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小伙,初中学历,娶了名校毕业的英国老婆,现状如何了?
2015年的五一,本来只是一个平淡的假期日,
但是在四川古蔺县的村子里却举办了一场不一样的婚礼,
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过来围观新娘子。
原因没有别的,只因新娘是个外国人,还是一个蓝眼金发的英国姑娘,
而新郎却只是本地的一户普通人家的小伙子,学历也只有个初中毕业,
令人好奇新娘作为从伦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是如何与新郎结识?
又为什么执意要嫁给新郎呢?
就连泸州本地的记者都赶来采访,想要一问究竟。
杨滩1993年出生在四川古蔺县的一个农村家里,
家里靠着父母种地为生,生活条件比较一般,偶尔父亲也会出去打工,
但是因为没有什么手艺活只能出点力气,干点苦力活。
父母不想让他和自己一样,于是特别支持杨滩读书学习,
可是杨滩没有那个心气,读到初中毕业就不想继续了,觉得念书不是自己的路。
父母劝了好几次都没有什么效果,当时村里初中毕业不读书的,
要么出去打工,要么就是帮着家里的买卖。
于是父母合计了一下,拿积蓄加上借的钱开了个小餐馆,
父母烧菜的手艺也不错,加上来四川的游客也很多,生意一开始还是很红火的。
但后来竞争多了,来的客人越来越少,
餐馆就关了门,父母就只能继续给人打工。
杨滩不想接受如同父母一样的碌碌人生,
跟父母提出外出闯荡学门手艺的想法,父母也是再仔细思考后,
觉得比较合适,索性给了杨滩一笔路费,任由他去了。
杨滩跟着老乡坐上了南下的列车,到达厦门后发现这里不仅靠海,
有工厂也有酒吧餐馆,经济发展非常不错。
老乡劝他进工厂,管吃管住还能加班拿钱,
他却嫌弃工厂流水线的日子枯燥,干了没几天就自己离职跑了。
无所事事的他在街上闲逛着,看见不少餐馆生意好,
想起家里餐馆关门的事,就想学习一下别人家的生意有什么门道。
走着走着,他到了一个酒吧门口,酒吧负责人仔细打量了一下外观,
就问他想不想做服务生,可以给他提供岗位。
这正好符合了杨滩的心思,第二天他就入职穿上工作服,
当了酒吧的服务生。工资虽然不高,但客人给点小费,加起来比工厂强,
因为有过家里餐馆的经验,所以他上手很快快,
加上对客人有礼貌耐心,很快就赢得熟客的欢心,
有些客人来几次,他能记住人家喜欢啥。
平日里和同事也都相处得比较好,谁请假让他顶班,他都乐意,
他听同事说调酒师钱多,就想学。调酒师不随便教人,他就给调酒师买烟带饭,
有回调酒师嗓子不好,他跑去买药。慢慢地,调酒师觉得他实在就教了他,
经过一阵努力练习他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调酒师,工资涨了不少。
朱迪1988年出生在英国曼切斯特,家里比杨滩强多了,
父亲是农场主,母亲在大学教书。
她小时候很喜欢在农场玩,喜欢那种自由无所拘束的感觉,
父母见她性格开明,爱唱歌又有天分,就聘请了专业的老师教她钢琴与歌唱。
在学校时朱迪就是文艺演出的积极分子,父母也热衷于带她去比赛多长见识,
这些经历让年少的朱迪养成了收放自如的台风。
高中时她选了音乐特长,以不错的成绩在2006年考进伦敦皇家音乐学院,
而这所学校在音乐圈里享有盛名。后来她又考进伦敦大学读研究生,
毕业后在英国唱歌。因为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与好奇,
2012年,24岁的她只身一人来到厦门半工半读的生活,
而她打工驻场的那所酒吧正好就是杨滩所在的地方。
二人的命运之线从此刻开始有了纠缠,
杨滩在2012年首次在酒吧里看到了朱迪的身影,
乍见之欢也就从此而来。朱迪的歌声穿透力强能打动人的心灵,
又是从英国来的,杨滩觉得新鲜。他干活时总听她唱,
她下台经过他身边,他就笑笑打招呼。
有时候她唱完坐吧台喝点东西,两人就有一搭没一搭的随便聊上几句,
朱迪中文不太好,头几次聊得不多。
慢慢地,杨滩知道她是伦敦大学毕业的,来中国想看看这边咋样,
两人接触多了,杨滩逐渐对这个女孩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中间几次朱迪因为有事没来唱歌,他心里就空落落的,
怕她病了或要回英国,可他没敢说,觉得自己跟她差太多。
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杨滩干活时常给她递水,有水果也会分给朱迪一些;
她心情不好时,他想办法让她高兴;
她想喝酒时,他提醒她护嗓子,
调点不带酒的饮料,朱迪也对这个小伙子逐渐熟络起来。
二人感情有了实质性推进都到了2012年年底了,
那天晚上朱迪正唱着歌,但是音响突然出了故障,
没了伴奏的她站在台上很尴尬。等了一会儿没人修,管事的人也不在,
这时杨滩跳上台跟客人说音响坏了,让歌手先歇歇,打破了这个尴尬的场面。
他学主持人那样,请朱迪下台,客人也都认识他,对此没啥意见。
两人因为这件事后终于交换了微信,有了微信,他们联系多了。
杨滩英语水平不行,就用翻译软件进行沟通,
想说啥就先写中文再翻成英文发过去。
刚开始,他也不敢直接表达感情,总是有事没事的就关心她最近怎样。
直到有回朱迪住处的马桶堵了,杨滩得知后立马找朋友介绍师傅去修,
还贴心地先跟师傅讲好价,垫付了一半的钱。
当朱迪要表示当面谢谢他时,杨滩却表示没什么大不了的。
2013年春节前,杨滩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但是他又怕朱迪一个人在上海冷清,就频频跟她聊天,
过了春节没几天就赶紧回到了厦门,自己烧了好几道不辣的菜,请朱迪吃饭。
两人感情能成,不光靠杨滩关心,还有点实在的根。
杨滩书读得少,但在酒吧干活用心,从服务生混到调酒师,靠自己琢磨和跟人处得好。
他对朱迪的关心是干出来的,朱迪在英国长大,
家里条件好,学音乐一路顺,可她来中国得适应新地方。
杨滩帮她解决小麻烦,让她觉得靠得住,两人背景差得远,
一方是初中学历的农村出身,另一方却是文化家庭的高才毕业生。
但是朱迪并不在乎这些,她更在意的是杨滩踏实本分的性格与对人真诚的那颗心,
父母也总是教育她要找自己更喜欢的人,门当户对的什么不重要。
2013年朱迪回英国后,杨滩回了老家在成都找活儿,
两人消息仍没有中断,互相交换着彼此的生活碎片。
父母催他相亲,他心里有朱迪没答应,为此甚至与父亲起了争执。
他在微信上对朱迪说了心里话,朱迪也说心里放不下他,两人才定了关系。
杨滩跟朱迪定下来后,感情还得过点坎。
他怕她家人看不上,她说父母尊重她选择。
他跟父母说,父母先不同意,觉得条件差太多,后来见他坚持就不再阻拦了。
朱迪从英国来成都找他,两人见面后感情更近。
2014年10月,朱迪参加唱歌节目,
杨滩陪着她录了视频,她唱得好进了下一轮。
杨滩调酒手艺好,干活认真,朱迪都看在眼里。
她不嫌他书读得少,觉得他靠自己闯出来不容易。
两人感情慢慢磨出来的,从酒吧认识到微信联系,再到见面相处。
终于2015年2月杨滩在向朱迪餐厅成功求婚。
5月1日,他们在四川老家举行婚礼,
而一身中式礼服的英国新娘也着实让乡里人看了次热闹。
婚礼后,他们日子有了新打算。四川婚礼后,他们在成都待了一阵。
2016年圣诞节前两人去了英国,杨滩头一次见到自己的英国岳父岳母,
妻子的家里人也非常欢迎他。朱迪曾聊过想要的生活,
丈夫在调酒,自己在唱歌,两人共同经营一家小酒吧。
杨滩也在英国慢慢练习英语水平,进步不少。
现今,朱迪回到了中国国内,
担任着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声乐老师的职务,
夫妻二人的生活也依旧甜蜜着。
爱能跨越国际与人种,越过千山万水在一起,恩恩爱爱白头到老,
能够相互扶持,共同为家庭所打拼,
这种纯爱精神在今日渐浮华的世界显得弥足珍贵,
也希望这样的爱情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