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还有人觉得女孩子做游戏是不务正业吧?

日期: 2025-04-03 05:03:34 |浏览: 3|编号: 8903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不会还有人觉得女孩子做游戏是不务正业吧?

在我们那会儿的部分爹妈眼里,游戏只是男孩儿的玩具。

无论是讲究团队协作的MOBA,还是考验反应力的FPS,再或者是抓宠冒险的宝可梦,在他们眼里都不是“女孩子该玩的东西”,就算有奖励,也等不到掌机和小霸王。

但事实上不说玩,女性早就开始做游戏了!像《刺客信条1》《Will:美好世界》都是女性带头制作的游戏,再比如 fish工作室、Raw Fury等全球知名的发行商,相当一部分游戏公司的高层都是女性。

那么现在游戏公司的男女比,大概如何?

在心动,这个比例现在是4:1,而且还在越来越多。整个公司里含男率最高的只有自发组建的相亲频道,达到了100%。

虽然男性率先进入了这个行业,但女性的力量正越来越活跃:如果她们想喜欢且想做,一样可以做得很酷,甚至更好。

WOMEN IN

游戏策划阿叶今天收到了先生的节日礼物,看着他周末跑遍全城挑戒指,结果打开一看是本《内向者优势》:

寄语:不要幻想,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早日成为家庭经济支柱。

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策划的话……就是对游戏世界观该是啥样提出需求,并建造它的人。用人话来说,就是决定一款游戏是怎样的人。

阿叶和先生是同行,现在是她进入这行的第十一个年头。

那一定是学计算机的吧?

那一定打游戏很厉害吧?

“打住打住,我09年中文系毕业,第一份工作是HR。”

如果非得说和游戏有什么关系,就是她一直超喜欢打游戏,甚至连入行都是网友带进的坑。

北漂那会儿刚好是10年的China Joy,得知女儿去做游戏的老父亲虎躯一震:

“啥?你一个文科生,又不会程序,怎么做呢?”

百度一下,映入眼帘的是show girl冲顶。

随后父女俩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尴尬对话:

“囡囡阿,我们家里也不缺这点钱……找个正经工作吧。”

“爸,你觉得我没有本钱做研发,那我就有本钱做这种...吗?”

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游戏都还被认为是歪风邪气,阿叶过年回家一律回应:我是办公室做IT的。

“不过这两年环境有一点点变好,也和行业趋势有关系。”

她现在成了公司重量级项目的主策划。

秦淮从直播做饭和打游戏开始运营日常,用她的话来说,是吃播界游戏打得最好的,穿搭界吃得最多的。

毕业之后,她来心动做社区运营,你能在泰拉瑞亚的微博里看到她的表情包,也能在人类一败涂地的社区里看到她的回复。

虽然工作之后的少女稍微有一些不一样……

来心动之前她的视频:

来心动之后她的视频:

但这并不妨碍粉丝对她的喜欢,由于卫生间画风过于粉嫩,如果没有发打工人穿搭,甚至还会有观众来问:“淮淮,为什么最近没有在卫生间拍照了呀?”

当然,卫生间不是本质,小裙子才是重点。

汉服 JK ,三坑全入的淮通勤衣服一周不重样。甚至在人类一败涂地上线第二天,秦淮仍然在疯狂输出10h后更新了一条穿搭视频。

游戏有bug的时候,社区同学永远是冲在最前面,安抚玩家情绪、传递反馈给研发的人。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想象这样一个温温柔柔声甜人美的女孩子,没有因为当UP主挨骂,反而在玩家社区承担了成吨的负面声音。

事故最紧急的一次,一天手打了三百多条回复,次日bug缓解了又再次去沟通,评分硬生生从6分拽到7.9。

“会不会觉得做社区运营就像做客服?不如……全职做博主会比较好吧?”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游戏是治愈和传递信息的载体,我很喜欢游戏,也希望更多的人被治愈。而且做UP主的前提是做一个有趣的人,自己在家很难做到,但上班做游戏的话可以。”

同样毕业不久的还有凌木,频繁拖稿而被编辑追杀,隐姓埋名留在心动成为游戏美术,忘却了当年做漫画家时的“腥风血雨”。

当年签下某著名IP后,一米五几的她几乎每天都要大战十几个编辑,日日爆肝画图,只有吃饭能稍事休息,慢慢的都快忘记自己当初是为什么爱上画画的。

选择退隐,倒不是因为什么“我们女孩子接受不了这样高强度工作”,而是感觉不到丝毫对创作者的尊重。直到进入游戏公司后,才重新拥有了正常的作息,以及对创作的爱。

做游戏美术之后,凌木有更多的时间拿来画想画的东西,周末两天,有一天一定是拿来画少年漫的。

以及谈恋爱:

同部门的实习生也是她的男朋友,拐骗她进游戏行业的大忽悠:

“哎,工作好累噢……”

“来和我一起做游戏,饭好吃,吃得饱。”

脑补一下两个人在家一起画CG的样子,就感觉甜炸啦!

茜文可能是全篇最“不务正业”的斜杠青年。

传统印象里,女孩子应该稳定找铁饭碗,但她从毕业到现在已经换了三四个行当,而且还是不太相关的那种。

中学时流行明晓溪,倩文写了两部青春文学大长篇,并成功签约后……弃坑了;

读大学时又考了调酒师证书,磕得额头手背都是伤,毕业后索性跑去朋友的酒吧兼职;

过了那么一阵不被理解的日子后,静下来学了一年多日系插画;

而现在跑到,成为了一名游戏商务,也就是帮你“发现好游戏”的人。

用她的话来讲,接触的越多,就越明白国内文化在慢慢沉淀的过程,也是游戏的土壤在孕育和被接受的过程。

1个彩

心动妹呆过好几家大厂,之前的部门几乎全是女孩子,这是她第一次来到含男率这么高的公司,也是她第一次从美妆跨界到游戏,接触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

加上副业是做美妆博主的,所以当发出第一条动态:“拿到心动的offer了!”时,朋友圈的反应都是:“你竟然去做游戏了?”

这么惊讶也情有可原,毕竟投简历时才下载了Steam,第一天开会问“什么是游戏key?”问完全场鸦雀无声;

为了怕同事发现自己打游戏菜,甚至没胆添加steam好友,买了一通热门单机装场面,到现在最爱玩的还是《植物大战僵尸》;

当美妆粉兴冲冲地跑过来说:“我也玩过好多心动的游戏!”时,手头同时有三个项目的她,第一次感受到了破次元壁的快乐。

入行的时候完全没法说多热爱,而接受着接受着,边做边看,才发现这个行业的魅力在哪儿:

是像阿叶说的,工种决定,我们可以靠输出直观的结果去证明自己,比传统行业更公平。

在10年那个五六十人的团队里,男女比例9:1,同事聊嗨了不注意话题尺度,阿叶就只能面红耳赤的说一句:“还有妹子。”

后来组建家庭,项目紧张的时候,阿叶也想留下来多分担点事情,但主管会脱口而出:“女孩子就别加班了吧?早点回去。”

假使照顾本身就是一种歧视,现在通过工具去管理,进度卡在阿叶这里,没有人顾忌她的性别,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该加班抢救就加班。

是秦淮说的,没有人judge我的穿着。

早些年生病的时候在知乎看到“你为什么开始尝试?”回答说“你能匹配这样美好的事物,是因为自己也是个美好的人。”

于是把自己喜欢的事结合在一起,穿lo裙,做游戏,用自己的方式把治愈传递给更多玩家。

是凌木说的,和喜欢的人一起努力捍卫梦想。

即使暂时没有办法再做中二少年,也因为梦想被社会狠狠摩擦脆弱过一小会儿,但仍然能够从头再来,边做游戏美术边画了40多页的少年漫。

“万一也许可能这个行业会回暖呢?”采访的时候,她说了好多个代表“渺茫的希望”副词。

是茜文说的,做过很多不同的事情,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

不论学画画、练调酒还是写小说,当时都像是飘在大海里的浮木,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也不知道哪一天就被鲸鱼吞了。真的将那些事变成职业的时候,发现远不是那么回事儿,而游戏对她来说却具有清晰的价值感。

虽然今天收到的礼物被阿叶吐槽了,但是吐槽归吐槽,阿叶还是很开心,甚至专门为此发了一条朋友圈:祝贺我们珍贵的革命友谊。

“正是因为他一直表达,他最喜欢的就是我在自己专业领域里自信到闪闪发亮的样子,我才能坚持下来。”

两个人都从事游戏行业是什么体验?

他们的小朋友从三岁就开始玩游戏了,现在五岁,健身环大冒险一百级。

最后问阿叶,你会建议非游戏专业的女孩子进入游戏行业吗?

“个体差异远远大于性别差异,而每一次发声和尝试,都是一次争取。”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