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艾滋病,“鸡尾酒疗法”如何暗藏玄机?

日期: 2025-04-01 08:02:41 |浏览: 3|编号: 8813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治疗艾滋病,“鸡尾酒疗法”如何暗藏玄机?

“鸡尾酒疗法”的应用药物

目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主要以五类药物为主:

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替诺福韦(TDF),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依非韦伦(EFV)、奈韦拉平(NVP)、依曲韦林(ETR)

蛋白酶抑制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克力芝)、阿扎那韦(ATV)

整合酶抑制剂:多替拉韦(DTG)、拉替拉韦(RAL)

融合抑制剂:恩福韦肽(T-20)

“鸡尾酒疗法”最经典的搭配是三联治疗,也就是“两种骨干药物+一种其他药物”,其中骨干药物主要指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

“鸡尾酒疗法”的中国化应用

从2003年开始,我国对艾滋病治疗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现在中国的艾滋病患者,基本都能接受到免费的药物治疗。

我国基于“鸡尾酒疗法”的免费药物方案有以下两种,具体用药需根据不同的个体情况如不良反应耐受程度等进行选择。

一线方案:

两种骨干药物:替诺福韦/齐多夫定、拉米夫定

一种其他药物:依非韦伦/奈韦拉平

二线方案:

两种骨干药物:替诺福韦/齐多夫定、拉米夫定

一种其他药物:克立芝

需要注意的是:“鸡尾酒疗法”是终生治疗,患者不可自行停药。此外在服药期间,患者须定期去医院复查。

“鸡尾酒疗法”的广泛应用,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大大降低。在高质量的“鸡尾酒疗法”治疗下,艾滋病由原来“不可治愈的绝症”慢慢转变成可以控制的慢性疾病。

基于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联合国规划署设想的“2030年终结艾滋病”并非天方夜谭。

审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郭新铭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