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研】单克隆抗体药物研究概览
一、抗肿瘤单抗药物
据数据库统计,截止目前,临床研究和已上市的单抗药物中约46%用于肿瘤治疗,已上市药物133个,涉及20多个靶点,热门靶点主要包括PD-1/PD-L1、HER2、CD20、VEGF/VEGFR、EGFR等。此外,还有造血分化抗原CD3、CD19、CD20、CD30、CD33、CD38、CD52等;细胞间质及外基质抗原αVβ3、α5β1、FAP、 等;实体瘤糖蛋白CEA、EPCAM、PSMA 等;糖脂类GAN-GD2、GAN-GD3、GM2等。
近年来,针对新的肿瘤靶点也在不断探索。其中 18.2是在癌细胞中广泛表达的一种高度选择性的分子,是一种广受关注的理想靶点,目前国内外已有多家企业布局了 18.2靶向药物的开发,大部分在研项目属于单靶点抗体药物。是第一种针对该靶点开发的IgG1单克隆抗体,目前正用于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交接癌的3期临床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类受体(-like I ,IGF-IR)除了促进肿瘤细胞的形成与增殖,还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浸润和转移有密切联系,使得IGFIR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肿瘤靶向治疗靶点。2020年1月,FDA批准了第一个靶向IGF-IR的抗体药物,其他靶向IGF-IR的抗体药物大多处于临床阶段,其中Amgen的已经进入3期临床。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单抗药物
单克隆抗体药物已经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选择。目前全球批准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单抗药物约88个,大致可分为TNF类、白细胞介素类、整合素类和B细胞耗竭和抑制类靶点。TNFα抗体药物主要包括靶向TNF-α的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培塞利珠单抗和融合蛋白依那西普,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炎症性肠病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的白介素类自身免疫性疾病靶点包括IL-1、IL-2、IL-6/IL-6R、IL-7、IL-17A、I L - 1 2 和I L-23。截至目前,全球共批准4款抗IL-17抗体药物。针对整合素靶点的抗体已获批上市的有靶向-α4的,用于多发性硬化症和难治性克罗恩病,以及靶向-α4β7的,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以B细胞耗竭为主要机制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靶点包括CD20和BlyS/APRIL系统。
随着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机制的不断了解,新的靶点也逐渐被发现。2021年8月,FDA批准了抗Ⅰ型IFN受体抗体药物(通用名-fnia),用于正在使用标准疗法治疗的中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另外,针对GMCSF、CD6、靶点的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药物也在研发中。
2022年3月3日,用于免疫性疾病治疗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君迈康)获批上市,这是君实生物与迈威生物合作开发的产品,该产品成为国内第6款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
三、传染性疾病单抗药物
单抗药物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1998年,FDA批准靶向RSV膜融合蛋白的,为首个上市的抗病毒单抗药物,目前已有39种用于人类病毒药物获批感染治疗的抗体药物获批,多个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单克隆抗体作为具有潜力的治疗药物备受关注,FDA已经授予再生元抗体鸡尾酒疗法(+ )、Eli Lilly and 抗体鸡尾酒疗法(+ )以及开发的单抗疗法紧急使用授权,国内也有多个抗COVID-19中和抗体正在临床试验中。
2021年12月8日,抗新冠单克隆抗体组合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BRII-196/BRII-198)正式获得NMPA批准,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岁,体重≥40kg)新型冠状 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
2022年3月6日,哥伦比亚大学何大一团队在 发表了题为: of SARS-CoV-2 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使用19种单克隆抗体进行实验室实验后发现,只有最近获批的单抗可以中和奥密克戎()的全部三种亚型。
四、其他疾病单抗药物
在心血管疾病领域,FDA于2015年批准以PCSK9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和,用于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他汀类不耐受的高胆固醇血症。
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领域也出现了多种抗体药物,成为抗体相关疾病领域的新方向。2016年,和的(靶点为CD25)被批准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头痛类型之一,但一些患者对曲普坦类药物无效或存在禁忌症,研究表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Gene ,CGRP)是偏头痛时神经元释放的唯一的神经肽,阻断CGRP 对治疗偏头痛有显著疗效。目前,已有4款抗CGRPR/CGRP的单抗药物获FDA批准上市。近年来,抗体药物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方面也有新进展,FDA于2021年6月批准 用于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上市申请,这是自2003年以来FDA批准的首个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另外,Roche研发的和Eli Lilly and 研发的用于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3期临床试验也正在或即将开展;对于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其他治疗靶点如Tau、TDP-43的抗体药物也正在研发,如 Myers 的。
目前,已批准用于治疗哮喘的抗体靶点包括IgE、IL-4R和IL-5/IL-5R。IL-13也是哮喘发病中重要的细胞因子,它可以诱导B细胞产生更多的IgE促使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多、支气管纤维化以及呼吸道超敏;抗IL-13单抗和正在开展3期临床试验。其他针对哮喘的抗体靶点包括炎症细胞因子如IL-6、IL-9、IL-17、IL-23、IL-33、TSLP和GM-CSF,以及细胞因子受体如IL-2Rα、IL-17Rα和IL-33R。
在全球医药研发管线中,单克隆抗体药物是倍受瞩目的生物工程药物,受到科研院所、制药企业和资本市场的追捧,是最热门的制药领域之一。未来,伴随抗体偶联药物、小分子抗体、双特异性抗体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科研攻关,单抗药物将继续迸发活力,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