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解脱--少林内养功松肩式练习音乐及练功注意事项

日期: 2025-03-04 13:03:23 |浏览: 35|编号: 7773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音乐】解脱--少林内养功松肩式练习音乐及练功注意事项

少林内养功------松肩式

练习少林内养功的注意事项

第一、自然。

禅就是自然。内养功是禅医,是禅武,所以一定要讲求自然。呼吸的时候要自然,引导要自然,一切都要顺其自然,不可以有半点拘谨或紧张。做的时候要身心放松,处于自然状态。

第二、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

练内功需要很长时间,绝不能急进,练一天、两天便算。只要持之以恒,终有一天会成功。操之过急就不能心平气和,这也是练禅武的大忌。

第三、需要有恒心。

练功就好像吃饭一样,每天都要练习。练得内功难,失去功夫易。练好一套功夫往往要经年累月。所以练功一定要有恒心,每日持之以恒,对身体一定有莫大好处。无论对个人修养抑或明心见性,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第四、需配合饮食。

饮食无节制,过量食荤、食葱、食辣,会对修练少林内养功非常不利,因此,要锻练少林的身心疗法,一定要注意饮食。

第五、注意调身、调息及调心。

调身:在练功法的时候,要注重姿势。

不论是行功,站功,坐功或卧功,务必要求姿势自然舒适,不可紧张,但也不可松散,自然舒泰的姿势,才可使内气容易运行。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点观念,想象一条胶水管,如果它是盘根错结,水便不可以顺畅地流动。尽管加力在前端打水,水也难以顺流。若把所有缠结放开,水便自然顺流不用费力。把身体放松,就如把胶管的结解开,内气自然顺利运行。

调心:调心是指控制自己的思想,初学者一般在练功时会有杂乱的思想,首先要学习放松思想。

当杂念起的时候,不要紧张地消除它,只静心地观察并让它消失,可将意念集中在观察丹田和鼻子处,一心一意,静心专注。久而久之的练习,就会心境平静。

调息:调息是指调节呼吸,可分为“自然”及“自为”两种调息法。

自然的呼吸是观察呼吸平缓地出入,入时观察丹田,出时观察鼻子。古代的气功修练法也称之为“文火”。这种呼吸法可使全身放松,继而使大脑放松。“自为”呼吸就是用意运气,吸气时鼓肚凹腰,呼气时提肛、绷嘴、收腹;古代谓之“武火”锻炼,有助内气的运行速度及力度。自然及自为呼吸相辅相乘,以文火温养自性,使修练者达到虚静的境界。以武火练丹田,使丹田充满真气。

自然丹田呼吸是基础,初学者建议以练自然丹田呼吸为主。

松肩式对肩颈特别有效,有助改善肩颈腰痛,减低疲倦。久坐一段时间做数次有助放松肩颈,使头脑清醒,有助提升工作效率。方法是将双手放在颈和肩膊的中间,再用膊头慢慢摇动双手。当熟习后,腰可微微倾前,脚跟自然地提起。

将双手放在颈和肩膀的中间,再使肩头带动肘臂慢慢向前、向里合同是呼气,继续向上、向后摇动同时吸气,再向下、向前、向里合同是呼气。

当熟习后,当肘臂向前微微屈膝、肘臂向上时慢慢直膝,腰可微微倾塌鼓肚,脚跟自然地提起,当肘臂向下时,脚跟随之慢慢下落,屈膝。呼吸都是随着身体的起落,起吸,落呼。

整个过程肘臂绕动一周一个呼吸,不要憋气。如果感觉呼吸不顺,可以先不练起落,也不用考虑呼吸,自然呼吸就好。

禅武医内养功标准视频松肩式初 释德建禅师

自然丹田呼吸法治失眠增专注力-香港经济日报

小生命能为家庭带来欢乐,但曾家两名儿子却分别患自闭症及脑瘫。为照顾两名儿子,曾太4年前开始受失眠困扰,在修练少林丹田呼吸法后,曾太能重入梦乡,患自闭的大儿子的专注力也由5分钟增至20分钟。

任职护士的曾太,与任西医的丈夫,9年前欢欢喜喜迎接大儿子偲铭出生,岂料,偲铭两岁时被确诊患自闭症,上课时只会自顾自玩耍,无法集中,专注力只能维持5分钟,简单如「吃饭了吗?」的问题也不懂响应。

5年后,曾太再度怀孕,小儿子偲源还未出生却已被细菌感染,结果先天患有脑瘫,今年经已4岁,却不会说话,四肢肌肉僵硬,每一小时因肌肉疼痛睡醒一次,并有严重便秘。

自闭童变主动 举手答问题

两名儿子也有发展障碍,曾太坦言,为照顾儿子每天连伤心的时间也没有,「每日都在想如何才帮到儿子,应该让他们接受那种治疗」,这些忧虑也令她失眠,4年前起每日只能睡3小时。

为训练偲铭的专注力,曾太曾让他接受坊间的言语治疗及小肌肉训练等,但未见改善;为解决自己的失眠问题,曾太亦曾接受中药、西药、香熏及瑜伽等治疗,却都不奏效。

在治疗师介绍下,曾太与偲铭开始修练少林丹田呼吸法,每晚睡前与儿子一同练习。9个月后,曾太现时每晚可「一觉睡天光」;偲铭现时的专注力已可维持20分钟,上课时更会主动举手答问题。曾太说,小儿子虽无接受丹田呼吸训练,但修练其他少林功法后,肌肉变得松弛,现在每日或隔日能大便一次,睡眠质素亦见改善。

有助左右脑协调 放松心情

负责研究少林丹田呼吸法的中大心智综合复康中心总监陈瑞燕指,有关呼吸法可分为自为及自然丹田呼吸法两种,两者可交替练习。

该中心过去两年间,将50名正常成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修练丹田呼吸法,另一组修练一般松弛法,结果脑电波检查显示,前者较后者左右脑协调较佳,心境亦较另一组轻松。陈指,上述呼吸法亦有助常人松弛神经,改善睡眠,但当身体发热、冒汗及疲倦时,便要暂停。

“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这是养生学家对腹式呼吸法的高度评价。

运用腹部进行的辅助呼吸动作。明代养生家冷谦所著的《修龄要旨》中有:"一吸便提,气久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其中就包含了腹式呼吸的养生要旨。

正确而规律的腹式呼吸,为何能起到延年益寿、健身防病的作用呢?

中医学认为,腹居人体中部,是许多重要经脉循行汇聚之所,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营卫气血的发源地,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营养,均靠胃所受纳的水谷精微来供养。脾胃在中焦,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功能正常,则清升浊降,气化正常,使机体保持阴阳气血的相对平衡。随着腹肌的起伏,加强了气血的运行,使人体处于松静自如的最佳状态,也是经气运行的最佳状态,十分有益于身心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由于腹部肌肉紧张与松弛交替发生,从而使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也交替出现收缩与舒张,由此可促进血液循环,扩大氧气供给,加快身体新陈代谢产物的排泄对全身器官组织可起调整和促进作用。另外,腹肌的收缩和放松也是良好的腹部按摩。这种按摩可以促进胃肠运动,改善消化机能,有利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腹肌又是排便的动力肌,腹肌的收缩有利于排便,故进行丹田呼吸锻炼有利于防治习惯性便秘。

医学研究表明,用腹部带动呼吸呼吸能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而膈肌的运动直接影响到肺的通气量,故经常练习腹式呼吸,可以增加肺活量,有助于改善老年人及慢性肺气肿病人的通气功能。

有人专门研究过,膈肌每下降1厘米,肺通气量可增加300~350毫升;进行3个月的腹式呼吸锻炼,可使膈肌活动范围增加2~3厘米,坚持做半年后,可增加4厘米。因此可使吸入的氧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大大增加,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对于老年肺气肿产生的通换气障碍有直接康复效果。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巴风认为,人的最高寿命,相当于完成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一般都在20~25岁之间完成,按此推算,人的最高寿命应该是100~175岁之间。现实表明,牛、马以及其它动物均可活到大自然赋予的自然寿命,而人却只能活到自然寿命的一半左右。

专家认为,人类之所以活不到自然寿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的呼吸方式的改变。除了人以外,所有的动物均采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肺细胞的功能,增大肺活量。人类从学走路起就形成了胸式呼吸,胸式呼吸极大限制了肺活量,只有肺的上半部肺泡在工作。占全部肺4/5的中下肺叶的肺泡长期闲置不用,易使肺叶老化,弹性减退,呼吸功能减弱,影响机体的抗病力,易患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偶感风寒易发生肺炎等病症。

岁月流逝催人老,吸吸呼呼焕青春。人欲得健康长寿,不妨常做做丹田呼吸。

松肩式能否治好颈肩酸痛这一顽疾?松肩式可否长时间练习?

松肩式对肩颈酸痛有缓解作用,有助改善肩颈痛,减低疲倦。久坐一段时间做数次有助放松肩颈,使头脑清醒。多练习松肩式,并尽量改掉会造成劲肩酸痛的生活习惯,相信你的疼痛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在自己身体可以承受的情况下,可以随时练习。但也要掌握个度,不要集中一个时间练很久,可以分多次练习。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