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梅利雪山北坡上的小环线的穿越的简短说明

日期: 2025-02-11 11:05:33 |浏览: 26|编号: 7176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关于梅利雪山北坡上的小环线的穿越的简短说明

“如果山不能来,让我们走过去!”这就是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所说的。 “遥远的山脉看不见我,但我看到遥远的山脉。”这是由歌曲王朝的诗人杨·旺利(Yang Wanli)撰写的。

因此,在这个五一五天的假期中,我们去看了山脉,伟大的汉杜安,伟大的亨格登和大亨杜安的梅利雪山。

01从圭苏东部到达利的舒恩隆服务区,西部云南

4月28日,来自汤伦()的14个山朋友恢复了小组,从汤堡()向西开了三辆汽车的桑托(),行驶了一千多公里。在29日清晨,他们到达了露天Erhai湖岸边的服务区。建立营地。

尽管我在漫长的旅程中感到疲倦,但我很困。高原上的风不那么温和,它几乎鲁ck敲了一下帐篷,唤醒了我的深刻记忆。

尽管Yun和是邻近的省份,但就地理单位而言,它们都被称为-高原。但是,我只是在2018年10月首次踏上云南的红色土地。与圭村的许多低山和小型水坝相比,云南的地形相对完整,并且具有高原和山脉的雄伟氛围。

那一年,我了解了达利的“风,鲜花,雪和月球”,并体验了“坎格山无墨水的绘画数千年的绘画,而在埃尔海湖(Erhai Lake)则没有弦乐”。在黄金秋天的清晨,微风吹过埃尔海湖(Erhai Lake)的水,岸上榕树的绿叶,手指的指尖张开了我的手臂,以拥抱埃尔海湖(Erhai Lake)。太阳和月亮崛起,两个发光的天体明亮又黑,一个红色和一个白色,一个悬挂在天空中,另一个隐藏在水中。然后我即兴地诗:

Erhai Lake的早间旅行

Erhai湖上的绿色榕树阴影,朴素的月亮位于坎山山上。

早晨的灯沉入了达利,微风穿过小瓜。

月亮设定在坎格山(照片时间:2018年10月25日,9月17日上午,Lunar )

那一年,我将缆车带到了坎格山。我第一次站在近4,000米的高度。我抬起头,看到了圆形的马龙峰和陡峭的龙昆峰。我看到元王朝的祖先库布莱汗( Khan)曾经带领成千上万的部队越过了广阔山脉的崎and,这条道路的存在宣布为达利王国的灭亡。那一刻,我冲动着,想在路上行走,但栅栏与管理员分开。我在巡回赛中跑步,就像我家乡的小路一样放松和放松,没有高原病。

那一年,我心中印在我心中的十九个山峰和十八溪坎格山(),我梦见了雪山的山脉。广阔的山区和广阔的埃尔海湖如何不动诗意:

关于爬山和看大海的感觉

看着秋水中的Erhai湖,在坎格山山上崇拜半杯春茶。

风,鲜花,雪和月亮都享受着,生活价值三百年。

Peak 角峰和刀片脊(照片时间:2018年10月25日)

之后,我开始在高海拔地区远足,从,,和Wusun的雪山山上接吻。 02从Erhai Lake到

4月29日上午,我在服务区吃了一些早餐。山脉的朋友们直接驶入亨格山山的腹地,然后赶到梅里雪山北坡的村。

“这是中国”的书描述了这一点:“在所有自然景观中,人们总是更喜欢山脉。山脉很高,风景徘徊。站在地面上方的山上足以使所有生物都抬头和崇拜。” “汉杜安山:中国风景最美的山脉。”

这是山脉和河流一起流在一起,世界在世界上很少见。

亨格山山脉地形和范围的示意图(由中国居民帝国高原研究所绘制)七个静脉: Ridge-山,Ta Weng- Weng-, , , , , , , , Mount,,达克西山脉,山和明山山。跨破裂的六河:, River, River,Dadu River和 River。 (参考:“这是中国”)

据说美丽的风景总是在路上,当然,我们不会错过那些无与伦比的美丽风景。山区朋友放弃了免费的高速公路,选择了国家高速公路,以便能够停下来拍照。

这辆车通过了老虎跳舞峡谷,但他没有进入风景优美的地方,因为他想要票。他看到了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但最终从远处看到了金沙河。我遇到了几个山区朋友,他们正在穿越老虎跳舞峡谷的高道路,并以令人羡慕的语气发出了友好的祝福。因为他不愿接受它,所以他同意他的山区朋友张汉的同意,他将在下次完成高道路和哈巴·斯诺山的攀登。

香格里拉城(-La City)在 Gorge Town的 Gorge入口处的一座桥已飞入河,而自然障碍物变成了通道。南岸是 Snow ,在北岸是Haba Snow 。在两座山脉的夹紧下,金沙河变得极为狭窄,最狭窄的点只有50米以上。传说有一只老虎可以跳过河,因此这个名字。 (摄影时间:9:42)

告别与老虎跳跃峡谷,沿着214号国家高速公路的西部风景线行驶,地形逐渐变得高高而温柔,我们不时来到Haba Snow 观察平台。这里的景色很宽,但是由于它距离雪山遥远,因此您只能看到遥远的山脉被乌云和雾气所包围,并且您可以隐约看到山峰被一些冰和雪覆盖。附近的山麓丘陵郁郁葱葱的树木。温和的高原,荞麦和土豆幼苗使红色的土地看起来多彩。这个小村庄像一个独立的天堂一样安静地躺在地球的拥抱中。有人说,像阿尔卑斯山下面有瑞士乡村这样的风景,可以称为“东方的小瑞士”。我从未去过瑞士,我不知道瑞士有多美丽。我只知道这是云南,香格里拉和哈巴·斯诺山(Haba Snow )下的传统村庄,伊(Yi)和丽索(Lisu)是主要的土著人民。它有一个中文的名字-村。

, Town,在Haba Snow 观察甲板附近,海拔3200米,定居点分布在半山区的柔和斜坡上(照片时间:11:01 Han)

告别了洪基村,山之间的道路上的汽车徘徊,山之间的山谷变得越来越宽。无意间,一个高海拔的大坝区域露出来,小米到达。平坦的高原表面慢慢展开蓝天,延伸到美丽的地平线,融合到广阔而高高的天空中。地面上的草是金色的,叶子缠绕在草心的朦胧绿色周围,等待春末和春天的雨水醒来。绿色的山脉就像屏幕一样,围绕着山前的古代藏族村庄。阳光照在旧云杉瓷砖和撞墙壁的交错的“闪光灯室”上,突出了曾经繁华的藏族村庄,并告诉时间的时间。

小宗教的藏族定居点比海平面高3240米,位于高汉大坝地区。 “光滑房间”的建筑形式具有云杉瓷砖,这些云杉瓷砖已经被时间散布的,而厚厚的土壁被斑点的时间斑道。农田和牧场分布在房子周围(照片时间:11:30)

中午,我到达了香格里拉市的杜孔古城(宗教),县县,并同意在这里访问一个半小时。山脉朋友像一群进入河流一样,跌入人群中,去了乐趣。我独自一人走在不平坦的街道上,上面铺满了旧石头,在古老的茶马路上寻找背包马的蹄印,并寻找人类学家约瑟夫·洛克( Locke)的冒险之旅的小径。

杜肯古城是古代茶道和马路的重要小镇。这是马帮进入西藏之后的第一站。它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当然,不可能快速看一看,瞥见本质。当尘世事务之间没有束缚,而没有担忧时,您必须待一会儿,冷静下来并慢慢品尝它,也许您可​​以欣赏古城的某些真实性。

爬上吉山公园可以更好地欣赏这个被称为“月光城市”的古城。山朋友意外地在这里遇到了它。山上的巴丹杏子盛开,盛开。许多穿着国家服装的女孩摆在寺庙旁边和花树下的照片。山朋友也很忙。有些人专心拍照,而另一些人则以拍摄的借口为风景中的美丽拍照。我包围着充满祈祷旗的吉山神庙,并与每个人一起工作,以我的心充满虔诚的祈祷鼓。我还从山脚下的古老井里喝了水。它和传奇人物一样凉爽而甜美,但我看不到美丽的藏族女孩分组载着水。

穿着种族服装的杜肯古代石街和藏族青年(照片时间:12:12)

Park 和The The The The The The 最初是在 建造的,并将石头建在城市中。 “杜松”是指藏族的白色石城,意思

Park上的Badan杏坚果主要在中国新疆生产。据说水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相同体重的牛肉的六倍。 (张汉(张汉)摄)在杜肯古城( City)漫步草率后,山区朋友继续按照同意。国家高速公路214越过智格平原,进入高山峡谷地区。它有时会沿着山腰盘旋,山的形状,有时沿着河岸的峡谷绕。陡峭的山脉和深山谷形成巨大的高度差异。道路在山脉和山谷的转变中弯曲和起伏,景观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不断为视觉带来新的经验感。

我再次看到了金沙河,我从未彼此之间如此亲密,我几乎可以伸出手来吸水。也许是因为我是一名地理老师,所以我有一个地理视角和情感,每座山和水都有很大的重量。这时,面对正在山脉和山脊流过的河水,我想起了穿越河流的徐小子。为了追踪在河岸上陡峭而陡峭的金沙河的流动,金沙河正在穿越年龄的山脉和河流,几乎穿越了云南西部。最后,金沙河能够将金沙河视为长江的主要来源,并完成地理研究。著名的科学作品“沿河的起源”。

我再次看到了金沙河,山脉高耸,河流在深处。岸上的植被低,稀疏和荒凉。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风和雨水可以穿过高山,但他们忘记了山区的干山谷。我无法想象如此严酷的环境将如何生存,但是狭窄的河岸上散落的村庄告诉我,仍然有一群人顽强地生活在这里。

中国国家地理“ 东西方,一个特立独行的山脉”验证了居住在这里的国家的起源。其中有一个描述,这大致意味着:“亨格多山脉的山脉和河流大多向北延伸,越过东西方,阻止东西方的东方和西方的人口和文化交换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独特之处。北部和南方之间的通信渠道,即Fei 先生提出的“藏族和Yi频道”,被认为是中国民族移民的重要渠道。

Baima Snow 自然保护区的河区为海拔2,050米。 (摄影时间:14:40,站在河岸上,向下游方向射击)

四川省甘齐县县的Waka Town( )被山和河流包围,并且是世界自然遗产的“三条河流一起”的一部分(照片时间:15:00)

在北齐兰县的上村,迪肯县的北部村庄有一片罕见的树木,位于金沙河的热又干燥的河谷的云南省,这使山谷有点绿色。村前耕地上的大部分大麦和小麦已经是黄色而成熟的。 (摄影时间:15:06)经过苯兰州后,国家高速公路214开始攀登Baima Snow 。随着地形的升起,道路盘旋,经过几条弯道,您可以俯瞰右边峡谷中的金沙河。这是著名的金沙河湾。不幸的是,这个美丽的河流和山脉的最佳观景位置被墙壁包围,这是另一张票。我看不到墙外大湾的整个图片,所以张汉和我爬到了道路旁边的山坡上的高处,但这仍然是徒劳的。我忍不住叹了口气:这堵墙的设计具有出色的质量,一些专家必须进行现场调查和演示。绝望地,我只能坚持到墙上,站在tip脚上,然后将我的手机高高地拍摄有缺陷的照片。

金沙河湾(照片时间:15:20)

毕竟,我仍然不满意。在驾驶过程中,我将照片发布给了地理网络的老师小组,并在墙上发表了几次评论,说这太多了。上海的陈老师开玩笑说:“捐助者,我已经三年没有收到了钱。”

考虑到这一点,看来我的水平不高。

因此,当我在5月2日返回时,我决定购买门票,并享受壮丽而壮丽的风景。

复制的观察甲板风景秀丽的位置如下:金沙河是长江的上游,并以其丰富的金沙()生产而命名。金沙河从尤什(Yushu)开始,西部的青海()在东部的四川叶本(Yibin)结束,总长度为2,316公里。由于金沙河主要穿越高山和高原地区,经过数百万年的河流侵蚀,因此许多高度差异为2,000-3,000米的宏伟峡谷沿着金沙河形成。金沙河( River)在北京县,云南县,云南和镇的交界处,在峡谷中变成了一个倒置的“ω”形海湾,概述了地球上美丽的曲线,被称为“金沙河” ”。大湾”。

金沙河峡谷和金沙河湾(照片时间:19:17,5月2日)

实际上,金沙河湾不仅像在这里概述了一条美丽的曲线一样简单,而且更重要的是,她一一转过身,终于摆脱了亨格群山的人质,接受了雅隆河,明江河和戴宗河一路走来。越过河,在中国的土地上表演了一首精彩的生活之歌。

看着金沙河湾下游的冲积风扇上的瓦卡镇(照片时间:5月2日的19:18)贝马·斯诺山(也称为贝姆雪山)有陡峭的斜坡,许多岩石段,还有许多岩石。偶尔宽敞的区域,所有这些区域都在观看平台。看着远处的贝马雪山,这座山是巨大的,越过天空。在山顶上,山峰争夺电力,积雪覆盖着雪。山脉连接在雪线下,树木很大。随着观看位置的变化和海拔高度的上升,我们似乎越来越靠近雪山,而雪山的山脊也感觉非常光滑。同一辆汽车的Liang弟兄认为,爬上白马雪山并不困难,沿着山脊线攀爬应该非常容易。但是,在检查了信息之后,我发现扎拉基尼峰的贝马雪山的主要峰值高于海平面5,640米,这是云南的第二高峰。尽管许多中国和外国登山团队试图挑战,但他们都没有成功,尚无记录到目前为止。这样,我们终于低估了白马雪山。

贝马·斯诺山(Baima Snow )属于亨格山( )中部的山脉(照片时间:15:54)

在Baima Snow Pass的隧道越过4292米和10公里的高度后,它一直一直延续到Deqin 。县城位于两个山脊之间相对温柔的山谷的半腰上。它是根据山建造的。它的规模不大,藏族风格的建筑是其特征。在小镇的最高点是一座喇嘛庙,在阳光下看起来很宏伟。 214国家公路旁边还有一条健康的曲目,这对我们跑步的发烧友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因为我想在日落前到达费莱神庙,所以我没有在迪肯县停下来。在咖啡车稍后到达之前,我们带领了到达 观察甲板。尽管天气很晴朗,但梅利雪山的雪峰被厚实的云层和薄雾笼罩着,好像它们被神秘的面纱覆盖。即便如此,我们仍然有希望,寻找合适的观看位置,找到最佳位置仍然被墙壁包围。现在是时候吃晚饭了,所以我计划在一家餐厅吃饭,等待雪山从餐厅的地板看。但是,餐厅老板告诉我们,楼上是另一个老板经营的财产。餐厅里的菜有点贵,无法上楼看风景,所以我决定放弃。他们联系了咖啡,冰山雪莲花和其他山区朋友,讨论晚餐。他们碰巧到达了Deqin,然后去了蔬菜市场购买了几公斤的牛肉和蔬菜。他们决定去村做饭。

在观察甲板呆了一个多小时后,我坚持看到 Peak和 的宏伟景象。因此,每次风吹动和云的移动时,山上的朋友都有希望。每束阳光都渗透到云层和雾中,为山区的朋友带来欢乐。

但是,低云永远不会消散,切断了腰部的雪山,只露出一条直脊。有时,阳光渗透到云层中,明亮的光束倒入山谷中,从而使散落在山谷中的村庄变亮。

风变得越来越重,这使我们的身体感到寒意,所以我们必须上车并离开。

Deqin 观察甲板(海拔3396米)和Meili Snow Baidu百科全书:Meili Snow 位于Diqin县的Diqin , 自治的,的 的 River和 River之间。有十个峰值,平均高度超过6,000米。三个被称为“王子13个山峰”。主要峰值川峰( Peak)的高度为6,740米。这是云南的最高峰。人类没有征服仍然是“处女峰”。这也是由于文化保护而禁止的唯一峰值。 1908年,法国人Majer Davis在他的书《 》中首次使用了“梅里·斯诺山”的头衔。 (摄影时间:17:18)

米里·斯诺山(Meili Snow )下兰坎河河岸的村(照片时间:18:17)

长坡一直沿着兰开河河谷。两侧的山脉都弯曲和分层,它们来自门,给人们一种压迫感。兰坎河就像一条不起眼的河流,浑浊的泥状河静静地流动而没有任何激烈的动力。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她将成为一条国际河流,该河将涌入国外并穿越印度支那半岛的许多国家。

越过河上的洪斯桥,向左转到乡村路。十字路口有一个白色塔,道路旁边有几个家庭。害怕身高的朱约翰弟兄说,他不敢开车,而是将方向盘交给了张汉。这是一条极陡峭弯曲的道路,陡峭的坡度不在一侧,另一侧没有底部的山谷。吊架的震动随着汽车尸体的震动而剧烈地跳跃,当他迈出每一步时,他感到非常害怕。我记得Ma Hua是“衰老之前走开”的作者,也是“藏族羚羊”系列的一位编辑,于2003年来到 。从高悬崖上河,将其留给村民和儿童。永恒的遗憾和痛苦。

女主人公的柔和的声音在导航中浮出水面:“今天,我已经度过了生活中的所有弯路,从现在开始,我的生活将变得顺利。”

一条平稳的道路?忐忑!当我到达村庄的入口时,我的腿变得虚弱,但我仍然很害怕。

兰开河河谷和香港桥(视觉方向与河流方向一致)与金沙河谷相似。受燃烧的风影响,形成了干燥的河谷,右岸的蜿蜒山路到达村。 (无人机射击:梁弟兄)

看着村入口处暮色的遥远山脉(照片时间:20:05)

是Liang兄弟提前联系的联系人,并负责村民的合作社。他将我们分配到两个藏人的家中,说住宿,食物和包装是两个家庭的责任。进入藏族家庭后,山朋友没有休息。他们借了藏族家族的炉子,忙于我们的晚餐。

Liang弟兄邀请他的朋友和参加8264户外团体,他们在炉子周围喝茶。他们的向导是这个家庭的小女孩。每个人都交换了一些问候,并忙于自己的事务。

今天的晚餐非常富裕,应该特别供应牛牛肉,山脉朋友们正在狂热地吃饭。如果不是为了限制酒精,我想会有一些人喝酒。

我的牙齿和牙龈有点痛苦,我很幸运能拥有牛肉的香气。这不是一件好事。他吞下了牛肉汤和浸泡的米饭。喝了两次葡萄酒后,他去了藏族青年丹宗的房子早点休息。

在半夜,我被几个公鸡的喧闹声醒来,再也无法入睡了。我心想,这些公鸡在肺的顶部大喊,他们不害怕高原病吗? 03从村到Pojun营地

4月30日,早上。习惯性地起床,在凉爽的晨风中等待日出。淡淡的早晨灯在狮子座的雪峰上涂了一层微弱的浅黄色,天空是如此蓝色,以至于如此纯净和彻底。山上的雾太厚了,无法溶解。在山风的推动下,它逐渐滚动,玫瑰,散布并融合到天空中,就像蓝色墨水滴入浅蓝色的水中一样。

辛勤工作有回报。在这个天气变化的季节中,很少见到如此清晰的雪峰,这对我们来说是特别的恩宠。张汉(Zhang Han)和坎杰()经常举起他们的摄像头,在他们面前的现场快速射击,并为雪山山的颜色稍微淡出一点。

“您还想要什么其他自行车?”我突然想起了素描“卖杀人”的笑话。

狮子座雪峰的景色(照片时间:6:48)

在昆明工作并回家度假的丹宗是个勤奋的年轻人。他煮了鸡蛋面,请他的山脉朋友做早餐。我开玩笑说他怎么会如此英俊,如此英俊,以至于房间很明亮。但是,我真的不喜欢这种面条的味道。我静静地去了昨天吃晚饭的餐厅,送了一碗面条,昨晚吞下了所有牛汤。

所有大型袋子必须在合作社的马场中称重,并且规定每匹马的承载能力不得超过90公斤。利用这一刻,我四处走动。该村庄并不大,数十座木制建筑物撞倒了墙壁,保留了藏族建筑的风格。新建的房屋仍然覆盖着云杉瓷砖。总体而言,没有太多不一致的地方,但它的生活却少了。路边有许多花朵和树木,哭泣的山雀和樱花正在盛开,在这里装饰春天,欢迎远方的奇怪背包客。带有白色花朵的巴丹杏子总是让我想起梵高的油画“花季节的杏子”。它和开花时期一样简短而热情。完成油画三个月后,梵高的生活在37岁时就被冻结了。

新郎将自己的mu子和马驱车前往马场。当他们看到它们的那一刻,我理解为什么背包仅限于体重。与古老的Wusun Road上的英俊和高大的Yili马相比,这款ule ule和马真的太短了。但是不要低估这些小马。他们祖先的人物在古老的茶马小径上到处都有活跃的,西南的高山和遥远的道路。他们不仅携带茶,而且还携带盐,还携带中国和藏族文化之间交流和交流的历史使命。

藏族村庄旁边是雅贡村庄的白雪皑皑的山脉(照片时间:7:35张汉)

村庄中的白色巴丹杏子(照片时间:7:39)拼车,一辆汽车的价格为50元,村民将山脉的朋友送往三公里外的远足起点。我不得不说这些藏人的驾驶技能真的很好。汽车在山腰上的狭窄和弯曲的砾石路上奔跑。他仍然不会忘记与山区朋友聊天,并不时转过头去见我们。我没有聊天的心情。我提醒我的山区朋友安静,不要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冰山大雪莲花一直在安慰我,说你不必害怕,驾驶员可以闭上眼睛开车。她的心太大了,以至于她不怕驾驶员真的会闭上眼睛,将所有人送走。

山朋友聚集在一起并出发。借助食物和水等基本用品,我开始了第一次轻便徒步旅行。

在远足点的起点处,有道路标志悬挂在树干上,您进入和离开山的路口只有大约十米。道路穿过橡树森林的厚树枝,宽阔的棘手叶子覆盖着大棘手的落叶。

远足的起点是海拔2970米(照片时间:8:45)

刺叶高山橡木百杜百科百科全书:高达15米的属的常绿树。出生于山坡上的山坡上,在山谷森林的高度为900-3000米,露出岩石的悬崖上出生。喜欢温暖而潮湿的环境,具有良好的冷抵抗和抗旱性(照片时间:8:45)

天气很好,太阳有点弱,身体感觉非常舒适。

Cut a of the dirt road and enter the in a few . The flows, and a small ​​with logs spans it. After the , the road is along the of the , and to move to the right side of the . The is very deep cut by the , and is a "V"- . trees grow , and many silky pine trees are on the . The red birch with skin, the thick oak, and more are with , the top space of the .

up the , my was , and I could only see a sky, torn by the and of the trees. The sun was by the dense , and the of trees fell .

The into the River is 2912 above sea level (photo time: 8:55)

The red birch and pine roe on the bank of the (photo time: 8:57) The road winds with the shape of the , away from the , but it still rises . The more , and some even sang songs, which was the song "Blue Lotus".

I knew it, I at the first point. In terms of time, it has been for an hour; in terms of , from the small , the has risen by 228 . This is a . use local and cut wood to make some piers on the for to rest.

The rest point is 3140 above sea level, and a large is (photo time: 9:40)

The did not stop to rest, but just a card and to pass the . I at a rock- area in a short while, and the steep rocky was a slope of and soil . Small may have here, with the to the at the of the . I the in front of me to pass , but no one to me. I had no but to to a safe place, and them stay there to take , and felt that my were a . I that I take care of , with a self- taste.

A deep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rock- and a steep cliff on the right (photo time: 9:48)

the , you will enter the dense by the of the again. The sun was a than , but it was by the shade of trees, a trace of , and the air under the was fresh.

The oak is the of this area. Their are thick and have many forks. The that slant out of the side and a huge . the and under the were a , they and their own . There were also a small of their backs, the of the and oaks. The into the sky, at the at the .

The were by these big trees with and took to into this . , the on both sides of the to the and . At the end of the , a snow- half its sharp horn peaks, into the blue sky and white .

The oak above 3,000 above sea level (photo time: 9:57)

and (photo time: 10:11 back shot)

As the , the oak and the . While , you can hear the sound of water. The ditch bed in the rises in this and meets the again. The flows ups and downs on the high and low ditch beds, with of all sizes.

Ditch bed by water, (photo time: 11:13)

I don't know how many and the on both sides of the have , and they will be in the years when no one cares about it. it was the of the , and with the of , the also its and was so open that it was so .

The " that the World - Big Tree " tells the story of the plant , a man, went deep into many times and more than 400 . his last in China in 1931, a large tree , a 280-year-old tree, was cut down on and made into ​​, and them to the UK with seeds and and 。

Baidu : Horse- (.), also known as Horse- , is an shrub or small tree of the , with a of up to 1-7 . It is in , , , and Tibet. Born in broad- or at an of 1200-3200 , it likes cool and humid and humid, loose and moist soils. ( time: 11:38 back )

The erect trees, trees, , , and even the moss and on the rocks all the of the and make the happy and .

means fun ( time: 11:39)

while the , and . The a small bend here and the road. Cross the small , cut the small of the , and it is rest point. The wide and the in the wide and ditch beds, and and birch grew mixed with it. The or sat down with messy , their own lunch and .

Liang, Zhang Han, Ran Ran, , Lao Guang, Luo Zhi, , and Red Beans. These guys must be named after the names, and they drink them again with their on their backs. Lao Guang, a , has fish, which is said to be the of his and is , which makes .

The rest point next to the was 3431 above sea level (photo time: 11:56) and the on the ditch bed. , there was a house on a flat next to the , where and pack . There are also next to the , no, sheds. I said hello to the groom , and he told me that this is a price camp. He also sly and said, "The price will be from here when a horse ." I didn't agree, and , as a , and kept .

Under the mixed of and birch, most of the have , and the dead are messy and a . After for a while, the road was close to the again, with the . This is a fork in the road. back at the him, Zhang Han and I made signs. , the to go up the right side of the . In less than ten , I saw a house in the and at the camp.

up from the camp, the of the were with - peaks. The snow on the top of the and the gray and white sky with each other, the of the snow peaks.

Price- camp of 3450 (photo time: 12:18)

Zhang Han is a road sign at the of the small head (photo time: 12:46)

The camp is 3550 above sea level (photo time: 12:52) There are also and pack in the camp. After the groom, the past . The road goes up along the , with and on the right side and . A sign is hung on a thick cedar trunk with the words "Pay to rocks and ". I took a look and found that there was a steep slop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 bare and any . This is a left by an . "No is an ." It seems said that it was the power by small that in front of you.

After the sign for about , we the to the left slope. The road to have . We to rest and wait for the us. The trees here are some of the lack of , and many dead trees break and fall, in moss. A pair of cow are on the of a tree, which plays a sign very .

and are of 3569 13:08

and cow in the of the (photo time: 13:30)

The were a tired, and Luo Zhi and Lao Guang to have a . My my and , like a . Only the and the big did not stop and to climb the hills, which to have .

Rest ( time: 13:35)

about their , their food, and for their to , and then to the road. is still a ; is still a climb. The road is easy to walk on, not too tired, but I just feel that there is no end and I feel a tired for no .山友们很少说话,明显不如先前那么有兴致。偶尔会遇见几棵高山杜鹃,明艳艳地映入眼帘,却也兴奋不了已经麻木的视觉神经。

阳光比之前灿烂,章寒说,大概率能看到几个雪峰,或许还有日照金山,这无异于给同伴打了鸡血。走在一起的山友来了精神,一扫脸上的萎靡。因此,树木似乎也亮丽了,林下的苔藓也可爱了,地上那不起眼的苣叶报春更是开得楚楚动人,惹人怜爱。

苣叶报春(学名: .):报春花科、报春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端与云南毗邻地区。生长于高山草地和林缘。(拍摄时间:14:05)

上坡路段的森林景观海拔3597米(拍摄时间:14:14)

林木渐趋稀疏,耳畔渐闻水声,倏忽间,眼前豁然开朗。山谷尽头,云遮雾绕中皆是隐隐约约的雪山,峰峦起伏,高低错落,连绵不绝。

同行的山友中没有比章寒更了解梅里北坡线路的了。为了这次行动,他用近半年的时间阅读和研究相关游记,做出了详细完备的路书。不说呕心沥血,也是劳苦功高。此时,章寒自带主角的光环,指着那些半遮半掩的雪峰给我解说。奶日顶卡、芒框腊卡、来日贡卡峰,这些只在游记中见过的名字,逐渐从模糊变得真切。

雪山就在那里,山友们放缓脚步,徐徐前行。走流沙,跨溪流,过槽谷,翻越槽谷阶地,脚下踏过的是亘古的荒凉。

冰川、雨水和重力等外力作用下形成的碎石坡碎石坡由块砾沿斜坡堆积而成,杂乱无序,棱角尖锐,磨圆度差。(拍摄时间:14:14)

木桥和桥下嶙峋的乱石海拔3906米冰雪融水汇集的小溪不断下切槽谷,木桥下游沟谷渐渐变窄变深,形成V型谷(拍摄时间:15:01)

冰川地貌:犬牙向上的角峰、狰狞陡峻的崖壁,雄奇而壮美;崖壁下扇状的流沙坡、宽阔的槽谷以及低矮稀疏的植被,原始而荒凉。 (拍摄时间:15:04从槽谷阶地上向左回拍)

槽谷左侧岩崖壁立,右侧陡坡下形成和缓的槽谷阶地,小路在槽谷阶地爬升(拍摄时间:15:21)

槽谷阶地上背阴处冲沟里的残冰积雪深厚,不易消融,融化过程中温度降低结冰(拍摄时间:15:51)

下午4时,前队的章寒、军哥、沧海、南国红豆到达雪山下台地上的坡均营地。

宽阔的缓斜台地上生长着低矮的灌丛和草甸,有几间灰白的小屋和若干色彩绚丽的帐篷散布其间,在青黑的岩壁、白色的冰雪衬映下颇有些耀眼。木屋顶袅袅的炊烟,帐篷间游走的山友,草甸上站着、卧着的驮马为寂寥的荒野平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息。

缥缈的云、翻滚的雾过分地缠绵,依旧不离不弃地轻拢着雪山。而温润的阳光过于绵软,无力撩开云雾对雪山的柔抚。雪山,雪山!真的是"千呼万唤不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坡均营地海拔4120米,位于槽谷阶地的山前台地。百度百科:在当地藏语中意为"神仙居住的谷底",面朝奶日顶卡峰、芒框腊卡峰、来日贡卡峰三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巍峨奇峰,万年冰川--奶日顶卡冰川近在咫尺,景色如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的蓝月亮山谷,所以被誉为"梅里北坡最后的秘境"。(拍摄时间:15:59)

山友们都到了,多数选择和其他队伍共住一间小屋。果果、飞飞和冉苒、仙姑两对夫妻以及沧海自住帐篷。

天有些阴沉,风带来些许凉意,山友们待在屋子里准备晚餐。

进山才第一天就已状况百出,南国红豆牙疼得厉害,罗志、老广高反,果果感冒发烧,章寒鞋底开裂。大家相互照顾着,我能做的就是忍着牙疼为大家烧点开水。稍后进屋的昆明小伙煮好面条,以为我未吃饭,非常热情地邀请我,真是位热心肠的人。

天气稍有好转,山友们便出屋欣赏风景。亮哥摆弄着无人机,章寒拿着相机到处找寻机位。

时近黄昏,光影变幻莫测,云、雾、冰川和天空的颜色犹如梦境变化万端。

奶日顶卡冰川凸凹不平的冰面形成许多冰褶皱、冰裂缝,冰川冰呈现出神秘而美丽的蓝色(拍摄时间:19:25章寒)

悬冰川在近乎垂直的崖壁上形成的小冰川(拍摄时间:19:33)

梦幻般的蓝(拍摄时间:20:16章寒)

置身于这寥廓原始的荒野,我放逐尘世无处安放的灵魂,游移在奇妙的情境中如痴如醉。

天色渐晚,气温骤降。山风裹挟着细碎的雪粒,飘落在旷野,飘落在草尖,飘落在我的眉睫,弥漫了眼前的天地,迷茫了层云暮雪。带着对雪山的眷念和不舍,我回到小屋,翻阅手机里的照片,白天看过的景物就像过电影。

入夜,听着屋外的风雪声,屋里山友们的打鼾声,浅梦里,我的身体好像飘飞到了奶日顶卡,触摸到了蓝冰和白雪。

行程回顾:亚贡村-涨价营地-竹林营地-坡均营地(19公里)

04 从坡均营地到坡降营地

5月1日清晨6时,天气依旧阴晦,浓雾和低云相融在一起,一片混沌。看不见雪峰,那也没关系,我可以好好享受山野的宁静。

7时左右,天空有了微弱的亮光,阳光正在努力地尝试冲破云雾。低空的云仿佛变薄了,山谷的岚变轻盈了。云、岚的色泽也明艳起来,呈现出瓦蓝和玫瑰色。山的刚劲,雪的柔美,云的温润,大自然用出神入化的手笔描绘出一幅绝美的水墨丹青。如果人间有天堂,那天堂就在梅里。

"你的眼睛可真好看/里面有晴雨、日月、山川、江河、云雾、花鸟/但我的眼睛更好看/因为我的眼里有你" --余光中

思绪突然跳跃,思念不期而至。曾经承诺一路执手看美景,但可惜身边独独没有你。多想遥寄一片彩云给你,这或许就是天堂的颜色。

云雾中水汽的吸收和反射作用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橙、黄光易被吸收,而波长较短的青、蓝、紫光不易被吸收,经反射进入人的眼睛,这是眼睛感受到的颜色。 (拍摄时间:7:17 章寒)

马夫告诉我们,今天要翻越次丁垭口,嘱咐我们跟着有向导的队伍走,而他和驮马将绕道而行,并且劝说罗志和老广与他同行。征询二人意见,二人表示能够坚持,说是既然来了,就不轻易放弃。

8时30分,山友们合影后和马帮分道扬镳。马帮沿山麓地带的槽谷阶地走了回头路,绕道山谷。我们则穿过营地尽头到了右侧山麓,开始攀越陡峻的山脊。路在低矮的小灌丛中向上折行,先行的山友在山壁上蜗行,像移动的彩色的点儿,渐渐消失在云端里。阳光被云雾削弱,照不出浅浅的人影。回首俯视营地,台地上的帐篷小如朵朵刚冒出土的鲜艳蘑菇,对面的岩壁更显肃穆,条条悬冰川直下谷底。

回望坡均营地(拍摄时间:8:50)

走向云端左侧山脊是小灌丛和草甸,右侧山谷是森林;图片正中远处模糊的山脊有一尖锐巨石直插云霄(拍摄时间:8:53)费力上爬到一定高度,坡面上已难看见树木的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匍匐灌丛和高山草甸。左顾右盼,远处是茫茫雪山,脚下是绵软的泥土和草甸,身心有非常愉悦的体验感。

10时许,咖啡、军哥、章寒、南国红豆(我)爬上了第一道山脊,回头俯瞰,后面的山友还有好长的坡段。大家不约而同停了下来,等待后面的山友。

休息娱乐两不误。章寒不仅诗文出色,也是摄影达人,是群里公认的大才子。面对眼前的景色,他频频按动相机的快门,留下帧帧精美的图片。

人在山脊,视野开阔,虽不见雪峰全貌,但连绵的雪山靓丽得直击心魄。我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欲揽雪山入怀,却只能隔空拥抱那蓝色的冰川。

走向雪线(拍摄时间:9:29)

回看走过的山脊线山脊为一段侧碛堤(拍摄时间:9:56 回拍)

山脊南侧的高山草甸景观北侧为背阴坡有积雪(拍摄:章寒)

隔空拥抱冰川左侧为奶日顶卡冰川,右侧为两座雪峰组合的芒框腊卡峰及其衍生冰川(拍摄:章寒)

走在雪线之上的山脊线,山友们成为风景的一部分(拍摄时间:10:11回拍)山友们都到了山脊顶部,少不了赏景拍照,还需要逗留段时间。军哥、咖啡、南国红豆在背风处等了好一会儿,眼见着山友们在山脊上兴致勃勃地摆着pose,章寒、亮哥拿着手机、相机忙碌得不亦乐乎。于是带上老广先启程出发,慢慢前行。

走下山脊,就是一个冰斗,积雪很厚。此时阳光灿烂,天顶一片湛蓝,而天边仍是厚重的白色云层。左侧的狮子座雪峰(措格腊卡雪峰)被云雾包裹得不见身影,只有它的卫峰时不时显露出金字塔型的尖顶。

冰川遗迹冰斗和侧碛垄(拍摄时间:10:16)

穿过冰斗右侧边缘爬上侧碛垄,又是一道山脊。沿山脊上行很长一段,再向右横切短草稀疏、乱石嶙峋的坡面就进入一个斜长的槽谷。

冻融作用下形成的乱石坡(拍摄时间:10:36)

稀疏的高山草甸(拍摄时间:10:42)

槽谷大部都铺满白茫茫的积雪,只有阶地高处较陡的山脊露出黑黝黝的岩石。昆明小伙和他的队友正穿行在槽谷深处,雪地上留下他们深深浅浅的脚窝。章寒已经赶上我们,说亮哥他们还在冰斗的雪地里拍照。我向谷口方向回望,还能看见奶日顶卡蓝幽幽的冰川和雪峰下部模糊的山体。我承认,我有些恋恋不舍,还有些没能一睹奶日顶卡、芒框腊卡和来日贡卡诸峰真容的遗憾。但又能咋样,我还得赶路,纵有千般流连,也逃不脱渐行渐远的离别。

槽谷的积雪较厚,阳光照射下有些刺目,而老广竟然没带有护目镜,令我有些惊愕。踏着积雪和积雪下杂乱无序而棱角突兀的石块,在长长的谷底陡坡上行,还是有一定的强度。起风了,空中的雪粒在阳光里飘飞,不知是从云中掉落的还是山顶吹来的。垭口那边,有乌云在聚集,在翻滚,着实有些担心。2021年5月翻越扎尕那喀拉克垭口遭遇暴风雪的场景记忆犹新,我可不想再次经历。

次丁垭口南侧的槽谷昆明小伙和他的队友(拍摄时间:11:03)

向垭口进发(拍摄时间:11:29)

老天终究特别眷顾我们,没有出现极端天气。章寒、咖啡、老广、军哥、南国红豆紧随昆明小伙的队伍非常顺利地登上了次丁垭口。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还高反的老广现在竟然没事儿,眼睛似乎也没有受到伤害。这让大家喜悦之余,也放了心。

昆明小伙和他的队友将带来的经幡挂在垭口,掠过垭口的风瞬间将经幡吹卷成一道彩虹般的弧线,飘飞中猎猎招展。

风很有力度,透着凉意,带着团团雾气阵阵扑打我单薄的身体。山友们顶着冷风在标志牌旁打卡留影时,孤身行走的沧海也到达垭口。不见其他山友,我提醒章寒,天有不测风云。章寒当即用对讲机和亮哥取得联系,催促后队加快速度,尽快翻越垭口。

次丁垭口海拔4720米标志牌上书:海拔高请勿长时间逗留(拍摄时间:11:36 章寒)垭口北侧积雪更厚,坡度更陡,几乎是垂直而下,是一个不典型的槽谷。山友们都套上冰爪,小心翼翼地踏雪下行。积雪非常蓬松,冰爪踩上去很稳固,不像硬化的冰面那么难行。除几处极陡的地方需全神贯注通过外,山友们可尽情地观赏周围雪山的壮丽景色,享受雪地漫步的快乐。接近宽谷底部,坡度变缓,雪地上留下多条山友臀滑(屁降)的痕迹。章寒和我也试着滑起来,臀部与积雪摩擦产生热量,融化的冰水爽爽地浸透了裤头。章寒又调皮了,绝口不提透水的事,只管鼓动山友们找回孩童时的乐趣。别说军哥、咖啡、沧海,就是小时没见过雪的老广也无一例外地被忽悠得湿了裆。

次丁垭口北侧形成的初期槽谷手机拍不出陡峻的真实情景(拍摄时间:12:07)

横切绕过陡坡地段远景为狮子座雪山卫峰,卫峰下发育有一条沟谷(拍摄时间:12:21 章寒)

坡将营地上游槽谷景观(拍摄时间:12:39)

走出积雪地段,谷底缓坡地带是一片湿漉漉的草甸,坡面的细流汇集入沟谷形成一条小溪。跨越小溪到了山谷左侧向阳坡,地面干燥无雪,我和山友们歇息下来,等待后队。

亮哥带着后队已在次丁垭口北侧半坡,正在开启臀降模式下滑,老远就能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看来,顽劣是人与生俱来的秉性。

快乐的陡坡雪地臀降(视频截屏拍摄:亮哥)

等了几十分钟,童心未泯的山友们仍在玩雪,南国红豆、章寒等便启程先行去营地。

沿小溪左侧坡面向下斜切2公里左右,植被稀疏,有草甸、乱石和低矮的杜鹃丛。随着溪谷地势渐低,地形也渐为开阔平旷,又可看见茂密的森林了。溪谷的台地上散布着若干低矮的小屋,这就是坡将营地,亚贡村夏季水草丰美的牧场。

偶遇其他队伍的向导,和山友们热情地打着招呼。章寒、咖啡、军哥等围着他不停地说话,原来是在询问去滇藏垭口的路线。

坡将营地藏语意为"神仙居住的高处",海拔4450米,溪谷谷口地势陡降,下游又过渡为一个深谷。(拍摄时间:13:42)

马夫和驮马已在营地等候,大包已卸在屋子里。前队休息的当儿,后队山友们也陆续到达。为图省事,多数山友还是挤在屋里打地铺。

马夫告诉山友们,屋子旁的小高地有通信信号。于是,有需要的山友就去了那里,打电话,视频,发朋友圈,报了平安。

下午的天气多变,阴晴不定。山谷中,一会儿迷雾升腾,一会儿雪花飘飞,而风总透着微微的寒气。天空和雪山,一会儿乌云笼罩,一会儿白云包裹,偶尔开个天窗,露出诱人的天蓝色。

山友们总是怀揣着期待,等待着能观赏到狮子座雪山的那一刻。然而,仅仅是然而,直到群山没入苍茫的暮色里。

坡将营地木屋旁小高地冷风中的期待(拍摄时间:16:43)

坡将营地的傍晚天空开了个天窗,给人希望(拍摄时间:19:31)

傍晚的屋子里,喜欢小酌的山友聚在一起,算是开一个碰头会,商量着去滇藏垭口的事情。

女同胞表示不去,男同胞多数在观望,最先提出垭口之行的章寒无奈鞋子掉了大底,更加上一直没有清朗的天气,最终放弃计划。只有远山和大虫宁可多待一天,也要坚持登上垭口,不想留下遗憾。

我依旧牙疼,靠着白酒的麻醉强迫自己入睡,梦中还惦念着能看见最清晰最壮观的雪山。

行程回顾:坡均营地-次丁垭口-坡降营地(7公里)05 从坡降营地到亚贡村

5月2日,晨。想看到清晰的雪山仍未得,心情算不得美丽。而山友们因驮马价格和马夫又产生了误会,引发了争执,在其他队伍的向导调解下才得以平息。唉,我只能一声叹息……

清晨的坡将营地淡蓝的天空有纱幕般的云(拍摄时间:6:47)

是时候出山了。8时30分,山友们在屋子旁的小高地拍了合影,和远山、大虫道声珍重,挥手作别大雾中模糊的雪山。

自左至右:仙姑、冰山雪莲、妖姐、罗志、老广、大虫、飞飞、果果、沧海、咖啡、南国红豆、冉苒、军哥、章寒、亮哥、远山(拍摄时间:8:20)

跟着驮队从营地出发,沿左侧山腰横切草甸,就进入一片森林。眨眼间,驮队消失在茫茫林海中。或许是水分不足吧,这里的云杉枝干显得略微瘦小纤细,林下的高山杜鹃虬枝盘结。松萝在树枝上缠绕、下垂,苔藓在地上和树干密生、蔓延,紧紧牵手在一起。在林中穿行不远,会遇到一个岔路口。向下直行的小路满是驮马的蹄印,这应该就是驮马绕道而行连接两个营地的通道了。靠左上行的小路少有印迹,恰恰就是山友通往达拉垭口的路线。

横切草甸,进入森林(拍摄时间:8:34)

云杉林下的高山杜鹃树干挂满松萝,树下长满苔藓(拍摄时间:9:36)

上山的路略有坡度,上行一段后,横切山腰,拐几个弯儿,走出树林,是一片开阔地。灌丛、草甸间,一幢坍塌破败的木屋,就像摆烂的人生,颓废!这,就到了达拉营地。

达拉营地海拔4206米(拍摄时间:9:55)

营地的牌子上写着"秋景观赏点",看来这里适合观赏秋季彩林。现在连真正的春天还未到呢,而且雾气很浓,根本看不到稍远的地方,只能看到营地枯黄的草甸上蓬生着满身三角刺的匙叶小檗。

章寒、咖啡、军哥停下歇息,说是等等后面队友。我才发现,不知不觉中队伍脱离成两队。我和沧海跟在其他队伍的后面慢悠悠地走,回头看见亮哥带着后队到了破屋前各种摆拍。

路,就在这一蓬蓬的刺丛中穿梭。

又是一段上坡路,坡度陡峻,山友们向达拉垭口蜗行。有人干脆站着不动,大口地喘着粗气。沧海也拉慢了速度,我保持着我的节奏,不经意间竟超越了许多山友。

抵达垭口,偶遇几位漂亮的小姐姐,爽快地帮我打了卡。

穿越带刺的匙叶小檗丛,走向达拉垭口(拍摄时间:10:01)

达拉垭口海拔4364米明目张胆地偷拍小姐姐(拍摄时间:10:20)

天空飘着稀稀落落的雪片,风儿有些凉意,雾气更浓。我继续前行,追上一位蓝衣山友,示意我先走。我放缓脚步,继续跟在他后面。简单地交流了几句,得知他来自厦门,队友也还在后面。然后,我们就各自保持着沉默。交浅不必言深,只在需要帮助时能伸出援手。

路在陡峭的半山腰横切,凸坡坡面草甸上生长着低矮的高山柏,而凹坡的坡面草甸上生长着杜鹃灌丛。浓雾中,感觉得到右侧的峡谷特别深,而山谷的那边则完全淹没在浓雾里。

抬头向前,总能看到厦门山友梦幻般的背影,一个穿行在迷雾中孤独的背影。

我想,人有时是需要孤独的,需要避开外人的打扰,需要静静地凝视自己的内心,和自己的灵魂说说话。

横切陡坡山腰路漫漫,雾茫茫(拍摄时间:10:25)

山腰处的杜鹃丛(拍摄时间:10:27)毫无疑问,此刻,我也是孤独的,甚至有点失落,心中不免也闪过著名的哲学三问。山遥水远,来见雪山,却终成平生憾事。

张爱玲说:"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才女尚且如此,何况我这等俗人。

苏轼诗云:"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先生自是豁达,我岂有那种境界。

真的难以释怀,就带着这几分遗憾,几分无奈,落寞在这无边荒凉的风里。

开始下坡,森林中有影影绰绰的身影在移动,给阴暗的森林平添了几分亮色。互问一声好,原来是玉溪的山友,一支轻、重装混编的队伍。厦门的山友超越这支队伍后仍兀自独行,我就不远不近地跟随其后。森林在山谷中一直向下延伸,我们在林中穿行一段转到了右侧的山脊。山脊较陡,脊线的右侧谷地灌丛和野草杂生,与左侧的景观迥然不同。沿山脊直下,半山处,又一石墙木屋,颓败在荒草里。有木牌标识:观景点,海拔4266米。远处,依旧什么也看不清,而天空飘落下淅淅沥沥的小雨。

山谷森林杜鹃林中遇见玉溪山友(拍摄时间:10:31)

半山观景点海拔4266米(拍摄时间:11:03)

穿上雨披,继续赶路,抬头已不见厦门山友。下行到一平缓处,有几棵云杉特别挺拔苍翠,一树杜鹃含苞欲放。

我被那些杜鹃花蕾所吸引,一声"大哥,你好"传来,才留意到云杉树下还坐着一个人。这是位清秀帅气的藏族小伙,年龄在二十岁左右,脚边放着两个大背包,问我有没有遇见玉溪的山友。我心想,那么小的向导,喊我这个五十多岁的老男人做大哥,也太难为他了。我给了他肯定的回答,然后继续下山。

在山谷的密林里独自穿行,还是有点不踏实。这时咖啡跟上来了,有点久别重逢的感觉。毕竟是一起穿越过凶险的十二背后,一起行走过生死鳌太的兄弟。我俩结伴而行,心中就有了依靠。

藏族小向导也赶上来了,背背一个包,肩扛一个包,从我俩身边一路小跑下去,一会儿就不见踪影。这小伙,够努力!

忽见几位山友在前面停留,原来是一个岔路口。一条向左横切,一条靠右下行。咖啡查看了轨迹,确定了右侧下行路线是出山的。于是,大家一路同行,彼此照应。

森林中的岔路口出山的小路有一树干横斜(拍摄时间:12:00)再次遇见小向导,他正与几位山友一起歇息聊天。见了我们,忙打招呼,说路还远,不好走,好好休息下。我们便停下休息,补充食物和水。

雨停了,我脱下雨披,让身体透透气,整个人利索多了。

章寒、沧海先后赶到,说追上我们真不容易。咖啡说不快呀,自己都没用全力。真的有点凡尔赛了。随后话题转向小向导,大家一致夸他长得帅气。这小向导说自己的网名叫岂有此理,长得并不帅,在村里最多排第三,他哥才是村里第一。他也会玩凡尔赛。

接下来的路并没有像小向导说的那么难走,山谷中,古木森森,遮天蔽日。曲径逶迤,青石绿苔犹未干。溪流跌宕,杜鹃吐蕊幽谷香。

章寒、沧海、咖啡、南国红豆一路欣赏着山谷中风景,身心轻松愉悦,很容易地出了山谷。

山谷中的森林景观(拍摄时间:12:37)

冰雪融水形成的溪流(拍摄时间:12:56)

盛开的杜鹃(拍摄时间:13:07)

高大挺拔的云杉(拍摄时间:13:35)走出原始森林,远远地看见了亚贡村,高海拔的小小的台地上几十户人家,几十亩耕地。我突然理解了马夫早上的心情,这梅里雪山就是他们的神,他们的一切都源于神山的赐予。

亚贡村和台地上的耕地(拍摄时间:13:53)

走过这座小桥,看着桥下的清水,我想起丹增,想起岂有此理,想起给远山和大虫当马夫的小姑娘。他们那么年轻,或帅气,或漂亮。愿他们也能像这流入澜沧江的水一样,去到更远的地方。

这样想着,不觉到了出山口。

亚贡村深谷中澜沧江支流(拍摄时间:14:00)

出山口(拍摄时间:14:10)

行程回顾:坡降营地-达拉营地-亚贡村(20公里)

2023年5月

( 本文作者: 南国红豆)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