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答了个问题:调制经典鸡尾酒是否一定要遵循经典

日期: 2025-04-03 17:04:18 |浏览: 1|编号: 8927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知乎答了个问题:调制经典鸡尾酒是否一定要遵循经典

这是调逗的第260篇文章

事情是这样,我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

知乎现在的问题越来越蠢了,手欠写了一波。老调重弹了,这类话题我们写过很多。

以下是正文。

这问题的另一面是“鸡尾酒是有东西可以依循,还是可以随意发挥”?

十三邀里许知远和于谦说到新老更替,他说我们和老先生们说的也不一样,真那样说现在的观众也不接受。

他说我们现在还有一定的观众群,它也有过时的那一天,这就是新老更替。二三十年以后,相声还是不是现在的相声你也说不准。

“但是我就希望,传统的东西、好的东西能来保存,能留住一些东西,它还要在这方面再延伸再发展。你不能说你不保留到相声的精髓,就是说什么是相声,这种手段,这种表现形式的根儿你得抓住了。你到最后相声变化成脱口秀了,或者变化成二人转了,或者变化成一种东西什么都不是,但是它也挺火的,那就不叫相声了,这是我不想看到的。但是你真正想变化,你保留住这根儿了,怎么变化我觉得都是对的。“

所以这问题我从递进的三方面说,第一是经典鸡尾酒本身对调制的人意味着什么,第二是对客人意味着什么,,第三经典鸡尾酒对鸡尾酒意味着什么。

第一,你是从经典鸡尾酒学会鸡尾酒的。

既然引用了于大爷,就继续拿相声举例子。说相声讲究四门功课,说学逗唱,这句话每个人都听说过。朋友,你大胆想象一下,这四门功课是怎么学会的?进一步抠细节,发声吐字口齿伶俐是怎么学会的?相声的审美怎么学会的?是不是借助练一些传统段子、贯口,在贯口和传统的练习中学会的?

经典鸡尾酒就是这么个东西。你从 里学白色烈酒怎么摇,从 Side Car 里学棕色烈酒怎么摇,从 White Lady 里学加利口酒怎么摇,从 Sour 里学蛋清怎么摇,从 Gin Fizz 里学 shake 后加汽水的酒怎么做,从里学白色烈酒和葡萄酒酒的 stir,从 和它的变化里学烈酒和大量糖的 stir。

你认识架子上的酒吗?你懂他们吗?你是不是从 Last Word 开始了解查特,从 Vieux Carre 开始了解 Dom ?没有 和 ,你和你的客人都以为 是用来喝 shot 的。

你说也有很多新经典是用自制材料,好的。你从 's Old 学 ,从 学香料糖油的制作,从 Earl Grey 学茶和烈酒的 。很多店都会做透明的 Mary,你学的是果汁澄清。

我敢说任何一个懂行的调酒师都不会问是否遵循的问题。经典调法调经典酒就是学习的过程。拿最简单的酸甜和比例来说吧。我曾经对员工说,你不要动我的比例。我问你,凭什么你一个学徒可以随意调整下多少糖和盐?你得跟着老师傅做,跟着尝,尝到你把这个比例的感觉内化成自己的标准为止。

我还举过一个例子。陈丹青讲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说绘画是手绘的,手艺第一。手艺之上又是眼光第一。对于眼光呢,一是指观察之眼,一是指一边画一边自己判断好坏,属于经验范畴。王希孟画这幅十二米长山水长卷的时候只有十八岁,但他的老师是宋徽宗。

所以眼光怎么获得呢?怎么样算你懂鸡尾酒?看大量的经典配方,尝大量的经典酒,这时候你就有鸡尾酒的审美。

所以以前学手艺是学徒制,经历很长的学徒期,时间长了,看得多了,就知道“在师傅眼里这是好还是坏”。但凡是门手艺,都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去获得这个眼光,这才是对于现在的调酒从业人员最难的东西。

你说做鱼香味的菜要不要遵循传统?这问题很简单,首先你能不能做一个标准、好吃的鱼香味,懂不懂它是什么。能做才能谈不遵循,才能谈创新。要说不会经典但是要创新?

你那也不是鸡尾酒呀。

多嘴说句诛心的吧。但凡这人要是会一样儿东西,你让他不要用进新的编排里面,对不起,他做不到。你会唱歌的朋友是不是天天喊你去KTV?让会经典的人一点儿都不露出来,这反人性了。

第二,懂行的客人对这些东西有诉求。

有很多客人说他去新店怎么看水平好坏呢,他“点个经典看看”。如果这都不行,我凭什么相信你的创意?你在的店越好,越有客人懂传统。你做个鱼香味骗得了不懂的人,但懂的客人来一尝,哦,这个人不行,他不会。

说你请了个人来说相声,编的都是新段子,学逗唱都没有,就剩个说,倒是会唱流行音乐。主家说我今天就要听相声,这时候就看本事了,他要是有基本功,张嘴来个小时候练过的就得。要是这也不行,不耽误他赚钱,但是他还是不会说相声。

我是来听相声的,你这是个啥呀。

第三,所谓的经典鸡尾酒,就是以前的鸡尾酒。

所谓创新得讲究个延续性。有延续性才是鸡尾酒,没有延续性,那就是你自创的东西了。就是于大爷说的,“你留住这根儿了,你怎么变化都是对的”。

德云社小字辈们也撩骚啊,也混不吝,也唱流行歌儿,但嗓门儿是在的,唱小曲儿的功夫是有的,就这个,你看老观众们是不是说哎呀没有郭德纲于谦味儿正?没有这把嗓子和嘴皮子,我听脱口秀多好。

所以很多年轻调酒师问,经典和创新的边界在哪儿啊。懂的就不会这么问。

边界就在手上的活儿里。其实所谓经典呢,里面多的是细节,一个老师傅和另一个老师傅都不一样。所以我喜欢讲溯源,你说的遵循传统,是遵循这个师傅做的,还是另一个师傅做的?有没有做到位?做到位的话,我们的酒风格是什么样的,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都是细节。

以上。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