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一业爱一生 一件事一辈子

日期: 2025-02-25 03:03:18 |浏览: 33|编号: 7596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择一业爱一生 一件事一辈子

拖着拉杆箱,背挎双肩包,行色匆匆,一行人快步走在美兰机场航站楼通道上。来自云南省的百人团队,共赴海南省儋州市海花岛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蹦床与技巧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啦啦操文化纪”盛典。

接驳大巴疾驶在平坦宽阔的城际公路上,高大的椰子树,婆娑的油棕,大红太阳花以及店铺行人倏然掠过。窗外夜幕降临,暮色渐浓,两小时后,抵达目的地欧堡酒店。

此次文化纪活动分两大板块进行,“331盛典”以及“全国啦啦操校(局)长交流会”。四天三晚的时间里,从抵达到离会,安排紧凑,行程满满。

位于国际会议中心的2号馆内,宽阔的空间下是方正欧式吊顶、海花纹样地毯、排式舞台吊灯,隆重的会场中充斥着笑容与掌声。马坤老师手捧云南省思茅第一中学被授予的“全国啦啦操特别贡献参赛单位”荣誉奖牌,思绪穿越时空,回到了遥远的过去。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一个个镜头,渐次浮现于脑海,久久难以平静……

左为马坤老师

右为中国蹦床与技巧协会啦啦操分会李育林主任

一帧泛黄的照片

“1986年,春季学期,经过两年半的体育理论和运动专业系统学习,我即将从昆明师范学校体师班毕业,为了检验学习成果,积累体育的从教经验,到了一所学校实习。其间,偶然接触到了一种新的体育运动项目——韵律操。这是一种在音乐伴奏下,做一些身体的有节奏、有规律动作的时尚运动。我很感兴趣,就积极参与,认真学习,从此开启了我贯穿近40年从业生涯,献出全部精力的操舞事业当中。

同年七月,我顺利毕业回到故乡普洱,被分配到云南省思茅第一中学任教。在正常教学之余,便带领同学们开展操舞的学习训练,开始了从韵律操到健美操再到啦啦操的事业之路。当时的条件极其艰苦:缺乏训练场地,没有镜子,没有录音机,遑论地垫;但是我仍以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饱满的工作热情,孜孜不倦的教学态度,从力量、柔韧等基本功抓起,从上肢、下肢、步伐、节奏、乐感等素质入手,开始了艰苦漫长的训练。

一张珍贵的老照片,清晰地记录了当时的场景:一块狭窄不平整的泥土地;背面是间低矮破旧的老房子;缺损的屋瓦;简陋的门窗;斑驳的墙壁;20个女同学,着装整齐,在我的示范带领下,认真地做着弓步侧点地。

回想起当年的每一节课后,我都感受到浑身舒展有力,步伐灵活轻松,由优美动听的音乐带来的欢快节奏,美妙的享受,迫切地想把这种崭新的体育运动项目分享给同学们,陶冶情操,强身健体,寓教于乐。

当我结束一天的训练,沐浴着漫天彩霞,落日余晖,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庄严雄伟的孔庙大殿,庄重肃穆的孔子雕像,高耸的石牌坊,精美的泮池,和令人崇敬的状元桥,心中油然升起了对这所百年名校辉煌历史、人文荟萃、风雨历程的崇拜敬仰之情,感受到了身为教师的神圣使命和崇高职责,成为我终身从教,培育英才的巨大动力。”

一座金色的奖杯

2015年,思茅一中迎来了百年校庆华诞。庆典大会上,由马坤老师独立创编的、500名女生合力参演的啦啦操团体操“百年华诞,青春飞扬”节目,成为校庆系列活动的最大亮点和重要元素,得到与会嘉宾、全校师生的夸奖和赞誉,并引起了云南省啦啦操项目推广团队的关注和重视。基于大胆的创新、良好的示范作用,马坤老师还应邀参加了在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举办的“2016年全国啦啦操俱乐部、实验校、示范校教练员及导师培训班”,跻身全国啦啦操先进集体、精英团队行列,开启了思茅一中啦啦操特色项目的新篇章。

思茅一中百年校庆庆典大会现场

马老师说:“回首往事,为了今天的良好机遇和可喜的局面,我们也曾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旅程,付出了持久而坚韧的努力,同时也取得了辉煌而令人瞩目的实绩:自2001—2015年的时间里,历届思茅一中代表队多次荣获全国大奖,省级、市级第一名更是不计其数。那一张张证书,一枚枚奖牌,一座座奖杯,凝聚着历届队员和教练的汗水与荣耀,光荣与梦想,见证了百年名校的育人成果和良好声誉。

2017年,为了参加云南省青少年校园啦啦操四级联赛,冲击两连冠,新学年开始,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一系列备战工作:张贴海报,进班宣传;自愿报名,集中培训;素质技术考核;选拔筛选出30人进入大名单,最终确定20名同学组成思茅一中啦啦操代表队,立即投入紧张的集训。

每天下午5:40,从训练前热身,基本功强化,到大套动作的教学、示范;从动作要领的讲解,到动作的规范要求;从完成动作的发力要诀,到肢体完成的力度控制;从上肢、下肢动作的分解训练,到全套动作的完整练习:从组合动作的口令训练,到配合音乐的节奏、节拍;重复练习,反复操练,直到动作规范标准,身体姿态舒展大方,表情自信张扬,表演刚柔并济,流畅奔放,富有感染力,才算达标完成。

正是凭借着力争优秀的信念,坚韧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地坚持,再加上优良传统的鼓舞和优异成绩的感召,顺利夺得市级选拔赛第一名,获得了参加四级联赛总决赛的资格。

就在队员们首战告捷,信心满满地为夺冠发起冲击的关键时刻,出现了意外:有的是因为父母要求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学习;有的是想利用假期参加培训班补习;有的是想外出探亲访友,旅游观光,因而有队员申请退队。沟通劝说无果后,只能尊重他们选择,重新补充新队员。为了让新来的同学赶上进度,不拖后腿,只能利用课间、午休,甚至周末休息时间,争分夺秒地弥补短板,难度辛苦可想而知。由于长时间不间断,大运动量超负荷的训练,队员中出现了肌肉酸痛、扭伤、韧带拉伤等状况;因为是在水泥硬地板上跳跃、翻转,导致膝盖、足踝等出现淤青擦伤。为了给同学们疗伤,我带来了云南白药喷雾剂、跌打扭伤药酒、药膏,给他们涂抹揉擦,缓解疼痛;为了给他们消暑解渴,补充能量,我做了柠檬水、米凉虾、银耳桃胶粥、八宝粥等甜品。在这个过程中,仿佛队员们不仅仅是我的学生了。

总决赛的日子终于到来:大幕拉开,音乐奏响,裁判神情专注,拭目以待;观众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伏;强手如林,实力强劲;面对即将上场的同学,我叮嘱他们一定要相信教练,相信队友,相信自己,更要专注比赛,方可以顺利完成成套。音乐停止,动作结束,当裁判报出得分,队员们冲过来,师生紧紧相拥,喜极而泣,我们又一次站上了冠军的领奖台。实际上,这种场面仅仅是无数次相同经历的缩影,这个瞬间也是由无数汗水与伤痛,挫折与失败,荆棘与沼泽,险峰与断崖作为铺垫与付出才换来的。

二排右一为马坤老师

一排左九为温蕴同学

在长达三十余年的操舞事业生涯中,为了一座又一座的山峰,为了一届又一届的队员,为了一程又一程的征途,为了一次又一次地期盼,我无怨无悔,毫无保留地贡献出了我的一切。

由于过度的疲劳透支,加上长期的精神压力,持续的焦虑失眠,导致身体出了状况,但手术后经过治疗,我调整心态,坦然面对,依然坚守事业和岗位;当亲人突发卒中,下达病危通知,生命垂危时,我却因为身处赛场,竞逐激烈,而无法脱身,送上关切,尽手足之情……多少遗憾,诸多愧疚,但愿日后得以弥补。”

一个高光的时刻

2021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上,普洱学院啦啦操队代表中国参加集体花球项目比赛,与美国队、日本队等世界顶尖水平强队,同台竞技,激烈角逐,最终凭借全男子、中国风编排的创新套路,斩获季军,这是中国第一次在世界锦标赛上获得该项目的奖牌,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啦啦操队年轻的教练李冬老师的辛勤付出分不开。

2007年,刚考上思茅一中高一的李冬听说学校有一支非常优秀的校队,就陪同学到招聘新队员的考场应考,戏剧性的是,同学落选他却考上了,以后就同队员们一起开始了训练和比赛的旅程。

随着时光的流逝,水平的提高,李冬越来越爱上了这项运动。马老师对操舞事业的执着坚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做事风格;亲切随和的待人处事态度,感染了李冬,在他的心中,便埋下了一颗种子:一定要做一个像马老师一样的人。大学四年,拓宽了视野,提升了水平,毕业后顺利地考上了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健美操专业,成为李雪梅教授的研究生;学业结束后又顺利地考进了普洱学院。自2017年组建校队以来,他带队共获得世界级季军1项,亚洲冠军1项、亚军1项,国际性比赛冠军8项,国家级比赛冠军18项,省级比赛冠军近百项,已成为全国啦啦操省级技术负责人。李冬成长成功的经历说明了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昔日的李冬以马老师为榜样,今天的李冬又成为了更多学子心中的榜样。

一份来自大洋彼岸的祝福

“2023年3月8日妇女节,结束大型团体操训练回到家,我打开手机浏览新闻,突然跳出一条消息:‘老师,我得冠军了,是三月份 Cheer 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和花球大学组最高分的成绩。’发消息的是温蕴同学,2018届思茅一中 Star啦啦操队队长,现在是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大二学生。

第二排左一为温蕴同学

回想起第一次见面是在2016年啦啦操队纳新报名的时候,看上去小姑娘高挑身材,精致的五官,甜甜的笑容和那一句:‘老师,我一定要成为思茅一中啦啦操队的一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在训练中,她专注、用心,自己熟练动作以后,就帮助其他同学学习动作,称职地成为教练的好帮手。记忆犹新的是,在花球大成套编排中,她和另一个队员要完成不同方向的单臂侧手翻,她把两人都会做的左臂侧手翻让给同学,她则去挑战更难的右臂侧手翻,为顺利完成动作,她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又无数次的挑战,即使受伤也一直坚持训练,表现出了队长的责任和担当,终于在云南省青少年校园啦啦操比赛中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并且在队长PK环节中取得优异成绩。此时此刻,比赛场上队友们‘温蕴,温蕴,我们爱你’的呐喊助威声依然回响在耳边。

第一排三、四分别为温蕴同学及马坤老师

2022年,我54岁生日那天,收到远隔重洋,发自英伦的生日祝福:‘马老师,我被兰卡斯特大学花球啦啦操队录取了’,她说,‘认识了您,真正的老师,选择一件事,就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完美的老师,我被感染到的不仅仅是啦啦操的魅力,更是您的魅力’。

择一业,爱一生,一件事,一辈子,与操舞项目结缘三十余年的经历,让我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和展示,我的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也由此得到充分的满足和实现,在与历届队员们朝夕相处,悲喜由之,苦乐与共,相互成就的漫长岁月里,最令我欣慰的是几乎每个队员在他们走出校园,奔赴未来,回首岁月时,都说:老师,三年的校园生活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跳啦啦操的日子,下课后一路小跑,到训练场地是我放飞自我,最开心、快乐的时刻……”

“丰收如此,夫复何求?幸福相伴,足慰平生!”

图文来源

投稿单位:云南省思茅第一中学

投稿人:马坤老师

欢迎来稿

APP下载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