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酒吧适合女生喝的常见鸡尾酒
品质夜生活服务平台
[夜生活 用去耍]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点高达上的东西
鸡尾酒
其实小编也不是很懂酒啦
就装个逼,别拆穿
你也可以装着懂一下的啦!
一、含奶制品类
这类鸡尾酒最大特点就是口感顺滑,酒精浓度不会太高,而且都有着像是吃蛋糕、雪糕、糖果一样的甜味,口味绝对的大众化,平时不喝酒的人也都能很轻松地入口,一般都是非常讨女性喜欢的选择。当然也不是男性就不喝,我自己和遇到的一些酒友也很喜欢奶制品调酒。使用的奶制品以淡奶油多见,因为口感顺滑而不至于像鲜奶一样会导致成品过稀.
1、(绿色蚱蜢)
常见程度
口味亲和度
品质稳定度
推荐程度
我自己最喜欢的女性鸡尾酒,不知道为啥之前都没人提到。虽然是的衍生,但我还是根据喜好列在第一位了。这是我心目中的必喝酒,也是我拉女朋友入坑的第一杯。
配方是淡奶油、薄荷利口酒和白可可利口酒。口感顺滑,关键是调酒师没有在摇荡时让冰块释出过多的水,我对这款酒的审美是宁可不够冰也不能太多水。味道就是薄荷巧克力的味道,基本没什么区别,酒精的感觉很弱,但因为多数酒吧白可可利口酒的选择有限,很容易巧克力味不够浓,不过一般敢做这一杯的酒吧调酒都不会太难喝。
顺便一提,不同的鸡尾酒都会有些变种或者衍生的鸡尾酒的,在这里也提一下,对于记忆力好且好奇心强的人,可以要求调酒师帮忙调。的变种主要是更改利口酒的种类,像是我喝过用绿茶利口酒做的,搭配薄荷巧克力感觉不错。另外就是男性化版的,酒友曾经分享过 的酒谱,把奶油换成伏特加,对于薄荷巧克力加烈酒爱好者的我,简直爽到飞起!
2、 / (亚历山大)
常见程度
口味亲和度
品质稳定度
推荐程度
这个才是奶油调酒中知名度最高的,不知道是不是最早的一款(烦请专业人士指正)。最早于1915年的版本是使用Gin、奶油(或者half and half的鲜奶加奶油)、可可利口酒调制,后来再出现了使用白兰地调制的 ,现在基本上都是使用白兰地的了。口感顺滑,像是融化的雪糕,味道也极像融化的雪糕,带有巧克力香和白兰地高贵的香味,香甜容易入口,并且香味比略微复杂一些。配合豆蔻粉,整杯的口感都非常女性向。背景故事方面不得不提Days of Wine and Roses (1962)这部电影,描写酒精成瘾的经典电影之一,讲述如何把滴酒不沾的女人拉入坑(好像哪里不对)。
衍生方面,我觉得应该也算,此外除了历史上的Gin和现在王道的,理论上其他的基酒都会很搭配。陈年朗姆和香料朗姆如、 等应该也不错,下次我自己试试。另外Silk 和也是经典。
3、White (白色俄罗斯)
常见程度
口味亲和度
品质稳定度
推荐程度
为了视觉效果选用搅拌前的图,搅拌后就是拿铁的感觉。之所以推荐这款不是完全女性向的是因为口味大众化,不讨厌咖啡的人一般也不会讨厌这一杯,尤其是White 比Black 的酒精度数低多了。做法是伏特加加上咖啡利口酒以后再加入鲜奶(同样也有Half and half的做法),搅拌即可,在家也很容易调。有咖啡的香味、奶香和一定的酒精作底,跟冰咖啡差不多的咖啡香气强度,略甜(鸡尾酒的世界里缺乏没甜味的咖啡酒)。不加奶的做法就是Black ,但因为一般酒吧都选作咖啡利口酒,其甜味浓烈也算得上“恶名昭著”,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White 多点。
二、透明汽水类
透明汽水包括苏打水、汤力水、姜汁啤酒/姜汁汽水等,其实代表的是非常庞大的一个类别的鸡尾酒,几乎全部基酒和汽水都能两两搭配,单这样已经是有很多专门的种类了,根据不同的辅助材料和比例、调制方法的差别又有非常多的变种,有限篇幅不可能穷举。这一类一般酒精浓度不高,基本都是长饮,可以慢慢地边聊边喝,并且很适合在家自制。
1、Gin Fizz
常见程度
口味亲和度
品质稳定度
推荐程度
配方很简单,Gin加柠檬汁加糖加苏打水即成,也有很多地方采用加蛋白的做法,口感顺滑且口味的协调性更佳,称之为 Fizz。口味就如同材料所示,但变化极大。
这杯酒放在第一,并不是因为最流行,也不是因为最好喝,同样也不是我最喜欢的一杯。但这杯绝对是到了一个新的酒吧后对调酒师最佳的测试选择。口味之所以我没详细描述,是因为受调酒师的水平影响太大了——包含酸甜平衡、、柠檬的处理、汽水的处理、糖的选用、最后的酒体强度,加上蛋白就更复杂,是个非常理想的开始试探调酒师的一杯酒。并且不贵,喝到不满意马上就走也不算花费太多。如果一看这调酒师就觉得没信心的……点Gin 吧,自己挤柠檬调酸度。
刚开始喝鸡尾酒不建议喝这杯,万一遇到不好的调酒师,会对鸡尾酒失去信心的.
2、Gin Tonic(金汤力)
常见程度
口味亲和度
品质稳定度
推荐程度
Gin Tonic是高度推荐的一杯。最砸很难,做完美也有很大的空间,从酒的选用到很多细节的处理都会影响最终感觉。配方极简,Gin加汤力水,柠檬角(柠檬汁挤到gin里),即成。柠檬的清香、平衡的苦甜味道、舒服的气泡感、冰凉简单的入口感觉,加上经过温度、柠檬和碳酸气息修饰过的杜松子香气,足以让这杯酒成为永恒。任何一种Gin几乎都能做,而且都是完全不同的感觉(顺便最后我还是回归到's的怀抱中)。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能很容易地接受这一杯。
3、
常见程度
口味亲和度
品质稳定度
推荐程度
现代酒吧的几大俗之中,绝对能榜上有名。大多数酒吧在夏天每晚都有一成以上的人点,多的时候会见到吧台里全部人都在调的景象。由捣碎的薄荷叶、白朗姆、柠檬混合后加苏打水而成,也算简单。口味是清新的酸甜味道当中包含薄荷叶的香气,至于朗姆的味道本身能保留多少还真得看调酒师了。虽然大俗,但对于没喝过的人我还是比较推荐的,的确相当好喝。
也有些人像我女朋友一样连那一点涩味都不喜欢的(跟柠檬的处理方式和薄荷叶有关,我就喜欢偏涩的),这时候还有各种加水果的变种,包括草莓、奇异果等,期望大众化口感的话,应该总有一款水果能满足要求的。
4、 Mule(莫斯科骡子)
常见程度
口味亲和度
品质稳定度
推荐程度
对于初尝鸡尾酒的人, Mule首先吸引注意力的绝对是杯具——这是少数指定使用铜马克杯来装的鸡尾酒,的确也很符合战斗种族毛子给人的感觉。基本配方是伏特加、柠檬汁、姜汁啤酒混合,同样也适合在家喝。最突出的味道是姜汁啤酒当中的姜味,配合柠檬的酸味和碳酸口感,喜欢姜味的人会欲罢不能,讨厌姜味的人不一定会很喜欢这一杯。不同酒吧的处理方式不一样,主要影响还是酸味的强度和姜味的持久性,同样有很大的变化空间。
在家从简时如果使用姜汁汽水,甜味会变得很突出,柠檬的用量需要好好斟酌才行。同样在铜马克杯中,调整碳酸汽水的种类会有其他选择,但是比较少见。
三、大量果汁类型
鸡尾酒当中用到果汁几乎不可避免,尤其是在现代以酸甜口感最流行、柠檬汁使用率极高的背景下。但果汁的比例、种类就决定了酒精度数,跟仅用柠檬汁点缀调酸味相比,大量果汁类的鸡尾酒明显酒精度数更低,而且味道更接近普通果汁,但是又不失酒精的存在感以及口味的复杂性,算得上入门之选。
不过,大量果汁类的酒当中也是有隐藏的刺客的,例如就能无声无息地放倒酒量不好的人,这放在其他类别再说。
1、Piña (椰林飘香?)
常见程度
口味亲和度
品质稳定度
推荐程度
我见过好几种翻译但没有太满意的,在西班牙语中,Piña意为菠萝,意为过滤,台湾有译作凤梨可乐达,感觉也能接受。(亦有漂白的意思,与这款鸡尾酒的颜色也相当搭配,应该是更贴切的翻译)这也是一款火得不行的鸡尾酒,但是在小清新圈子当中又不至于到达那种俗烂的程度,很大程度上跟酒吧对配方的还原度如何有很大关系。配方就是朗姆、菠萝汁加椰浆,酒精浓度极低。此外也有用椰香酒的,而且很多见,个人觉得从颜色和椰子味上都没法替代。必备的是椰子香气和菠萝味,理想的是酸甜而不失椰香风情,酒精浓度低,容易入口。但是各酒吧根据用的菠萝汁不同、比例不同而差别很大,甚至有用椰树牌椰汁来凑数的……虽然对客人来说很容易入口,但是要找到一杯好喝的还不算容易,要做好的话除了根据手头材料调整最佳比例,菠萝汁和椰浆的质量也很重要,但偏偏用得到椰浆的又销量大的鸡尾酒几乎没有其他,所以很难抱极大期望。
我对这杯酒的印象是易找、易入口、完全不沾酒的人喝起来也不会有压力,但找到一杯很好喝的还有点难度,所以不像那么流行。也可能与我对酒精度数有要求有关。
2、 Sling (新加坡司令)
常见程度
口味亲和度
品质稳定度
推荐程度
同样也是极度流行的一杯,并且在大量果汁调酒中也是我的最爱之一。亮点是配方的复杂性,原始配方已经很难还原,现在要找个接近原始配方那么复杂的也很难。Sling是一整类……呃,算是鸡尾酒的前身吧,由基酒调甜而成,不带苦精;新加坡司令则是新加坡 Hotel里Long Bar的原创。现在虽然很多地方简化得不像样,例如只剩gin、樱桃白兰地(甚至都没有)、红石榴糖浆、菠萝汁、柠檬汁、苏打水的长饮,或者Savoy里记载的只剩下Dry Gin、柠檬汁和樱桃白兰地的极简版,但也有很多地方是采用更高还原度的配方的,就是不加或者极少加苏打水,并加入(国内也叫廊酒,一种药草香甜酒)、 (苦酒或苦精中的标配,调动鸡尾酒的香气)、以(君度,最常用的橙皮酒)来调甜味。因为用料很多,口感具有一定的复杂度,并且因为有大量果汁,酸甜口感非常讨喜,即使不计较背后的复杂度也能很好地享受这一杯酒。如果计较的话……Gin本身的杜松子味(被严重掩盖)、DOM的带立体感的药草味、樱桃和橙皮酒的香气、苦精的气味在这样的高度混合加果汁掩盖当中,一一分辨出来还是有点难度的,并且还原版酒谱因为材料很多,一旦比例失衡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我有个朋友曾经说在里面喝出过咸鱼味,调酒师说曾经有个客人说在里面喝出烧鸭的味道……各位姑且理解为这杯酒的味道容易入口又非常有趣吧.
至于这杯酒有多流行?淘宝上有大量的现成品买,我曾经还买到过易拉罐的,不过口感就跟普通的Sling差不多了。据说新加坡航空的班机上任点,求证实!
3、 (大都会)
常见程度
口味亲和度
品质稳定度
推荐程度
比起鸡尾酒皇后,大都会这杯酒才是我心中真正的女性向短饮,同样名声在外,但实际上点的人并不多。由伏特加、君度、柠檬汁、蔓越莓汁调配而成,严格来说也不算大量果汁,并且仍然有一定的酒精浓度,但因为充足的甜味、酸味来源以及充分的水果气息,这杯酒绝对算是容易接受,标准的装饰品是红樱桃,算是装饰中我比较爱吃的(好像不太对)。味道是现代鸡尾酒标准的酸甜口味,没有特殊的药草等气味,比例适当时伏特加基本只提供了酒精,不会提供过多的其他味道。作为果汁够多的短饮,这杯是我心目中的典型
四、三合一鸡尾酒
或者说是现代的酸甜鸡尾酒的标准配方。简单来说就是基酒+白橙皮酒+柠檬汁。白橙皮酒以君度用得最多,主要是用来添加甜味,而这样得到的甜味又不像糖浆那么单调和“廉价”,想明白其中的意义的可以买一瓶君度的小酒版回家,然后适量地浇在香草雪糕上吃,保证能马上明白。在酸甜的衬托之下能最大程度地表现出基酒的美感——掩盖非烈酒爱好者所畏惧的强烈酒精气味,以酸和甜修饰,以低温度镇压和适量冰水稀释,能很好地表现出基酒所隐藏的香气。度数依然很高,全是短饮,酒量太低的人喝这种酒还是有点吃力,但对于我见过的大多数女性朋友都不是问题。
1、
常见程度
口味亲和度
品质稳定度
推荐程度
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来总结这杯酒,就是好喝。这杯酒很好地说明了什么叫好喝就是王道。三合一调酒本身就是王道了,在基酒本身的素质结合适合做鸡尾酒的考虑以后,最佳的选择就是使用白兰地。除了喝白兰地喝到审美疲劳的时候,这杯酒基本适合任何时候喝。酸甜适中的口感,很符合女性审美,白兰地本身高贵的香气完全不被掩盖,可以说是在味觉和嗅觉方面都很讨喜的一杯酒。最不适合入门选择的原因还是因为两个,缺乏新鲜水果香气以及有一定的酒精度数,但对鸡尾酒爱好者来说则是必喝之选。
2、
常见程度
口味亲和度
品质稳定度
推荐程度
玛格丽特名声在外,并且有那个流传极广“调酒师纪念去世的女友”的故事支持,基本上不喝鸡尾酒的人也听说过这一杯。但事实是,这个故事真实性存疑,而这杯酒的口味也不是那么浪漫——加上调酒师水平因素,很容易做砸。外观最吸引人的是“盐口杯”的做法,即杯口粘一圈盐,这样喝酒时可以通过盐味调和这一杯酒的口味——盐加柠檬加龙舌兰可是最地道的口味搭配。即使再怎么掩盖,龙舌兰本身的气味就不是很讨喜,加上这杯酒的苦味处理很微妙,没法完全交给盐和柠檬来解决。
列举的意思很大程度上是说,这杯酒虽然名声在外,并且调好了的确会很好喝,尤其对于本身就爱龙舌兰的人,但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地雷,新入坑的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