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警察】凉山采访手记——坚守在秘境深处400年古村的警察故事

日期: 2025-03-23 16:09:34 |浏览: 27|编号: 8396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一线警察】凉山采访手记——坚守在秘境深处400年古村的警察故事

“尽管头顶是玉龙雪山,脚底是万丈深渊,但我们永不停歇!”“不管前方路途有多艰险,我们必须坚定前行脚步,去探寻大山深处的故事”……一路走来,采访车辆涉水轮渡,翻山越岭,作为此次采访参与者,身边的前辈和老师务实敬业的专业素养,不断净化着我的心灵,让我更加深刻认识了“为警而歌”的实质内涵,唱响英雄赞歌,我们一直在路上。

阳春三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迎来大地回春的美丽。为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凉山公安坚守初心使命,一批又一批民辅警尽责履职,扎根基层默默奉献。近日,厅新闻宣传处组织了一支15人宣传分队深入凉山,探寻一线民辅警忠诚担当、服务群众的故事。

3月17日,宣传分队一行刚结束阿坝州主题采访任务,便继续转战凉山州,昼夜兼程,在辗转4000余公里后,我们开启了采访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乡的征程。

早上8点,我们从盐源县出发,听到车上的前辈说起木里县与云南香格里拉山水相连,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漫山遍野的牛羊和如诗如画的美景。

我们一车人沿着蜿蜒崎岖的盘山小路,在云端悬崖边艰难地行进着,数不清转过了多少弯、翻过了几座山,恐高的我,不敢往车外看,坐在我旁边身经百战的巫哥也捏了一把冷汗。因地理位置偏远,山高路陡,我们的车辆不堪重负,在中途遭遇了“双爆胎”,在俄亚派出所马金权所长的帮助下,我们最终化险为夷,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波折,于当晚8点安全到达目的地。

刚下车,风沙和灰尘扑面而来。我望了一眼这个古老的村寨,四周被高山和大河环绕,和我预想的画面形成了极大反差,牛羊没看到,马儿倒是随处可见。

因为天色已晚,大家决定先安顿下来,再继续工作。前往客栈途中,要经过一条狭小的山路,有一幕令我印象深刻,几个4、5岁的小孩儿迎面跑来,兴高采烈地喊着“警察叔叔好!马所长好!”民警们都笑脸盈盈回应道“小朋友,你们好!注意看路,别摔着……”一路上,村民们像是老熟人一样,你一句我一句地拉着家常,“马所长,娃娃的户口已经拿到了,谢谢你!”“马所长,家里老化的电路已经换好了,你不用操心……”跟在他们身后的我,和同事们相视一笑,这温馨和谐的画面和大家的欢声笑语,让疲惫不堪的我们感受到了久违的放松和如沐春风般的温暖。

俄亚乡民风淳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早已成为常态。当我经过客栈前台时,发现一旁的沙发上放着一个女士手提包,便善意提醒包包主人务必保管好贵重财物,老板阿清淡定地告诉我们,“大家伙儿放心吧,有马所长他们在,我们这里治安好得很,平常都不用锁门,邻里关系也非常融洽,相互间十分信任。”

夜里,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这个马所长有什么魅力能让村民如此喜爱他呢?派出所离县城这么远,民警们平常不能和家人在一起,心里没有一句怨言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久久不能入眠。

为了追赶采访进度,第二天我们起得很早。走出客栈,我环顾四周,村里房屋如同蜂窝状连为一体,依山而建,巷道蜿蜒,勤劳朴实的村民们已经在晨曦中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劳作,远处的深巷,传来了“叮咚叮咚”悠扬的马铃声。一位老人告诉我,因道路崎岖、交通不便,村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马。

“我们所要管591平方公里内的50多个村,此前出行全靠马背和溜索,翻山越岭都是常有的事儿。”马所长一边给我们带路,一边介绍着当地情况,“2012年我刚来的时候,村村通公路还没修通,到最远的村落,骑马也得走3天。”

如今,凉山州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最偏远的俄碧村、立碧村已经通上了公路,村民们出行很方便。但深处大山的部分道路因自然灾害被阻断,为了能及时出警处警、服务群众,俄亚派出所的民辅警们至今仍然保留着溜索技能。

18日下午,所里接到群众报警,称家里的一只羊丢了几天,可能是从浅水处跑到了河对面。接警后,马所长和副所长秦石生立即驱车来到无量河边,我们紧跟其后随警采访。只见他俩熟练地操作着溜索,没用几分钟,便一前一后地跨过了波涛汹涌的宽达50多米的无量河。他们滑到对面山上,又马不停蹄地在爬上陡峭的高山,帮助村民寻找走丢的山羊。“小心落石!”有人惊呼。我们看到对面高山上一块大石头掉落下来,差点砸中马所长他俩,所幸有惊无险,逃过一劫……傍晚时分,马所长他们终于把村民丢失的山羊找回来了。

看到民警们义无反顾地冒着生命危险,只为帮助村民解决急难愁盼,大家顿时肃然起敬,而我禁不住湿了眼眶,不忍心再看下去。秦石生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上午和他聊天时,他稚嫩的脸上总是挂着云淡风轻的笑容,没想到此刻,勇敢的他竟化身为守护百姓的“飞天”英雄。我想,他们是平凡的,因为他们是别人家的儿子、丈夫、父亲,只是普通人,没有三头六臂。但他们又是不平凡的,可以为了群众安危奋不顾身,可以默默坚守在这里十年、二十年,把危险和黑暗挡在自己身后。

夜色朦胧中,俄亚乡亮起了万家灯火,村子里飘荡起了袅袅炊烟。在马金权所长的带领下,俄亚派出所的8名民辅警十年如一日地扎根于此,守护着古村的宁静祥和。

回客栈时,我站在门外好奇地问马所长,“你溜索时难道不怕吗?”马所长笑着说,“当然怕!记得我第一次滑溜索的时候,吓得我一身汗,衣服都湿透了,至今还记得当时内心的恐惧,从溜索上下来许久,我的心还在扑通扑通地跳……”

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偏远山区环境艰苦,却少有人前来亲身体验,这里气候恶劣、条件落后,作为一线公安民警,他们的坚守本身就是一种奉献,更不要说还得时刻冒着流血和牺牲的危险。每每想到这些,作为四川公安宣传人,我深感任重道远,我们的职责就是用文字和镜头真实记录下这里的故事,让全省人民乃至全国人民都知道,在大凉山秘境深处,在这个有着400年历史的古村里,有一群默默守护百姓的人民警察,他们是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忠诚卫士,他们与辖区百姓同呼吸、共命运,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浸染着这方平安高地,他们无怨无悔地坚守着入警时的初心使命,他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文字的眷顾和敬畏,向他们致敬!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