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疗法的评价及疗效的预测(讲课论文)
艾滋病疗法评价及疗效预测问题评析 1 问题的背景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以下简称 AIDS), 是人体感染了 人类免疫缺陷型病毒(以 F 简称 HIV)引 起的, 当 HIV 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时, 感染者便发展为 AIDS 病人。 随着免疫力的降低, 人体会越来越频繁和严重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 最终会因 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 。AIDS 已成为当前人类社会最严重的瘟疫之一。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 《2005 年度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显示, HIV 感染者总人数已达 4030万, 自 1981 年以来的死亡总人数为 2500 万。 我国 HIV 感染者也已有 100 万人,专家预测, 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到 2010 年 HIV 感染者将超过 l000 万人。AIDS 的预防及治疗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在 HIV 感染过程中, 病毒以活动、 静止两种状态存在于宿主细胞里。 含有静止期病毒的细胞一旦被激活,整合到宿主细胞中的病毒 DNA 开始转录为 RNA, 在病毒结构蛋白及各种粒酶作用 下, 经装配病毒 RNA 核心颗粒, 从细胞膜上获得包膜, 成为成熟的 HIV病毒。 成熟的 HIV 再感染新的细胞。 随着病毒的复制繁殖, 在机体免疫系统起重要作用 的 CD4 细胞数量呈进行性减少。 HIV 感染后出现的动态进展过程包含着不同的发展阶段, 如图 1 所示。 对于 HIV 感染的治疗, 现在以针对 HIV 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为主。 病毒载量是评估治疗方案效果的最重要指标, 目 前认为治疗有效的标志是在开始治疗 8 周后, 血浆病毒载量降低 1 个 log(10倍), 4 至 6 个月 降到低于检测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