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为什么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在今天不可原谅?
有些朋友会想,通过基因编辑的办法给孩子提前做好艾滋病预防,又有何不妥呢??
艾滋病的发病原因
是一种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的感染。
HIV能够精确地识别人体中的某一类免疫细胞,入侵并且杀死这些细胞,从而让患者丧失免疫机能,最终可能会死于严重的感染。请注意,HIV之所以能够那么精确地瞄准人体免疫细胞,是因为这些细胞的表面,有一个天然的分子路标被HIV偷偷利用了。这个分子路标就是CCR5基因生产的。
反过来说,如果人体当中天生就没有这个CCR5基因,那是不是人就能天然对艾滋病毒免疫呢?
真实案例
在几年前,美国圣加蒙公司还在研究通过一项编辑基因的技术,人为破坏掉艾滋病人体内的CCR5基因。他们确实也发现,这些病人体内的病毒水平明显降低了。也就是说,破坏CCR5基因,确实可能是一种有效、而且相对安全的治疗艾滋病的新思路。
相比去除CCR5基因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治愈艾滋病的收益要大得多得多。那贺建奎的令人窒息的操作错在哪?
科学层面
科学家们修改了人类受精卵当中的CCR5基因,试图让出生后的孩子天生对艾滋病免疫。这样的操作显然不合乎人类世界最基本的伦理底线。
根据美联社的报道,受精卵的母亲根本就不是艾滋病患者,他的父亲虽然是艾滋病毒携带者,但是在长期治疗后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只需要在孕期注意防护措施,孩子100%地不会受到艾滋病感染。其实就算是艾滋病母亲生孩子,用上已经很成熟的阻断疗法,孩子也有99%的可能不会被感染。等成年以后,只要这个孩子自己注意防护措施,他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是完全可控的。
也就是说,这个基因编辑的操作,收益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反过来这个操作的风险就太大了!
其中最主要的风险就是,这项技术在应用的时候难以避免所谓的“脱靶”效应,很容易破坏人体当中原本正常的无关基因,导致可能非常严重的、从原理上难以准确预计的遗传疾病风险。
这些接受了基因编辑的孩子,他们身体内携带的、被修改过的基因,将会慢慢融入整个人类群体,成为人类基因库的一部分。这里面当然也包括可能被基因编辑操作脱靶误伤的那些基因。
总而言之,这项基因操作给刚出生的孩子们带来的好处微乎其微,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是各种根本无法预测和治疗的遗传疾病风险。
人类物种未来命运
编辑CCR5基因治疗艾滋病很合理,那提前修改CCR5基因保护自己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吗?既然如此,一个普通人也希望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得艾滋病难道有错吗?
再退演一步,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的1个基因变异,会提高1%的某种疾病的风险,他要求基因编辑降低风险合理不合理呢?如果合理的话,那有万分之一的风险能不能做基因编辑呢?如果不合理的话,那多大的风险我们觉得应该允许做基因编辑呢?
如果一个人想要他/她的孩子获得更多的肌肉,更高的个子,想要金发、双眼皮、高鼻梁怎么办呢?更甚者,如果他/她想要的孩子是高智商、是强大的语言能力、分析能力、领导气质呢?
当然了,人类社会已经充满了各种资源和能力的不平等。家境贫寒的孩子努力读书工作仍然可以出人头地,优越的家庭条件也有“富不过三代”的永恒困扰。
但是,如果有了基因编辑技术的介入,一切就有可能不一样了。
如果一部分人的孩子早早接受了基因编辑技术的“改善”,他们就可能从外貌到智力各方面都占据竞争优势。
更要命的是,这些优势还是写进基因组里、可以遗传的,那么,其他人可能就永无翻身之日了!
……
人类对自身和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
也许会凝滞,但是似乎从未被逆转。
强大的基因编辑技术进入人类世界,帮助我们战胜病痛
甚至是让自己更健康,可能都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
但是,这项技术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这项技术打开的到底是潘多拉的魔盒,还是阿拉丁的神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