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卡痛制品有
简介播报
编辑
卡痛原系一种由产自东南亚的卡痛树的叶子加工而成的物质。在泰国等地,一种毒品鸡尾酒系将从卡痛叶中提取的液体与可乐、糖浆等混合而成,通常作为鸦片的替代品。卡痛叶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帽柱木碱,该生物碱没有致幻活性,但经常使用会产生依赖、停止使用后出现戒断反应,是卡痛制品有成瘾性的主要活性成分。 [3]
形态特征播报
编辑
枝
卡痛
高3.7-9.1m,直径4.6m,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中,可高达12-30m。树干直立,具分枝。
花
头状花序黄色,顶生。这也是帽蕊木属的特征,每个花序有小花120朵。在花蕾阶段,小花被小苞片完全包围。
叶
叶片深绿色,长180mm,宽100mm,卵形或渐尖,对生。卡痛属于落叶树种,但是除了季节的影响外,环境条件也会影响其落叶。一年中,旱季落叶多,而雨季会长出许多新叶片。
生长环境播报
编辑
常生长于湿润的雨林中,喜好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范围播报
编辑
原产于东南亚的印度和马来西亚。
药用价值播报
编辑
卡痛的药理功能主要是通过生物碱7-羟基帽柱木碱和帽柱木碱实现的。虽然这些生物碱分子的结构和致幻剂相似,但是这些物质没有致幻剂活性。相反地,这些生物碱主要与肾上腺素和阿片受体相互作用。因此,卡痛提取物常常用来阻止或缓解阿片类药物依赖患者的戒断症状,或者被用来降低对阿片类药物的依赖。除此之外,卡痛提取物也可用于其他的医学目的。但由于卡痛叶的延缓戒断综合征作用,其也有一定的被滥用为毒品的风险。
叶片
据美国《纽约时报》,在泰国,流行一种卡痛叶制成的“毒品鸡尾酒”,很多青少年已经沦为卡痛叶成瘾者。卡痛叶鸡尾酒是一种致幻毒品,通常将从卡痛叶中提取的汁液与止咳糖浆、可口可乐和冰块混合而成。这种鸡尾酒的流行导致卡痛叶的需求迅速上涨。很多年轻人偷偷潜入森林保护区,偷运卡痛叶。泰国南部的居民大多是穆斯林,由于穆斯林禁酒,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卡痛叶的需求。
卡痛叶的毒性远远不及冰毒和海洛因,但由于十分猖獗和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天然毒品引起了泰国政府的重视,加大了打击力度。20片卡痛叶便可以调制一杯可满足几个人需要的毒品鸡尾酒,价格不过3美元。在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等地,卡痛通常被用作兴奋剂,但在西方国家,是在19世纪由民族植物学家正式引入的。除了卡痛这个名称,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亦被称作、、biak biak、ketum、,在南部地区,又被称为thom。在这些地区,广大体力劳动者使用卡痛,在民间医学方面,卡痛通常被用于治疗药物依赖及腹泻。
两种主要的活性成分中,对于帽柱木碱的研究比对于7-羟基帽柱木碱的研究更加深入。低剂量时,帽柱木碱表现出与育亨宾相似的与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结合特性,同时有一部分与δ阿片受体结合。随着剂量的增加,与δ阿片受体的结合(性)增加,更大计量时,与μ阿片受体的结合开始出现。7-羟基帽柱木碱后来才被发现是卡痛的主要活性成分。有限的动物试验研究显示,7-羟基帽柱木碱是强效的阿片激动剂,但试验的天花板效应“掩盖”了呼吸抑制以及欣快症发生的可能。尚未发现卡痛的超大剂量致死效应。
对1例泰国使用者的研究发现,卡痛在低剂量时有轻微的镇静作用,调整为高剂量时,转变成温和的刺激作用。其他无对照研究的资料表明,在低剂量时,它可能具有类似咖啡因的刺激作用,但高剂量时,刺激作用减弱,这与帽柱碱的受体结合谱是一致的。然而,有研究指出,不同的生物碱类可能在对抗镇静作用时发挥了温和的刺激作用。但是,高浓度的帽柱木碱可作为镇静剂,7-羟基帽柱木碱在降低阿片成瘾造成的压力方面似乎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碱类。效果在使用后的5至10分钟内开始显现,一直持续数小时,这取决于个体的生理机能。
副作用少见,但可能引起口干、排尿增加或减少、食欲下降以及恶心或呕吐。长期使用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有厌食和体重下降、失眠以及产生依赖性。大量的有关长期使用卡痛可能造成的潜在健康风险的相关科学和临床研究正在开展。
由于卡痛在很多情况以及疾病如疼痛、抑郁、焦虑和阿片瘾戒断方面的宝贵应用价值,卡痛最近在欧洲和北美得以更广泛的认识及应用。Macko、和(1972)曾报道,帽柱碱具有提高痛阈值以及镇咳的作用,但并没有其他功效。
安全性播报
编辑
卡痛在其天然状态下具有相对的安全性,高浓度的生物碱类提取物可能比未经加工的叶片更具危害性,而且,卡痛若与镇静剂如酒精等混合使用,有可能产生累加效应。与任何共同吞下的物质相互掺杂或污染也是风险之一。在欧洲,非法掺入了未公开的合成阿片受体激动剂O-去甲基曲马多以及咖啡因等其他物质的某些品牌的卡痛已被曝光。2010~2011年瑞典有9人的死亡便与掺入了几种其他物质而非纯天然卡痛的卡痛制品有关。
各国法规播报
编辑
中国
2024年6月16日,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发布
关于将溴啡等46种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的公告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列管办法》有关规定,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将溴啡等46种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公告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5]
卡痛位列其中第41位。
泰国
泰国政府通过了《 Act 2486》法案并于1943年8月3日生效。这个法案使得种植卡痛树成为非法行为,并且,要求砍伐现存的卡痛树。由于卡痛树是在泰国土生土长的,这个法案并没有成效。如今,卡痛被列入《 Act》(1979)法案中,同一目录下还有大麻和迷幻蘑菇。
相关的物种爪哇帽柱木常被用作卡痛的替代品,但并不被认为有效果。2010年,泰国毒品防制局提出将卡痛非刑式化,从此卡痛成为泰国种植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认为数十年使用并未产生问题,且未对健康和社会造成危害,禁止卡痛叶片就显得没有必要甚至适得其反了。
根据泰国毒品防制局的报告,卡痛是因经济原因被禁止而非任何健康或社会原因。在泰国,卡痛首先是在1943年被《 Act》(法案)限制。那时,政府向卡痛使用者以及与阿片交易有关的商店征税。由于阿片价格的增长,很多使用者转而用卡痛来维持他们的戒断症状。然而1942年大东亚战争的爆发以及阿片贸易收益的减少,令泰国政府用规定卡痛交易的非法化来限制和镇压阿片市场的竞争。 [1]
美国
2012年,一些州开始立法禁止卡痛,包括路易斯安那州、爱荷华州、马萨诸塞州和印第安纳州,路易斯安那州仅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卡痛。印第安纳州是立法禁止(卡痛)种植的州。卡痛本身并未被指定,然而它的两种主要活性生物碱帽柱碱及7-羟基帽柱碱被列为受管制的物质。2016年9月,美国药品执行管理局(EDA)将卡痛叶列为管制药品,以打击该物质的使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