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新突破: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移除动物体内艾滋病

日期: 2025-04-03 19:03:51 |浏览: 2|编号: 8930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艾滋病新突破: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移除动物体内艾滋病

艾滋病新突破: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移除动物体内艾滋病

在全世界范围内,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感染艾滋病毒。然而科学家和医学专家们还未能找到一种能够治疗艾滋病的永久性方法,研究人员也只是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他们设法消除小鼠体内的HIV-1感染。 根据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数据显示,全世界有超过3,600万人是HIV阳性,大约有120万人感染了这种病毒。 虽然目前对于这种艾滋病感染还没有可以治愈的方法,科学家们日前距离找到这样一种可能能够治愈艾滋病的方法又接近了一步。研究人员通过应用一种被称为“/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地在三种动物模型上切除了HIV-1前病毒。 目前研究中使用的三种小鼠模型中包括一种“拟人化”模型,在这种模型当中,小鼠进行基因改造后产生人类免疫细胞,然后使其感染HIV-1。 该研究团队是由来自费城天普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LKSOM)病理学系及代谢疾病研究中心的副教授 Hu博士,以及来自刘易斯卡茨医学院(LKSOM)神经科学系的......阅读全文

走进美国艾滋病暴发中心

Dean表示,关于羞辱和歧视的担忧阻挡了其所在糖料作物种植小镇的人们到当地诊所看病。 图片来源:MISHA 这是4月的一个周二下午。美国迈阿密·杰克逊纪念医院成人艾滋病(AIDS)诊所的医生如往常一样面对着大量病人。来自委内瑞拉的最近刚确诊的年轻男

艾滋病毒的培养方法

常用方法为共培养法,即用正常人外周血液分离单个核细胞,加PHA刺激并培养后,加入病人单个核细胞诊断及艾滋病的研究中。将病人自身外周或骨髓中淋巴细胞经PHA刺激48~72小时作体外培养(培养液中加IL2)1~2周后,病毒增殖可释放至细胞外,并使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最后细胞破溃死亡。亦可用传代

溯源穷人间的“艾滋病”

跟大多数人一样,习惯于起床后浏览新闻的美国贝勒医学院热带病学学院的院长彼得・豪泰兹被眼前的报道吓了一跳――“新型艾滋病”来袭!全球1000万人感染!仿佛在一夜间,这种叫做“新型艾滋病”的疾患成为悬在人类健康之上的一把尖刀,决定着全人类的存亡。人们突然发现,有种病“跟艾滋病有很多相似之处”

“坏兄弟”——乙肝与艾滋病

乙型肝炎和艾滋病是“形影不离”的“兄弟”。那么乙肝和艾滋病之间存在怎么样的关系呢?1有多少人遇到了乙肝和艾滋病?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分为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中,60%和80%由HBV感染引起,可见HBV感染是我国肝硬化及肝癌的主

艾滋病的病理变化

艾滋病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的疾病。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病变、多系统机会性感染(包括原虫、病毒、细菌和真菌)和恶性肿瘤(包括卡波氏肉瘤、恶性淋巴瘤和子宫颈癌)构成了艾滋病复杂的临床病理变化。 (一)免疫系统病理变化 1.HIV相关性淋巴结病 HIV相关性淋巴结病大致可以分

美成功合成能清除艾滋病病毒化合物-有望根治艾滋病

《科技日报》2008年5月5日报道 艾滋病病毒一旦潜伏进免疫系统的T细胞中,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也无法根除,这也是艾滋病无法根治的最大障碍。美国科学家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了可根治艾滋病的两种化合物和DPP,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5月2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人类目前掌握的最有

-马航108名艾滋病专家殉难或影响国际艾滋病研究进展

综合媒体报道,联合国艾滋病规画署()16日发表的全球报告指出,10年来全球艾滋病毒(HIV)新增感染病例和相关死亡人数骤减三分之一,艾滋病疫情可能在2030年获得控制。并乐观认为,总有一天能够在“每个地区、每个国家”终结艾滋病。第20届国际艾滋病大会预订20

艾滋病新突破: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移除动物体内艾滋病

在全世界范围内,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感染艾滋病毒。然而科学家和医学专家们还未能找到一种能够治疗艾滋病的永久性方法,研究人员也只是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他们设法消除小鼠体内的HIV-1感染。根据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数据显示,全世界有超过3,600万人是HIV阳性,大约有120万人感染了这种病

2012艾滋病疫情报告:全球艾滋病感染率下降50%

在12月1日世界滋病日即将到来之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号在日内瓦发布了《2012艾滋病疫情报告》。报告显示,全球在艾滋病防治方面采取空前力度的应对行动已产生了积极效果,在25个中低收入国家中,新的艾滋病毒感染人数的增速减少了50%以上,另外,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死亡率也连续五年出现下降。

传统艾滋病治疗存在误区科学家发现新的艾滋病治疗方法

来自动物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暂时阻断一种称为I型干扰素的蛋白质,可以在因慢性感染的病毒导致艾滋病的患者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时,恢复免疫功能和加速病毒抑制。在HIV感染期间,I型干扰素能驱动机体的免疫破坏,这方面还是首次研究,Scott 说。Scott 血液/肿瘤科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全球艾滋病最新情况报告

2018年全球疫情估计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790万(3270万-4400万)人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2330万(2050万-2430万)人新感染艾滋病病毒170万(140万-230万)人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77万(57万-110万)人2019年7月16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

女性容易被艾滋病毒感染,因特殊菌群能吃掉艾滋病药物

一项新研究显示,阴道中存在某种混合细菌的女性,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可能更大,因为这些细菌“吃掉”了预防病毒感染的药物。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科学公共图书馆—病原体》。口服接触前预防药物(PrEP)在预防男男性行为者感染艾滋病病毒方面的有效性为90%。但是,无论口服还是经阴道使用,这类药物对女

非洲掀起预防艾滋病大战役

为了阻止HIV的传播,卫生官员计划为非洲2000万名男性提供包皮环切手术,但是一些人对其结果表示担心。包皮环切手术可以使HIV由女性传染至男性的风险降低60%。今年22岁,单身,想找一个女朋友。不过在接下来的6个星期里,他不得不把爱情放到一边。赞比亚首都卢萨

新研究破解艾滋病谜题

生物通报道 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学家们解开了一种人类基因的抗病毒机制,或可解释相比其他人,一些HIV感染者的血液中具有更高数量病毒的原因。他们的研究结果详细描述在发布于本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还有可能揭示一些HIV携带者永远不会出现艾滋病症状的

美艾滋病救助计划获赞誉

图片来源: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医学研究院(IOM)近日发布的一篇大型报告高度评价了总统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该计划在美国政府10年的不懈努力下帮助31个“伙伴国家”治疗HIV感染者以及减缓病毒的传播。报告同时要求更好地监管其援助的效果、更积极

:激活潜伏的艾滋病毒

来自研究所的一个科学家小组找到了一种让潜伏的HIV暴露自身的新方法,这或可帮助克服寻求治愈HIV感染所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障碍。他们发现,无需提高HIV基因表达的平均水平,只要提高与HIV基因表达相关的随机活性(噪音),就可以重新激活潜伏HIV。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6月6日的《科学

概述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HIV感染后,最开始的数年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就会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一般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

艾滋病期的相关诊断介绍

(1)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2)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3)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4)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6)肺孢子虫肺炎(PCP);(7)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抗艾滋病(aids)抗体的概述

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此病毒有两型,HIV-Ⅰ型,全球流行;HIV-Ⅱ型主要流行于非洲。常规应用的方法是测定HIV抗体,检测方法初筛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确诊可用蛋白印迹试验(WB)。

中国的艾滋病应对聚焦权利

保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易感艾滋病脆弱人群的权利是艾滋病应对过程中的关键。联合国认为,通过不断扩大艾滋病预防和治疗服务的可及性、消除歧视、保护受影响和感染者人群的权利,中国将能够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6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自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来的25年里,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不断加

:“终结艾滋病”是否言过其实?

自2001年以来,全球的艾滋病发病率已经下降了33%,超过九百七十万HIV患者已经得到了治疗。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Joint on HIV/AIDS)也提出了 to Zero的目标(2011-2015),即零新增感染、零HIV死亡和

:新型高效人体艾滋病抗体

根据在HIV患者中对新一代的广泛中和抗体开展试验测试生成的初步结果,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这种实验疗法可以显著地减少患者血液中的病毒数量。这项发布在本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工作,给HIV免疫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乐观情绪,并提出了一些可对抗甚至是预防HIV感染的新策略。

美研发抑制艾滋病病毒新药

美国研究人员最新完成的一项动物实验显示,一种新开发的药物能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保护免疫细胞,有潜力作为备选药物改善当前的艾滋病治疗方案。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一直是当前抗艾滋病病毒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中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但其局限性在于感染者需终身服药,而且还存在毒性和抗药性等问题。

PNAS:引蛇出洞智胜艾滋病毒

如果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点像一个密封的罐头,那目前还没有人能够破开它,最近,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CHUM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找到一种方法,使用一种“开罐器”分子迫使病毒开放,暴露出其脆弱的部分,从而使免疫系统细胞杀死被感染的细胞。延伸阅读:PNAS:诱使HIV突变而亡的变形分子。这一研

艾滋病感染“中介”露出“真面目”

艾滋病病毒入侵人体的“中介”的清晰图像已被科研人员掌握,这一成果为研制潜在的艾滋病疫苗铺平了道路。尽管艾滋病病毒已发现30多年,人们也开发出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但一直没有研制出一种有效疫苗。科学家表示,疫苗研制失败与Env三聚体有很大关系,它是艾滋病病毒表面的唯一抗原,是潜在疫苗的可能标

接种天花疫苗或可预防艾滋病

随着天花在全球消失,天花疫苗已经在全球停止接种,但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接种天花疫苗可能有效预防艾滋病传播。如果这一研究成果得到证实,将使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研究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新研究破解艾滋病谜题

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学家们解开了一种人类基因的抗病毒机制,或可解释相比其他人,一些HIV感染者的血液中具有更高数量病毒的原因。他们的研究结果详细描述在发布于本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还有可能揭示一些HIV携带者永远不会出现艾滋病症状的原因。生

艾滋病(AIDS)的基本信息

中医病名艾滋病外文名AIDS别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就诊科室感染科多发群体青壮年人常见病因因HIV感染引起常见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淋巴结肿大传染性有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

关于艾滋病的检查方式介绍

1、机体免疫功能检查主要是中度以上细胞免疫缺陷包括:CD4+T淋巴细胞耗竭,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减少,CD4

关于艾滋病的治疗的介绍

整体对策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