财富窗口,就在8月6日中酒展。经销商识别上方图片二维码加微信,提前报名,免99元门票,现场赢多重豪礼。

立即免费报名参观第六届中酒展。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