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葡萄被大量用于酿酒,其他水果却没有,网友道出真相了

日期: 2025-03-28 11:01:30 |浏览: 3|编号: 8626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为什么只有葡萄被大量用于酿酒,其他水果却没有,网友道出真相了

欢迎各位友友们!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

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祝大家发大财!

01

柿子含糖量也很高。 我们这里老一辈人比较推崇柿子酒。 十年前都卖到30元一斤了,老百姓自己烧的那种散酒,40多度。

02

03

想多了,葡萄就是借个名。其余全是酒精香精勾兑。成本再低,哪干得过食用酒精和香精。主要成本就是推广成本,一个新的品类,没几十亿的启动费用玩不起来。

04

05

欧洲人喝葡萄酒有三个原因,第一,那个破砺石地种不了别的东西,就藤蔓植物还能生长。第二,产量多好多好多,收的时候好多,没办法保存。第三,皮厚仔多又酸又涩,喂猪都不吃。但是可以发酵,简单方便,也算换了一种方法保存。所以后来就酿酒了。全世界只有我们用主粮酿酒,可见我们的地产丰厚。

06

07

柿子酒,纯纯无法营销甜度发酵都不输葡萄。不敢想象,帅气霸总在顶层豪宅,看着外面车水马龙,举起酒杯,抿了一口柿子酒

08

09

说简单点因为外国人喝葡萄酒,有基本盘,所以觉得喝葡萄酒高端有面子,要是外国人都喝樱桃酒那就好卖了

10

11

樱桃酒那个太扯淡了,什么地区的樱桃最次都卖20多??我山东烟台。简直吹牛逼。

12

13

果肉易破碎,容易榨汁。酿酒的过程是酵母吃下糖分生产酒精的过程。大部分人都没见过或者尝过酿酒葡萄,仅从葡萄酒的酸度或鲜食葡萄来推断,酿酒葡萄很酸,实际上酿酒葡萄甜到难以入口。而它的含糖量实际上远超过你主观上认为“甜”的大部分水果。葡萄皮和籽中富含单宁,具有防腐作用。单宁和葡萄的酸度导致酿出的酒不易变质。但那个答案里没有提到另一个重要的一点——葡萄果皮上有天然酵母。换句话说,你把酿酒葡萄摘下来,捣碎放入罐中,最后就有可能发酵出葡萄酒,而且口感不错,估计最早的葡萄酒就是这样来的。而且,相比于米酒、啤酒,葡萄酒从最早的起源到现在都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葡萄酒至今基本上还是这样酿造的,只是中间的步骤更加完善和科学化。而换成其他任何一种水果,首先不一定容易捣碎榨汁,榨了汁不一定有酵母,糖分低则酿不出酒,糖分高则容易腐烂,最后,即使酿出酒,如果缺少酸度和丹宁,未必能够是一种好喝的饮料。

14

15

葡萄酒市场鱼龙混杂,这时候走樱桃酒啥的其实很有市场,只不过不要高估国内市场,198一瓶用来进攻平价市场显然高了,不上不下的价格,市场定位不明,这是失败的主因,一般家庭买198一瓶的水果酒作为日常饮用还是属于奢侈的,如果成本实在降不下来就不要搞什么平价了,可以主攻宴请市场,需要广告投入,如果是小成本创业就要主打地方特色,先攻占本地市场。

16

17

非洲有香蕉酒,热带地区有棕榈酒。葡萄酒是西人搞出来的,他们话语权最重,其他酒的出路也就那样了。

18

19

因为用来酿酒的水果或粮食,不仅要足够的糖分和清粉含量,还要求不能果胶过高、含油过高。最好种皮还带点精质,抑制杂菌,增加风味。果胶、油脂发酵会产生甲醇等杂醇,影响口感,喝多会宿醉头疼。因此,粮食中的红薯酒、水果中的柿子酒等,都是低档货,怎么弄都不好喝。很多水果不是不能酿酒,而是酿出的酒品质不佳。粮食中的高粱,水果中的葡萄,经过长久筛选,成为酿酒中最合适的品种。比如高粱,是最难吃的粮食。不含油、蒸熟后颗粒分明,不粘黏,在酿酒上反而成为优点。而麦子、小米等黏成一团,玉米胚芽油含量高,酿酒杂醇多。茅台成分中不可缺少的是高粱。

20

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