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区民众可自由选择搬迁地点
□记者任松高 彭辉 通讯员刘长勇报道
本报威海讯 进入2014年,威海市南海新区小关镇紫草波村的村民们无比幸福。根据南海新区管委会制定的新社区建设规划,明年村民将全部搬进新楼。
“我以后住的新小区,门口就有公交车站,步行几分钟就到大学了,周边小区一平米能卖到6000元。” 1月19日,村民林志伟谈起自己未来居住的新小区。家里充满了笑容。
“今年我们的城市社区建设项目将改造21个村庄,建设10个新社区,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管委会没有具体说明新社区的位置,但各村群众集体协商决定,整个南海新区规划房地产开发的任何区域都可以随意选择。”威海市南海区党工委委员刘文杰新区小关镇党委书记告诉记者。
威海南海新区是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中全省重点建设的三大海洋经济新区之一。发展至今,投入数百亿元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昔日的盐碱荒地迅速崛起。新城。随着新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原来偏远的村庄逐渐被城市包围,成为新的“城中村”。为让当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为新区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南海新区制定了城市社区建设规划,让普通百姓搬迁一次后住进高档社区。步入城市生活。
考虑到群众无法离开家乡、难以忘怀的思乡之情的精神需求,南海新区允许群众按照就近原则选择自己的搬迁地点。正在建设中的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与南海汽车站、南海中学毗邻。它们位于南海新区核心区。在房地产开发商眼中,这里是开发“学区房”的必选地段。在城镇化社区建设中,新区管委会没有设立“禁区”。只要民众愿意、规划允许,黄金地段可以随意选择。许多村庄都选择了核心区的社区。
在城市社区建设方面,南海新区也把最大的实惠留给了群众。村民可以根据原居住面积免费更换新建筑。管委会提供70、90、120平米三种户型可供选择。所有安置房均按精装修标准装修,配备太阳能、抽油烟机等生活用品。如果村民选择新建面积小于原居住的房屋,管委会将给予货币补偿。为了解决老年青年的住房问题,管委会集中建设老年青年住房,均价为每平方米1000元,仅为市场价格的四分之一左右。目前,已有300多名大龄青年选好了房子,今年6月就能入住。
南海新区不仅为村民提供最好的住房,在生活保障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搬进楼房后,村民的土地被集中了。管委会按照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并将逐年增加。养老保险实行统一。村民年满60岁后,每月可领取300元。养老金。每个上楼的农民每年还可以领取20公斤油、200公斤面粉、50公斤大米,而且只需要承担一半的取暖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