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鸡尾酒能吸引年轻消费者吗?
今天飞成都,去看一下著名的酒展“成都春糖”(每年3月中下旬举办)。在春糖,白酒是一个绝对的主角:成都是白酒消费的西南重镇,各大白酒品牌绝不会错过在这里1955年就开始举办第一届的糖酒会!
市场在变化。这两年白酒无法回避这样的问题:年轻一代是不是还会和父辈一样消费白酒?越来越多的网红、低度数“轻白酒”出现,在瓜分白酒的市场吗?鸡尾酒消费风潮的兴起,白酒是否应该拓展酒吧和鸡尾酒?
这是中国白酒正在面临的真实的市场挑战。
白酒为基酒的鸡尾酒:澳门
配方:白酒,伏特加,花香利口酒,糖浆,柠檬汁,蛋清。干桂花装饰。
白酒鸡尾酒:澳门
度数高,口味重
喝白酒是享受还是惊吓?
白酒是世界上饮用量最大的烈酒,它几乎统治着中国每一个需要喝酒、敬酒的节日。小杯子里晶莹剔透却又无比辛辣的酒液,是中国人最常消费的烈酒饮料。
但提起白酒,很多年轻人都下意识地感到胃部一阵灼烧翻涌。外国人就躲得更远了,有一位熟人老外谈到白酒就直摆手,称其口味极其“”。
白酒的度数以52-53度为主,比一般洋酒都要高十度左右,让人望而却步很容易理解。
中国有非常多各种品牌的白酒
白酒这种高度数、饮用时尖锐刺激的口感,究其原因要追溯到酿造技艺。与常见洋酒不同,传统白酒并非利用自身淀粉酶完成糖化,而是以酒曲作为糖化发酵剂封闭发酵,随后采用甑桶蒸馏技术,经一系列后续工艺加工而成。
在蒸馏过程中,最早的从甑桶中流出的酒液度数高达到70-80度。有害的醛类物质多而被舍去,留下的是中段流出的酒液。
这一段的酒度数大概在50-60度之间,无论是口感还是醛类物质都维持在最理想的状态。最后流出的“酒尾”在40-50度之间,口感酸涩,有害物多。
除去这些低度数的蒸馏产物,其他低度酒无非就是掺了水,因此才有了高度数与高质挂钩的说法。独特的发酵和蒸馏技艺使白酒中的醛类和醇类物质发生酯化反应,形成了白酒的“酒气”。
这种香味层次较为复杂,不同香型的口味区别即便是懂酒的人也不一定能形容出来,对于入门级选手则更是难上加难。对他们来说,这个酒味说是烂水果或臭袜子味,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稳中有忧:
陷入“中老年危机”的白酒
根据酒仙网近日发布的《2018年酒仙网饮酒大数据报告》,白酒毫无悬念地稳坐中国酒类销量榜首的宝座,以70.98%的占比遥遥领先。
但事实真的有这么风光吗?
2014年后逐渐从政策因素影响中走出来的白酒企业,又随着消费主体的迭代迎来了消费市场老龄化。数据显示,白酒消费者群体以60后、70后为主,平均消费年龄为45岁。
随着新兴低度酒品类的迅速发展,30岁以下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更青睐度数相对较低的葡萄酒、啤酒、调味啤酒和预调酒,购买量占他们这个年龄段酒精消费总量83%以上。越来越多的90后选择少喝或不喝白酒。
年轻人为什么会对白酒兴趣缺缺?
一是白酒度数过高。度数高就算了,偏偏餐桌饮用方式多为比拼式豪饮,不喝倒决不罢休。辛辣的口感和酒后强烈的不适感让年轻人从心理到生理排斥白酒。
在推崇消费转型和理性健康消费的今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科学饮酒和理性饮酒的重要性。再加上很多年轻人喝酒的历史并不长,很难他们短时间接受和消费白酒。
二是高质量的纯粮酒价格过高。传统的纯粮酒以多种粮食为原料发酵,陈藏至少一年,原料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造成终端价格较贵。价格低的大部分是经液态发酵而成的酒精酒,说白了就是食用酒精兑香精,技术不过关还容易造成成品甲醇超标。
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动辄大几百的高端白酒着实有些贵。便宜的不安全,高端的买不起,白酒逐渐脱离年轻人,地位也越来越尴尬。
三是品牌形象难以吸引年轻人。传统白酒通常面向中老年为主的消费群体进行宣传,广告突出展现品牌历史性和传承性,以彰显稳重、高端的品牌调性。
同时,大部分的白酒产品包装仍维持着较为老旧的外观设计,无怪年轻人觉得白酒老气、单调又保守。
创新之路:
新产品、新场景、新渠道
在这样的趋势下,意识到“中老年危机”的白酒企业纷纷开始了以酒体创新为主,营销创新为辅的改革,以适应新一轮消费升级。
据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宋书玉介绍,中国白酒市场低度化发展已成大势,目前中国50度以下的降度白酒和低度白酒占白酒消费市场的90%以上。
除此之外,考虑到消费者结构变化和新生代消费者对鸡尾酒的偏好,不少酒企看准白酒与鸡尾酒的结合带来的机会,开发出专门用于调制鸡尾酒的白酒。
2017年五粮液集团承办“2017中国低度白酒发展高峰论坛”并举办“五粮液杯”2017中国白酒新生代酒品超级调酒大赛,旨在探讨如何将白酒推向年轻人,推向世界。以江小白、小刀、谷小酒、一担粮等为代表的中小型白酒品牌也纷纷开始了将工艺创新和内容营销创新相结合的“新白酒革命”。
江小白提出“不是年轻人不懂白酒,是白酒不懂年轻人”的观点,瞄准“低醉度,轻口味”的需求,专门推出口感更柔滑、清新,价格更亲民的单一高粱酒,降低了年轻消费者接受白酒的难度。考虑到饮用场景,江小白专注于三五好友间的休闲小聚,专注开发白酒的“新社交”功能。
食铁兽精酿白酒的创始人黄允看到了白酒鸡尾酒的商机,故而萌生了做一款中国版“’s”的想法,专门为鸡尾酒调酒打造了一款精酿白酒。食铁兽采用的是洋酒的液态蒸馏法,在清香型白酒的基础上突出原料中的玉米甜味,同时降低度数,减轻“酒窖味”,这样与别的材料融合不会产生奇怪的味道。
40度左右的新型白酒现在在京东网、酒仙网上已经很容易找到了。如谷小酒推出的微醺42度浓香型纯粮白酒系列,其口味、颜值更对新群体的口味,针对这部分用户对情感、休闲、交友的需要打造新社交场景。
老外把白酒直接翻译成
其线上销量虽然不及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老牌,但产品评价均显示大部分首次尝试的买家均持积极态度,称其口感柔和顺滑,不易上头,包装也较为时尚简约,会考虑回购。
由此看来,新产品、新度数和新饮用场景已成为白酒业界争相关注三个转型重点。对此,《中国酒类营销·研究院》总策划兼总编辑万兴贵先生认为,白酒企业更应借助自身的原有销售渠道和资金基础,推广低度新产品;同时发展特色销售渠道,打破洋酒在夜场、酒吧等消费场所的垄断局面。
白酒鸡尾酒
让白酒重焕青春,走向世界
提到白酒时尚化创新,就不得不提到白酒鸡尾酒。
讲求个性和自由的鸡尾酒,看似与传统保守的白酒不太对路。鸡尾酒的基酒一般要求清纯无味,但中国白酒香型极为丰富突出,因此决定了它们很难像一般洋酒一样和别的配料兼容。
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白酒不能用来调酒。想要完全遮盖住白酒的香味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除了调配出与某些基酒具有相同或相似口味风格的白酒以外,还能用很多中国特有的食材来改变白酒的余味,以达到一个口味上的平衡。
鸡尾酒和白酒的新奇结合也许能让年轻人开始接受白酒的味道,帮助白酒慢慢摆脱老龄化窘境。
谈到中国白酒如何走向世界,北京首都酒坊创始人说:“许多外国人对白酒的反感并非来自白酒本身,而是来自‘过度热情’的中国朋友、同事。他们将不断的劝酒拼酒当做好客,不喝就是不给面子。但当白酒被用于调制鸡尾酒时,事情仿佛有了转机。”
首都酒坊是较早以白酒和白酒鸡尾酒为主题的酒吧。酒吧为客人提供几十种不同香型的白酒,四川司令、椰香茅台和簋街僵尸等特色白酒鸡尾酒也广受好评。
位于英国伦敦的品屋茶馆也是这样一家特色中式酒吧。店内提供的鸡尾酒以白酒为主,按照加入的配料香型分为花香、草本、果香和泥辛。菜单上列出的配料就包括冬瓜、八角、花椒、枸杞、黑花生、春菊和山楂等极具特色的中式食材。品屋是小编最喜欢的伦敦酒吧,每次去都能看到很多外国客人,可见白酒鸡尾酒的吸引力。
谈及外国人钟爱中式鸡尾酒原因,荣获“五粮液杯2017中国白酒调酒大赛决赛”英式调酒组冠军的谢健君也指出,正因为外国人接触到的都是外国基酒做的鸡尾酒,白酒鸡尾酒成为了他们想尝试的新鲜的事物。
品屋茶馆鸡尾酒:花生枸杞口味,配料包括花生混茅台、樱桃利口酒、当归苦精、枸杞等
位于纽约苏活区的Lumos酒吧是全美第一家以白酒为主题的酒吧。创始人之一曾担任室内设计师和活动策划师,七年前从大连搬到加利福尼亚。令人意外的是,她几年前才第一次喝白酒,当时就萌生了开一家白酒酒吧的主意。
这恰恰也揭示了一个现状——喝白酒似乎是老一辈的事了,不适合常去酒吧、在休闲方式上喜欢追随西方潮流的年轻人。她担心年轻的中国人忘记了他们的历史。因此,她想在美国开设酒吧,最后再把白酒鸡尾酒带回中国,向人们证明白酒也可以很时髦。
Li认为,白酒鸡尾酒成功的关键在于保持白酒口味的完整性。因此,Lumos专注于突出和平衡白酒的口味而不是掩盖它们。
:
像所有传统事物一样,白酒需要通过自主进化,摆脱其固有的瓶颈才能蓬勃发展。帝亚吉欧作为水井坊的持股人,对中国白酒市场持乐观态度。
其管理总监Jim Rice在2015年就预测在5到10年内,在中国境外销售的白酒量可能增长到40%。如果美国消费者能逐渐接受白酒,其前景将更加不可估量。
“我们要看到白酒征服世界。” 帝亚吉欧中国白酒分公司的商务总监Tony Tian说。他期待着白酒成为下一个龙舌兰酒。
而只有时间才能证明白酒能否像龙舌兰酒一样征服烈酒世界。
- End -
图 |书 | 推 | 荐
长按上方右侧二维码
可进入腾讯旗下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