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说你肯定不知道鸡尾酒里的柠檬有这么多门道!
柠檬蹲,柠檬蹲,柠檬蹲完来檬蹲
来檬蹲,来檬蹲,来檬蹲完黎檬蹲
黎檬蹲,黎檬蹲,黎檬蹲完……
不行说不下去了
(ಥ_ಥ)
你们大概都熟悉酸酒的基本公式吧?
酒+糖+酸
这个公式组成了酸酒——也就是大部分鸡尾酒的最基本风味架构,无论多花俏的鸡尾酒,大多都是从这个公式里发展出来的。
这个公式里的酸味,多数情况下来自于柠檬。
但是你知道吗?这里说的柠檬可不是单一的一种水果,随便一列,就能列出5个之多。
它们聚在一起都能开个会了
柠檬
lemon
首先是咱们最熟悉的柠檬,你在柠茶里,可乐里,果饮里,以及数量庞大的鸡尾酒里都看到过这位明黄色的老朋友,以至于一想到它,你的脑海中就会自动浮现它果皮上散发的清香,以及切开后酸而清爽的味道。
科普一下,柠檬是酸橙和香橼的私生子,以香气和柠檬黄著称。通常是橄榄球形状的,两头有突出的小屁股尖尖。香气浓郁,酸度适中,ph值在2.2-2.5之间,比白醋要温和一些。大部分人空口吃也没太大问题。
此外,柠檬的枝条上是有少少刺的,叶子有几乎明显的小翅膀。
无论是烘焙,烹饪,还是鸡尾酒调制,柠檬的味道都具有压倒性特点——柠檬皮中精油含量高,强烈的清香味来自于此。
此外,柠檬的味道干净爽脆,辨识度高但不突兀。因此在很多鸡尾酒里,柠檬都是画龙点睛的角色,给鸡尾酒“上一把劲儿”,从而提升整体的风味。
在这样的前提下,理论上来说,搭配的基酒的味道越简单,越能突出柠檬本身的风味——伏特加就挺好。
不过情况也无绝对,比如说喝一杯龙舌兰shot之后,来片柠檬嚼嚼也挺带劲的。
代表鸡尾酒
Lemon Drop
加柠檬的鸡尾酒不少,但是只加柠檬的经典鸡尾酒也不算多。Lemon Drop绝对要算一个——经典的老派酸酒,遵循酒+甜+酸的公式,配方简单,味道温和。
2 oz伏特加
1⁄2 oz橙酒
1 oz单糖浆
1 oz柠檬汁
以糖边装饰杯口
来檬
Lime,青柠
接下来请出绿油油的二号选手——lime,来檬,莱姆,青柠都是它。从加勒比一直到东南亚都能见到它的身影。退可做果饮,进可做辣酱,同时也是鸡尾酒大户——我们熟悉的很多种鸡尾酒,尤其是那些花花绿绿的提基(tiki)系列,十有八九少不了它。
植物学上来说,来蒙是香橼和小花橙的孩子,俗称青柠,这个果子的味道极具穿透力,ph值有 1.8 -2.0左右,尝起来比柠檬酸多了。如果说柠檬是刀,那来檬就是矛,扎扎扎,扎舌头。当然,据说也有猛士敢直接空口啃的。
对了,来檬的枝条上是不带刺的,叶子的小翅膀还挺明显。
说说来檬在鸡尾酒里的角色吧。如果说柠檬走的是“点睛”路线,那来檬更多则倾向于“融合”。
来檬不如柠檬香,那是因为来檬表皮中的精油含量相对少。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调酒师会用柠檬皮或者橙子皮在杯口拧一拧释放芳香,但几乎没有用来檬这么做的。
但是,来檬的味道和植物系的烈酒十分合得来,高酸的风味同烈酒中的草本味道能够达到和谐。所以朗姆,金酒,龙舌兰,都是来檬的老相好。
不过要提起来檬唱主角的经典鸡尾酒,你一定想的和我一样。
代表鸡尾酒:
或许你还没有造访过哈瓦那,但谁不喜欢一杯清清爽爽的呢!这种自16世纪就存在的鸡尾酒能经久不衰自有它的道理。
炎热的夏夜,有朗姆和糖浆打底,杯中来檬,薄荷,碎冰块多多益善,小饮一口就能把你带到古巴的海岸。
3⁄4 oz单糖浆
3⁄4 oz来檬汁
1 1⁄2 oz白朗姆
1 1⁄2 oz苏打水
很多青柠片
很多薄荷叶
杯中的绿色当然是越多越好!
聊句题外话,笔者曾经尝过用来檬辣酱替代的血腥玛丽,那个味道简直是重口味和小清新并存,不过鉴于血腥玛丽早就是诸位调酒师们放飞自我的第一阵地,所以就不给大家详细描述了。
黎檬
好,介绍下一位选手,大家先来看看这堆橘子。
哈哈哈,其实它们的名字叫做“黎檬”,是一种原产于印度的水果。
黎檬是橘子和香橼的结合体,其实比起柠檬来,更像橘子。特别是切开之后,就能感觉到皮薄肉多,但是形态上略像柠檬,酸起来也是十分认真的。
和柠檬和来檬不同,黎檬的枝条上没有刺,叶片上看不清小翅膀。
还有就是这货的籽儿实在太多啦,大多情况下都是榨汁来用的。
说到这儿,你大概觉得这个橘子不像橘子柠檬不像柠檬的东西挺陌生哈?其实你可能早就接触过它啦!
世界知名的金酒品牌添加利早在2006年的时候就推出了蒸馏过程中加入黎檬的金酒—— ,十分受欢迎。(只不过人们当时喜欢把它叫做“酸橙”罢了)
要说它的味道其实也蛮妙的,除了类似柠檬的果香之外,还充满了花香味,细细品味之下,居然还有微弱的烟熏味道。所以它和金酒特别配。
不过,黎檬在鸡尾酒里的使用确实比较小众,大部分情况下是作为来檬(青柠)的替换品.
像琴蕾,玛格丽塔这些大众鸡尾酒都可以把配方中的来檬换成黎檬,以追求更新奇的风味。
emmm还有啥……哦对了,黎檬还可以用来做糖浆,这是最近的新风潮。
1大杯水+1大杯糖+5~6个黎檬可以熬出一个梅森罐那么多的糖浆。用黎檬糖浆来替换单糖浆在某些鸡尾酒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粗柠檬
lemon
啊啊,终于讲到了笔者最喜欢的一种柠檬。
顾名思义,粗柠檬长相比较粗,是橘子和香橼的私生子。长相没有柠檬秀气,皮厚而粗。酸味的情况介于柠檬和来檬之间。(在某些生长环境中有明显的甜味)
枝条上没有刺,叶子上也没有明显小翅膀。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这种柠檬,在意大利南部。庞贝城外的小吃摊上,这些柠檬一串串的从招牌垂到地上,个个都有小孩脑袋那么大,榨出来的果汁清爽酸甜,即使不加糖也好喝。
这种柠檬在意大利南部广泛分布,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提起意大利笔者就会条件反射的想起“海风,蓝天,黄澄澄的巨大柠檬,和新鲜又便宜的柠檬汁。”
顺便一提,粗柠檬也被广泛应用在酿造意大利传统餐酒“柠檬奇诺”()中。
此外, 有些讲究的鸡尾酒将粗柠檬作为不可替代的酸味来源。
代表鸡尾酒:
Duke’s
或许你不知道杜克酒店,但是你肯定知道007的马天尼吧?
007系列小说的作者Ian 曾经是这里的常客,相传詹姆士邦德的标志性的马天尼,和那句“, not ”都来源于此地。
如今的007不喝干马天尼了,改喝,然而 也是Ian 在杜克酒店发明的,说到底还是一家人
马天尼其实好做,味美思+金酒+柠檬皮或橄榄就搞定。
不过杜克酒店的讲究就在于,金酒一定要用必富达(),柠檬则一定要用粗柠檬( lemon)
小花橙
长得丑,就被排在最后。闲话不说先看图吧。
虽然顶着个可爱的名字,但是小花橙却是巨丑的柑橘家成员,就好像被马蜂叮了满身包一样,所以有时候也叫马蜂柑。皮超级硬也超级厚,气味儿特别浓烈,有些花椒的风格。酸味儿更是强过青柠。这东西根本就不是水果,就是个蔬菜。
小花橙的枝条上没有刺,叶子有一个巨大的翅膀,所以它也叫小花大翼橙。
划重点:不要空口吃。
要在鸡尾酒里找到这货的身影,还是蛮难的。毕竟口味摆在那里,前面四位选手随便哪一个都能甩它三条街。
但是少不代表没有。面对这种味道强烈口感刺激的小花橙——我们就得用更烈的味道来压住它!
代表鸡尾酒
生姜花橙酸
Sour
这款鸡尾酒是另一款网红鸡尾酒的变体,我们把原料中的卡夫柠檬换成了味道更浓郁的小花橙。
风味同样强烈的生姜能够“降服”住小花橙,把它浓烈的酸麻味扭转成带有东南亚风格的香料风味。
不过这款鸡尾酒做起来挺麻烦的,把步骤列在这里,有兴趣有条件的可以试试
基酒:酸橙风味伏特加
750 ml 纯伏特加+10片酸橙叶,放入罐中,置于凉爽黑暗的角落5~7天,你就能得到自酿的酸橙风味伏特加了。
甜味剂:姜味糖浆
¼ cups 杯生姜泥+½ cups 糖,煮开,冷却到室温,过滤
步骤:
取一个装满冰块的摇壶,放入1¾ oz酸橙伏特加,放入¾ oz糖浆,放入½个小花橙挤出的果汁,摇匀后倒入杯中,用苏打水填满,杯口用酸橙叶做装饰。
今天的柠檬大会就开到这里,不知道上面这五种柠檬你尝过哪些呀?当然,柠檬及其替代水果的种类多种多样,一篇文章无法涵盖,如果你还见过哪些鸡尾酒用上了奇奇怪怪的柠檬,记得要和我们分享哈。
读完了吧?
有点想看你们脸皱牙酸腮帮子冒水的扭曲表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