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恶的新冠疫情又来了?

日期: 2025-03-31 06:03:30 |浏览: 6|编号: 8761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万恶的新冠疫情又来了?

疫中客

今天一大早,就看到一个北方朋友在朋友圈里说,“二阳的感觉还是很酸爽的,冷得浑身筛糠……”朋友说,嗓子略难受,眼睛有时候看东西不太清楚……

上午,又看到一个北漂朋友说,“明明没阳,却拥有了阳的所有症状,这是咋回事?”

在一个新冠群里,又看到一个武汉群友说,扎心,还没开学,这病又开始了。

一个河南群友说,女儿昨天开始症状明显了,鼻塞流鼻涕咳嗽,真是,没有开学就来了……‍

另一个群友说:身边确实有很多人又羊了。

……

我就坐不住了。新冠疫情又来了?

这时,离2022年12月“放开”只不过8个月,离2023年5月“二阳潮”仅3个月。

“下波疫情预测在11月左右”

翻了几个微信群,发现这波新冠信息在8月6日就出现了。

这天,在一个肺炎群里,一个群友转发了几条关于新冠的信息,让人难以平静。

一条信息是,“31岁,爆发性心肌炎,住院一个多月,在ICU躺了9天”,“这次心肌炎是二阳了,医院给我全面排查确定新冠引起。”

一条信息是,“父亲在ICU中,肺全白,遗憾地走了”。

还有一个群友说,昨晚得知一位倾其生命做慈善的人,80后,二阳白肺,送医院上呼吸机,也没有保住命……

这天下午,上海广播电视台发了一条新闻,《上海最近阳的人多了?专家:下波预测在11月左右》

新闻称,中国疾控中心8月3日公布了7月份全国新冠疫情情况,7月全国发热门诊诊疗量和新冠重症病例数都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

相比6月份,7月份全国报告的新增新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环比减少1513例、174例。目前在中国流行的新冠变异株,仍然还是XBB系列变异株。

记者从沪上医院发热门诊和感染科了解到,目前本市新冠感染水平和全国保持一致,处于低位零星散发状态。

7月以来,华山医院感染科病房内收治的新冠感染重症患者比例约为5%,主要集中在首阳、高龄、基础疾病控制不佳以及未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中。

而实际就诊患者中,短期内重复感染、三阳的情况很少,四阳几乎没有。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说:“现在是处于一个相对平稳、或者说低谷的阶段。确实我们也碰到过在短期内可能三个月以后,又感染一次的情况,但是大多数这些患者都是比较轻症的。”

按照免疫力周期推测,下一波新冠流行可能出现在今秋11月左右……

出差回来就刀片嗓‍‍‍‍‍

到了8月8日,微信群里对新冠的讨论就多了。

在一个新冠群里,几个群友都看到了上海广播电视台发布的上述信息。

武汉群友于小婉(化名)说,姑子的儿子22岁,身体很棒,上个月阳了,高烧几天。

另一个武汉群友说,我估计我孩子7月初学轮滑感冒,就是新冠,连老师都传染了呢,三个老师都感冒了。孩子当时症状也是刀片嗓,高烧一天,吃了两周药还治不好,后来去同济医院看了,说他有点哮喘,又用了其他的药。整整治疗了三周。以后像这种商场室内的培训,再也不敢去了。

8月10日下午,新冠群里就出现了病例。

一个武汉群友说,大家最近出门一定带好口罩,特别是坐飞机火车啥的。我出差飞了一趟海口,感觉是在机场感染了,回来就嗓子如刀割,有白色的脓点,然后发烧38℃,耳鸣,咳嗽。测了又没有阳,但我感觉是阳了,上海总部的几个同事,也说最近上海阳的多,都是又拉又吐,发烧。

这天,一个旅美朋友在朋友圈里说,美东的朋友第一次阳了,给美西的我打了个电话,我也疑似第一次阳了(第一天没有测出来)。发烧,肌肉痛,咳嗽喷嚏连连涕泗横流。跟重感冒最不一样的感觉就是所谓的刀片嗓。目前就是喝汤(麦片汤西红柿汤鸡汤)睡觉为主……

在上述肺炎群里,一个群友疑似家人感染而向群里的药学教授丁虹求助。

群友说,先生昨天干咳,今早开始有少许黄痰,并伴有低烧,开始37.5℃,现在38.5℃,血氧92%左右,他的血氧一直不太好,前两天是96%左右。目前孩子二阳了,担心先生也被感染,他目前尚未测出阳性。先生今年4月心梗,抢救及时捡回一条命,但做了心脏支架(分析和今年阳后有关),这次吃了好多种和心脏支架有关的药:阿司匹林、替格瑞、阿托伐他汀、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沙库巴曲缬沙坦,现在想给他使用鸡尾酒疗法加阿莫西林,不知和他目前吃的药是否有冲突?

丁虹说,不会有冲突,鸡尾酒疗法的维C和芦丁本身就跟食物一样,你能吃饭就能吃它们。38℃多,没必要吃甘草酸二铵,但他的氧饱不好,已经低于93%了,可能肺部还是有炎症,甘草酸二铵就必须上。他的降压药吃得太凶了,那个药的不良反应很大。无论如何要买一个血压计,监控血压。

8月11日,一个武汉朋友告诉笔者,我姑娘从2020年到现在,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前天突然不知道怎么就阳了。就接触了送外卖的。像重感冒,只发烧,喉咙不痛,不想吃东西。医院也只开了一盒抗病毒的药。

新冠变体毒株EG.5在美流行

这天,一个在美国的中医博士说,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变异出新型,最近中国、美国新冠病人又明显增加,估计秋冬还会爆发……

新冠群里的不安

新冠的卷土重来,给一些群友带来不安。

在上述新冠群里,群友们大多经过2020年武汉疫情,不少人长期被新冠症状折磨,之后的每一波疫情,都使他们受到惊吓。

8月10日下午,在新冠群里,一个北京群友说,我头皮突然疼,几天了,然后眼睛里眼眶子也疼,今天耳朵也有点疼了,不知道怎么回事?

其他群友说,可能又有点感染吧,最近感染的人有点多……

北京群友说,是吗?我昨天测了,阴,今天再测下,不过我一个月没出门了,怎么会感染?

这位北京群友目前在郊区避暑,前些天周边发洪水,好在未受波及,近来的一个月,她说连门都没出过,楼梯都没下过,取东西都是家人取。因为老人吹不了空调,家里也基本上不开空调。不仅如此,她说,疫情三年,也没堂食过一次,医院没去过,外面的室内场所都没去过。

“现在疫情即使再厉害,也比去年冬天要好得多吧?感染的可能性有,但我觉得不大。我是防护的不能再防护的那种,如果说我这样连门都没出,还感染,那就没法活了……

无独有偶。一个武汉群友说,好担心开学后,学校大面积的阳……

一个河南群友说,去年一年都是那么过来的。一开学就全班阳一次。我女儿去年一年在学校最严重,我也是烦死了。

一个天津群友说,我20年就是年初感染一次,七月份感染一次。我现在就怕过冬天,感觉越来越像老人了。我不是怕冷,是怕冬天的病毒。

变异毒株EG.5

近期的新冠感染者并非只是出现在微信群里。

武汉一家三甲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告诉笔者,近期发热的病人较前增多,有阳性病例出现,昨晚有四个,但很多病人没有按常规查抗原。复阳的症状比较轻。三阳的少。

之前的8月8日,公众号“呼吸科胡洋医生”发文称,新冠会反复感染已经成定论,从去年12月放开到现在,已经陆续有人三阳,一个兄弟医院的朋友说去发热门诊轮班,去了一天就三阳了,他说发热门诊一天看了四十多个发热病人,其中不少是阳性病人,一个外地的同学昨天发了抗原两条杠的图片给我,同时配上捂脸的表情包,显然也是三阳了。

文章称,之前说过,新冠会和感冒一样反复感染,从根本上讲,新冠是病毒,而且是那种变异极快的病毒,其特性肯定不像相对稳定的病毒,感染一次就能够终生免疫,大部分人的抗体会逐渐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就会再次感染,这个病毒逃避免疫系统杀灭的能力太强了。

这一波感染相对来说症状没有那么严重,主要的症状是头痛发热乏力,感染后口服抗病毒药物大多快速好转,相对来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症状会较重,尤其是本来就有肺部疾病的高龄患者一定要当心,有些人可能会转化成重症肺炎。

卷土重来的新冠病毒,也让人们更加关注新冠变体毒株。

8月11日,在上述新冠群里,一个群友转发了长江云新闻的信息:新冠变体毒株EG.5在美流行,一周近万人住院……

另一个群友转发了小红书上的文章《新冠反扑!史上最极端、最多变异变种!》:世界卫生组织于7月19日将EG.5添加到目前正在监测的流行变种列表中。世卫组织表示,EG.5有一个额外的尖峰突变,自5月底以来,全球感染率在持续上升。到目前为止,尚无证据表明EG.5会导致病例或死亡人数上升,或者涉及该病毒的感染更为严重。

当天,公众号“疾控先生”也在文章中介绍了EG.5的情况。

文章称,EG.5是奥密克戎的亚变体,由XBB.1.9.2菌株突变而来,从4月起就已在美国流行。根据美国疾控中心最新估计,EG.5已成为美国最主要的新冠毒株,约占全国新病例的17%,而另一个最常见的毒株XBB.1.16占16%。

据联合国新闻中心8月10日消息,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初步风险评估报告显示,新冠变异株EG.5及其亚谱系列在美洲、欧洲及西太平洋地区的新冠变异株中增长最快,被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

世卫组织表示,从全球来看,EG.5相较于其他变异株有着显著的增长优势,其感染占比从6月19日到25日这一周的7.6%增至7月17日到23日这一周的17.5%。同一时期,EG.5在中国的流行率从24.7%上升至45%。

据海外网,瑞士日内瓦全球卫生研究所所长安托万·弗拉欧在接受法国电视一台采访时称,Eris(EG.5毒株)似乎比XBB变种更容易传播,2023年秋季可能迎来新一波疫情,但未必比过去一年的疫情更严重。

据8月11日《证券时报》报道,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告诉记者,门诊新冠感染人数确实有所增加,但总体来说仍处于低水平流行……‍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