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轨道上的城市”即将崛起

日期: 2025-01-23 00:04:22 |浏览: 7|编号: 6658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成渝“轨道上的城市”即将崛起

成渝、绥梅高速公路迎来换乘枢纽

每周一早上7点25分,资阳市民刘涛乘坐从资阳北开往成都东的高铁,在车上小憩。 7点47分火车进站,他平静地前往公司开始一周的工作。

10多年来,刘涛一直往返于成都和资阳之间。他清晰地感受到了资阳交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从当初的成渝铁路,到时速350公里的成渝客运专线,公路运输已成为一串串珠子。链条连成网络,越来越多的资阳市民每天都能“跨城办事”。

从地图上看,资阳是全省唯一直连成都和重庆的市(州)。成渝地区等级最高、速度最快的高速公路、高铁在此密集交汇。

高铁22分钟“到达”成都,57分钟“到达”重庆。

自驾从资阳临空经济区出发,沿城子大道步行,13分钟即可抵达天府国际机场,40分钟即可抵达成都市区。

2021年初,成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资阳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三高速”,道路密度位居成都都市圈第一。

成渝中线、成资高铁、成万站均在资阳设有车站。到2025年,资阳将率先进入县县“双高铁”时代。

成都和重庆之间,一座“轨道上的城市”即将诞生。 “成都都市圈一小时通勤、资阳、重庆一小时通行、市区一小时畅通”的交通圈已基本形成。

连接成都和重庆

构建“8高铁、11条轨道、16列快车”综合交通网络

资阳西临成都,东临重庆。是四川唯一同时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中心城市。也是“成都东部第一站”。

2021年6月,天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作为距离天府国际机场最近的地级城市,资阳“成都区位、资阳成本”的综合优势更加凸显。

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承梅资一体化等国家和省级战略机遇的叠加,做融入国家战略的排头兵不仅是资阳义不容辞的使命,也是一次乘风破浪的机会。

按照“机场优先、成都首都引领、重庆首都突破、周边联通、城市提升”的建设原则,资阳系统规划建设“8高、11轨、16快”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形成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连接成都和重庆。连接全国与世界的“航空、铁路、公路”综合交通枢纽。

轨道交通建设项目

这几年,轨道交通、高铁、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等重大交通项目按下了“快进键”……资阳的区位优势体现在纵横交错的交通大道和现实..位于交通枢纽。

2月15日,成都至资阳之间第一条城际快速路——成子大道正式通车。通车后,从资阳市中心经城子大道至天府国际机场仅18公里。全程免费,资阳段没有红绿灯。平稳,时速可达80公里。

几天后,资阳市至天府国际机场的定制巴士“快6”正式运行,实现了公交、地铁和机场的无缝衔接,有效满足了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

城子大道

近日,轨道交通资阳线也传来“好消息”。全线共设车站7座,其中5座已封顶。两年后,这列高速列车将连接天府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新城和资阳市区。列车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出发,仅需10多分钟即可将乘客送至资阳。

2021年初,成渝高速公路将建成通车。资阳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三高速”,将形成“县县双高铁”格局。正在建设的成渝中线、成资高铁、成万铁路均在资阳设有车站。目前,途经资阳市沿江区的成渝高铁已开通,成资高铁正在建设中,预计2023年建成通车。届时,资阳市沿江区将连接两条高铁。此外,在乐至,成万高铁与成渝中线高铁将交叉设站;在安岳,成渝中线高铁已获批,绵鲁高铁绵遂内段正在加速——“县县双高铁”已如此接近。

以交通为先导,以国家战略和省市战略为驱动,资阳市正阔步迈向建设“成渝心脏、巴蜀门户”的新时代。

农村公路网覆盖全区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大动脉”快速打通的同时,成渝两地首都圈之间的“毛细血管”也在加速形成网络。陈毅故里、五彩临湘、卧佛寺等多个旅游景点也相互相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勾勒出美丽的画卷。

不仅如此,资阳正在加快农村道路质量提升。新建改造农村公路685公里,构建贯通东西部的交通网络,推动成渝腹地农村公路规模从“线”走向“网”。 2020年,资阳签署了《成都至资宜综合交通“死路”等建设项目合作协议》和《承德至梅子资阳打通城际“死路”行动计划》。目前6条“死路”已全部建成通车,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资阳市沿江区南津镇镇树村村民对此感触颇深。过去,他们曾遭遇过“路难”。 “以前,把柑橘运出去卖,既费时又费力。”果农王刚说,现在村里的路网逐渐完善,曾经的空心村变成了回归村。村里有公交车、快车站,农产品一应俱全。交通方式变得越来越便捷。

“从没有路到有路再到好路,我们正在逐步升级改造,让农村道路更加畅通。”资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我市完善农村公路3198公里,目前全市116个乡镇、1988个建制村100%通了硬化路、通了公交车。

过去“晴天满身灰,雨天泥足”。现在是“走出水泥路,抬脚上车”。资阳农村交通状况发生可喜变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不断提升。大大改善了。

金通工程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依托现有运输能力,探索“区域运营+预约响应式客运”模式,灵活采取区域循环运营、延伸运营、班车预约等方式,扎实推进“区域客运”。客运“村村通”工作。全区试点“金通工程”,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标识、统一迎宾站(品牌)、统一车身颜色和外观、统一员工名牌和工作服。农村客车整体认可度全面提升,违法运营突出问题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更有保障。

农村路网覆盖全境,快速通道开通全省,高速公路网通达全国,轨道交通加快推进,枢纽一体化。资阳正以成渝轴线双门户枢纽的新姿态面向未来、与世界对话。

全媒体记者 卢凌嘉 秦建华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