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对焦虑症和抑郁症有没有效果,这里有答案!

日期: 2025-03-28 22:03:04 |浏览: 4|编号: 8648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药物对焦虑症和抑郁症有没有效果,这里有答案!

01

前几天看新闻,李玟因为抑郁症离开了。

读书那会我经常听她的歌,真的挺突然。

近几年明星因为抑郁症离开的新闻越来越多,2017年林肯公园的查尔斯也是因为抑郁症离开。

确实有必要讲讲药物对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影响,明确告诉你药物到底有没有效果。

其实简单来讲,要是药物有用的话,你也不会为焦虑症或者抑郁症烦恼了。

不过有一点:如果药物确实能让你感觉舒适,控制你的躯体症状,帮助你睡眠,这完全没问题。

对你有用的方法,那就是好方法,无论是药物还是其它任何方式。

只是从临床心理来看,特别是使用抗抑郁药进行治疗,结果容易适得其反。

02

这里顺便做个提醒,焦虑症和抑郁症是两种不同的情况。

现在一些心理专科医院会把它们混为一谈,认为你既焦虑又抑郁。

这在最新的临床心理研究,已经是非常过时的理论。

说通俗点:你有焦虑症,就不会有抑郁症。

你的抑郁表现仅仅是一种情绪。

关于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我后面会专门做一期讲。

03

其实早在200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就发布了报告。

警告抗抑郁药会使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杀风险增加。

2004年10月,FDA要求所有抗抑郁药都要在标签上,用黑框警告(black-box)标出这一风险。

黑框警告是FDA对药物发出的最严厉警告。

在2006年的调查中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自杀行为的频率高出6.7倍。

1年后,也就是2007年6月,FDA修改了报告,警告任何24岁或以下的人,要仔细权衡这些风险。

短期研究表明,24岁以上成年人的自杀风险没有显著增加。

在FDA的报告中,有的患者在服药后出现了新的症状,比如嗜睡、体重增加、恶心、失眠、头晕、虚弱,甚至会触发之前从未有过的惊恐发作。

这里最荒谬的是很多医生认为患者要想尽快缓解症状,就必须接受药物治疗。

而实际上这些药物反而容易加重躯体症状。

04

如果你服药后躯体症状有明显增加,请一定注意。

这说明你的身体开始抵触药物,就像我们吃了变质的食物会呕吐一样。

当你吃了有可能损害身体的东西,无论是药物还是其它,都会引起大脑的警觉。

这个时候请相信你的直觉,如果继续服用,可能会加重你的症状。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弗尼尔教授通过六项不同的研究可以证明,只有在症状特别严重的时候,抗抑郁药物才能产生一点点效果。

总体来看,抗抑郁药仅对四分之一的患者有些许作用,四分之三的患者服药后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还要忍受很多副作用。

05

那为什么现在主流的治疗方式依然是使用抗抑郁药?

英国制药集团葛兰素史克你可能没听过,但它生产的一款抗抑郁药,你应该听,那就是帕罗西汀。

2012年7月,葛兰素承认贿赂医生并鼓励为儿童开抗抑郁药被罚款30亿美元。

美国司法部调查发现,葛兰素除了给同意开额外处方的医生高额回扣、付费让对药物有利的文章出现在医学期刊上、还聘请了“独立”医生来推广抗抑郁药的疗效。

在2014年,哈佛医学院和韦恩州立大学心理系进行了一次荟萃分析,对帕罗西汀和安慰剂治疗焦虑症与抑郁症做了全面统计。

首次使用所有已经发表和未被发表的完整数据集来评估。

你要是不知道荟萃分析是什么,你就记得一点:采用荟萃分析可以得到接近真实情况的统计结果。

还有一个标准需要你提前留意,美国国家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确定了,药物与安慰剂标准化均数差(SMD)≥0.50作为临床意义的标准。

就是说SMD≥0.50才说明药物有用于治疗的意义。

06

这次荟萃分析发现在治疗焦虑症方面,帕罗西汀和安慰剂之间的疗效差异显示SMD=0.27,并且焦虑的严重程度对结果的影响不大。

79%使用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与使用帕罗西汀治疗的患者并无差别。

说通俗点:就是你吃糖丸和吃帕罗西汀差不多,79%的人吃了糖丸和吃帕罗西汀症状依然一致,并且焦虑程度轻还是重,帕罗西汀的治疗效果没什么变化。

不与安慰剂对照,帕罗西汀治疗惊恐发作的SMD=0.36,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SMD=0.20。

与安慰剂对照发现,已公布的试验结果显示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效果优于安慰剂,SMD=0.32。

但请注意,这个0.32是葛兰素偏向性数据的结论。

这些数据是来自60%已公布的实验结果,还有40%的数据依然没有公开。

而结合那些没有公开的数据显示,与安慰剂对照后效果并无差异,SMD=0.17。

说通俗点:就是它公布了60%的数据,显示药物治疗焦虑症与安慰剂差异明显,对治疗有帮助,但是加上那40%未公布的数据,就表明药物没什么用处。

在抑郁症的分析里,帕罗西汀与安慰剂的效果差异SMD=0.32。

07

这里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现象,很多人认为安慰剂效应是短暂的。

但长期临床实验显示,使用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症状有明显减轻。

你现在还记得之前的标准化均数差吗?

只有SMD≥0.50才说明药物有用于治疗的意义,无论是已经公布的还是未公布的数据显示,帕罗西汀的SMD最高也才0.36。

结合所有的临床数据表明,帕罗西汀在治疗焦虑症或者抑郁症,与安慰剂相比,仅仅有非常轻微的作用。

说通俗点:就是你吃糖丸和吃帕罗西汀,是一样一样的,并且吃糖丸还没有什么副作用。

再给你讲几个需要留意的研究结果:

1.认知行为疗法在治疗惊恐发作方面产生的疗效与丙咪嗪相当;

2.以12周的时间为基准,舍曲林与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儿童焦虑症的疗效差不多;

3.抗抑郁药、心理干预和安慰剂都能产生实质性的症状变化,优于没有治疗的对照组;

4.在患者惊恐发作后18到40周的随访里面,与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人相比,接受过正确心理干预的患者表现出更大的症状减轻。

说通俗点:就是你吃药、心理干预、安慰剂,都能产生一些效果,比放任不管好,3选1的话,那药物肯定首先排除,因为其它2项和药物的效果差不多,采用正确的心理干预还能更大的减轻症状。

08

下面我们聊聊药物的副作用。

与帕罗西汀类似的氟西汀早在1990年,《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就发表了一篇研究结果。

表明没有严重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在氟西汀治疗2~7周后出现了强烈的自杀倾向。

停用氟西汀后,这种状态持续时间短则3天,长则3个月。

这些患者在接受其他精神药物治疗都没有经历过类似的状态。

帕罗西汀和其它抗抑郁药在治疗期间,还有超过70%的患者报告了治疗后出现性功能障碍,而接受安慰剂的人只有不到10%。

而且,突然停药会导致66%的患者出现停药综合征,症状包括恶心、头痛、头晕、情绪恶化、烦躁等等。

在200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要求葛兰素在药品标签上将怀孕类别从C更改为D。

这是一个更强烈的警告。

怀孕期间服用帕罗西汀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容易引发严重发育障碍。

2015年发表在《美国儿科医学协会》上的一项研究还发现,怀孕期间服用帕罗西汀等相关的抗抑郁药,母亲生下自闭症婴儿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倍。

美国妇产科医生大会也发出警告,建议孕妇和计划怀孕的女性尽可能避免使用抗抑郁药,因为心血管畸形和流产的风险会增加。

09

2010年,还专门进行了一项研究,确定抑郁症患者的严重程度与抗抑郁药疗效之间的关系。

这项研究分析了帕罗西汀、丙咪嗪的六项双盲实验。

发现只有重度抑郁的患者,药物与安慰剂在汉密顿抑郁量表上的差异才会大于3分,超过3分药物才具有临床意义。

对于轻度或中度抑郁症患者来说,药物的益处还不到1分。

中国在这方面还没有统计,在美国12岁以上的患者里面,大约19%的轻度和28%的中度抑郁症患者都在服用抗抑郁药。

这一发现真的非常令人担忧。

2017年9月,纽约时报报道了一起因为抗抑郁药引发自杀的案件,葛兰素公司被法庭裁决赔偿300万美元。

法庭文件显示,帕罗西汀引发了一种叫“静坐不能”的副作用,这是一种急性的心理和生理同时进入急躁的状态。

这种状态可能就是我们熟知的惊恐发作。

10

尽管葛兰素因为夸大宣传、隐瞒真实数据被罚款30亿美元。

但相比它的利润,30亿还是小巫见大巫。

从90年代末到00年代中期,葛兰素就销售了116亿美元的帕罗西汀。

根据2021年葛兰素的财报显示,仅一年时间,它的药品销售总额是340亿英镑。

截至2022年,葛兰素支付了数十亿美元来解决,与帕罗西汀引起的出生缺陷、戒断和自杀有关的诉讼。

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药物有没有效果?

你应该有答案了。

11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过:“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于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可以冒被砍头的风险。”

如果你看过《我不是药神》、《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也能明白一二。

假如我们所有的行业加起来有365种,其中有363种被资本掌控,这都无所谓。

唯独有2种行业如果被资本裹挟,那我们所付出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一是教育,二就是医疗。

有一点请你注意,如果你已经在服用药物进行治疗,请别紧张。

因为过度担忧反而容易加重你的焦虑,这个时候你应该好好认识一下“焦虑症”。

你虽然一直在感受它,但你一直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其实焦虑症准确来说并不是一种疾病,这一点我在之前的视频《焦虑症到底是什么》有详细讲。

抑郁症这方面我确实不是很懂,所以不发表针对抑郁症的意见,但我知道抑郁症有不少治愈案例,好像也有新的方法可以治愈。

12

归根结底,现在绝大部分的心理治疗方法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

这也是因为主流的声音被大型制药集团所掌控,真正有效果的方法一直被深埋。

医院的职责现在也是被动给你开药,没有去主动建立一套完善的追踪体系,确定这个药物究竟对患者有没有效果,副作用是什么。

而不是光看制药集团的偏向性数据。

心理医生推荐药物治疗,也是因为他们受偏向性研究结果的误导,对最新的研究成果也一窍不通。

所以只能沿用在学校里学到的过期知识。

对他们来说,药物那就是帮你缓解的最好方式。

但对患者而言,需要的是完全根除,而不是依靠药物去缓解。

并且药物有时候还无法缓解。

如果药物真的有用的话,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患者应该减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越来越多。

摆脱焦虑:

▎¥2199——除获取方法外,还可获得为期30天的咨询支持,1个月内无效全额退款;

▎¥599——获取 60 个完全摆脱焦虑症的神奇方法,独自练习,3天内无理由退款(升级为30天咨询补差价即可);

▎¥399——按次咨询,¥399/小时;

如何获取:

▎¥2199——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时备注【付费咨询】;

▎¥599——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时备注【获取方法】。

加入须知:

1.有去医院做检查,排除身体没有任何问题;

2.想摆脱焦虑,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 获取方法与付费咨询 】

100%保证完全摆脱焦虑症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