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制的艾滋病鸡尾酒疗法核心药物获准生产
我国研制的艾滋病鸡尾酒疗法核心药物获准生产
2003年10月20日14:10 东方网-文汇报
通讯员 顾淑怡 章苒 驻浙记者 蒋萍报道
本报杭州10月19日专电 国内第一个蛋白酶抑制剂类抗艾滋病药物获准生产,使得鸡尾酒疗法的药物国产化成为现实。有关专家认为,硫酸茚地那韦原料药及其制剂“艾克立宁”的上市,意味着艾滋病患者的治疗费用将大大降低。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批准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硫酸茚地那韦及其制剂“艾克立宁”用于艾滋病治疗,并颁发了新药证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马大为教授说,“艾克立宁”的诞生填补了我国蛋白酶抑制剂类抗艾滋病药物生产的空白,标志着我国治疗艾滋病已可全面实现鸡尾酒治疗方案中所有核心药物的国产化。
鸡尾酒疗法又称艾滋病HAART治疗方案,是由美国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发明的迄今为止最为有效的艾滋病治疗方法,它利用大量综合药物抑制艾滋病,其中蛋白酶抑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三大系列是这个疗法所需的核心药物,而后两种药物此前均已实现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