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80岁院士坦言,最好的护肾运动并非慢跑和游泳,不妨了解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在一次备受关注的医学论坛上,一位年逾八旬的肾脏病学泰斗,面对满座的听众,缓缓说道:“很多人以为慢跑、游泳是护肾的最佳运动,但事实并非如此。”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要知道,这位院士一生致力于研究慢性肾病(CKD),他的观点无疑挑战了不少人的固有认知。
肾脏,人体的“沉默器官”,往往在损伤已深时才会露出端倪。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中国慢性肾病患者已超过1.2亿,而许多人直到病程进展至中晚期才被确诊。
传统观念认为,慢跑和游泳因其低冲击、高耐力的特点,有助于保持心血管健康,进而间接保护肾脏。但研究表明,某些特殊的运动方式,或许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更为显著。
为何慢跑和游泳未必是最佳选择?
首先,慢跑虽然是一项良好的全身运动,但对于某些肾功能受损者而言,过度的高强度慢跑可能增加氧化应激反应,加重肾小球滤过压力。
而游泳虽然减少了关节冲击,却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尤其是那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患者,长期接触冷水可能导致血压波动,进而影响肾脏血流灌注。
那么,院士口中的“最佳护肾运动”究竟是什么?答案是——太极拳。
这并非凭空而论。《中华肾脏病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坚持太极拳练习六个月的CKD患者,其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蛋白排泄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
这种缓慢而柔和的运动方式,不仅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还能有效降低体内炎症水平,减轻肾脏负担。
太极拳如何保护肾脏?
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供血 ——太极拳的动作强调“气沉丹田”,通过深呼吸和缓慢的肢体运动,有助于提高肾脏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从而降低肾小球硬化的风险。
降低血压,减少肾脏损伤 ——高血压是慢性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而太极拳被证实可有效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度,调节血压稳定,长期练习者的收缩压可平均下降5-。
缓解氧化应激,减少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慢性炎症是肾功能恶化的重要推手。太极拳练习可提高抗氧化酶(如SOD)的活性,减少自由基对肾组织的损害,同时降低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水平。
增强肌肉力量,减少蛋白尿 ——肌肉衰减症(肌少症)在慢性肾病患者中较为常见,而太极拳的站桩、慢练动作可有效增强下肢肌肉耐力,减少因肌肉分解导致的蛋白尿排泄增加。
如何科学练习太极拳?
对于初学者而言,建议从最基础的“简化24式太极拳”入门,每天练习20-30分钟,避免急于求成。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呼吸节奏,动作不求快,但求稳。
肾病患者尤其要避免长时间蹲踞或剧烈扭转,以免增加腹压,影响肾脏血流。
除了运动,日常护肾还需注意什么?
控制蛋白摄入 ——过量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肾脏代谢负担,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克左右,优选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白)。
减少盐分 ——高钠饮食会加重肾小管负担,导致水钠潴留,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收缩肾血管,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而长期酗酒则可能引发高尿酸血症,增加肾损伤风险。
保持充足睡眠 ——夜间是肾脏修复的重要时期,长期熬夜会影响肾单位的自我修复能力,建议每日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
避免滥用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部分中草药(如马兜铃酸类)可能对肾脏造成不可逆损伤,用药前务必咨询医生。
结语
院士的这番话,无疑为众多关注肾脏健康的人提供了新的思路。慢跑和游泳固然是优秀的运动方式,但对于护肾而言,太极拳或许是更温和、更适合长期坚持的选择。
守护肾脏健康,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的调整,更是对自身健康负责的长期投资。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今日起,真正重视肾脏健康,让生命之水流淌得更久、更清澈。
参考文献与权威信息来源
1. 《中华肾脏病杂志》,2023年第41卷第5期,关于慢性肾病(CKD)患者运动干预的研究综述
2.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年第42卷第7期,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肾功能的影响
3.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1年第29卷第6期,关于老年人运动与肾脏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4. 《临床肾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版,系统讲解肾脏病的病理机制及防治策略
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2023年发布的慢性肾病防治指南
6. 世界肾脏病日中国分会官方报告,2023年发布,涉及全球肾脏病流行趋势与预防措施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