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三天出院,他觉得是抗体鸡尾酒救了他

日期: 2025-04-02 00:08:10 |浏览: 2|编号: 8846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美国总统三天出院,他觉得是抗体鸡尾酒救了他

特朗普为什么能三天出院?

特朗普上星期五住进了沃尔特·里德国家陆军医院,确实在星期一傍晚就离开医院回到了白宫,住院时间为三天。不过,总统的医疗团队也公开表明:特朗普的病情并未进入安全区!

但是特朗普感觉很好,不停发推特,不停拍小视频。在一个小视频中,特朗普说在他接受的治疗药物中,是抗体鸡尾酒作用最大,因为使用了这个治疗,才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当然,特朗普也强调了一下:是他自己强烈要求使用鸡尾酒的。

大家可以猜得到,其实所有治疗方案,都是特朗普自己强烈要求的,除了入住陆军医院。当时医疗组告诉他只有两个选择:或者自己走着进去,或者被轮椅推着进去。特朗普当然选择走着进去,三天后又强烈要求走着出来。

从公开的信息看,在星期一出院之前,特朗普已经没有发烧了,可能也不需要补氧。虽然这并不能达到出院标准,但是医生估计没有理由阻止他。其实完全可以把白宫理解为一个特殊的医院,因为在白宫里,也是有御医和医疗团队在护理,即便要完成瑞德西韦5天的注射治疗疗程,也应该没有问题。

所以,“特朗普三天出院”,就是一个伪命题。特朗普三天“出院”,其实也就是换了一个医院,正如很多人渡假,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去过一样的生活。

今天要讨论的重点其实是:因为觉得这个鸡尾酒太好,特朗普要让大家都能用上这个药。

抗体鸡尾酒到底靠不靠谱?

在新冠疫情之后,特朗普给大家推荐了很多药,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消毒剂。当然,特朗普后来说那就是开了一个玩笑,大家太过于认真了。因为有这消毒剂的梗,特朗普被批“特没谱”。

因为有消毒剂的前科,很多人也觉得这个鸡尾酒不靠谱。

这个鸡尾酒确实不是一个正式批准的新冠治疗方案,特朗普能用上,属于“同情使用”。在今年1月份,美国第一个新冠患者,是居住在华盛顿州的华人,使用了瑞德西韦治疗,当时也是“同情使用”。华盛顿州华人在使用瑞德西韦治疗之后,第二天就退烧了,一下子就让瑞德西韦成为了“人民的希望”,但是后续的临床试验发现效果并不怎么样,临床试验需要上千人,才能看到差别。最终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瑞德西韦让康复时间缩短了5天,29天死亡率从15.2%降到了11.4%[1]。所以,虽然瑞德西韦是一个新冠治疗的药物,但并不是人民所期望的特效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成为了“人民的失望”。

抗体鸡尾酒,到底会不会重蹈瑞德西韦的覆辙?

其实比较一下华盛顿州华人使用的瑞德西韦和特朗普使用的抗体鸡尾酒,虽然都是“同情使用”,但是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华盛顿州华人是世界上使用瑞德西韦治疗新冠的第一人,当时并没有其他的临床数据;相反,在特朗普使用抗体鸡尾酒之前,再生元公司的这一款REGN-COV2鸡尾酒,已经进行了2期临床试验,并在9 月 30 日刚刚公布了结果:在对 275 名非住院的新冠患者进行临床试验治疗后发现,对于血清中抗病毒抗体浓度较低的患者,鸡尾酒疗法可以降低病毒数量,尤其对于治疗前病毒量很高的患者,鸡尾酒的效果更为显著。

用大白话解释一下,就是对某些人来说,抗体鸡尾酒是有用的,可以减少患者体内的病毒数量。

之前有一个“康复者血浆治疗方案”,在美国获得了紧急使用授权,其实也是用康复者血浆中的抗体,来帮助中和病毒。但是,由于康复者血浆中特异性抗体的含量各不相同,临床试验的疗效大大受到影响,再加上血清来源有限,也容易带来各种感染风险,“康复者血浆治疗”一直是有争议的。

但是抗体鸡尾酒不一样,因为使用的是基因工程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容易进行质量控制,也容易大规模生产,作为治疗性的药物是可行的。

不仅仅是再生元公司有抗体鸡尾酒,其他很多公司也在进行临床试验。10月7日,礼来公司(Lilly)宣布了其鸡尾酒临床试验的最新结果:轻度和中度新冠患者在治疗后,患者病毒载量和疾病症状显著降低,患者住院和急诊治疗的风险也显著降低。值得一提的是,在礼来公司鸡尾酒中的两款单抗,有一款单抗来自中国的君实生物(JS016)。

如果仅从结果上横向比较一下这两款鸡尾酒,礼来的鸡尾酒效果更好:首先,再生元的需要注射8克的大剂量,而且只是在部分患者中看到明显效果,而礼来的剂量较少一些,是5.6克(2.8+2.8),效果也没有说是局限于起始抗病毒抗体较低的患者;其次,在单次注射三天之后,礼来的鸡尾酒治疗就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病毒载量,在7天、11天时进行比较,差别一直很明显。

与安慰剂组相比,礼来的抗体鸡尾酒治疗将住院或急诊治疗风险降低了84.5%;在高龄(>65岁)或超重者(BMI>35)高风险人群中,礼来抗体鸡尾酒治疗将患者接受住院或急诊治疗的比例从13.5%降低为0%。

新冠之所以比流感严重,一是死亡率较高,二是住院治疗的比例也很高。如果抗体鸡尾酒能把住院率、死亡率大大降低,即便疫苗没有问世,新冠也没有那么危险了。

抗体鸡尾酒治疗的未来到底如何?

作为抵抗病毒的药物,如果要使用抗体,就应该在感染后第一时间使用。在感染一个星期之后,大多数人体内都已经产生了抗体,病毒载量已经下降,抗体鸡尾酒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早打抗体还有一个好处:减少新冠传染!因为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减少了,释放出来的病毒也就少了。当然,不能认为打了抗体,就没有传染性了,至少需要在核酸检测稳定转阴之后,才可以认为没有传染性。

能不能提前注射抗体鸡尾酒,预防感染呢?比如说给密切接触者?理论上可以,但是到底行不行,还是得通过临床试验来确认。对于治疗性的药物,价格将影响到可及性;如果是预防使用,药物的价格更为关键,因为使用人群的基数会更大。

网上有一个流传较广的视频,说特朗普这一针,“打掉了一套北京三环的房子”。

网上查了一下乳腺癌靶向抗体药赫赛汀的价格,150毫克抗体的价格为1636美元。

参考这个价格,8克抗体价格为8.7万美元(61万人民币)。可见,抗体药的价格没有贵得那么离谱,北京三环的房子也没有那么便宜。当然,这只是一个推测和参考,请千万不要用这个推测来断言鸡尾酒的价格。

当然,即便不需要北京三环的一套房子,即便只需要61万,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特朗普说他要让大家都用上这个鸡尾酒,不管是保险还是政府来买单,这将是一笔巨大的费用,而且如果一但大家觉得有特效药了,变得对病毒毫不畏惧,那将不会有够大家喝一壶的抗体鸡尾酒,也将出现一场巨大的灾难。

所以,抗体可能成为一个抗击新冠的重要工具,但是,“让大家都用上鸡尾酒”,其实也是一个伪命题:价格不允许,产量也不允许,不可能让所有感染者都用上抗体鸡尾酒。

即便抗体鸡尾酒很有效,也并不是走出疫情的通行证。

疫情到底如何结束呢?目前只有如下三点可做:

也许等不到病毒消失,也等不到疫苗来临,各国都会迫不及待地尽量复工、复课。戴口罩、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能够大大减少被感染的机会,也会大大减少感染后出现的严重症状。没有那么多的人感染,就不需要消耗医疗资源,这应该是大家能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即便有了疫苗,也不可能一下子让所有的人接种,新冠病毒将至少存在一段时间,在有疫情的地方,戴口罩将是一个常态。

疫苗的价格,不可能是北京三环的房子,也不可能是一个卫生间。国际上“COVID-19疫苗全球获取保障机制”(COVAX)有一份调查报告,认为每剂新冠疫苗在富国的最高价格不应该超过40美元,在穷国必须更便宜一点。当然,疫苗到底什么时候能用上?并不是在等一个合适的价格,也不是等哪个领导人发话,而是要等待临床试验的数据。目前虽然有多款疫苗处于3期临床阶段,但都还没有获得结果。

有效的疫苗,是终结疫情流行的关键。

如今的抗体鸡尾酒,需要打5.6 ~ 8 克,原因是抗体对病毒蛋白的结合能力还不够强大。如果能找到结合能力更强大的抗体,抗体的用量就可以减少。抗体用量少,意味着药物的成本可以相应降低。

抗体是针对早期感染的药物,对于已经进展到重症、危重症的患者,抗体的效果就有限了,要降低死亡率,只能期待可以控制免疫因子风暴的药物,比如JAK抑制剂、GM-CSF抗体,,等等。

正如人类历史上经历过的许许多多瘟疫一样,新冠疫情终将会过去。疫苗、药物,会让疫情过去得快一点。

戴上口罩,可以减少病毒传播,也可以让我们早日看到疫情结束。

参考文献:

1. JH, et al. for of Covid-19 — Final . New of . 2020.doi: 10.1056/.

(作者:张洪涛,笔名“一节生姜”。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药系研究副教授,研究领域:癌症的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著有科普读物:《吃什么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可以谈最前沿的医学研究,也可以讲最通俗的故事。)

张洪涛教授授权转载。如需转发请联系原作者。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