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车智能驾驶大比拼,谁才是真王者?
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当下,纯电动车不仅在续航、性能上不断突破,智能驾驶更是成为各大车企竞争的焦点。今天,咱们就深入剖析纯电动车领域的智能驾驶能力,从智能驾驶方案、智能驾驶的类型和代表车型这几大关键维度展开对比,看看谁才是智能驾驶赛道上的佼佼者。
智能驾驶方案大盘点特斯拉的与FSD
· 技术原理:特斯拉主要依靠摄像头视觉、毫米波雷达以及超声波传感器融合感知周围环境。通过大量的机器学习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实现自动辅助驾驶功能。而更高级的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神经网络的训练,以实现更复杂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比如自动变道、自动泊车、在城市道路中自动导航驾驶等。
· 功能特点:的自适应巡航和车道居中功能十分实用,在高速公路上能有效减轻驾驶疲劳。FSD虽然还在不断完善中,但已经展现出强大的潜力,像自动驶入驶出高速匝道等功能,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智能。不过,特斯拉的智能驾驶方案也饱受争议,比如对特殊天气、复杂路况下的识别准确性有待提高。
蔚来的NOP( on Pilot)
· 技术原理:NOP融合了高精度地图、传感器以及自研的自动驾驶算法。高精度地图为车辆提供了详细的道路信息,传感器负责实时感知周围环境,二者结合,让车辆能够精准定位自身位置,并规划合理的行驶路线。
· 功能特点:NOP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导航辅助驾驶功能,能够根据导航路线自动完成上下匝道、自动变道等操作,就像是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在旁边辅助驾驶。而且蔚来注重用户体验,在交互界面上做得非常友好,让驾驶者能清晰了解车辆的智能驾驶状态。
小鹏的 3.0
· 技术原理: 3.0采用了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并且运用了强大的芯片算力来支撑复杂的算法运算。通过对多种传感器数据的综合分析,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全方位感知。
· 功能特点:小鹏的自动泊车功能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无论是垂直车位、水平车位还是斜列式车位,都能轻松应对。同时, 3.0的高速NGP( Pilot)功能也十分出色,能够根据导航信息,在高速公路上自动超车、变道,极大地提升了驾驶的便利性。
华为的ADS 3.0( 3.0)
· 硬件革新:华为ADS 3.0在硬件层面进行了全面升级。新一代激光雷达拥有更广阔的视场角与更高的分辨率,最远探测距离提升至250米,对远距离目标的感知能力显著增强。同时,融合了多个高性能毫米波雷达和高清摄像头,构建出360度无死角的感知体系。这些硬件协同工作,确保车辆能够精准捕捉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
· 算法升级:该方案搭载了盘古大模型驱动的超分占用网络,实现了对复杂环境的精准理解与决策。ADS 3.0不再依赖高精度地图,通过端到端的感知与决策算法,能够在城市普通道路、高速公路等各种场景下实现智能驾驶。例如,在遇到道路施工、临时交通管制等特殊情况时,系统能够快速做出合理的路线规划与驾驶决策。
· 功能亮点:ADS 3.0的代客泊车功能更加智能,支持跨楼层、长距离的自动泊车,并且能够自动避让停车场内的行人和其他车辆。在城市道路行驶中,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可以实现自动跟车、智能避让、自动变道等操作,极大地减轻了驾驶员的驾驶负担,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比亚迪的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 技术融合:比亚迪天神之眼深度融合了比亚迪的全栈自研技术优势,包括其先进的三电系统、车辆动力学控制以及智能驾驶算法。依托比亚迪自主研发的IGBT芯片,实现了对传感器数据的高效处理与快速响应。同时,通过与车辆底盘、动力系统的深度协同,天神之眼能够实现对车辆行驶姿态的精准控制。
· 感知与决策:该系统采用了多传感器融合的感知方案,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以及超声波传感器等。通过自研的AI算法,天神之眼能够对各种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与融合,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全面感知。在决策层面,基于海量的实际道路测试数据,天神之眼能够针对不同的路况和驾驶场景做出合理的驾驶决策,如在拥堵路段自动跟车、在路口处智能识别交通信号灯并做出相应的行驶决策。
· 特色功能:天神之眼分为天神之眼A、天神之眼B、天神之眼C三个版本。其中,天神之眼A高阶智驾三激光版( 600)主要搭载于仰望品牌车型,像仰望U8、U9,凭借三激光配置,在硬件上提供更强大的感知能力;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激光版( 300)应用于腾势、比亚迪的中高端车型,如腾势D9、比亚迪汉EV;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 100)则覆盖比亚迪7万-20万级的主流车型,像秦、宋、元、海豚、海鸥系列。天神之眼C智驾方案全球独创「前视三目」,针对高速和城市快速道路,高快领航HNOA可按照导航规划路径,完成上/下匝道、车道保持、巡航驾驶、自主换道、避开/绕行部分障碍物等任务,可实现智驾1000公里以上0接管;代客泊车AVP能结合实际泊车习惯和场景,实现下车即走、锁车泊入、随时取物、即时享用等功能,AEB功能在100km/h下稳定刹停,代客泊车成功率高达99%;记忆领航MNOA适用于上下班通勤等高频出行路线场景,可完成红绿灯启停、复杂路口通行、自动超车、全场景绕行礼让、博弈变道等功能。
小米智能驾驶
· 技术架构:小米智能驾驶采用了“变焦BEV+超分占用网络+大模型”的技术架构。变焦BEV感知技术能够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实时感知,通过对不同距离、不同角度的物体进行精准识别,为智能驾驶提供全面的环境信息。超分占用网络则进一步提升了对复杂场景的理解能力,能够准确判断道路上的可行驶区域、障碍物以及其他车辆和行人的位置。小米还引入了大模型技术,实现了对驾驶决策的智能化处理,使车辆能够根据实时路况做出更加合理的驾驶决策。
· 功能特性:小米智能驾驶的高速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十分实用,能够实现自动跟车、智能变道、自动进出匝道等操作。在城市道路中,其智能驾驶系统也能够应对各种复杂路况,如自动避让行人、车辆加塞等。此外,小米智能驾驶还具备高精度的自动泊车功能,支持多种停车场景,包括垂直车位、水平车位以及斜列式车位等,为用户解决了停车难题。
百度的阿波罗
· 技术原理:百度阿波罗是一个开放的自动驾驶平台,它整合了地图、算法、硬件等多方面的技术资源。通过高精度地图提供道路的详细信息,同时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环境的感知和驾驶决策。百度还通过与众多车企合作,不断优化算法,使其适应不同车型和驾驶场景。
· 功能特点:阿波罗的一大特色是其丰富的应用场景拓展。除了常见的乘用车自动驾驶,还在共享出行、物流配送等领域发力。例如,百度与一些企业合作推出的自动驾驶物流车,能够按照预设路线自动行驶,完成货物运输任务。在城市道路测试中,阿波罗能够实现自动转弯、避让行人等功能,为未来自动驾驶在城市交通中的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英伟达DRIVE
· 技术架构:英伟达DRIVE以其强大的芯片算力为核心优势。采用了先进的GPU架构,能够同时处理大量的传感器数据,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快速、精准感知。搭配多种传感器,如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构建起全面的感知网络。其软件算法基于深度学习框架,能够对复杂的道路场景进行准确识别和分析。
· 功能特性:英伟达DRIVE支持从L2到L4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在L2级别,它可以实现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紧急制动等常见的辅助驾驶功能。在更高等级的自动驾驶中,DRIVE能够实现复杂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决策,比如在城市拥堵路段自动跟车、在高速公路上自动变道等。而且,由于其强大的算力支持,DRIVE在处理多传感器融合数据时表现出色,能够有效提高自动驾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代表车型智能驾驶实测特斯拉Model Y
作为特斯拉的热门SUV车型,Model Y同样搭载和FSD。在实际驾驶中,能在高速公路上稳定地保持车速和车距,让长途驾驶轻松不少。开启导航辅助驾驶后,车辆能根据路况自动进出匝道,不过在面对复杂的城市街道和恶劣天气时,智能驾驶的稳定性有待提升,比如在暴雨天,对道路标识的识别可能会出现偏差。
蔚来ET5
蔚来ET5配备了NOP,在高速路段,NOP可以根据导航信息自动规划路线,自动完成变道、超车等操作,并且能提前减速应对匝道和收费站。在日常驾驶中,车辆的自动泊车功能也十分实用,能够快速识别车位并完成泊车动作。不过,当遇到地图数据未及时更新的路段,NOP可能会出现导航偏差,需要驾驶员手动干预。
小鹏G6
小鹏G6搭载的 3.0,让其智能驾驶表现十分亮眼。自动泊车功能堪称“停车利器”,不管是常规车位还是较难停入的车位,都能轻松应对。高速NGP模式下,车辆能根据路况智能调整车速、安全变道,整体驾驶过程流畅自然。但在城市复杂路况下,面对突然出现的行人或非机动车,系统的反应速度还有提升空间。
尊界S800(搭载华为ADS 3.0)
尊界S800搭载华为ADS 3.0后,展现出卓越的智能驾驶能力。在城市道路中,能精准识别红绿灯、行人以及各种交通标识,自动启停和避让操作十分流畅。高速行驶时,智能领航辅助功能不仅能自动跟车、变道,还能在遇到道路施工等特殊情况时,迅速规划新的路线,保障驾驶的高效与安全。其代客泊车功能更是强大,支持跨楼层、长距离自动泊车,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在大型停车场的停车需求。
比亚迪仰望U8(搭载天神之眼A)
比亚迪仰望U8搭载天神之眼A高阶智驾三激光版,在智能驾驶方面表现卓越。凭借三激光的硬件配置,对周围环境感知更加精准。在复杂的越野路况下,借助智能驾驶系统,能自动规避障碍、智能规划行驶路线,保障越野驾驶的安全性与趣味性。在城市道路中,自动泊车、智能跟车等功能响应迅速且精准,自动泊车功能支持6大模式,无论是日常的水平、垂直车位,还是特殊的斜列式车位都能轻松应对,代客泊车成功率高达99%,极大提升驾驶便利性;高快领航HNOA可实现高速及城市快速路智驾领航,能按照导航规划路径完成上/下匝道、车道保持、巡航驾驶等操作,且在1000公里以上的行程中有望实现0接管。
小米SU7
小米SU7搭载的小米智能驾驶在实际测试中表现出色。在高速场景下,自动跟车和智能变道功能稳定可靠,能够根据路况及时调整车速和行驶路线。在城市道路中,智能驾驶系统对行人、非机动车以及其他车辆的识别精准,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自动泊车功能更是精准高效,支持机械库位泊车辅助,能快速识别车位并完成泊车操作。
威马W6
威马汽车在2023年10月向法院提交破产重组申请,不过近期因一份《重整计划草案》重回公众视野。根据重整草案,威马计划2025年重启生产线,2026-2027年以每年1-2款车型迭代,2029年实现年销百万辆、营收1100亿元,估值超1500亿。威马W6曾搭载百度阿波罗自动驾驶技术,其AVP(自主泊车)功能可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车辆寻找车位并完成泊车,但以目前威马的处境,车辆后续的智能驾驶技术升级与服务保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沃尔沃EX90(搭载英伟达DRIVE)
沃尔沃EX90搭载英伟达DRIVE后,智能驾驶性能大幅提升。在高速公路上,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功能紧密配合,车辆能稳定地行驶在车道内,并且根据前车速度自动调整车速,即便是在路况复杂的路段,如遇到前方车辆突然变道,DRIVE系统也能迅速做出制动或避让反应,保障行车安全。得益于英伟达强大的算力,系统的响应速度极快,几乎没有延迟,为驾驶者带来更安全、更舒适的驾驶体验。
综合来看,不同品牌的纯电动车在智能驾驶方面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